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市張浦鎮牢固樹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將管網建設、排查、養護作為
水環境提升的重要一環
今年以來,張浦鎮新鋪設雨汙水管7.4公裡,開展全面排查、細緻養護工作,共排查小區34個,完成市政汙水管網CCTV排查約82公裡,市政雨水管網排查約150公裡,小區雨汙水管網QV排查約350公裡。
目前,全鎮已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361條河道水質達到Ⅳ類水及以上,16條重點河道治理穩定達標,趙浦江、寶覺河分別入選首批「美麗河湖」、「最佳河湖治理樣板」榜單。
一
定方案
規劃地下「交通樞紐」
控源截汙工程是改善城鄉水環境的前提性、基礎性工程。張浦鎮針對城鄉不同功能分區,充分考慮控源截汙技術可行性、方案適用性、建設經濟性,統籌規劃,制定詳細建設改造方案,努力實現排水更安全、群眾更滿意。
推進控源截汙三期工程建設,對全鎮範圍內的住宅、商業、市政道路等雨汙水管網進行改造,一標主要實施區域為南港、大市,完成總進度約85%;二標主要實施區域為鎮區範圍,楓情佳苑小區已完成100%;二標完成總進度約88%。
▲庵前浜控源截汙現場
▲玫瑰苑小區控源截汙工程現場
▲恆源廣場商業街雨汙分流改造工程
二
細排查
全面體檢「尋病灶」
雨汙水管道排查需要由「面」到「點」一段一段進行分析,克服管線距離長、地形複雜、特殊天氣等困難。張浦鎮設立「管網排查組」,分區、分段對地下管網開展全方位「體檢」,將排水設施每日「健康狀況」記錄下來,形成檔案,為管道維修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雨汙水管網排查
準確定位「病灶」,提升排查效率及時反饋問題。水務公司委託第三方公司,使用新型排水管道檢測裝置——QV管道潛望鏡。利用可調節長度的伸縮杆,攜帶放大聚焦攝像深入管道、窯井或掩蔽空間,通過電纜或無線信號將圖像傳送到採集控制器並進行顯示,實時檢測,查清排水管網、排水口、檢查井及雨汙錯接混接點結構性和功能性缺陷。
▲利用QV管道潛望鏡等設備進行管網排查
三
快更換
打通入口「促流通」
井蓋作為城市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容易被忽略,經常出現損壞、缺失情況,如不及時處理會影響排水甚至威脅行人安全。張浦鎮通過自查與網格化相結合的方法全力守護管網「入口」。
▲今年6、7兩個月,共安裝、更換井蓋29個,及時消滅了安全隱患。
一方面市政管網養護工作人員定期細緻巡查,重點檢查市政道路兩側以及小區主幹道附近的井蓋,發現破損或者缺失的立即設立警示,並快速更換;另一方面,依託網格化管理,利用綜合指揮中心派單,聯動處理。
▲井蓋更換前後對比照
四
勤通暢
管道清淤「防梗阻」
勤疏通,方能消淤堵。樹葉、垃圾、泥沙等會隨著雨水流入雨水篦,經過沉澱堆積後,極易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特別是梅雨季、颱風天,不及時清理,地下排水管就無法正常運行,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張浦鎮把管網清淤工作納入日常,每天進行排查,及時清理,確保市政和小區排水管道暢通。
汙水井的疏通相比雨水井則更「考驗」人,尤其是夏季,井裡不斷散發的異味,總是讓路過的居民避而不及。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或接到周邊居民反映後,會第一時間安排人員現場勘查,進行疏通並做好衝洗工作,及時消除異味。
五
精養護
排水系統「大保養」
「三分建設,七分養護」。隨著地下管網設施日益增多,做好管網養護工作,防患於未然尤為重要。張浦鎮細化管網養護工作、創新管網養護手段、規範操作流程、做好日常臺帳,確保高質量完成養護工作,延長管道使用壽命,保障排水設施發揮應有功能。
▲查看農房英倫尊邸商業街汙水管網情況
定期清理檢查井、收水井、隔油池、化糞池,保證所有小區一年養護兩次。針對排查出來的問題,開出精準「診療單」,有淤堵,就清掏,有破損,就修補,出現較大、較複雜的問題,工作人員會在地圖上進行準確標註,制定相應整改方案。
▲小區管網養護
雨汙水管網是城市地下的隱蔽性工程,更被稱為城市建設的「良心工程」。下一步,張浦鎮將持續做好城市排水管網系統的建設、排查、養護工作,多措並舉促進水質提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前列,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環境支撐!
來源:崑山市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