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因為電腦繪畫的大行其道,手繪插畫的江山已經越來越小。
普通插畫愛好者們,雖然不懂得紙上繪畫與電腦繪畫的區別,但也隱隱約約感受到了現在的網頁、公眾號、包括紙質雜誌,各類包裝盒上的圖片,似乎逐漸失去了手工的痕跡,變得越來越精緻了。超市便利店的貨架上隨機拿一瓶飲料,其包裝插畫精緻華麗,這與以前老上海的各種化妝品包裝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精緻不是油畫那樣細膩豐富的光影變化,也不是漫畫家畫人物一頭秀髮可以勾十萬條線,而是一種感覺上的精緻。所謂的精緻,便是畫面的解析度越來越高了,畫面細節看得更清晰了。就好比從前的電視機,屏幕小且模糊,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5米才能差不多看得清,這便是傳統的手繪插畫;而現在的超大顯示屏,可以放在時代廣場的中央,俯視所有路過的人,這就像近幾年興起的電腦繪畫。
有人可能會想,手繪畫一幅大圖,那解析度不就上去了嗎,只要畫布夠大,描繪足夠多的細節,就不會在精緻上輸給電腦繪圖,可他也許忽略了畫布與顏料的價格。手繪不僅各種各樣的材料要花錢,而且畫錯了也不能修改。不僅如此,其實在忽略成本的情況下,紙質繪畫在精緻程度上也是無法擊敗電腦繪畫。因為不管多麼光滑的紙,都會有紙漿的紋理。紙張紋理越多,畫面細節就越讓步。而電腦繪畫不僅所有的顏色都可以塗得又平又工整,還可以隨便修改,著實方便。
那麼插畫,為了精緻就得捨棄掉手工作畫嗎?雖然電腦繪畫佔領了插畫界的半壁江山,另一半的地盤仍然由手繪插畫牢牢掌握,傳統手繪並沒有被電腦繪畫打敗,它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
手繪之所以存在,有它獨特的魅力。每個人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手拿蠟筆或是水彩筆畫畫的經歷,畫畫仿佛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手繪的魅力就在於它擁有純粹的快樂,這種快樂會保留在畫布上,並且畫布上的快樂是會傳遞的,當觀眾看到一幅手繪作品,快樂心情也會被感染。因此說,手繪插畫充滿了人情味,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況且,電腦繪畫其自身也存在著修改不易的缺點。那要怎麼樣才能同時結合手繪與電腦畫的優點呢?這裡就要提到「電子拼貼畫」了。先在紙上畫好圖片然後掃描進電腦進行後期加工,這樣可以同時保留手繪質感與電腦方便修改的優點。而且有許多圖片是可以反覆利用的,可以說是又經濟又實惠了。同時結合手繪與電腦繪圖手法的插畫師有很多,香港插畫師倪傳婧(Victo Gnai)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她會先在紙上用畫筆生動地勾勒出每個物體的形狀,再掃描後放入電腦中進行上色,使得作品獨具特色:線條充滿了手工的顆粒感,顏色又細膩富有變化。而日本插畫師清水裕子(Yuko Shimizu)也採取了相似的手法,在電腦中上色的時候也會模仿手繪的質感,因此作品整體總是透露出別樣的溫柔與人文情懷。
手繪與電腦繪畫結合的工作方式已經影響到了世界上諸多插畫師。在保留畫面溫柔情懷的同時,也可以方便地修改,增加畫面細節,這便是充滿人文情懷的傳統繪畫的未來之路。
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