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展覽:圖坦卡門 中國兵馬俑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大凡了解麥格雷戈的人,沒人會覺得他配不上這項榮譽,因為成為大英博物館館長十多年來,他帶領這家規模龐大、國際知名度極高的博物館,一步步前行,適應越來越扁平化的世界。

  博物館成為文明的一部分

  雖然全世界每一家博物館都在展示人類的歷史,但大英博物館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本身也是歷史文明的一部分。這家博物館建立於1753年,是全球首家國立公共博物館,成立六年後正式對公眾開放,因此2014年適逢大英博物館開放255周年。

  在這樣擁有紀念意義的年份裡,身為大英博物館館長的麥格雷戈自然是喜氣洋洋。遠的不說,僅在2013年這家博物館就共有670萬人次參觀,不但比2012年高出20%,也打破2008年600萬人次的紀錄。

  之所以會有如此多人湧進大英博物館,是因為那裡的藏品由跨越世界文化史的近千萬件文物組成,從原始人類的石器到20世紀的版畫,跨越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其中包括解開埃及文明鑰匙的羅塞塔石碑、亞述王國的獵獅浮雕、中美洲阿茲泰克文明的綠松石雙頭蛇等,每件藏品都代表了人類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時期。

  「二百多年前英國議會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的宗旨之一,是讓世界上所有好學和好奇的人來到這,發現他們自己的歷史,找回那些沒有書面記載的歷史佐證,讓倖存下來的物品講述故事。」麥格雷戈說。

  作為全球最有聲譽的博物館,起初大英博物館對所有「好學求知的人」免費開放。按照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解釋,這種做法是基於啟蒙思想,也就是說,儘管人類文化間存在著差異,但是通過彼此交流,它們是可以互相了解的。

  但是,如果追根溯源,大英博物館裡面那些琳琅滿目的藏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來源算不上光彩。因為博物館的建立正趕上英國崛起為「日不落帝國」,正是其在全球擴張的時候。英國人借著堅船利炮縱橫七海,從全世界掠奪無數的歷史精品,運到大英博物館來。

  怎樣應對經費短缺

  對博物館等機構而言,英國政府多年來一直扮演著「財神爺」的角色。2008年的金融危機結束了這段好時光。政府的財政年度預算案裡,博物館、畫廊和歷史遺產等文化方面的支出在總體預算中所佔的比例約為1%,比往年有所下降。政府為了削減公共開支,狠狠一刀砍到博物館的頭上。

  金融危機把博物館「飯來張口」的日子變成了明日黃花,館長們不得不另想辦法。目前商業經營性收入在英國各個博物館收入中所佔比例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當然,英國博物館並不會把房子租出去搞什麼樓堂館所,頂多是儘量掙點不帶煙火味的「文化錢」。

  博物館的經營性活動慢慢成為獲取運營資金的最有效渠道。在免費開放的形式下,英國博物館的經營性活動中,以博物館的文化產品經營和臨時展覽的門票收入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前者如博物館開發的各類紀念品,在每個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裡,從幾十便士的活頁紙、明信片到上千英鎊的文物仿製品陳列得琳琅滿目。

  博物館也沒忘記零敲碎打的小錢來源。大多數博物館提供餐飲服務,門口擺著好幾個捐助箱。博物館免票,但擺個箱子讓願者上鉤是很重要的一環。從箱子上的標示也能看得出博物館國際化的一面,用了好幾種語言勸人慷慨解囊,而且不管是英鎊、美元、歐元還是日元、人民幣,統統來者不拒。不管怎麼說,這些遍布全球的幣種,起碼也反映了博物館走向世界的步伐。

  新出路:國際化與特展

  博物館走向世界,並不僅僅是擺著捐款箱的入口這一條路,網絡也是捷徑。2013年大英博物館網站的使用流量增加了47%,達到1950萬次訪問。對此,麥格雷戈頗為自豪,他說:「在博物館展覽,在全國、國際上借出及巡迴展覽,在大屏幕上和在網上觀看,顯示這個確實充滿活力的收藏是屬於全球公民的,也為他們所用。」

  當日但凡有機會都想走到櫥窗前,一睹文物的真容,也就是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大英博物館連續多年成為英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雖然名叫大英博物館,但蜂擁而至的人中沒有幾個是來看英國文物的,他們都是想到這個文明的殿堂來認識世界。

  總體而言,英國的各個博物館很好地發揮了認知窗口的作用。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五強都被博物館包攬。英國旅遊局的統計顯示,2013年海外遊客來英國旅行的次數超過3000萬人次,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行程都包括造訪博物館和畫廊等英國文化機構。英格蘭旅遊局的執行總監桑蒂·道說:「我們擁有良好的文化藝術氛圍,這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由於有龐大的參觀人數作保證,英國的博物館也經常策劃一些專題性的特展。這些特展一方面可獲得社會贊助,另一方面可靠出售門票取得收入。比如,大英博物館這兩年陸續舉辦過「埃及亡靈書」、「阿富汗文物」、「印度之夏」、「龐貝古城」等特展,均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其中,「龐貝古城」在6個月的展期中賣出了47.1萬張票,成為大英博物館歷史上第三大最受歡迎的展覽。最受歡迎展覽的頭兩位分別是1972年吸引了160萬參觀人次的「圖坦卡門」,以及2007年吸引了85萬人次參觀的「中國兵馬俑」。 王亞宏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全天開放兵馬俑展
    因參觀人數遠超預期,英國大英博物館計劃延長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展每日開放時間,甚至可能24小時開放展館。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大英博物館預計將有超過80萬人次參觀兵馬俑展,這一數字是開展時預估的兩倍。展館門前幾乎每天早晨7時30分起就會排起長龍,最早一批遊客甚至在5時20分時就前來等候。
  • 兵馬俑亮相大英博物館(圖)
    「中國兵馬俑來了!」這是近日英國媒體廣為流傳的一條重要消息。11日,英國首相布朗專門前往大英博物館為《秦始皇:中國兵馬俑》大型展覽揭幕。他說,「這次展覽標誌著英中兩國關係越來越好,不管是在發展問題、氣候變化,還是在國際貿易問題上,現在是有史以來英中兩國加強理解與合作的最重要時刻。為了慶祝兩國在文化、社會和政治方面富有成果的合作,我十分高興為這次展覽正式開展揭幕。」
  • 秦兵馬俑運抵倫敦將在大英博物館展出(組圖)
    秦始皇兵馬俑運抵倫敦,9月13日在大英博物館展出。2007年8月21日,倫敦,中國秦始皇兵馬俑運抵英國圖書館。以秦始皇兵馬俑為主的數百件殿堂級文物展覽《秦始皇:中國兵馬俑》將於9月13日在英國大英博物館展出。
  • 兵馬俑特展成為利物浦國家博物館最受歡迎展覽
    新華社倫敦10月24日電(記者梁希之)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24日宣布,「秦始皇和兵馬俑展」已成為該館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展覽,預計為利物浦經濟貢獻超過7800萬英鎊(約合6.98億元人民幣)。「秦始皇和兵馬俑展」由陝西省文物局與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共同舉辦,2月9日在利物浦國家博物館旗下的世界博物館開幕。這是兵馬俑時隔11年再次在英國展出,展品包括兵馬俑、陶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等秦漢時期珍貴文物,將於10月28日閉幕。據主辦方介紹,共有超過60萬名遊客前來參觀兵馬俑特展,其中包括兩萬名學齡兒童和9.7萬名團體遊客,遠超出50萬人觀展的預期。
  • 兵馬俑"火爆"大英博物館 門票已售10萬張(圖)
    《秦始皇:中國兵馬俑》展品 北京時間9月12日,中國秦代兵馬俑展覽開展儀式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舉行,參展兵馬俑與觀眾見面。新華社發 「秦始皇來了。」「中國兵馬俑來了。」這是近日英國廣播公司、《泰晤士報》等英國媒體廣為流傳的一條重要消息。11日,英國首相布朗專門前往大英博物館為《秦始皇:中國兵馬俑》大型展覽揭幕。他說,「這次展覽標誌著英中兩國關係越來越好,不管是在發展問題、氣候變化,還是在國際貿易問題上,現在是有史以來英中兩國加強理解與合作的最重要時刻。為了慶祝兩國在文化、社會和政治方面富有成果的合作,我十分高興為這次展覽揭幕。」
  • 兵馬俑九月將在大英博物館展出 已售三萬張門票
    中國將向倫敦大英博物館出借部分兵馬俑,以便在那裡舉辦一個大型展覽。   展覽負責人木下廣美(音)表示,展品包括十幾件陶俑和其它文物,參觀者可能會大吃一驚。  她說:「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文物發掘工作其實仍在繼續,而且新近發現了等身大的百戲俑和文吏俑,以及青銅鶴和石制兵器。我們想把展覽的重點放在這些新發現上。」
  • 埃及遊·埃及博物館和圖坦卡門專題展
    在見識過埃及、柬埔寨和中國等燦爛的古文明後再體會此話,感觸尤其深刻。圖片說明 這是埃及博物館中·圖坦卡門專題展文物中· 獨木舟的縮小模型,中間是法老的座椅(玉制的)。或許,獨木舟才符合我們對三四千年前人們使用水上運輸工具的想像。
  • 專訪︱策展人林政昇:秦兵馬俑展何以在英國大受歡迎
    2000多年來,一群真人大小的兵馬俑秘密守衛著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直到1974年的一次偶然發現,才揭開了這個消失的帝國的神秘面紗。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每次的海外展覽也都是博物館年度最受歡迎的展覽之一,遊客們即使需要排上數小時的隊也要一睹這些傳說中的泥人的風採。
  •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都在這!
    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可以先以網上方式遊覽不同的博物館或藝術館。近日英國的藝文月刊《The Art Newspaper》就公布了2019年全球十大人氣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的排行榜,待疫情過後大家可以找時間跟著這個排行榜到訪!
  • 大英博物館館長跳槽德國文化部,全英的博物館都震了一震
    大英博物館館長跳槽德國文化部,全英的博物館都震了一震 澎湃新聞記者 徐佳和 編譯 2015-04-09 20:41 來源
  • 大英博物館連續6年位成英國最受歡迎景點
    英國大英博物館外景      根據英國旅遊景點協會(Alva)公布的2012年調查結果顯示,大英博物館連續第6年位居英國最受歡迎景點榜首。雖然大英博物館參觀人次達560萬,但與去年同期相比較,仍下降了4.7個百分點。   大英博物館之所以能蟬聯英國「最受歡迎景點」的寶座,部分要歸功於特納獎(被認為是歐洲最重要和最具權威的視覺藝術大獎)獲得者Grayson Perry所策劃設計的 「紀念無名藝術家」的個展。該展覽展出了大英博物館收藏的170件無名藝術家的作品,以及30件他本人的作品。
  • 埃及遊·埃及博物館和圖坦卡門專題展(上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
    埃及博物館展廳建築構架真不錯,明顯是受到大英博物館的影響,而這些展品大多堪稱世界級文物一樓是古埃及歷史陳列,二樓是兩個主題陳列,其中最珍貴的當屬1920年期間從圖坦卡門陵墓發現整理出的大量文物。這也被稱是上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
  • 《秦始皇:中國兵馬俑》展鳳凰衛視全程直播
    以兵馬俑為主的數百件殿堂級文物展覽《秦始皇:中國兵馬俑》9月13日將於英國大英博物館展出。8月7日,兵馬俑的裝箱工作正式開始,同時大英博物館中廳——馬克思曾查閱資料的閱覽廳的裝修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 秦俑在大英博物館展出 門票預售已超12萬張(圖)
    中國秦代兵馬俑展覽開展儀式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舉行。(新華社記者謝秀棟攝)本報訊(記者原建軍 實習生程先苗)北京時間9月12日凌晨,英國首相布朗等英國各界嘉賓500餘人,領略了中國大秦王朝文化遺產的魅力———首相先生與兵馬俑直接面對面進行了文化「心靈交流」。由陝西省文物局組織的《中國秦代兵馬俑展》於此時在英國大英博物館開展。專門讓各位貴賓參觀展覽之後,《中國秦代兵馬俑展》今天正式對公眾開放。
  • 【精品展覽】大英博物館「明朝-改變中國的50年」
    展覽時間:9月18日-2015年1月5日展覽地點:大英博物館(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展覽內容:1400年至1450年間的280件中國文物開放情況:平時 10:00-17:30/周五 10:00-20:30在中外關係史和海外貿易史上
  • 全球最受歡迎十大博物館榜單發布 陝西有兩家上榜
    記者了解到,一份博物館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十大博物館中,陝西的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埃及博物館和杜拜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上榜。  近日,途牛旅遊網對外發布《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排行榜》。
  • 去年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排行榜發布 羅浮宮,中國國家博物館,梵蒂岡...
    《藝術新聞》國際版近日發布了全球博物館年度訪客量調查,羅浮宮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蟬聯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前二名;大英博物館重新奪回英國最受歡迎博物館稱號,泰特美術館群創下參觀人數的歷史記錄;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影響到了史密森尼學會的訪客數,唯有赫什霍恩博物館逆勢而上。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該博物館的電腦資料庫中現共登記了23579件中國文物藏品,包括平面(書畫、織品等)5224件、立體器物(石、玉、金屬等)18355件,囊括了中國的全部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等。
  • 大英博物館蟬聯英國最受歡迎旅遊景點
    人民網倫敦3月16日電 沒有參觀大英博物館,就好像沒有到過英國一樣——根據英國主要旅遊景點協會公布的排名,大英博物館繼續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除了旅遊和不斷更新的文化活動之外,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也是大英博物館持續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小學生們每一年都會根據不同的學習主題組織前往大英博物館參觀。
  • 大英博物館將舉辦特展「明:盛世皇朝50年」(圖)
    北青報:2007年大英博物館舉辦了「秦始皇兵馬俑」展覽(2007年9月13日–2008年4月6日)。該展覽成為大英展覽的票房黑馬,參觀人數在大英歷史上排位第二(85萬人次),僅次於1972年的「圖坦卡蒙寶藏」展覽(165萬人次)。「明:盛世皇朝50年」展覽是大英第二次舉辦以中國為主題的大規模特展。兩次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  司美茵: 兩個展覽確有一些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