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被宋朝一怪才詩人模仿,竟成另一首經典

2021-01-17 美詩美文

寫詩作詞是很難的事,賈島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當真是一點兒也不誇張。正因為難,當前輩寫出經典之作時,後生晚輩們總忍不住去模仿,希望也能得首佳作。雖然多數時候,很難超越原作,但也有例外。比如當年陸遊寫下了一句「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就被晚輩葉紹翁模仿出一首經典的《遊園不值》,在這首詩中葉紹翁寫出了流傳千古的經典「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而史上被模仿最多的詩人,還是要數詩王白居易,白居易的詩俗易懂,在唐宋都流傳極廣,自然也成了文人墨客爭相模仿的對象。比如他那首《花非花》中,經典名句「花非花,霧非霧」,就給了蘇軾啟發,寫下了《水龍吟》中流傳千古的名句「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另一首模仿出的經典,這次被模仿的依然是詩王白居易,模仿的不是別的詩,正是他那首小學生都會背的《草》。這首詩王的代表作,共8句,最為世人稱道的是前4句,其實後4句也是頗有意境,全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作於白居易16歲時,是一首應試詩,少年有才的白樂天以不凡的筆力給我們帶來了一片燒不盡的野草,這些原上草是世間最堅韌的植物,更是古道上「王孫去」的見證者。

而這首模仿之作,則是比白居易晚出生195年的宋代詞人林逋。說起來這林逋也是個怪才,他是個隱逸詩人,一生不出仕為官,也不娶妻生子,只愛與梅花和白鶴為伍,世稱「梅妻鶴子」。他模仿的這首宋詞,也是詠草,名叫《點絳唇·金谷年年》。

《點絳唇·金谷年年》

北宋. 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在這首詞中林逋同樣是借詠草來表達依依惜別之意,詞的大意是:金谷園裡年年都長出青草,春天到來時,它們長勢繁茂,卻不知它們的主人是誰?濛濛細雨中,枝頭的殘餘花兒凋落一地。在這秋日裡的長亭中,又有離別之人在依依惜別。要遠行的人已經走了,只留下這一片芳草萋萋,在這生南北東西路上生長。

在這首詩中,林逋最後一句「王孫去,萋萋無數」,正是模仿白居易的「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兩處的春草都是離別的見證者,但白居易此詩秒在前四句,後四句只寫到別離,這是受到詩的局限。林逋在他的詞中,加上了最後「南北東西路」,是春草隨著行人生長,陪著他們走遍南北東西路之意,這5個字為離別平添了一分不舍之情,用得相當巧妙。

兩首經典之作,一首是詩,一首為詞,後者雖是模仿借鑑,卻也懂得推陳出新,都是經典。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和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離離」是什麼意思?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的詩作,平易近人。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這首詩不難理解,古原上的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 白居易的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大家好,我是小向,今天要跟大家來聊聊白居易,本文章閱讀時間大概需要5分鐘,感謝讀者們的耐心閱讀。《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寫這首詩時,白居易僅16歲。顧況看到詩卷上的「白居易」三字,便拿他的名字開玩笑說:「長安米貴,恐怕白居不易!」等到看到白居易的《賦得離離原上草》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大為驚奇,拍案叫絕,贊說:「有句如此,居亦何難。」立即讓家人立刻把他請進來。從此,對白居易稱賞提掖,有人戲到:「顧才子掣開金鎖匙,白樂天撞破鐵門關。」白居易有一姬善歌,名樊素;另一姬善舞,名小蠻。
  •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詩,含有「重大缺陷」?古人為此爭論不休
    一、《賦得古原草送別》的「缺陷」《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詩作新譯:野草與古原相互依存,歲歲年年,枯萎了又榮盛。野火燒之不盡,待到來年春風起,又在原上復生。野草帶著芳香,鋪向遠方漫長的古道。
  •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蘊含著什麼深意?
    就比如說學習古詩,如果你想弄清楚一首古詩的意思,那就必須咬文嚼字,甚至還得了解詩人生前的事跡。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離離原上草」這句詩中「離離」的意思,因為它的真正意思了解的人可真是不算多。一說到「離離原上草」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接出「一歲一枯榮」這句詩。這兩句詩出自《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到至今都非常出名不是沒有原因的,這還得跟它最開始出名的原因有關係。
  •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正如小學課本之中的名句「離離原上草」,人人都可以耳熟能詳,但是對於它的真正意思,又有幾個人可以讀懂。尤其是「離離」的意思,誰又能真正明白。 眾所周知,「離離原上草」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草》,也是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白居易作為李杜之後的詩壇新秀,在唐朝詩壇佔據重要席位,想要讀懂白居易的詩詞,自然還要從白居易所處的時代談起。
  •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什麼意思?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含義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首詩其實是「香山居士」白居易在16歲參加科舉考試時的作品,從題目的「賦得」二字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古代的科舉考試規定,只要是指定的試題,那麼題目前面必須加上「賦得」二字。16歲的白居易參加考試的詩詞就能夠穿越千年驚豔到我們,實在讓人讚嘆不已!然而,白居易的原文其實並非如上所述。
  •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集體蒙圈
    然後,他從懷裡掏出一首詩遞給了顧況,當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句,顧況大為驚異,激動地說道:「道得個語,居亦易矣!」這就是16歲的白居易一夜成名的故事,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旋即成為了有口皆碑的千古絕唱,至今在小學語文課本之中,它都是不可抹去的必背經典。
  • 離離原上草的「離離」是什麼意思?白居易當初可寫的不是這句話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草吹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詩句。這是我們小學時候必須背會的詩,假如沒有背會,還會被老師罰抄。其實長大以後再讀這首詩,發現這首詩言簡意賅,意味深長,給人以無窮的啟發。
  • 離離原上草,春風吹又生,白居易的芳草情懷
    春日讀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離離原上草」出自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當中的「離」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是「分離」與「離別」的意思。那麼,白居易為什麼要連用兩個「離」字來描繪古原上的草呢?難道是想要強調分離嗎?從詩意上看,顯然不是的。上辭版《唐詩鑑賞辭典》中解釋:「離離」是「茂盛」的意思。《辭海》中解釋,「離離:繁茂貌。
  •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何意?白居易寫的並非這兩字,為何被改
    許多古詩詞在歲月的洗禮中,都與原作有不小的出入,到底哪一版才是作者當時寫的,確實是個不小的問題。以李白詩為例,《靜夜思》就有明代和宋代兩個版本,我們小學課本上的是明代版本,宋代版本的開頭一句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顯然不如「床前明月光」優美。但很多文史學者認為,不能因為哪一版更美,咱們就選用哪一版,所以目前這首詩尚有爭議。
  • 「離離原上草」為何課本裡要刪掉後四句?看了原詩,刪減很高明
    白居易確實很有才華,在顧況的推薦下白居易很快聲名鵲起、名滿京城;而白居易也沒有辜負顧況的賞識,不久之後就科考及第。白居易的成名之作,我們都很熟悉,因為每個人上小學的時候都背誦過: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初春麗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初衣解詩:這是一首小學生都會背的詩。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首詩是寫在什麼時候。」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有人說就是寫的春草茂密的樣子,那被風吹動的搖擺的感覺。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寫的就是符離的草,他的家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果白居易不是客居到此,我了解他的性格,他愛這片土地,愛這裡的鄉親。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離離是什麼意思,有多少人被問蒙圈了?
    導言: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離離是什麼意思?許多人被問得一頭霧水。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待人接物皆得有禮,禮融化古人的血液中。為人交友也講究以禮待人,友人來訪,主人送別,又有「古人十八裡相送」的典故。受古代文化的影響,送別在古人的生活中佔有很大的比重。
  • 你知道「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到底是什麼意思嗎?
    白居易我們應該都很熟悉。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生於河南。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共同倡導,世稱"元白",與並稱"劉白"。上學的時候是不是都被白居易裡的《琵琶行》折磨過。
  • 如何拍攝「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的意境?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前兩句。這首詩的前四句想必大部分人在上小學的時候都背誦過的,而且詩文朗朗上口,道理淺顯易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詩文釋義生長在野外上的青草,非常茂盛;每一年都要經歷從發芽到枯萎的過程。即使遇到了無情的野火,也只能燒掉地上的草葉;來年的春風一吹,又是滿目的青草茸茸。拍攝思路離離原上草,指的是生長在自然環境下的野草。
  • 「離離原上草」到底何意,古人意見不一,難道我們一直理解錯了?
    為了讀書他口中生瘡,手裡磨出了繭,他就是後來的「唐詩之魔」白居易。找名家投試貼詩是當時科考前必備的,白居易找到了當時早已成名的大詩人顧況,遞上了自己的一本詩集。看著詩集上有些「搞笑」的名字:白居易,顧況調侃說要居於長安其實並不易。他說得倒也沒錯,當時的長安寸土寸金,人才聚集,像白居易這樣渴望出人頭地的少年郎太多了。
  • 「離離原上草」,課本把「離離」解釋錯了?高手的解釋似乎更合理
    唐德宗貞元三年,十六歲的白居易自江南入京,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前往拜謁名士顧況,卻被顧況以年紀小而輕視,並拿其名字打趣:「長安米價方貴,居亦弗易。」誰知,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一出,顧況大為驚異,直呼內行:「道得個語,居亦易矣!」
  • 離離原上草之感悟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白居易的詩,和駱賓王的《詠鵝》一樣,千千萬萬的華人從牙牙學語就開始學習。但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為之如此動容落淚。春節期間的《經典詠流傳》節目中,馮家妹和陳果毅,代表SMA(脊髓性肌萎縮症)群體發聲,詠唱了這首經典詩詞。改編詞的作者包珍妮,本身是一位SMA患者,靠著堅強的意志生活著,跨越千年,和白居易合作,舊詞新編,給了這首詩新的含意:「小時候我常問小草,問他們為何總長不高,不能伸手夠到白雲,是否也會有煩惱。但是小草從來不回答,只會沉默隨風搖啊搖。
  •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英譯)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英譯 馮宏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離離原上草Seeing off at the Ancient TablelandBei Juyi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