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2020-12-25 李九家常事

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不僅會看家護院,陪伴你,等成精了,狗狗還會欺騙你,逗你玩吶。一般狗狗養一年,按人類的年齡算就有18歲,算成年了。然後之後就是一年等於4年,4年的增長。這也是人類能活個百來歲的話,狗狗最多也就活個20年左右的原因。

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至於有無道理,個人覺得很有道理,具體的請聽以下分析:

狗狗是非常聰明的動物,也正是因為狗狗聰明,狗狗才能做導盲犬,軍犬等,所以,狗狗的智商,一般是像小孩子6到8歲左右。而農村養的土狗,個人是特別喜歡的,在農村老家也一直都有養土狗。土狗的智商,可不比那些寵物狗笨哦。

土狗會越養越聰明,也就會越來越成精。這所謂的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主要是說這土狗長年累月的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人類的一舉一動它都了如指掌了。其實,和人類是一樣的,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就是一張白紙,而小土狗也是如此;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土狗慢慢的長大,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智力也發育完善。

養了十年的土狗,按人類的年齡來算,可就是有54歲了。54歲的土狗,相當於人類的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齡,你說這土狗,能不精明嗎?

就說我農村老家,五年前還活著的,一條養了十三年的土狗小黑吧。它真的是活久了而成精,平時會剝花生殼,只吃花生仁這些小事就不在話下了。它越來越會撒嬌和欺騙你,裝病,裝委屈來逗你。像視頻看得,有些狗狗會模仿人類腿瘸走路,也許狗狗是為了娛樂而模仿的。而我家的小黑,它是自己假裝腿瘸來騙取我們的同情心。

我媽平時是不讓小黑進房屋的,都是讓它在門外看家護院,給它在屋外搭建了狗窩。可是,冬天到了,天冷了,小黑就不樂意自己在屋外睡狗窩,一直想進房屋裡。平時,小黑偷跑進來,我媽發現肯定會打罵它。有次,我媽用掃把假裝的想驅趕小黑出去,也就隨手打了一下,我媽覺得自己沒用多大力氣,又是掃地的那面,很軟,應該沒啥事的。可是,小黑就不行了,打了後就爬不起來,乾脆躺地上了。之後再爬起來,很艱難的樣子,腿還一瘸一拐的了。

我媽那心疼啊,雖然,不讓小黑進房屋,但是,小黑也是她的寶貝,養了十幾年,朝夕相處的,肯定有濃厚的感情。看小黑腿是被自己打瘸了,有些自責起來,又怕冬天太冷,在外面睡,會凍著,腿不容易好起來。於是,小黑的狗窩就成功的挪到了房屋裡。一直到有天,有來收鴨毛的陌生商人,小黑出自看家護院的自責,快速爬起來去門外旺旺叫,都忘了它自己腿瘸。我媽看到後,才知道它一直是裝病的。

為此,這件事情,就一直被說成了,這小黑是養成精了。也就有了老人常說的「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對此,你們怎麼看待呢?你們有養過土狗嗎?是否也有覺得狗子成精的故事呢?

相關焦點

  • 不瞞你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啥意思?為何老祖宗會這麼說?
    現如今在很多農村,人們也喜歡在家裡養條狗,平日夜裡,村子裡要是有些動靜,養條狗就相當於多了一雙耳朵,狗叫聲會引起主人的警覺。村子裡養狗,尤其是冬天的時候,盜賊也不敢進村,進村之後會被人發現。所以在農村,人們養狗就是為了防盜,家裡面有狗會安全一些。古人曾說過: 土狗 養十年,必定長成精。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古人所說的土狗其實是 中華田園犬 。
  • 在農村,老人常說,「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理」,什麼意思?
    在農村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濃厚的人情都讓人深深留戀,記得在農村村子東邊有一條河,放暑假的時候,每天釣魚是最快樂的時光,還有兒時的玩伴每天在一起玩耍,每天玩耍一天後,回到村子裡就會看到一群老人圍在一起聊天,在聽老人們聊天時,也常常聽到老人們說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可謂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農村老人常說「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國農村勞動人民的經過了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總結,對於節氣時候的變化總結出了不少經驗。而「早晨落雨晚擔柴」的意思就是在午雨水節氣這一天,如果早上落雨,那麼不久就會放晴,這一天村民們可以外出上山幹活,去背柴火,可以勞作到天黑。
  • 在農村,老人常說:「六酒、七宿、八飯」,說的是什麼意思? - 農言鄉事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講講農村老人常說的一句俗語:「六酒、七宿、八飯、九坐」,到底講了啥。一:「六酒」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人到60歲了,就不要再去親朋好友家喝酒了,畢竟現在已進入花甲之年,身體也不如以前,萬一喝酒出了什麼問題,也不好向家人和別人也交代,這句話也是提醒子女,父母60歲後要讓她戒酒,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常說的,男怕嘆氣,女怕託腮,到底是什麼意思?
    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壓力,學習壓力、工作壓力、婚姻壓力,每當生活感到煩悶的時候我們就喜歡嘆氣,雖然嘆氣並不能緩解任何的壓力,但是很多人都已經習慣這樣做了,但是如果你是生活在農村老人們看到你經常嘆氣的話就會罵,幹嘛沒事就要嘆氣呢,可是為什麼老人們就不喜歡別人嘆氣呢?
  • 農村老人常說:「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是什麼意思?
    每年驚蟄到來都會伴隨著春雷,我們常聽到一句老話「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這句話代表著什麼意思?它說的有道理嗎?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節氣命名也很影響,驚蟄顧名思義就是驚醒蟄伏在凍土中的昆蟲。按照我國歷來流傳的數九歌而言,驚蟄時期依然是我國數九中的九九階段。雖然三九四九凍死狗的寒冷天氣已經過去,但是往往在氣象前面到了九九天的階段裡,天氣依然會寒冷一小段時間。
  • 農村老人常說「房屋缺了西北角,主人富貴到了頭」,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我國的農村建築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過去木結構的建築,逐漸轉變為以混凝土石料為原材料的近現代的建築樣式,但是,建築離不開環境,尤其在農村,農民對房屋建造有很深的考究,不管是房屋選址,廳堂朝向,以及大門位置都有嚴格的要求,在老農眼裡「家居寶地」才會人丁興旺,事業更進一步!在農村,我們常聽老人講「橫梁壓頂,家敗主擔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農村,房屋建造又有何考量呢?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定很少了解農村人的生活,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在日常的活動當中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待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有講究,一些風俗忌諱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準則。
  •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這一句俗語,就是拿動物的一種排洩方法做了一個比喻,小雞沒有排尿系統,但同樣需要排尿,只是說洩殖腔不同罷了。在農村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年輕人整天看是遊手好閒,東遊西逛,看他是無所事事,但他生活的也挺好。殊不知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他自己的業務,他能在東遊西逛的同時,把這些業務辦成了,自己能從中得到收益。
  • 在農村,老人常說「六酒,七宿,八飯,九坐」,啥意思?
    在農村,老人常說「六酒,七宿,八飯,九坐」,啥意思?文/猿飛日月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不為人所熟知,這些俗語既然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如果我們不了解的話,我們可不能隨意的去揣摩其中的意思,若是揣摩錯了,被村裡人察覺的話,那可真的是貽笑大方,說實話,有些俗語說得十分精闢,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其中的意思,甚至能夠讓我們的人生受益無窮。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什麼意思?
    文/小智在農村,我們總能聽到一些俗語,這些老話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生動有趣。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所謂「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意思就是農曆二十八出生的男人,命格好,可以做官,事業上也會有所成就。而農曆二十八出生的女人,命運多坎坷,比常人要多些磨難。之所以俗語中說的是三八,是因為前有8號,18號,所以三八指的就是農曆二十八。在農村,農民非常看重自家孩子的出生日期,並認為這關乎到孩子的命運。
  • 農村老人常說:「紅薯開花是災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紅薯開花是災年,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紅薯開花是在一定的溫度、光照、水分適宜的環境下發生的。由於地域性不一樣,一些地方就很難看到紅薯開花。比如在北方就很難看到紅薯開花,而在南方地區農村種植的紅薯則比較多見。比如生長溫度不能超過37℃,如果溫度過高,紅薯很難會開花,反之溫度太低更不行。
  • 農村老人常說「寧住荒墳,不住古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我們習慣了簡單的生活,每每傍晚時分也是農村最為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早早吃完晚飯,手拿蒲扇,慢悠悠的行走在夕陽西下的鄉村古道。那景色猶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但是你知道住宿需要注意些什麼嗎?在農村,常聽老人說「寧住荒墳,不住古廟」,其實意思是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居住,畢竟出門在外,人心複雜,能少接觸,就少接觸。而相對於荒墳來說,古廟興旺,人流很多,自然有著形形色色的人。不易於自我的保護。
  • 農村老人常說「隔山兄弟」「隔水兄弟」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經常說「隔山兄弟」「隔水兄弟」是什麼意思?這是古代人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同父異母兄弟姐妹和異父同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親緣關係。古人把常見的山與水自然現象來形象地描述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關係。在古代「隔山」之說,莫過於清代名家俞樾的《茶香室叢鈔·稱謂之異》中有這樣的描述,「甘州人謂姊妹之夫,曰挑擔。其異父之昆,曰隔山。」意思是說,甘州人把姐妹的丈夫,叫做挑擔,異父同母的兄弟叫做隔山。這樣地描述既形象貼切,又把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關係表達得更為清楚明白。因此,後來人就把同一個母親和不同父親產生的異姓兄弟姐妹稱之為「隔山」關係,指不是同「山」關係,即異父關係。
  • 在農村,老人常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什麼意思?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總是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很多人認為這些俗語是老人們亂編的,其實不是,大部分俗語都是農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並不是空穴來風,這些俗語中有的生動有趣,念起來朗朗上口,有的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農業的大致預測等等,因為地區的差異
  • 在農村,老人常說「月亮帶蓬,必刮南風」,啥意思?
    農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優美的環境讓人懷念,生活在農村更是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多姿多彩的。反之冬天不下雨的話即為「乾淨冬」,那麼明年的莊稼遇到的病蟲害多,莊稼的產量勢必會減產即為「髒年」,相對應的老話有,「瑞雪兆豐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等等,其意思相近。其次還有「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說的是,如果八月十五這天月亮被雲彩遮擋住,來年正月十五就會下大雪。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什麼意思?是迷信嗎?
    農村老人常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迷信嗎?這句話的意思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說:「寧願把自己的物資借給別人去辦喪事,也不能讓一些小兩口回來住同一間房,就算是自己的閨女回到娘家了,也不允許和丈夫同住一間房,否則會導致家破人亡。」聽起來似乎有點傳統迷信可怕了,很多人會說這是真的嗎?
  • 農村老人常說的「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些俗語我們經常會在農民朋友的口中聽到,特別是村裡的老人,他們總是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覺著這些話很有道理。這些俗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自身的生活及生產活動總結出來的。有一些話我們仔細想來,確實是很有道理的,甚至有一些話到了現代甚至可以用科學來驗證。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說一句總能在村裡聽到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句話就是「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