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法國再向中國返還24件隴南禮縣大堡子山文物

2021-03-04 隴南發布

  9月21日下午,法國收藏家克裡斯蒂安·戴迪安再次向中國返還24件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金飾片。兩個月前,原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的32件大堡子山文物返還回國並正式移交甘肅。

  當日,甘肅省博物館舉行移交儀式。甘肅省副省長夏紅民表示,一年之內,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兩次成功返還,為非法流失出境的文化財產返還多元化解決機制提供了典型案例和有益經驗。

  上世紀90年代初,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國早期墓葬遭到大規模盜掘,國家文物局和甘肅官方聯合打擊、制止了文物盜掘犯罪活動,同時開展搶救性發掘,並啟動了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研究項目。雖然追繳回一部分被盜文物,但仍有大批大堡子山珍貴文物流失海外。

  今年7月20日,原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的32件禮縣大堡子山文物被成功追索回國。甘肅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在甘肅省博物館舉辦了《秦韻—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回歸的32件文物中,除4件鷙鳥形金飾片以外,其他28件是由吉美博物館退還原捐贈人戴迪安後無償返還中國的。此前移交儀式期間,戴迪安因故未能應邀前來。時隔兩月,他如願來中國並決定將另外24件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金飾片返還。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深至此處,我個人從事中國文化研究已經超過40年,第一次有幸見到這些金飾是在1993年,當時感覺到這批文物是一批非常有 價值的精品。」戴迪安表示,眼下正在醞釀把在日本收藏的一些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索要回來,希望下一次的中國行能夠把更多大堡子山文物聚集。

  夏紅民對法國政府和戴迪安的友好行為表示贊成和感謝。他說,戴迪安先生兩次返還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的舉動,體現了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對華夏文明的尊重,證明了古老的絲綢之路不僅僅是經濟文化交流之路,更是東西方文明和不同民族之間的友誼之路。

(來源於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禮縣大堡子山海外流失文物再度回歸甘肅
    新華社蘭州1月29日電(記者張玉潔)「尋秦——早期秦文化特展」 29日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幕,一批20世紀90年代流失海外的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秦早期文物回歸故裡。此次展覽分回歸、興起、融合3個單元。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介紹,展覽共展出各類文物323件(套),其中包括歷次回歸的大堡子山秦公墓金飾片81件。展覽旨在宣傳我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果,進一步提升早期秦文化影響力。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說,禮縣大堡子山流失文物連續三次回歸故裡,為探索非法流失出境的文物返還提供了典型案例和有益經驗。
  • 「文物中的歷史」大堡子山金飾片回歸記
    此次68件中國流失文物順利回歸,為我國政府持之以恆25年不間斷地跨國追索走私文物行動畫上圓滿句號,是中英兩國在「1970年公約」框架下,合作打擊文物走私、促進文物追索返還的成功範例。縱觀文物回家路,道阻且長,卻從未止步……2015年,流失境外20餘年的56件出自禮縣大堡子山的金飾片,分三批回歸祖國,國家文物局將其全部劃撥甘肅省博物館收藏。這些金飾片的歸家之路,並不易。
  • 大堡子山金飾片回歸記
    此次68件中國流失文物順利回歸,為我國政府持之以恆25年不間斷地跨國追索走私文物行動畫上圓滿句號,是中英兩國在「1970年公約」框架下,合作打擊文物走私、促進文物追索返還的成功範例。縱觀文物回家路,道阻且長,卻從未止步……2015年,流失境外20餘年的56件出自禮縣大堡子山的金飾片,分三批回歸祖國,國家文物局將其全部劃撥甘肅省博物館收藏。這些金飾片的歸家之路,並不易。
  • 大堡子山「金鷙鳥」,流失海外珍貴文物的回歸傳奇
    原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的32件禮縣大堡子山文物  遊覽甘肅省博物館,你會在展廳裡發現一件造型獨特的鷙鳥形金飾片。據說它是一批海外回歸文物之一,薄薄的金飾片,究竟藏有怎樣的秘密?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經過分析,韓偉認為,金飾片出自甘肅禮縣大堡子山被盜大墓。  2000年,戴迪安接到一位臺灣女士的電話,得知那位曾經賣給他金飾片的臺灣古董商去世了,電話那頭正是臺灣古董商遺孀。她說在整理遺產時,發現了一套與那批金飾片相似的古董,可以轉賣給他。戴迪安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兩對鷙鳥金飾片。
  • 流失境外的32件珍貴文物回歸甘肅
    ︶ 2015年7月14日,在出差河西途中,本人與甘肅省文物局工作人員通電話時獲悉,出土於我省禮縣大堡子山的因在出差途中,且文物回歸的部分信息還在進一步核實中,本人一方面數次與省文物局工作人員溝通,詳細了解文物回歸具體情況,一方面向報社值班領導匯報,協調稿件版面,在當晚近12時才最終確稿。稿件對文物的出土情況、流失過程、回歸歷程、回歸後何處「安家」以及依然流失在外的49件禮縣大堡子山文物的相關情況做了報導。
  • 義大利返還796件中國文物 外國網友的回覆亮了
    中國國家文物局得知相關信息後,立即對接義大利文化遺產主管部門,開展流失文物的追索返還工作。歷經10餘年漫長追索,2019年年初,義大利法院最終作出向中方返還796件套文物藝術品的判決。這次返還是「20年來最大規模」,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報導標題中這樣強調。
  • 來看看隴南的十大青銅器
    垂鱗紋秦公簋垂鱗紋秦公簋: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禮縣大堡子山出土,為春秋早期秦國國君的禮器。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類器物的遺風,斂口,鼓腹,蓋有大捉手。器身裝飾獸目交連紋、垂鱗紋、橫條溝紋,蓋沿和口沿每組紋飾間還設有上下相反的浮雕獸首,殊為奇特。
  • 美國返還361件中國流失文物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交接儀式在美國舉行。中國國家文物局與美國聯邦調查局代表籤署並互換文物返還證書。此次,美國政府向中國歸還361件(套)流失文物。這是自2009年以來,美方第三次向中國返還流失文物,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文物返還。
  • 甘肅省地級市,隴南
    隴南歷史悠久,是秦王朝、秦族、秦文化的發祥地,秦第一陵園——秦西垂陵園位於禮縣大堡子山; 隴南也是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東晉、南北朝時期氐人在隴南境內前後建立了五個地方政權, 作為白馬氐族後裔的文縣白馬人被譽為「東亞最古老的部族」。此外,隴南還是中國主要中藥材和油橄欖產地之一, 素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和「中國油橄欖之鄉」之稱。
  • 美國向中國返還361件流失文物,全來自91歲美國老人家裡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黎 通訊員 楊琳惜北京時間3月1日(美國當地時間2月28日),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交接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Eiteljor博物館舉行。美國聯保調查局(FBI)還發了推文——美方返還的中國文物藝術品共36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直至清代,涉及石器、玉器、青銅器、陶器、錢幣、木雕建築構件等多個門類,多為中國古代墓葬隨葬器物。這是自2009年中美籤署限制進口中國文物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以來,美方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一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
  • 甘肅古事——千古遺恨秦公大墓
    高寺頭遺址出土的這件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紅陶少女頭像,是《中國美術史》選用的經典。在大堡子山腳流過的嘉陵江支流——西漢水是一條倒流河,從東向西把滷城、祁山、等三國名城和大堡子山串連在河道北岸十公裡長度的距離內,在那一帶行走就像走進了歷史的長廊。然而,正是這條長廊所擁有的地下豐富的遺存,卻使它遭到了兩千多年不遇的最嚴重的破壞。
  • 價值100萬歐元的4件金器流失法國,國家下令追索,5年前無償歸還
    當時甘肅省文物局發現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盜之後,那真的是痛心疾首,在搶救性挖掘之後,發現墓中大量的文物被盜了,其中單單青銅器就不下於100件,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文物,比如4件價值100萬歐元的金器,就在後來流失到了法國。
  • 價值100萬歐元的4件金器流失法國,國家下令追索,5年前無償歸還
    有人知道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嗎?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位於甘肅禮縣永興鄉,這座墓葬真的是非常的龐大,佔地面積達到了150萬平方米左右,出土的文物還是非常多的,像什麼銅器、陶器、石圭等等。當時甘肅省文物局發現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盜之後,那真的是痛心疾首,在搶救性挖掘之後,發現墓中大量的文物被盜了,其中單單青銅器就不下於100件,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文物,比如4件價值100萬歐元的金器,就在後來流失到了法國。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安家南京博物院
    超1000萬件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有超過1000萬件文物流失海外164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數據顯示,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這批返還文物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涉及玉器、陶器、青銅器等多個門類。
  • 隴南「騎」跡來啦,請查收!
    第五站:禮縣經G567、G247到禮縣,在禮縣大堡子山、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等地參觀遊玩。第六站:武都經禮武路到馬營草原遊玩,最後回武都。—大堡子山、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禮縣大堡子山:老秦人唱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戰歌,一去鹹陽不回,只留下了禮縣大堡子山深處的秦第一陵園西垂陵園,為後人解答秦人故裡在何處的千年疑惑。
  • 「隴南日報·隴南發布禮縣記者站」掛牌成立
    12月10日,「隴南日報·隴南發布禮縣記者站」在禮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隴南日報社社長蔡向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瑞共同為隴南日報·隴南發布禮縣記者站揭牌。蔡向德指出,在全市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關鍵時刻,隴南日報社組織「脫貧攻堅戰區行·決勝時刻」全媒體主題採訪暨媒體融合大練兵活動,並在禮縣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隴南日報、隴南發布禮縣記者站,一是深入挖掘禮縣近年來在脫貧攻堅和縣域發展中湧現的經驗亮點和先進典型;二是通過此次業務交流活動,更加暢通市級媒體與縣區融媒體中心信息共享、協同作戰、同頻共振的體制機制。
  • 隴南一條騎行旅遊線路全方位滿足您的出遊需求
    經G567、G247到禮縣,在禮縣大堡子山、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等地參觀遊玩。—大堡子山、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禮縣大堡子山:老秦人唱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戰歌,一去鹹陽不回,只留下了禮縣大堡子山深處的秦第一陵園西垂陵園,為後人解答秦人故裡在何處的千年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