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2020年GDP將下滑7.7%,為120年來最大降幅

2020-12-20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月16日,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下稱:拉加經委會)發布報告稱,2020年拉美和加勒比國家GDP將下滑7.7%,降幅創120年來新低,預計2021年增長3.7%。

當天,拉加經委會執行秘書艾麗西亞·巴塞納(AliciaBárcena)在一場虛擬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202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初步概覽》,這是聯合國組織的旗艦年度報告之一。

報告指出,在全球經濟緊縮的大背景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成為發展中國家裡遭受新冠疫情影響的最大地區。

網頁截圖

「儘管各國採取了很多財政、貨幣政策來減輕危機影響,但由於該地區長期存在結構性問題,經濟問題並未緩解。」報告指出。

事實上,「在疫情之前的十年,該地區經濟已經處於低速增長狀態,到2020年,該地區面臨前所未有的負面衝擊,這將演變成過去12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報告寫道,並預測委內瑞拉經濟將萎縮30%、秘魯和阿根廷將分別減少為12.9%與10.5%、厄瓜多和墨西哥都將降低9%。而作為該地區的最大經濟體,巴西今年的GDP也將收縮5.3%。

撰寫報告的專家們認為,新冠疫情對本就增長緩慢的地區經濟帶來了外部衝擊,而保持社交距離、實施各種限制、關閉企業等措施則引發了嚴重的經濟、社會和生產危機。

報告還指出,「預計2021年地區經濟將回升,平均增長3.7%。」經濟下滑的將只有委內瑞拉(7%),其他國家都會增長,巴西GDP將增長3.2%,墨西哥為3.8%,阿根廷為4.9%。

「但是,一般而言,上述數字反映了經濟在2020年遭遇嚴重下滑之後的反彈,3.7%的增長僅能彌補2020年GDP損失的44%。」報導認為。

拉加經委會預測,上述地區要恢復危機前GDP水平的過程會很緩慢,要到2024年才能結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預測加勒比地區經濟2020年萎縮7.9%,2021年...
    據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ECLAC)12月16日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拉美和加勒比2020年經濟回顧》,預測202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將萎縮7.7%,2021年有望恢復性增長3.7%,地區經濟要恢復到疫情前GDP水平至少要到2024年。
  • 外媒:拉美經濟陷120年來最大危機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外媒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16日略微上調了對該地區經濟增長的預期。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該地區2020年經濟預計會萎縮7.7%,並將經歷過去12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率或將達到10.7%。
  • 聯合國拉美經委會預測2019年拉美加勒比地區經濟增速將為0.5%
    厄瓜多《商報》8月1日報導,聯合國拉美經委會(Cepal)昨日發布報告,預測2019年拉美加勒比地區經濟增速將僅為0.5%,較2018年和今年4月預期值各下降0.7個和0.8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就國家而言,多米尼克為拉美加勒比地區2019年經濟增速排名第一的國家,為9.9%。
  • 拉加經委會預計拉美和加勒比經濟今年萎縮7.7%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16日發布報告,預計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經濟今年萎縮7.7%,明年增長3.7%。  拉加經委會執行秘書巴爾塞納當天在該報告的線上發布會上說,由於新冠疫情帶來的多重負面效應疊加之前持續十年的低增長,該地區面臨12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 2019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607億美元
    巴西《環球報》12月2日報導,根據拉美和加勒比經委會(CEPAL)2日發布的報告,2019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607億美元,與上年相比下降7.8%。拉美吸引外資較多的五個經濟體中,巴西吸引外資佔總額的43%,墨西哥佔18%,哥倫比亞佔9%,智利佔7%,秘魯佔6%。2019年巴西和墨西哥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均為負增長。
  • 世界銀行預測多米尼克2020年經濟萎縮3%,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萎縮4.6%
    《多米尼克新聞在線》2020年 4月14日報導,根據世界銀行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的半年報《新冠疫情下的經濟》,新冠疫情和旅遊業的崩潰將嚴重影響加勒比地區國家經濟,導致今年該地區經濟出現負增長。 預計202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委內瑞拉除外)GDP增幅為-4.6%,2021年恢復至2.6%。
  • 拉美和加勒比港口吞吐量增速創5年來最低
    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委會日前發布的《港口吞吐量排名報告》顯示,2013年上半年,該地區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2%,遠低於2011年的16%和2012年的9%,為5年來最低。增速排名靠前的國家依次為,烏拉圭27.7%,阿根廷20.1%,薩爾瓦多19.6%,智利11.6%。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哥斯大黎加等位列最後,均為負增長。
  • 南開大學教授王萍:拉美經濟百年最大危機的深層根源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王萍:拉美經濟百年最大危機的深層根源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註定使2020年成為人類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就拉美地區而言,那裡已是毫無疑問的疫情「重災區」。拉美或再陷「失去的十年」來自不同國際機構的判斷都證明了這一點。其中,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一份最新報告指出,該地區將經歷過去12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預測,繼20世紀80年代經歷「失去的十年」後,拉美地區將再度陷入「失去的十年」。
  • 日本2019年四季度GDP下降7.1% 日本一季度將陷入衰退?
    日本內閣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四季度GDP同比下降7.1%,超過此前報告的6.3%,為2014年二季度以來最大降幅。  資本支出環比下降4.6%,超過此前報告的3.7%。私人消費環比下降2.8%,與初值基本一致。
  • ...美國經濟將在2020年下滑3.7%,歐元區經濟下滑7.5%,日本經濟下滑...
    【經合組織預計英國為今年衰退最嚴重國家之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2月1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下滑11.2%,預計成為2020年全球GDP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報告預測,美國經濟將在2020年下滑3.7%,歐元區經濟下滑7.5%,日本經濟下滑5.3%。
  • 40年最差表現!2020年,印度GDP或下滑7.7%!2021年或增長8.9%?
    而就在周四(7 日),印度統計局(NSO)預測,在截至2021年3月份的2021財年,印度GDP將收縮7.7%,這也是印度40年來最糟糕的經濟表現。「印度經濟在2020年遭受了嚴重的衰退,」IHS Markit報告中警告稱,「最嚴重的收縮發生在3月至8月期間,雖然自9月以來,印度經濟活動出現強勁反彈。」
  • 拉美形勢和中拉關係——中國政府拉美事務特別代表 劉玉琴大使
    受季節因素、社交隔離措施強度等影響,地區國家普遍面臨第二波疫情衝擊。受疫情影響,地區經濟陷入衰退,各國普遍面臨高風險和重壓力。一是經濟預期接連下挫。預計今年拉美經濟下滑9.1%,為有記錄以來最差;人均GDP下降9.9%,抹去近10年增長成效。
  • 2012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80個港口活動疲軟
    拉加經委會ECLAC近日表示,2012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港口活動疲軟,對外貿易放緩,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則是歐洲經濟下滑和美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根據貨櫃碼頭吞吐量排名,2010年,該地區吞吐量同比增長15.9%,而2011年和2012年漲幅則降至13.9%和4.3%。
  • 日本2019年四季度GDP創近六年最大降幅
    受到消費稅上調和颱風災情的衝擊,日本2019年第四季度經濟創下近六年來最大萎縮幅度,加劇了日本經濟恐陷入衰退的擔憂情緒。日本內閤府17日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受消費稅稅率上調等因素影響,2019年第四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扣除物價因素後環比下降1.6%,按年率計算降幅為6.3%,創2014年第二季度下滑7.4%以來的最大降幅,是日本經濟時隔五個季度以來首次轉為負增長。
  • 胡利奧·貝德格:中國經濟增長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發展至關重要
    希望進一步鞏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與中國之間的友誼,深化合作,共同打贏這場戰役當前,中國國內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讓面臨疫情嚴峻考驗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倍感振奮。中國的抗疫經驗值得借鑑,中國抗疫成效讓我們更有信心戰勝新冠病毒。面對疫情,中國嚴格的聯防聯控舉措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
  •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面臨嚴重糧食安全風險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5月28日表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造成的經濟社會影響今年可能會導致約1400萬脆弱人口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局面,他們需要獲得緊急援助以拯救生命。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區域主任巴雷託表示:「我們必須向該地區越來越多的弱勢群體以及那些依賴非正規工作的人提供糧食援助,這一點至關重要且迫在眉睫。現在仍有時間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演變成飢餓大流行。」聯合國糧食計劃署預測,該地區包括加勒比地區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在內11個國家可能會再有1000萬人陷入貧困和飢餓。
  • 日本2020年度稅收或創11年來最大降幅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9日電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政府2020年度預算的一般會計稅收將比當初預想低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20億元)左右,降至55萬億日元左右。這將創出美國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度以來的最大降幅。
  • 義大利3月工業生產指數降至1978年水平,成11年來最大降幅
    來源:一財網根據報告評估,義大利2020年第一季度工業產出下滑5.4%,成為11年來最大降幅,工業疲軟將可能拖累該國實體經濟,進而拉低國內生產總值。2日,義大利工業家聯合會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受疫情影響,今年3月該國工業活動與2月相比減少16.6%,工業生產指數降至1978年水平。根據報告評估,義大利2020年第一季度工業產出下滑5.4%,成為11年來最大降幅,工業疲軟將可能拖累該國實體經濟,進而拉低國內生產總值。
  • 多家國際機構預測:2019拉美經濟仍將疲弱
    參考消息網3月22日報導西媒稱,多家國際機構20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發表報告稱,拉美經濟今年將略有增長,但仍然疲弱,且極易受到全球動蕩的影響。據埃菲社3月20日報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執行秘書阿莉西亞·巴爾塞納在發表報告時指出,拉美仍將面臨嚴峻挑戰,例如資本市場準入問題和經濟增長乏力等。今年拉美的經濟增幅或將在1.7%左右。拉美地區的經濟尚未實現復甦。報導稱,這份題為《2019拉美經濟展望:在過渡中前進》的報告由拉加經委會、拉丁美洲開發銀行、經合組織和歐盟委員會共同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