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老子》中用「反者道之動」五個字,表達了事物發展到極限,必然要走向反面。事物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歷史也不例外,正如《三國演義》中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歷史潮流中,沒有哪個人或哪個國家一直稱王稱霸,只能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有些時候,事物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發生變化。傳說中「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短時間內提升為儒將;為躲避追殺,伍子胥一夜白頭;曾經才華橫溢的少年仲永,幾年時間就「泯然眾人矣」……杜甫因此在《可嘆詩》中感慨:「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01
對於自然人來說,三十年是一個相當不短的周期;在歷史進程中,三十年也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甚至天下格局都可能在三十年中發生改變。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從建立起來到被推翻,只經歷了14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剛好是30年時間。可以說,在特殊時期,三十年間翻天覆地一點也不難。
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後,歐洲列強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勢的國家。西方眾國為了確保領先地位,也為了掠奪資源,殖民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至今非洲、拉美都有尚未獨立的殖民地。世界被瓜分完畢後,列強之間展開了大戰,傳統強國均在大戰中損失慘重,喪失了「第一梯隊」領先地位。
02
兩次世界大戰及冷戰後,美國成為超級霸主。同為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和西方諸國的利益大部分時候是統一的。為了維持自己的優勢地位,西方國家常常會推演世界局勢,推測可能崛起的國家,並採取應對措施,防止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根據西方推演,30年後,亞洲將產生三大強國,西方甚至完全無法撼動。
第一個強國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在西方推演中,日本很可能在未來30年中突破美國控制,突破「和平憲法」,實現獨立自主發展。此後日本很可能大規模建設軍隊,美國軍隊大概率撤出日本,日本實現全方位自由化。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成為亞洲第二,並且很有可能擁有核武器。
事實上,在上世紀60年代起,日本已經是世界公認的第二號資本主義強國,1968年日本正式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讓美國感覺到了威脅,因此1985年,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在紐約廣場飯店籤下了著名的「廣場協議」。協議使得日元迅速升值,隨之而來是日本的泡沫經濟。90年代泡沫破裂後,日本經濟出現了大幅度倒退。
03
第二個強國是位於東南亞的印度。印度困於種姓制度、貧富差距多年,但近期發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印度還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人口紅利。作為目前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印度不僅有超過中國之勢,年齡結構也更好,年輕人佔比高。這保證了印度在未來30年的發展潛力,也說明印度有希望長期保持高速發展,20年後很可能位居世界前列。
印度可以說是領土爭端最多的國家之一,與周邊尼泊爾、中國、巴基斯坦等國均有領土爭端,內部發展不均衡導致南部各邦不穩定。印度是有核國家這一點,並不能保證它在周邊爭端中佔據絕對優勢,畢竟鄰國也基本都有核武器。領土爭端勢必成為制約印度發展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種姓制度如何徹底廢除,也是印度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個國家就是中國。按照西方的推演,中國將在未來30年中實現領土統一。國家完整之後,便會在此基礎上實現快速復興,很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也是實際意義上的世界第一強國。軍事力量、綜合國力都會相應發展,而屆時西方國家也絲毫無法撼動中國。世界將無可避免進入「中國時代」。政體根本不同的情況下,這無疑會有損西方國家利益。
結語
在這樣的推演下,美國越來越擔憂地位受到威脅,急於遏制中國發展步伐。從2018年開始,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的第一階段就打了22個月,雙方各有損傷;疫情開始後,美國採取了更大力度遏制中國企業發展,甚至完全不顧國際貿易規則。不過中國有足夠底氣,勢必會採取同樣強硬的態度迎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誰也無法阻止。
參考資料:
《老子》
《三國演義》
《可嘆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