全國文保單位——崇禮住宅
老北京胡同裡的四合院很多,不說普通的,只是經典的受保護的四合院都數不過來。今天咱們就來聊一個很牛的四合院,曾號稱「東城之冠」,它之所以能建得很「壕」,就是因為主人跟皇室有姻親關係,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上面有人」。
它就是東四六條的「崇禮住宅」。
崇禮宅一角
特別說明一下,這裡說的「崇禮」是個人名喲,可不是河北崇禮這個地名。
那我們先來看一下,崇禮何許人也?
崇禮是清代光緒年間大學士,字受之,漢軍正白旗人,姓姜氏,誤傳其姓蔣,而稱蔣四爺。光緒二十六年授東閣大學士轉文淵閣大學士。
但據歷史評價,崇禮為人平庸無能,只因和清朝皇室有姻親關係,故得慈禧太后垂青而官運亨通。
既然「上面有人」,那崇禮起居住宅自然馬虎不得。他在東四六條的這處宅院佔地面積近一萬平方米!宅院中有三條規整的中軸線,將宅第分成三路院落,內部互相連通。三面臨街,正面開3座街門。此宅原有房300餘間,現存126間半。
崇禮宅內部一處非核心區域
雖然此院精華區域不得而入,但看資料可知,此宅除了房屋若干外,還有假山、涼亭、遊廊構成的花園,假山前有月牙河相繞,山上則建有戲臺。如何豪宅布設,曾一度號稱「東城之冠」,被民間譽為東城最牛四合院。
我雖然沒進到此宅深處,但看過一些歷史資料圖片,的確是像傳統園林一樣精美。據國家文物局相關資料,其建築布局是在封建宗法禮教的支配下,按照南北中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門位於整個院落的東南角上,門內迎面建影壁,完全符合傳統院落布局,所以堪稱四合院經典。
崇禮宅西院大門及裡面的影壁
此宅院至民國幾經轉手,但也都是「大佬」接盤,抗日戰爭時期,為偽滿洲國政府要員、偽新民會會長張燕卿所購。張燕卿也不是一般人物,其乃清末大學士張之洞之子。
「大佬」們相繼接盤的好處,就是有實力運維好這處豪宅,使之得到較好保存,所以今天我們才能留下這處寶貝,不至於像有的大院那樣,雖然歷史上十分精美,但後來淪為大雜院後,就沒法看了。
我在2006曾經去拍過一次,當時的崇禮宅院外表看起來老化破損的也十分厲害:
2006年的崇禮宅
待這些年再去看時,已經再次修復如新了(見本文第一張圖)。
若至東四六條去探訪這處舊宅,找到門牌號63號和65號便是。門前牆上嵌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崇禮住宅」的牌匾:
但在牌匾邊上以及整個倒座房牆上,有一長溜小洞。經常有路人路過時表示好奇,這洞口是幹什麼的?
其實,對四合院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就是舊時的大戶人家的馬洞,用於拴馬的。裡面有拴馬用的鐵環。我在2006年去拍時,也專門拍了馬洞,可見牆體破損厲害,但裡面的鐵環還完好:
馬洞內細節
崇禮作為豪宅,大戶人家社交多,自然就需要更多「車位」,馬洞就少不了。幸運的是,經過百餘年歷史洗禮,這些老物件都得到了留存。
崇禮宅一處宅門,抱鼓石或許不是原配的,不夠「壕」
如今,崇禮宅院已成為北京老胡同裡的重點院落,供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欣賞。儘管現居民貼出了「非開放住宅,請勿打擾」的字樣,但仍不失為一座可以「圍觀」的四合院樣本。
「圍觀」崇禮宅,其中一個角落的房屋與棗樹
作者/來源:我是胡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