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上——寫在北京工業大學建校60...

2020-12-09 雲南網

原標題:奮進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上——寫在北京工業大學建校60周年之際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兒來?」「我們到哪兒去?」「我們能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在北京工業大學2020級新生入學教育的「校長和新同學」環節,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柳貢慧向6813名新同學提出了這5個問題。「我們是北工大,是甲子的北工大,是青春的北工大,更是奮進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新徵程上的北工大!」這鏗鏘有力的回答穿越時光,將一甲子歲月中北工大的創業史、奮鬥史與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首都城市建設發展的深刻轉型緊密相連。

上世紀50年代,時任北京市領導提出不僅要把首都建設成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還要建設成「高、精、尖」的工業生產基地。為緩解北京工業迅速發展與分配到北京的大學畢業生較少、技術人才不足之間的矛盾,市委決心創辦一所世界一流、萬人規模的工業大學。1959年,北京工業大學獲批建設。1960年,首批招收的1085名學生開學上課。2020年10月16日,這所承載著首都北京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初心與壯志的高等學府迎來了60歲生日。

從3年困難時期的篳路藍縷、艱苦奮鬥,到十年特殊時期後的百廢待興、重振旗鼓;從上世紀80年代的敢為人先、銳意改革,到「211工程」的重點建設、快速發展;從新時代全面融入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到「雙一流」建設首批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回眸60載辦學歷程,這所為國家和首都培育了16萬餘名棟梁之材的地方高校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毫不動搖地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2020年2月6日,從北工大生物學專業碩士畢業不到一年的「90後」黨員莊琢琛踏上了奔赴武漢的列車,成為首批院校援鄂抗疫醫療檢測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完成任務後又轉戰吉林。「導師培養了我嚴謹認真的科研態度,讓我能夠在實驗過程中一絲不苟,對每一份樣本負責;社團指導老師教會了我大愛無私,要敢於奉獻不求回報。」在回憶起那段終身難忘的經歷時,莊琢琛這樣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組織在需要的時候召喚我,我必會義無反顧衝到最需要我的地方。」60年裡,以中國工程勘察大師張在明、中國橋梁設計大師羅玲、「神五」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劉宇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北工大學子,正是這樣一步步成長成才,紮根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在經濟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建功立業。

致力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進一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從人才培養的供給側入手,全面落實「三全育人」,推進「四個回歸」。「2019年,我們以『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理念為導向,組織開展了為期9個月的第六次全校教育教學大討論,構建與研究型大學相適應的分類分層、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協同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明確要求所有課程都要挖掘『思政』元素,每個專業培育不少於35%的課程為課程思政典型。」教務處處長王丹介紹。近年來,在「雙一流」建設的驅動下,學校本科生深造率由2016年的31.0%上升至2020年的46.7%,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5年均保持在98%左右。學校連續4年獲得「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2019年首捧「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

每年的盛夏時節,被北工大錄取的新生都會在通知書上看到8個醒目的大字:「不息為體,日新為道」。「這是2002年我從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問大鈞賦》中引出來為畢業生題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原校長左鐵鏞這樣說,「『不息為體』意指北工大人永不停止、永遠向前戰勝困難,這其實是北工大人的一種狀態,也是我們身上最突出的精神;『日新為道』旨在傳遞一種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的新境界,是能夠引領未來的,將北工大建設得越來越好。」如今,這8個字已成為全校師生廣為傳頌和踐行的一種精神。

走進新時代,北工大人續寫著愛國榮校、窮究真理的光榮傳統。2019年9月,被譽為「世界級工程奇蹟」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入使用。如何讓這隻大跨度、高透光的鳳凰「固若金湯」,從動工建設之初,來自北工大的師生團隊就啟動了對中央大廳屋頂鋼結構穩定性能和抗震性能的驗證研究。歷時3年多,通過理論、模擬、試驗、監測相互印證等方法,最終確保8度地震波考驗下航站樓鋼架也能安然無恙,9度罕遇地震下中央大廳大跨度鋼結構整體穩定,不會倒塌。

這支團隊來自於「雙一流」建設周期內北工大重點打造的「現代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科群」。學科群的建設促進了學校學科建設水平的整體提升,形成「一流工科、優勢理科、特色文管、精品藝術」的學科建設新格局。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土木工程獲評A,環境科學與工程獲評A-,帶動學校8個學科進入QS全球學科前400名,5個學科位列ESI前1%,在軟科中國優秀學科中排名前25%的學科數相比2017年增長了40%。

中國尊、北京地鐵、新首鋼大橋……「首都重大工程有貢獻,國家超級工程有身影」,如同播撒在北工大人心中的種子,如今它已生根發芽,結出越來越多自主創新的成果。大氣汙染控制和城市汙水治理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首都藍天碧水工程,多層次北京交通仿真決策支持系統服務於2030年北京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制定,先進材料與智能製造領域成果直接應用於「天宮一號」主結構焊接,可信計算技術研發在國家信息安全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關鍵核心技術的主戰場,北工大人以「頂天、立地、育人」的科研指導思想,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撐,先後實現內部培養產生院士的重大突破和市屬高校國家級別科技平臺建設的歷史性突破。

「大學發展的環境是開放的,信息化、國際化、大學文化這『三化』是北工大實現更快、更好、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2020年北工大中層幹部治理能力培訓班的首場報告中,柳貢慧這樣對學員們講道。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北工大已與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所大學、機構建立正式友好合作關係,在5個國家和地區設置了境外聯絡處,繼續打造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辦學品牌;成立北京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與國內多個政府機關、大型國企、兄弟高校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逐步構建起校地、校企、校校等全方位戰略合作的新局面。

2019年10月1日,3561名師生組成「建國偉業」方陣走過天安門廣場;作為僅有的一家完成從設計到製作全流程的單位,見證「立德樹人」「體育強國」「首善北京」「揚帆遠航」「人類命運共同體」5輛彩車亮相長安街的輝煌時刻;出任國慶群眾遊行執行總導演,向世界呈現出「氣勢恢弘、大度雍容、綱維有序、禮樂交融」的國之大典……北工大人的身影屢屢出現在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的臺前幕後。

「近百場設計方案評審會,常常持續到凌晨兩三點;一張設計圖,往往要修改、打磨數百稿……我們的設計團隊,奮戰了整整11個月。印象最深的是,當時保密室的牆壁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幾個紅色大字格外搶眼,累的時候我一抬頭就能看到,仿佛增添了力量接著幹。」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體育強國」彩車的創作者鄒鋒說。

是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進入新時代,民族復興大業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在北工大第十一次黨員代表大會上,校黨委書記謝輝這樣講道,「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擔當起新的使命,確保學校的改革發展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站在甲子望百年,學校黨委將繼續堅定不移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落實「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將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切實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我們將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探索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在2060年建校100年時,將北工大全面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總體辦學實力進入國內高校前1%,位居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成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談到中長期戰略發展時,謝輝這樣描繪北工大的未來,「這是全體北工大人的百年夢想和共同追求,也是我們這一代北工大人對歷史、對未來應有的責任擔當。」

(劉幸菡)(劉幸菡)

相關焦點

  • ...大學召開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 正式啟動「世界一流學科攀登計劃」
    重慶郵電大學風雨操場內,賓朋盈席、校友賢集,鮮花如潮、歡歌笑語,我們歡聚一堂,在此隆重召開重慶郵電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共同慶祝學校七十華誕,回顧學校求索進取的光輝歲月,展望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宏偉藍圖。    上午十時,學校黨委書記李林主持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
  • 北京大學慶生雙甲子:力爭早日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講話中稱,120年並不短,但與世界上動輒上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學府相比,北大還是年輕的。在他看來,在新技術革命和全球化的時代,大學和大學教育也需要改變。厚植培育成就大師的土壤「習近平總書記的蒞臨和重要講話,為北京大學開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發展新徵程指明了方向,我們將秉承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執著的努力,力爭早日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郝平表示。
  •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致亞琛工業大學建校150周年賀信
    我校戰略合作夥伴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迎來建校150周年,學校校長楊仁樹致信祝賀。楊仁樹指出,亞琛工業大學辦學實力雄厚,享譽全球。雙方友好關係建立41年來,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等領域成果豐碩,合作共識不斷加深,合作質量日益提升。
  •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要義 - 人民論壇
    這些大學能夠不斷適應教育科技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和目標定位,進行與國家經濟實力相適應、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的改革和創新。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部環境變化使得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既迎來了新的發展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著新的更高要求。    奮進的新時代需要高校以更高質量立德樹人。
  • 江漢大學邁向建設高水平城市大學新徵程
    合併組建二十載,搬遷至中國車谷助力大武漢復興,江漢大學堅守初心,立足武漢,服務武漢,貢獻武漢,抓住建設「雙一流」高校的戰略機遇期,把推動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與復興大武漢的城市發展戰略有機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將大地作課堂,用實踐寫答卷。
  •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致亞琛工業大學建校150周年賀信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戰略合作夥伴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迎來建校150周年,學校校長楊仁樹致信祝賀。楊仁樹指出,亞琛工業大學辦學實力雄厚,享譽全球。雙方友好關係建立41年來,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等領域成果豐碩,合作共識不斷加深,合作質量日益提升。
  • 慶建校119周年 上海交大: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昨慶建校119周年  昨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紀念建校119周年系列活動。校黨委書記姜斯憲提出學校發展目標: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姜斯憲表示,上海交大就「紮根中國大地辦世界一流大學」這一時代命題,正式提出「探索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交大之路」的構想。
  •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發行儀式舉行
    「方寸天地展一世紀規格功夫,國家名片現哈工大百年輝煌」,郭斌在致辭中表示,哈工大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枚專屬郵票,這充分肯定了學校為國家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的貢獻,體現了哈工大人薪火相傳的愛國奮鬥精神,激發了哈工大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動力。
  • 寧波這所「雙一流」大學實力雄厚,但建校時間僅僅34年
    寧波大學是一所學科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等十一大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由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國家海洋局四方共建的大學。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和學科建設,寧波大學的發展可謂是十分迅速的,在實力上比不少211高校的分數還要高。
  • 春華秋實七十年 砥礪奮進新時代——寫在青海民族大學建校70周年之際
    1949年深秋時節,在新中國成立的隆隆禮炮聲中,在青海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悅時刻,根據毛主席的重要指示,青海民族大學在高原古城誕生了,從此拉開了青藏高原現代高等教育的序幕。70年光輝歲月,70年風雨徵程,青海民族大學始終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發展、與青海共命運,譜寫了青海高等教育氣壯山河的精彩華章。
  • 中山大學:明確新目標,把握新機遇,開啟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
    會議以「十四五」規劃為主題,羅俊校長作了題為《明確新目標,把握新機遇,開啟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的大會主題報告。報告從戰略規劃的角度,全面總結了學校新時期發展內涵,明確了未來五年的目標和發展路徑,為做好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全體校領導、校長助理,各院系、職能部門、附屬醫院等二級單位負責人,各類人才代表出席會議。
  • 南方科技大學:追求卓越,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寫過的:「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十年裡,歷經鮮花與荊棘,南科大初心未變,不負使命,不負時光。
  • 6月6日起發行《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6月6日起發行《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枚,全套面值1.20元。計劃發行數量780萬套。該套郵票由沈嘉宏設計,凝練的雕刻筆觸繪就主教學樓的莊嚴厚重,背景的「100」採用局部冷燙工藝,映射出百年學府的悠久歷史和輝煌成就。
  • ...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同濟大學「十三五」科研工作回眸
    五年來,我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一系列大手筆、新舉措,持續縱深推進科學研究,學校的基礎研究實力得到整體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與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正努力以一流科研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安徽雙一流「種子選手」:安徽師範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省最有名的學校,當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除此之外還有211大學安徽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當然,這三所高校都入選了雙一流,如果安徽省再多一個雙一流名額,那麼這三所高校入選的可能性最大,分別是安徽師範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
  • 紮根西部大地 建設一流大學
    今年9月,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即將迎來她的第一批新主人。進駐創新港,這是西安交通大學在第三個甲子新徵程中的再次西進,是對「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辦學定位的堅定踐行,更是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交大動能。  近日,本刊記者走進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專訪該校黨委書記張邁曾、校長王樹國,感受創新港跳動的創新脈搏,直擊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探索實踐。
  • 燕山大學、河北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誰會是下一所雙一流大學?
    燕山大學燕山大學從建校時,就是在機械領域赫赫有名的高校,它源於哈工大的重型機械系,是原機械工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曾與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吉林大學一起被稱為「機械四小龍」雖然燕山大學現在成為人們口中調侃的四非高校,但燕山大學的實力仍然擺在那裡
  • 祝賀:大連工業大學7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大連工業大學7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具體如下:通信工程輕化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環境設計>包裝工程工商管理(以上專業順序按照專業代碼排序)大連工業大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獲批數量位居全省理工類院校第二位自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以來,大連工業大學堅持「以本為本」,推進「
  • 六十年薪火相傳 一甲子弘藝樹人——山東藝術學院建校60周年慶祝...
    王登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希望山東藝術學院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勇於擔當,積極作為,以推進一流學科建設為抓手,以建設博士授權單位為目標,全面推進藝術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加快建設穩具實力、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現代化高水平藝術大學。
  • 華中農大舉行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耕讀雙甲子 邁向新徵程!
    2018年10月2日上午,華中農業大學在西體育館隆重舉行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各界嘉賓、社會友好,廣大校友、師生員工歡聚獅山,共襄盛舉,紀念華中農業大學波瀾壯闊的百廿徵程。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到「兩個一百年」中國夢實現之時,也就是我校建校150周年之際,將華中農業大學建設成為優勢學科國際一流、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進而建設成一所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