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範琳琳 發布時間:
作者:範琳琳 發布時間:
不久前,引起全民狂歡的「六一」兒童節在凌晨十二點的歡鬧中落幕。
小企鵝樂園作為其中的積極參與者,繼續打造了其在2017年發起的品牌活動「六一陪伴日」。其核心「陪伴」,不僅印證了小企鵝樂園的品牌slogan「陪伴baby好時光」,還延續了母品牌騰訊視頻理念「不負好時光」。
值得注意的是,6月1日,也是小企鵝樂園上線2周年的生日。
小企鵝樂園於2016年6月1日正式上線,作為騰訊視頻兒童版,是第一款完全從兒童體驗出發打造的視頻app。這款app加入了益智互動環節,兒童不僅可以觀看視頻內容,還可以觸摸、創作,增加與家長的溝通。
小企鵝樂園是騰訊視頻在兒童內容中布局的關鍵一環,承載了騰訊視頻對於增加兒童陪伴關愛的期許,延續了騰訊在兒童領域的諸多經驗,並將生態閉環的建設作為未來打造重點。
那麼該產品在設計、內容上做了哪些與眾不同的安排?是在什麼時機正式推出的?未來都有哪些布局?
一直以來,兒童類產品都有一個避免不了的尷尬點:產品的使用者「兒童」和把控者「家長」之間的需求並不完全匹配。在家長和兒童需求的搖擺中,騰訊兒童得出的結論是兒童類產品要更加強調小朋友的喜好,家長則主要起到監督、審查的角色,來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寓教於樂性。
從這樣的原則出發,騰訊兒童將核心用戶定位為0-14歲的兒童,並將之分為四個階段。在每個階段,騰訊兒童都對兒童的喜好作了細緻區分,以便更好提供內容。
具體來講,0-3歲是兒童語言能力發育的關鍵期,因而家長更加強調兒歌內容。在3-7歲階段,兒童選擇權明顯增加,他們多以動畫、玩具為主,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認識世界。同時這一階段內容往往有男女兩個版本以滿足性別差異化。到了7-14歲,兒童更加偏愛綜藝和真人劇。
在對用戶細緻了解之後,小企鵝樂園的首要目標就成了根據年齡、性別、長短等不同標準儘可能多地囊括豐富的內容,打通娛樂和教育以及內容和衍生的通道。
小企鵝樂園在頭部IP上給出了「騰訊視頻獨家IP+創投IP」的組合拳。除了騰訊視頻獨家的《歡樂海鷹島》、《彩虹寶寶》,「我們也負責創投IP,從2006年9月份以來,我們一直在參投一些IP。不只是出錢,包括人設、前期、劇本等我們都有負責。」小企鵝樂園的運營總監、騰訊視頻兒童頻道主編厙寅斌對三聲表示。
從三十八年動漫品牌《烏龍院》、與央視動畫國際IP「熊貓和和」合作推出的又一力作《動物合唱團》、鄭淵潔的《舒克和貝塔》到在自身平臺有10億流量的《超級小熊布迷》、講述女孩兒成長故事的《小鹿杏仁兒》以及原創親子互動新兒歌《豆樂兒歌》,小企鵝樂園已經擁有數十個獨家IP,而且還在試圖不斷擴大自己的IP矩陣。
與此同時,小企鵝樂園也在產品設計上發力讓產品調性更適合兒童。
不同於其他視頻類產品,因為兒童自身「不強調電視品類,只有好看不好看」的觀看特點,小企鵝樂園在設計上更加強調扁平化和探索化,簡單來說,即希望小朋友在看到喜歡的產品後,發揮自己的探索精神去尋找新的目標。
小企鵝樂園產品負責人王勇認為這種探索對小朋友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成長過程,他表示,「小朋友是有好奇心的,他有自己的情感寄託。好的內容和小朋友的好奇心是能共通的,用他的好奇心探索內容會比規劃更適合它們。」
小企鵝樂園的特殊之處還在於其強調益智互動。以IP形象為基礎,小企鵝樂園設置了塗鴉、配音等板塊,既讓IP形象作為夥伴參與了兒童娛樂活動,又讓兒童有了更多想像空間和參與感。之後,針對這一模塊,小企鵝樂園還會進一步增加裝扮、填充類遊戲,並將小朋友的作品集聚集在一起,方便其自我欣賞。
同時,利用封閉埠,小企鵝樂園打造了更為安全、健康的環境。 厙寅斌表示,「小企鵝樂園是騰訊視頻的兒童版,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封閉的環境。我們在PC就是做的封閉的環境,兒童頻道是只有入口沒有出口,保證孩子進來以後絕對綠色健康,看不到任何不良的東西。」
上線以來,王勇發現產品的觀看歷史、收藏以及發現新內容的數據與產品設計初衷非常符合,「目前從數據觀測來說,符合小朋友行為習慣是完全做到了」。
一定程度上說,小企鵝樂園是站在騰訊視頻在兒童頻道肩膀上做的開拓。從2007年開始騰訊就在網際網路兒童賽道摸索,在觀看習慣、成長路徑、用戶偏好上一直在積攢自己的實力。
可以確定的是,這些經驗清晰確定了產品設計路徑,厙寅斌表示,「從PC時代開始,我們就注意到小朋友不會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看內容,小朋友的關注是分散的。」
也是基於騰訊視頻在兒童內容的基礎架構作用,在兒童教育領域,騰訊視頻與多家機構保持良好關係。
今年六一,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擔任指導單位,由孫楠和女兒愛寶共同演唱,企鵝影視、眾樂童樂聯合出品的《洗手歌》動畫版在騰訊視頻和小企鵝樂園正式獨家上線。
經驗、關係之外,小企鵝樂園之所以能夠契合用戶需求還在於其對調研的重視。2004年在做足了調研準備後,騰訊才於2007年建立兒童頻道。自此之後,騰訊兒童一直堅持調研的習慣,包括邀請第三方調研公司調研;長期和幼兒園、小學合作,在實踐中調研以及經常做一些衍生測試,觀察兒童偏好。
在騰訊視頻的規模、口碑都已逐漸成熟,細分品類成為搶佔市場、用戶的關鍵時期,基於已有的兒童服務以及對兒童使用特點調研結果,騰訊視頻在2016年6月1日推出了兼具安全、健康等特點的小企鵝樂園。
目前,小企鵝樂園已在少兒視頻領域居於領先地位。行業領先的背後是小企鵝樂園踩中了兒童產品的風口。在4月26日,「騰訊視頻超級IP發布日」活動後專訪中,騰訊視頻總編輯、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王娟表示,騰訊視頻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在少兒品類領域,用戶還有很多需求沒有被滿足,市場還存在空白點,「綠色、良心的兒童產品在市面上還是非常稀缺的。」
感性地說,正如其slogan「陪伴baby好時光」,小企鵝樂園希望切中兒童的陪伴痛點。厙寅斌表示,一個成功的例子是,小企鵝樂園的機器人舞增加了親子互動機會。「我們一個同事親身經歷的,他們家孩子也不願意跟他玩,尤其是爸爸,但是機器人舞就變成了搖控器,他爸爸一回來孩子腳站在他的身上,就可以遙控爸爸。」五分鐘的互動過程有趣又好玩,還不會佔用太多時間。
如果說現在的小企鵝樂園是線性發展的過程,未來對其的設想則是形成生態閉環。
一方面,兒童在使用小企鵝樂園的時候,產生的交互作品,不僅見證了兒童的成長過程,也很有可能沉澱為個性化商品。小企鵝樂園將對其進行版權保護,
一旦作品的個性化衍生成型,可以跟線上線下、電視臺打通,讓孩子找到自身的價值。
另一方面,動畫是整個生態裡裡不可缺失的一環,與此同時,塗鴉、繪本、音頻都可以拓展生態的想像空間。「我們希望藉助互動能夠連接更多形式的生態鏈合作夥伴,不止做動畫片,可能做文本、兒童化的教育。」 厙寅斌說。
兒童的商業化也遵循生態化布局路徑。招商、會員、授權等多個通道打通後,產品體系、線上體系、線下體系將形成新的鏈路,也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福利權益結合等全新形式走良性發展道路。
不過,兒童產品商業化的矛盾點在於產品購買主要由家長把控,儘管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強,但其購買能力仍很弱勢,因而產品打造需要打動雙方,孩子得到喜歡的IP,家長覺得不僅好玩還有意義,即同時滿足服務和教育的心理。
更大範圍來講,兒童產品生態也離不開其他合作夥伴的努力, 厙寅斌說,「我們希望合作夥伴都做的很好,這個生態鏈也會越來越健康,更多人願意投身進來,有價值了,我們做這個也有意義。」
未來,小企鵝樂園以平臺建設為目標,將繼續完善平臺建設,從提供內容、孵化IP、滿足需求等方面發力。
藉助騰訊視頻的賦能,小企鵝樂園將在內容上加快布局。比如,基於《豆樂兒歌》的市場反饋,衍生出的國學新內容—《豆樂國學》,被廣電定為重點扶持項目。今年6月,一個以兒歌方式學國學的全新模式將期待市場的檢驗。另外,國內首部原創幼兒安全教育IP《救援聯萌》,也將於2018年下半年與孩子們見面。
王娟表示,「目前我們是以平臺的角度在打造這個產品,在兒童內容裡我們現在沒有任何收割的想法,要先把責任、良心做好,把服務做好」。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三聲」,作者範琳琳,採訪羅立璇、範琳琳。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
三聲;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