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見聞雜記——集安,鴨綠江

2020-10-03 滄海新語

盛夏之際來到集安,眼看著大雨從昨日下到今晨,一點沒有停的意思。很早就起來了,灰濛濛的窗外,雨點依舊淅淅瀝瀝,簡直讓人犯愁,不知道上午能不能如期趕到鴨綠江邊。

坐在床上玩著手機,心情有些煩躁。好在不一會聽到外面雨聲逐漸消失,看來是要停了。於是一家人決定趕緊出發。離開賓館時,熱心的老闆也推薦我們去鴨綠江邊玩玩,因為那裡風景現在肯定很美,還能看到江對面的朝鮮民居。

從昨天到現在,群山環繞的集安一直籠罩在煙雨之中。我們要去的是一個叫「羊魚石」的地方,離市區不遠,就在鴨綠江邊。開車駛近江邊後,一下子被眼前美景驚呆。只見遠處青山如黛,雲霧繚繞,近處鴨綠江水平如鏡,水面上籠罩著一層薄煙,慢慢地瀰漫開來仿佛與天相連,恍若置身畫中。

關於山水美景,來集安之前只在書畫上看到過,從未曾親眼目睹,所以一度懷疑過那些畫作是假的。想來世間怎麼可能有那麼虛無縹緲、動人心魄的景色,一定是有人故弄玄虛。來到集安之後,一路驅車駛近雲山霧海,才知道這些美景原來都是真有的,只是自己去的地方太少、見識短淺罷了。

車子行駛在山間公路,沿途美景深深吸引著我們。過了一會看到一個遊船碼頭,「羊魚石」景區到了。可能因為下雨的緣故,我們到那時沒見有其它遊人。看我們到來,船家熱情邀請乘船遊玩,而且還能打折扣。見他這麼有誠意,本來還有些猶豫,現在既能省錢、又能看風景,何樂而不為呢?

這時的鴨綠江,一片和諧氣象,江面一隻船都沒有,偶爾幾隻鴨子遊過,蕩起陣陣漣漪,文靜得簡直沒有一點大江大河的樣子。穿好救生衣坐上竹排,在船家的帶領下開始泛舟江上。船家是一位憨厚的大哥,很愛說話,而且總是一說一笑的樣子,所以我們乾脆一邊看風景一邊和他聊起天來。

據他所說,今天的美景平日不容易看到,因為在我們來到集安之前,這裡已經很長時間沒下雨。雨是昨天我們來時候下的。正因為下了這場雨,所以今早遊客少了許多,坐船也能便宜些。聽他這麼說讓我們很是高興。因為這場雨,我們看到了鴨綠江美景;因為這場雨,我們不用排隊還能省錢。

面對江山美景,我一邊聊天一邊舉著相機四處拍照。這時突然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遊船碼頭這邊遊著一群鴨子,顏色都是黑的,一隻白的都沒有;而在對岸那邊也遊著一群鴨子,居然都是白色,一隻黑的也沒有。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居然如此的「涇渭分明」?

回頭問船家大哥:「這鴨子顏色怎麼分得這麼清楚?這裡江面不寬,水波平靜,它們不會摻合在一起遊『過界』嗎?」大哥呵呵一笑說:「我也不知道,但沒看到它們遊錯過。」他又說道:「這裡江面是很窄,而且水也清澈,一眼能看到江底。」我們低頭望向江中,確實能看到水下石子,目測水深到膝蓋,於是有了下去蹚水的想法。

盯著清澈見底的江水看了半天,也不見有魚兒經過。突然想到一個大膽的問題,抬頭問船家大哥道:「這裡這麼窄、這麼淺,人豈不是也很容易跑『過界』?」大哥哈哈一笑答道:「是的」,緊接著又補充:「那邊其實不容易『跑』過來,管得很嚴。」「哦……那,咱們這邊呢?」我又問,「咱們這邊沒人管,但沒看到有人主動過去。」他答道。

俗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看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就這樣,我們任意讓小船在江心隨波逐流,感覺像要去遠方地方流浪一樣。這時再看兩岸,遊船碼頭這邊很安靜,而對面則有些忙碌。那邊有村莊、學校和水泥廠。水泥廠正冒著煙,卡車進進出出,還有鏟車在幹活。村莊則坐落在山腳下,清一色的磚瓦房,牆體還塗著淺綠色,錯落有致,像極了書畫裡的江南水鄉。

船家大哥怕我們看得不清楚,有意將竹排駛近對面。那邊的山間有一條公路,看不到實際樣子但感覺修建的可能馬虎,而且一定有點顛簸。因為路過的不管是汽車還是自行車,都是起起伏伏的樣子。路上偶爾還有行人,大多穿著淺色上衣,深色褲子,走路很快的樣子。至於那些自行車,有不少後座上馱著人,讓人想起小時候的經歷。

這時,我又想起一件事,問船家大哥道:「鴨綠江一眼能看到底,裡面怎麼見不到有魚?是不是這片區域沒魚?」大哥說:「這裡是有魚的,而且是冷水魚,很好吃的一種。」這時他突然指著對面江邊的一塊大石頭說:「那就是羊魚石,因為頭像羊、身體像魚所以得名。」然後又指向另一處:「那邊是聖象吸水……」

我看他指來指去、說來說去,本想問他冷水魚是啥魚?怎麼吃?他話題倒是轉得飛快,有點跟不上思路,覺得些鬱悶。看他手指方向,那些風景都在對岸,拿著相機有點不知道該怎麼拍才好。看到對面路上有人,還是決定不拍了。對面的人看著我們,我們也看著他們。大家彼此相望,不知不覺漂過好長一段距離。

雲霧繚繞的山間,碧波蕩漾的江水,眼前美景似乎在夢中都不曾出現過,更沒想能在現實中遇到。看來集安一行,不虛此行。「舟遙遙以清颺,風飄飄而吹衣」,不知不覺中想起陶淵明老先生這兩句詩,感覺有點契合此景。隨之心情又有幾分低落,畢竟世間美景常在,而人不常在;千古風流,不過轉瞬即逝。

船兒漂啊漂的,槳兒搖啊搖的,就這樣我們在江上漂了一個多小時。慢慢的,山間太陽逐漸升起,雲霧也逐漸消散,景色已不如剛才靚麗。觀望兩岸,對面似乎更加忙碌,咱們這邊碼頭也有不少遊客聚集。看樣子是時候離開了。在鴨綠江最美的時候,我們來過;在鴨綠江最熱鬧的時候,我們離開。

回家已久,一直難忘鴨綠江美景,於是一邊回憶這段奇妙經歷、一邊試著用文字記錄。是啊,鴨綠江的確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雲霧中的青山綠水也是最美的。我想,等到下一個假期,我們還會再計劃一下,驅車在鴨綠江沿線走上一回。

相關焦點

  • 吉林集安:鴨綠江畔賞紅葉
    秋風,帶著一絲寒意,把鴨綠江畔蔥鬱的山林染得五彩斑斕。觀賞紅葉,吉林省通化市的邊境小城集安,無疑是個好去處。   集安市坐落在鴨綠江畔,有「長白山下小江南」之稱。長白山南段的老嶺山脈自東北向西南形成巨大的屏障,橫貫集安,抵禦北來的寒流,使溫暖溼潤的海洋氣流沿鴨綠江而來,形成了溫和溼潤的氣候。
  • 2020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盛大啟幕
    鴨綠江河谷釀美酒,舉杯邀賓朋八方來。12月8日,2020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在歷史文化名城集安盛大開幕。隨後,通化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經希軍,通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蔡紅星,通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榆春,通化市政協副主席潘加佳,集安市委書記楊文慧,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黨委書記梁波,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軍共同為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揭幕。
  • 冰雪絲路|集安:鴨綠江邊的世界文化遺產
    深秋的吉林長春已經飄起了初雪,一路向南,5個小時車程以外的集安卻是煦日和風。穿過崎嶇山路豁然開朗,層林盡染包裹起的集安似乎仍是初春,依偎在鴨綠江畔與朝鮮隔江相望。偏離了東北城市的一般印象,宛若是江南桃源。當地人笑意盈盈介紹這裡「小城不大,風景如畫」,如果僅以「顏值」來欣賞,便真是小看了這一吉林秘境,真正讓人慕名的是它留有千年王城的古風遺韻、世界文化遺產的光環。
  • 自駕鴨綠江畔,駛進煙雨集安,遇見最美風景!
    7月入伏,正值最熱的時節,我們一家自駕來到集安。集安隸屬吉林省通化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此地群山環繞,風景優美,氣候怡人,素有「東北小江南」之稱。在長白山停留兩天後,離開時已是下午,天空飄起了絲絲細雨。因為看到雨不大,於是決定前往集安。
  • 2020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盛大開幕
    12月8日,2020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在集安市盛大開幕。本屆活動宗旨是,通過中國特優區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培育,與國內科研院校開展技術合作,進一步實現鴨綠江河谷產區葡萄酒產業提質增效,實現葡萄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36、集安見聞:人參•古蹟•口岸…
    窗外可見祖國邊境農民正在鴨綠江邊灘涂的莊稼地裡忙錄;隔河相望,依稀看到朝鮮農民成群結隊正躬耕於山坡崗地。長白山巒,右面是碧綠的鴨綠江水,層巒疊嶂,煙波浩淼,極盡韻味,大有「風景這邊獨好」的感受!有人推測,為什麼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高句麗遷都集安?不能不與這裡的「人參」聯繫在一起。這裡氣候溼潤,空氣清新,水質爽甜,溫度適中,很適合人參生長,當然更適合人類生活,集安巨多長壽老人的存在更驗證了這裡的環境。坐落在集安的雲峰大壩是中朝友誼的紐帶。我登上大壩,這是中國和朝鮮在鴨綠江上合作建設的發電站。大壩將鴨綠江截流成人工湖,面積達102平方公裡。
  • 旅遊見聞雜記——臨江
    因為暑期已去過長白山和集安,所以我們家這次出遊目標選擇了臨江、長白和延吉。第一站先到臨江。1、擇日出行。緩慢通過擁堵路段後,離開高速走山路繼續前往臨江方向,途中又遇到幾處道路修建,把旅遊車輛堵成了一條長龍,耽誤很多時間。由於其中一處擁堵正好在「老禿嶺子」旁邊,路過時需要加速行駛,以致錯過這個景區,頗為遺憾。
  • 吉林集安:「塞北小江南」打造全域旅遊新高地
    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為發展生態旅遊,走林業經濟持續增長發展路線,自開園以來,公園邀請多方面專家以「保護原始為主,創建原始為輔,恢復原始為理念」為前提制定發展規劃。公園累計投入建設資金4000餘萬元,對林場內原有運材道、儲木場等進行改造,用於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集安位於中朝邊境,圍繞鴨綠江旅遊和邊境旅遊,提升生態景觀的層次和美感。
  • 集安秋季旅遊好去處
    按照之前的計劃,9月26日9時從丹東鳳城東湯驅車趕往集安。從斷橋廣場出發,穿過桃花島,接著再走丹集線,在渾江大轉彎休息了一會,照了幾張像,繼續前行,於下午4:30到達目的地集安IU酒店,入住後趕緊去火盆一條街,找個當地比較有名的昌鴻高麗,吃了嚮往已久的一道鮮族特色菜。
  • 通化的春天怎能不去集安看一看 集安旅行最新攻略
    2004年,集安境內的42處高句麗遺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吉林省內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文物古蹟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目前晉升5A級旅遊景區已通過專家評審,對景區綠化美化進行「量身定製」,惠風和暢,春光無限。高句麗文物展示中心,位於集安市雲水路與建設街交匯處。是全國唯一一座高句麗專題展覽館。
  • 吉林集安:土特產成了致富新引擎
    集安是吉林人參最大的產區之一,也是優質人參品種「邊條參」的唯一產區,這裡出產的人參自古被奉為皇家御用貢品,集安因此獲譽「國參故裡」和優質人參的代名詞。走進位於集安市鴨綠江邊的人參博物館和一些人參品牌旗艦店,大到須子舒展形體優美的野山參,小到開袋即食的人參蜜片、人參糖,上百種人參產品琳琅滿目。
  • 中國風土·第四屆通化山葡萄酒產區高峰論壇暨2019集安鴨綠江河谷...
    12月9日,中國風土·第四屆通化山葡萄酒產區高峰論壇暨2019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在集安開幕。來自海內外的眾多葡萄酒專家、企業代表匯聚集安,共話冰葡萄產業的未來發展。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經希軍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通化市鴨綠江明珠島國際旅遊城項目
    其中,集安、輝南、柳河、通化縣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集安市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成功以後,高句麗文化古蹟更是深受中外遊客青睞。通化市鴨綠江明珠島國際旅遊城項目旨在推動旅遊業發展的同時,讓旅遊與文化相融合,增強文化底蘊。把高句麗文化、鴨綠江地域民俗文化與旅遊產業相結合,將文化元素植入旅遊各環節,打造旅遊業新亮點。
  • 來集安,踏雪尋葡,品嘗冰葡萄酒的「中國味道」
    集安市利用這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依託鴨綠江沿線葡萄酒莊和美麗的湖光山色,深入開發了葡萄採摘、冰酒品鑑、葡萄酒個性化定製等系列旅遊產品,形成了集邊境魅力、莊園風情、歷史文化於一體的鴨綠江河谷特色旅遊線路。鴨綠江河谷產區,已經成為集安發展的一張新名片。
  • 吉林集安兩日遊(20090523-24)
    一路不離鴨綠江,真是綠水青山,神清氣爽。  同行者,有我們的同學同事朋友,邊城雪和邊城雪花兩口子,雪花的妹妹叢真,冬日雪與王老師兩口子。後來我們知道,旅遊達人臥虎藏龍也「藏」在隊伍裡,只是當時不認識了。  集安,原叫輯安,1954年前,是安東省的一個縣,偽滿及民國都歸遼東省或遼寧省管轄,後劃歸吉林省。集安是從安東(今丹東)較早「分」出去的一個縣。
  • 美麗集安十一遊
    十一期間,正直秋高氣爽,我有八天假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集安,美麗的邊陲小城,吉林的「小江南」,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秀麗的風光似一幅永恆的畫卷。這座美麗的邊陲小城擁有眾多讓人心醉的自然美景和歷史古蹟,秀麗的五女峰,遺傳千年的高句麗遺址,還有美味的江邊美食,花上兩天去遊玩觀賞也略覺不過癮。站在鴨綠江邊看朝鮮,你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聯想。
  • 集安多舉措構建鄉村旅遊振興發展大格局
    圍繞做好「長」的文章,著力謀劃鄉旅大格局抓住集安人參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葡萄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機遇,依託特產、旅遊資源優勢,通過建基地、調結構、上技術、創品牌、掘文化,努力把全市打造成為以優質人參和鴨綠江河谷山葡萄為支柱產業的特產業強市。大力發展以人參為代表的中藥材產業,全力打造以山葡萄為代表的特色優質果業,有序發展其他特色資源產業。
  • 中朝邊境的集安,高句麗古都、國參故裡、塞外江南,名片多不勝數
    ,遊覽了鴨綠江畔的葡萄園、鴨綠江第一漂、集安—滿浦口岸,品嘗了極具當地特色的高麗火盆。、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書法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大邊疆重鎮。,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集安市,自然形成了鴨綠江河谷。
  • 因為有你,集安更美
    從白山沿鴨綠江線進入集安,直接進入的是北緯41°,世界優質葡萄酒黃金產帶的鴨綠江河谷。,一定得來體驗一次「鴨綠江第一漂」,沒明白為什麼要加上羊魚石三個字,應該說的是對岸朝鮮能看到的風景。於是「脫團」經過越野的路段和登山的險途,順沿鴨綠江離開集安四十裡登上一座山,鴨綠江上中朝兩國不同走向的山地,在眼前呈現好大的一個「太極灣」。朝鮮的山坡地經過開荒,在夕陽的照耀下呈金黃色,向前探頭的中國山地,一片濃綠鬱鬱蔥蔥,在鴨綠江灣形成大大的陰陽魚圖案,高崖遠望,大美壯觀。
  • 旅遊見聞雜記——長白
    本文主要寫的是長白縣鴨綠江公路、十五道溝和走長白山環線的一段旅遊經歷。一、最美公路早起從臨江出發,一家人開車走上了傳說中最美鴨綠江景觀大路公路沿山而建,全程處在鴨綠江邊和兩國國境線上,一路前行,兩岸城市村莊、阡陌良田盡收眼底。途中更設有多處停車場和觀景臺,遊客們可以一邊休息、一邊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