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太古百貨七成商鋪搬離 業主開業三年未獲利

2020-12-15 網易財經

距離商場設定的1月6日搬出截止日期沒幾天了,2014年新年伊始,太古百貨公司多家店主便開始加緊清倉,1月3日記者進入太古地下購物中心,發現地下二層早已封閉,而地下一層已有超過7成商鋪搬離,也處於半封閉狀態,整條地下走廊燈光昏暗,猶如一座鬼城。無論是太古商場招商處還是店鋪房東,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再次招商日期,有房東透露太古百貨店開業近三年卻一直未辦理規劃、消防、人防等驗收審批,至今無法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專家表示,受到電商強烈衝擊,地下實體商鋪則應該向生活服務類業態轉型。

1月4日晚6時許,太古百貨商場負二層多數商戶已經搬離。

現狀 七成商鋪搬離,地下走廊空如鬼城

1月3日下午,記者沿著佳世客地下通道,走進太古購物中心香港中路入口,在門口有五六個商販擺著小推車招攬生意,每一家都在小推車醒目位置寫著類似「清倉處理 」的字樣。緊挨著小推車的位置還擺放著一個牌子,寫著「太古購物中心將於2014年1月1日開始進行驗收,暫停營業。」

商鋪入口處所有手扶電梯全部停止運行,站在高處往下看,可以看到多家店鋪正在一包一包地整理存貨。在地下一層入口處的立柱上,該商場的平面導視圖還貼在顯著位置,可以看到該商場從香港中路入口處一路向北,綿延400多米長,從南向北依次分為A、B、C、D四個區。

商場招商處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A、B、C三個區所有店鋪必須強制撤離,這些必須強制搬出的商鋪總數已經超過該商場商鋪總數的七成,共幾百戶,且強制搬出去的商鋪均已經不再對外出租。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還在營業的D區也將在短時間內撤離。究其原因,這名工作人員說:「商場要進行房屋質量驗收,這也是為店主們生產安全考慮,至於再次招商的時間,我們也不知道。」

在一位店主的帶領下,記者進入被封鎖的B區和C區。這是個大約300米長的走廊,兩側商鋪幾乎沒有亮燈的,超過九成商鋪已經搬空,透過玻璃只能看見一些廢棄的裝修垃圾,走廊裡幾乎沒有顧客,輕輕咳嗽一聲便可聽見貫穿南北兩頭的回音。

業主 開業三年未獲利,欲開網店清存貨

在樓梯口位置處理手機殼的小孫說,太古購物中心原規定他應於1月6日搬出去,在苦口婆心地求情下,孫先生將期限拖延至1月10日。小孫租賃的商鋪在地下一層B區,租金為每平方米每天5元,對於太古管理層強制他搬出去的要求,他表示早已有預感,但沒想到會如此堅定和不容商榷。

「我這間鋪子是7月份租下來的,當時籤合同也就籤了五六個月,我心想這麼大的商場,怎麼著還不得撐一段時間,到時候再續籤就行,招商處當時也沒說到期就必須搬走。」小孫把記者帶到他地下一層B區的店鋪裡,剛剛開始創業,小孫首先花了一萬多元將店鋪重新裝修一番,這個裝修成本與其他鄰居相比,只能算是簡裝。銷售的產品都是與智慧型手機相關的附帶產品,包括手機殼、手機配件等。創業之初就受到這樣的打擊,小孫連連叫苦:「幹了這麼久,連房租都掙不回來,別說裝修了,到現在這些貨全部都是成本價賣。」小孫稱自己準備開個網店,把剩下的貨物處理完。

女包店主劉先生同樣難逃厄運,自從2011年該商場開始招商,劉先生就懷著吃螃蟹的心態以第一批店主的身份入駐,由於售賣的女包價格較高,劉先生店裡裝修也選擇了較高的規格,包括門頭、燈光、櫥櫃等共花費4萬多元,每年房租與物業費共需要5萬多元。

「從2011年開始就沒幾個人來,我們一直變著法兒地想招數,招攬顧客,搞各種促銷活動,但從來沒有見好轉過,開業三年未獲利,現在強制讓我們搬出去,也算是一種解脫。」劉先生說。

調查 店鋪設計存隱患,已遭多次起訴

在諸多問題中,最讓業主擔心的是商場開業近三年卻一直未辦理規劃、消防、人防等驗收審批,至今無法辦理工商營業執照。

1月3日,記者聯繫到一位曾在太古百貨商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購買店鋪的房東藍先生,今年47歲的藍先生是青島本地居民,多年的商場經歷讓他有了一定的積蓄,在太古百貨商場開工建設的時候,藍先生就看準了其中一間店鋪。2010年2月25日,藍先生與太古百貨商場籤訂了商鋪買賣合同,以85萬多元的總價全款買下了9.6平方米的店鋪,每平方米均價為88800元。回憶起當時購買商鋪的情景,再看看如今商鋪冷清的樣子,藍先生深有感觸地說:「2010年年初太古百貨開始發售,那時候真是一鋪難求,我為了買到這間鋪子還託了好幾層關係,那時候別說是打折,只要能買到,就算是燒高香了。」

按照合同規定,該商鋪使用權期限為50年,從2011年1月1日起開始正式交付使用,但當藍先生興衝衝地去自己的新鋪子參觀時,發現商鋪面積似乎比自己預想中的要小一些,藍先生找專業人員進行測量,發現實際面積為7.604平方米,竟然比合同面積足足小了2平方米。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段,少2平方米就意味著藍先生白白損失了17多萬元。

「我當然不能就這樣算了,也去鬧過很多次,他們後來只能把我的房子在往樓梯口的位置挪了幾十釐米,單這樣一來就把半個消防通道給擋住了。」藍先生帶領記者來到太古百貨商場地下一層C322戶,可以清楚地看到,緊鄰的消防通道只剩下一扇門能打開。根據「面積誤差比絕對值正負超出10%時,買受人有權退商鋪」的規定,藍先生在2013年一紙訴狀將太古百貨商場告上法庭。

藍先生介紹稱:「我這其實都算小問題,這個商場在建設過程中擅自更改圖紙,幾百個房東都發現了問題,現在所有商鋪因為這個辦不下來營業執照,狀告太古百貨的房東還有很多家,不少人已經將問題反映到了省裡。」

探討

電商衝擊勢頭強勁服務型實體店受寵

香港中路地下通道與太古百貨正對門,這裡與太古百貨的冷清截然不同,除了人流量大等客觀因素,該地下通道辦公室一名負責人李先生將主要原因歸結為「經營問題」。

上海第一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蔡為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青島地下商鋪總體經營業績並不十分樂觀,地下商鋪總的來說也應該算是實體商鋪的一部分,受到電商的強力衝擊則在所難免。

實體店並沒有拿出自己的拳頭產品 ,擺出一副強勢競爭力的架子。受電商衝擊最大的主要是服飾類、日化類,以及百貨小商品 ,而不少經營不善的實體店鋪所經營的恰好就是這些容易被運輸,體驗性不強的商品 。

在太古百貨走訪中 ,記者驚奇地發現 ,雖然絕大多數商鋪都已經處於關門歇業狀態 ,但在同樣面臨「最後幾天」的情況下,商場裡幾家美甲店的生意卻異常紅火。A區一家面積僅10平方米左右的美甲店裡有三位員工,但卻有至少10名顧客在排隊,多是年齡在20歲上下的女士,而商場D區與C 區交界處一家美甲店生意更加紅火。「我們跟百貨小商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不能網購,現在電商那麼發達,像手機殼、包包那種不太重視親身體驗的商品 ,完全可以網購,而化妝品、衣服那些需要試驗的商品 ,只要從選對了品牌、網上商城和實體店品質應該一樣,而且價格還便宜。」一位美甲店老闆說。

蔡為民建議,實體商鋪未來更應該向生活服務類的業態轉型,乾洗、便利店、生鮮購買、寵物美容寄養等這些服務行業是電商所取代不了,但卻是居民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當然什麼樣的服務類型更適合在地下商場裡開展,這還要根據周邊區域經濟的發展再做結論。另外對奢侈品、全球性品牌店鋪的引入,也可以增加地下實體店鋪的人氣。

本文來源:半島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青島太古百貨開業三年無營業執照 業主如何維權?
    青島太古百貨開業三年無營業執照 業主如何維權?來源:聯商網2014-01-17 12:58    青島太古百貨開業三年無營業執照 業主該如何維權?  據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報導,1月15日生活在線報導太古百貨部分業主要求退鋪,說是太古沒有經過規劃、消防等各項驗收,導致買房之後,業主無法辦出經營證件,記者多方聯繫太古負責人,但一直沒有得到回應,今天事情有了新的進展。  上午10點多,記者再次來到太古百貨,發現幾個進出口全都鎖著,從玻璃門望進去,裡面一個人都沒有,只有地上幾家店還開著門。
  • 買了商鋪卻無法交付 青島太古百貨案集中執行
    買了商鋪卻無法交付 青島太古百貨案集中執行來源:聯商網2016-11-07 08:53花了上百萬買了個商鋪想做生意,沒想到時隔6年,商鋪仍未交付。昨日,市南區人民法院繼續推進「執行利劍」行動,對青島太古百貨商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涉100起案件進行集中執行,向商場內的物業公司以及多家正在經營的商戶進行調查取證,通過商場物業公司再次向被執行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下達執行通知和傳票,督促李某儘快還款。買了商鋪卻無法交付昨日上午,記者跟隨市南法院執行局執法人員來到太古百貨商場。
  • 青島太古百貨開業三年無營業執照 店鋪大多關門停業
    據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1月15日報導,太古百貨部分業主要求退鋪,說是太古沒有經過規劃、消防等各項驗收,導致買房之後,業主無法辦出經營證件,記者多方聯繫太古負責人,但一直沒有得到回應,今天事情有了新的進展。  上午10點多,記者再次來到太古百貨,發現幾個進出口全都鎖著,從玻璃門望進去,裡面一個人都沒有,只有地上幾家店還開著門。
  • 光收錢卻不交付商鋪 青島太古百貨被強制執行
    11月3日上午,市南區法院組織執行力量,對青島太古百貨商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涉100起案件進行集中執行。  2015年,市南區法院陸續受理了100名業主起訴青島太古百貨商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 一賴幾年,太古百貨被強制執行
    本報11月3日訊(記者 張曉鵬 胡憶南 通訊員 李陽) 11月3日,市南區法院組織執行力量,對青島太古百貨商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涉100起案件進行集中執行。  2015年,市南區法院陸續受理了100名業主起訴青島太古百貨商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經查,2010年7月,這100名原告分別與被告太古百貨籤訂商鋪買賣合同和委託租賃協議書,且原告均已支付購買款項,但被告未將商鋪及時交付原告佔有使用。市南區法院判令被告向100名原告賠償違約損失,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青島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 揭秘青島那些「空了一半」的購物中心
    萬達百貨已關閉 多品牌撤櫃萬達百貨CBD共地上5層,現1~3層正常營業,4層男裝部分已全部撤櫃,5層戶外、運動專區除3家運動品牌以外全部撤櫃。四層的部分男裝現已搬至3樓,大約佔3層一半面積;5樓的部分運動、戶外品牌搬至2、3層,但整體來看,還是撤離的多。
  • 沉寂三年的青島陽光百貨預計今年12月重新開業 目前正在招商中
    原標題:青島陽光百貨預計12月重新開業 目前正在招商中信網7月3日訊 3年前,青島陽光百貨作為曾經的青島高端百貨業的龍頭,突然發出公告宣布停業,讓不少市民惋惜。但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帖稱:「青島陽光百貨大型廣告牌貼出了限量招商的廣告,是不是要重新開業了?」沉寂了3年後,青島陽光百貨是否真的要「回歸」?
  • 青島地下商業太古百貨整改 地景大道商業街已經關閉
    6月10日,青島市人防辦副主任趙承橋做客青島新聞網「民生在線」欄目,圍繞「狠抓人防工程建設質量,推進規範化管理使用」為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密切地線上交流,並熱情地回答「人防車位可否出租」、「人防工程違規建設」、「太古百貨整改」、「地景大道建設」等熱門問題。
  • 探訪青島地下商街 太古百貨地景大道人氣冷清
    幾年前,這是太古百貨、金街、米蘭道三家地下龍頭聚首東部的真實夙願;如今,地鐵施工依然如火如荼,這三條地下商業街卻都在經歷著陣痛。  原定於2010年5月1日就能開業的金街,如今挖掘機卻還在藍色圍擋中隆隆作響;同樣在3年前,一街之隔的米蘭道就已進入了內部精裝修階段,吸引了不少投資客的慷慨解囊,而眼下露出地面的9部扶梯和3部觀光電梯已被塵埃落滿。
  • 青島陽光百貨回來了!宜家、大悅城開業時間定了!
    15日下午,青島市商務局商貿服務與消費促進處處長李成波參與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在回復網友時提到,陽光百貨已經開始重新裝修並啟動了商業新業態、新模式招商流程,預計今年年底前開業;百麗廣場因債務糾紛較為複雜,有關部門正在協調推進,待解決後將按程序啟動招商流程。
  • 青島陽光百貨預計12月重新開業
    青島城事熱愛這座城關注這座城一起來看看青島有哪些新鮮事~01青島陽光百貨預計12月重新開業目前正在招商中3年前,青島陽光百貨作為曾經的青島高端百貨業的龍頭,突然發出公告宣布停業,讓不少市民惋惜。(青島陽光百貨8月28日停業!
  • 濟南泉城旺角商鋪地處黃金地段 建成三年仍難開業
    近日,省城市民王先生來電稱,自己購買了位於泉城路的泉城旺角商鋪,但該項目建成3年多了,他卻始終拿不到產權證,商鋪也無法開業。據了解,類似王先生這種情況的共有61人。  對此,開發商濟南泉城新天地置業有限公司的一位股東稱,該項目因為周圍被商廈包圍,路少人流不暢,導致難以開業。目前他們正尋找轉租方,整體轉租後會對業主的商鋪進行回購。
  • Tiffany蒂芙尼蘇州首店入駐美羅百貨 長沙IFS店待開業
    蘇州首家精品店正式開業,坐落於「蘇州第一商圈」——觀前街245號蘇州美羅百貨1樓,佔地面積約251㎡。   目前,蒂芙尼在內地共有33家專賣店,選址主要為高端百貨商場和高端購物中心內。其中,上海有6家門店,落戶上海恒隆廣場、久光百貨、港匯恒隆廣場等;北京4家,落戶SKP、王府井in88等。瀋陽、天津、成都、杭州各有2家,落戶瀋陽萬象城、瀋陽市府恒隆廣場、天津海信廣場、銀河國際購物中心、成都太古裡、成都國際金融中心商場、杭州萬象城、杭州大廈。
  • 北京三裡屯商圈觀察:太古裡一家獨大 商圈升級成難題
    2008年,三裡屯太古裡南區開業,2010年,太古裡北區開業,以時尚精緻的街區式購物中心亮相,太古裡為三裡屯—工體商圈的成型畫下了關鍵的一筆。如今,三裡屯工體範圍內已有太古裡、三裡屯SOHO、通盈中心、世茂工三、永利屯三裡,雅秀大廈、3.3大廈、那裡花園等商業項目,以及眾多的酒吧,是北京娛樂文化和時尚潮流的中心,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為一體,聚集了大量的年輕人群。
  • 「蒲公英天地」商鋪業主,返租後三年沒收到租金?
    本文來源:1818黃金眼杭州的孫女士反映,她2016年買了一間商鋪,又把商鋪返租給了運營公司,但自己已經有三年沒收到租金了。01商鋪返租二十年到第三年後就沒有拿到過租金杭州錢塘新區有個叫蒲公英天地的商業綜合體,2016年10月,孫女士跟浙江蒲公英廣場商業地產管理有限公司,籤下了一份
  • 購買商鋪託管出租 業主三年未見租金
    青海經濟生活頻道 報導商鋪作為經營性房產,一直以來受到很多投資者的青睞,都希望通過投資商鋪得到更高的回報,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投資者會選擇在大型商場內,買個小商鋪,再返租給商家,拿到定期的收益。可近日,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的劉先生向我們欄目反應,在貴德縣尚德廣場內購買商鋪的百名業主,返租後並沒有收到應得的租金,到底怎麼回事呢?
  • 武漢sogo等百貨閉店升級成風 多家商場卻未如期開業
    2014年8月15日,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戰略轉型會議,宣布不再以傳統百貨的經營模式開店,而將發展重點轉投購物中心與奧特萊斯業態。   武漢王府井百貨企劃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武漢王府井百貨暫未收到集團的相關通知,但就業態發展趨勢來說,購物中心吃喝玩樂買兼具,奧特萊斯品牌折扣物美價廉,確實較傳統百貨佔優。
  • 青島新都醫院落戶泰成玲瓏郡?遭業主反對暫停施工
      信網4月11日訊 青島泰成玲瓏郡2號樓下網點房竟然要建成醫院,而且公示已經通過,這讓泰成玲瓏郡的居民很擔心。信網(0532-80889431)從青島市市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了解到,青島市北新都醫院設置人為青島國君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國君醫療)。目前因居民反對聲音較大,該醫院已暫停施工。
  • 十五大街商鋪成爛尾樓 業主投資數百萬打水漂
    購買商鋪的業主   最近幾年最流行的就是投資房子,保值又保險,房子裡面首選門頭房和商鋪,租金高盈利快,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少則幾十萬,多則數百萬,圍在記者身邊的這20多位,全是十五大街A2區商鋪的業主。本該11年就交付的房產,如今卻眼見著成了一個爛尾工程。投資款見不著收益,大傢伙急壞了。   業主們告訴記者,13年時,曾經有人被開發商連哄帶騙的收了房,可事後才發現,原來是空歡喜一場。   開發商違規交房,業主心裡憤憤不平。
  • 金盛近千業主商鋪成燙手山芋,說好的返租款也泡湯
    2014年底,小李(文中均為化名)看好龍江的地段及前景,便購買了鄭和國際廣場負一層30+㎡商鋪,單價5萬+/㎡,總價 165萬,首付5成,並於2014年12月31日與開發商籤訂了購房合同。前兩年年回報率為商鋪總價的6%,在籤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時直接衝抵首付款的相應數額,後六年年回報率為商鋪總價的8%,從第三年開始匯款方式支付,每年分兩次計付,結算時間分別為當年的8月31日及次年的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