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老師
於正日常住在熱搜上。
前幾天「插刀教」當事人杜淳與印小天在《追光吧哥哥》合體。
於正竟跳出來吐槽網友看熱鬧不嫌事大,稱兩人早在自己的拉攏下冰釋前嫌,並希望自己身邊「永遠是一團和氣」。
人到中年,其言也善?千萬別看底下的評論,不然濾鏡會散。
提到娛樂圈最會搞事情的主兒,於正郭敬明、楊天真、杜華大概能湊齊一麻將桌。而話題營銷之王當屬於正,作為一個雞賊的話題營銷之王,於正笑傲娛樂圈並不是因為20年做了50部劇,而是依靠「懟天懟地死丫頭」的人設。
這不,前陣子於正老師剛完成懟人三連擊。
怒罵TFBOYS海報抄襲:
點名趙露思缺心眼:
內涵郭敬明作品差:
四處引戰的後果是不僅自己頻上熱搜,還連帶著把他公司歡娛影視的幾部劇也順勢推火。
「您可歇停點吧!」網友對於魏瓔珞上身的於正已經不厭其煩,但他就像我們身邊常見的一類嘚瑟到你眼前的人,就喜歡你看不慣卻又幹不掉他的樣子。
其實如果時光倒流二十年,那時候的於正還不姓鈕祜祿。1978年出生的於正是浙江海寧人,這座人傑地靈的南方小城曾令年輕的於正自命不凡,覺得自己會像同鄉前輩王國維、金庸們一樣名貫古今。
但在小時候的同學們眼中,於正是個文弱、不善交際而且行為有些出格的怪咖。於正成名後,曾有人在天涯論壇上爆料,說少年於正在海寧中學的元旦文藝演出上,身著緊身健美褲演唱《梅花三弄》,頗有些驚世駭俗。
那時候的於正,認為自己長相條件各方面都不差,所以高中畢業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但因為專業課沒及格,只獲得了旁聽資格。
與他同期的同學中,有佟大為、馮紹峰、嚴屹寬以及後來籤約到歡娛影視的楊蓉,從小地方初來乍到的於正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並不是做演員的料:不僅在俊男靚女扎堆的娛樂圈很難獲得機會,演技也並不出眾,跑龍套時總會不自覺地緊張,在片場淋著大雨還被導演痛罵。
長相上先天不足的於正,很快重拾自信心,因為他發現才華比容貌更有價值:表演系的同學去跑龍套,一天只賺一二百塊錢,而自己給星空衛視寫個欄目劇,一周就賺了1000塊錢。「他們是沒有內容的,而你是有內容的」,意識到這點的於正開始主動給導演們遞劇本,1998年TVB在上海成立分公司,20歲的於正籤約成為編劇,開始正式師從香港導演李惠民學習。
幹過編劇的人相比都明白,這絕不是什麼光鮮亮麗的職業,尤其是在你籍籍無名時。20歲出頭的於正就像剛進宮的魏瓔珞一樣,窩在橫店月租300塊錢的屋子裡瘋狂寫作,下水道的惡臭以及老鼠們從耳邊爬過的場景,很多年後依舊深深印在他腦海中,成為於正一生想要逆天改命、在爭議中站上金字塔頂的動力。
從那時起,於正睚眥必報、懟天懟地的性格已經開始顯現。
2004年由劉燁、何潤東主演的電視劇《荊軻傳奇》在央視8套播出,於正直接把自己的恩師、導演李惠民告上法庭,理由是自己參與了編劇,但名字只出現在片尾不起眼的角落,而李惠民太太孟蕊未寫一字卻堂而皇之的掛名。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一時間,「編劇於正討要《荊軻傳奇》署名權」的新聞登上各大娛樂報刊,最終於正的名字出現在編劇一欄。
而離開李惠民麾下、北上發展的於正也越發意識到,編劇身處影視行業鄙視鏈底端的卑微,常常是劇本寫到一半,公司倒閉了一分錢沒拿到,或是辛辛苦苦摸出來的劇本,誰都有權力對劇本指手畫腳,除了編劇本人。
於是混跡幾年積攢了一定作品與資本後,2008年於正成立了個人工作室,開始正式操盤影視項目,實現由演員、編劇到製片人的職業晉升三級跳,也正式開啟了追名逐利的逆襲徵程。
平心而論,相比痴迷於《小時代》、《爵跡》的郭敬明,於正的作品並沒有差到令人群嘲,從早年的《宮鎖心玉》、《陸貞傳奇》到後來的《延禧攻略》、《鬢邊不是海棠紅》,於正總能踩在風口浪尖並賺得缽滿盆滿,在影視公司扎堆的浙江東陽,於正的公司歡娛影視每年納稅金額僅次於華誼兄弟以及正午陽光。
但同郭敬明一樣,於正最令人深惡痛絕的是他犯了抄襲的原罪。2014年,知名作家瓊瑤以公開信的形式,向廣電總局舉報於正《宮鎖連城》抄襲自己的作品《梅花烙》,此舉獲得了內地上百名編劇聯署聲明的聲援。
令人齒寒的是,這場聲勢浩大的抄襲案,不僅讓《宮鎖連城》收視率節節攀升,還在三年後以於正拒不道歉、繳納公告費33.6萬元而草草收場。自始至終,於正都不認為自己存在抄襲行為,而是善於積累素材,甚至他在接受採訪時公然宣稱「藝術就是繼承和發展的」,「中國電視劇發展那麼多年了,你敢說哪一個橋段沒被人用過嗎?」
你什麼時候會覺得中國影視行業要完蛋了?對桃老師而言,就是看到一個兩三個月就攢出個劇本,花一年時間寫《玉樓春》還要吹噓半天的人,在這個行業裡混得格外吃香。
當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今年於正跳出來批評TFBOYS海報抄襲自己2015年的作品《半妖傾城》,直接被網友的群嘲噴到懷疑人生。反抄襲本無錯,但作為一個敗訴3年拒不道歉的抄襲集大成者,誰都比於正更有捍衛創作者尊嚴的資格。
他總是拿自己的作品眾多來說事兒,但想要作品量高產如於正,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出道20多年,幾十部大戲的主角都是於正自己。
作為清宮辮子戲的大力輸出者,於正把自己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的精神,融入到戲裡的宮鬥與宅鬥中,讓開掛的女主角一路受盡屈辱卻能笑傲群雄,「今日你對我愛答不理,明日我讓你高攀不起」的復仇者心態貫穿始終,造就了一部又一部懸浮式逆襲爽劇。
產量有了,接下來就要靠營銷出圈。於正每次蹭流量熱度,總能戳中網友的嗨點,是當之無愧的節奏大師。
秉持著永遠衝在吃瓜第一線的勁頭,嘴碎的於媽特別喜歡罵人而又不指名道姓,比如把搶戲的女演員簡稱為ABCDE,張銘恩與徐璐分手時,隨手評論一個「渣男蠢女」,他還格外擅長捧一踩一,比如感嘆Angelababy的小龍女扮相時直言,「當初你要是沒有生病,來了我的《神鵰俠侶》,那我就不會被群嘲了~此生最大的遺憾!」
這含沙射影的婊氣,你細品。
而一般在吃瓜的同時,於正還會有意無意地流露出自己最近在忙的項目,比如旗下藝人張逸傑參加《演員請就位2》登上熱搜,於正直接在微博開麥:「趕緊把你那個自以為是的雙眼皮貼撕掉,別讓人再說你整容了,《傳家》殺青無縫進組《親愛的爸媽》,哪有時間搞這個?」
前段時間,於正出了一本新書叫《修文物的男人》——聽名字就很有梗有沒有。於正老師不僅為新書做了直播分享會,還專門為這部本來就衝著影視化去的小說,拍了一部名為《時間裡的公主》的微電影,並煞有介事地進行了線下首映,生生整出了院線大片上映的隆重感。
真的,建議於正老師出本書叫《營銷的藝術》。
於正與郭敬明非常相似的一點就在於,他們自己看自己,是「我孤傲了一輩子」的絕世大文豪,處處受人排擠妒忌;而在吃瓜群眾眼中,他們是先抑後揚術無師自通的凡爾賽王(公)子(主)。
比如於正一直標榜自己是弘揚傳統文化的衛道士,為了戲裡的服化道考證沒少噴網友沒文化,然後在進行一番暗戳戳的自我表揚。比如前段時間他發了條微博感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真的好難!」
緊接著話鋒一轉,「但所幸也完成了京劇、『家』文化、皮影、緙絲、美食......」然後於正老師痛下決心,「希望這一世猜測、誤解、痛苦、屈辱換取的熱愛,可以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流傳的久一點!」
害,桃老師只想說,於正老師您願意為傳統文化獻身,有考慮過傳統文化的想法不?
又比如,於正透露自己只賺錢不會花錢,「我覺得我花錢最多的一次就是給我媽買個房子,700多萬吧,其實我物質上的生活都特別特別簡單。」
而簡單的例證是,「我現在還住著一個120平米的小房子,就在北京」。
他還好為人師,動不動就在微博上寫小作文,知道大家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製片人、怎麼鑑別好的影視作品。如果你回過頭來看他內涵郭敬明的那些點,極端自私、哄抬流量、愛樹專業人設,還「矯情得不得了」,似乎句句也都是於正本人的代名詞。
不過儘管於正說話陰陽怪氣、作秀感滿滿,一旦你被納入他的陣營,於媽就仿佛一隻永遠處於戰鬥狀態的老母雞,滿滿的護犢子心理。
2012年成立歡娛影視後,於正籤約了不少用著順手的演員,目前寧靜、聶遠、許凱、宋威龍、吳謹言、白鹿等20多位中生代、新生代演員都歸於旗下,無論老戲骨還是菜鳥新人,都至少能被塞進歡娛自家的戲裡混個臉熟,因此常被戲稱「於正家拍戲約等於公司團建」。
自家藝人一有風吹草動,於正總是第一時間出來為其擋刀,澄清謠言並且狀告造謠者。桃老師只感嘆,倘若當初肖戰籤約給了於正,或者至少請於正來做危機公關,哪會有如今肖戰的社會性死亡?
這聽起來仿佛天方夜譚,但實際上與肖戰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新麗傳媒,於正也曾經是這家公司的股東。如果2018年新麗賣身給閱文集團時,於正沒有套現離場的話,說不定就會與肖戰搭上聯繫。
想想看,若2017年還是小透明的肖戰沒有進入《狼殿下》劇組,成為與李沁激吻的男二,而是參演於正的《延禧攻略》,後續一切的走向是否會與今天不同?
當然,歷史從沒有如果一說。如今成為眾矢之的的肖戰正努力回歸舞臺,而一路走來被憤怒感與不被認同感裹挾的於正,這齣懟天懟地的宮鬥逆襲戲還能唱多久,就得問吃瓜群眾到底看膩了沒有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