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不隔心 榆中縣社區幹部送物資上門

2020-12-13 蘭州新聞網

「你好這是你需要的食品,你們安心在家呆著,需要什麼隨時跟我們聯繫」,日前,榆中縣城關鎮一悟路社區幹部王霞將一些食物送到了重慶返榆人員家中。

住在司法局家屬院的李先生、鍾先生是1月30日從重慶返回榆中的,返榆後,他們將有關情況上報社區,並自行在家進行醫學隔離14天。

得知他們家裡沒有其他人員,社區幹部王霞主動當起了「外賣員」,及時將食物送上門。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護士每天堅持為他們測量體溫,了解其身體狀況。在社區工作人員的精心照顧下,目前李先生、鍾先生的身體狀態良好,未出現發熱、頭暈、乏力等現象。「雖然在家中自行隔離,但我感受到了關心和照顧。我們是重慶人喜歡吃火鍋,因為沒有食材跟社區人員聯繫了之後,他們很快就給我們送過來了,非常感謝。困難也只是暫時的,我們會配合做好防控工作,做到不外出。」李先生對上門服務的社區工作人員王霞表示感謝。「陳姐麻煩你了,除了這些藥,麻煩再幫我買點花卷,水果」, 居家隔離的梁女士聯繫社區幹部陳靜幫自己買一些藥和食品,陳靜很快將這些東西送到了梁女士家門口。「不好意思也很感動」梁女士說。「沒有啥不好意思的,疫情當前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需要什麼隨時聯繫我」,陳靜說。

像王霞、陳靜這樣的社區幹部有很多,送食品、送奶粉、送藥,倒垃圾,像對待親人一樣。據了解,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榆中縣城關鎮四個社區在轄區內展開地毯式宣傳,通過微信轉發、逐戶告知、分發宣傳單,以及張貼《武漢返榆人員防病知識宣傳單》等,發動居民群眾力量排查小區內武漢返榆人員動態。為了不讓隔離在家的人出門,社區幹部每天採用電話、微信視頻追蹤,上門防守等措施堅持回訪他們的身體狀況、接觸人員情況並為他們購買所需物資,儘可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同時積極安撫他們的情緒。

「隔離不隔心,隔毒不隔愛,有什麼需要,隨時給我打電話,我們一定盡全力幫助您。」社區幹部王霞說。(榆中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季桂珍)

相關焦點

  • 廈門:金山社區隔離不隔心 「四送服務」暖人心
    居民捐贈一次性手套(金山社區供圖)東南網2月14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通訊員 黃玲鈺)近日,廈門市湖裡區金山社區黨委書記陳麗銘上門為小區兩戶解除隔離的居民送上鮮花、巧克力和溫情的感謝信,慶祝他們解除隔離,同時感謝他們對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 金華蘇孟鄉社區黨員幹部暖心陪伴 居家隔離不隔情
    2月4日,金華開發區蘇孟鄉和悅社區黨委書記汪燕飛感慨道。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她和社區工作人員們每天從早忙到晚,已經很多天沒有回家吃飯了。打電話、上門了解情況、利用微信接龍……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社區工作人員可謂使出了「十八般武藝」。如今,和悅社區每位工作人員的桌上都備著一部電話,「有無外出?是不是返金人員?去過哪?途徑過哪?乘坐什麼交通工具?
  • 抗疫在社區|打浦橋社區「抗疫微信群」隔離不隔情,隔疫不隔愛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姚麗萍)守好抗疫安全門,黃浦區打浦橋社區事無巨細,一個個「抗疫微信群」隔離不隔情,隔疫不隔愛。圖說:抗疫微信群。打浦供圖(下同)「您好,我有一個快遞要寄出去,能麻煩來取一下麼?」
  • 隔離不隔愛!鳳凰街道暖心服務酒店108名隔離人員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芳 通訊員 餘勇 石婷苑 6月19日,記者在光明區鳳凰街道了解到,目前在該街道塘尾社區轄區的維也納酒店安置了108名隔離人員,最小的只有兩個月,最大的67歲。
  • 居家隔離微信「下訂單」 社區「臨時管家」做到「有求必應」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通訊員 李珊珊)疫情防控工作中,鄭州市中原區林山寨農業銀行社區積極發揮兩委作用,由社區黨員幹部牽頭組織兩委疫情防控工作後勤支援服務隊,為居家隔離人員做好後勤支援服工作,正在居家隔離人員就多了位貼心管家。
  • 宿城雙莊街道白堡社區:居家隔離不隔心
    但是疫情尚未過去,不可放鬆防疫控疫的警惕,做好自我防護,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外出時請戴口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宿城區雙莊街道白堡社區相關負責人來到社區居民劉先生家中,向他們宣布解除隔離的通知。「這個春節雖然一直在家哪也不能去,但我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劉先生激動地說。
  • 用「四不隔」築起的抗疫「防護牆」——湖南省桂陽縣橋市鄉黨員...
    輝山村地處偏遠,恰逢雨霧天氣道路能見度低,物資一時難以購置,歐陽義清立即向鄉黨委作了請示報告。當天下午,鄉黨委書記史永華親自便將米、油、面、八寶粥等物資快馬加鞭送到了輝山村,並同歐陽義清一道將物資發放給隔離群眾,在此期間,史永華反覆囑咐隔離群眾們近期溫度低,要注意防範,特別是老人小孩,要注意防寒保暖,有什麼需要可以隨時聯繫村裡的黨員幹部。
  • 渝北龍塔社區:隔離不隔愛 居民致謝送錦旗
    03-14 12:17:23 來源:渝北區融媒體中心 渝北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馮彥淇 通訊員 彭雪楓)近日,渝北區龍塔街道龍塔社區工作人員收到了居民小丁(化名)送來的錦旗,上面寫著「暖心社區辦實事 疫情防控盡職責」。
  • 關愛隔離業主、送快遞並消毒 金科服務嚴守社區防疫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眾多社區物業嚴守防護一線,為業主保駕護航。其中,金科服務在全國200多座城市的700餘個社區裡,近15000名家園守護者嚴密防控,築牢社區安全防線,將風險隔離在外。金科社區物業各崗位24小時堅守,門崗處嚴格執行進出人員和車輛全面排查制度,並設立體溫檢測點,對體溫異常人員嚴禁進出。同時,物業還聯動街道居委會一起上門排查。
  • 長沙護航復工復產,物資服務送上門
    2月10日,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兵分多路,深入長沙各區縣(市)復工復產第一線,發現街道、社區紛紛提前謀劃,主動為企業復工「大考」送物資、送服務,確保疫情防控與企業發展兩不誤、同促進。類似場景,在中南地區最大鋼貿物流轉運點——位於天心區黑石鋪街道一力社區的一力鋼貿物流園上演。10日8時許,還未到上班時間,園區門口已排起長隊。一力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和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正在協助園區,緊張有序地對進入員工進行體溫測量、信息登記。一套程序下來大約80秒,整個場面忙而不亂。10時30分左右,門口人員、車輛稍微稀疏,園區關閉了半個閘門。
  • 取快遞、送物資……通州京貿國際城社區成立情暖志願服務小隊!
    「實名感謝小區居委會,每天檢測體溫統計數據,周二、周五提供收垃圾服務;網上下單買菜,負責送上門來;免費贈送消毒液上門。疫情過後,一定給居委會送錦旗。」近日,京貿國際城居民李女士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感謝信」,原來,京貿國際城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成立了一支「情暖志願服務小隊」,為居家隔離人員以及殘疾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收垃圾、送快遞、送餐等服務,讓居民備感溫暖。「5號樓有位居民打來電話,想讓我們幫忙取個快遞。」臨近中午,京貿國際城社區工作者接到求助電話,「我有空,我去取。」
  • 武漢江漢區區長李湛:已集中隔離1735人,確保應隔盡隔
    武漢市江漢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湛表示,該區優化了社區排查分級、分片責任制,明確區領導包街,街領導包社區,社區兩委包網格,網格員包戶,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標準開展排查工作,「我們整合了市區下沉幹部、公安民警、社區兩委、物業力量共5592人,混編排查全區12條街道,109個社區,898個網格,共排查186045戶、427430人。
  • 商場菜品全,菜攤進社區,社工送上門……在朝陽「吃菜不難」
    在朝陽區,不僅各大規模以上超市春節不歇業,社區市場菜量充足菜價平穩,還有許多社區將便民菜攤設在了居民家門口,對於出行不便的居民,社區工作人員還將新鮮蔬菜送到家門,盡最大努力讓居民餐桌上豐富多樣。社區工作人員送菜上門12000斤大白菜,從河北唐山到大屯街道1500多戶居民的家門口,只用了24小時。1月31日上午11點,聽到敲門聲,家住大屯街道歐陸經典萬興苑小區的小安(化名)並沒有馬上開門,她知道這是社區物業工作人員來送菜了。
  • 路封心不封——合肥包河區社區醫生上門為孕婦做產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客戶端訊 2月1日,合肥市包河區義城街道的家庭醫生上門為居住義城老街上的孕婦做測量血壓、監護胎心等產前檢查,解除了因老街封路而給孕產婦帶來的不便。為讓居住在義城老街上孕婦安心居家,合肥市包河區義城街道組織社區醫院的醫生送產檢上門。在即將分娩的孕婦徐燕家中,社區醫生為徐燕做了詳細的檢查後,告訴徐燕一家:「血壓正常,胎心目前也很好。」聽到醫生這樣的檢查結果後,徐燕一家子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頻頻向街道和社區醫生表示感謝。在這緊要關頭,街道的貼心服務真是讓人甜到了心裏面。
  • 守護居民平安家園 黨員幹部帶頭築牢社區疫情防線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連日來,武漢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黨員幹部以身作則,將社區打造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在漢陽區永豐街仙山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名黨員就是一面衝鋒的旗幟,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
  • 社區幹部眼中「可敬的人」
    楚天都市報3月20日訊(記者盧成漢)「疫情得到控制,我們忘不了下沉的黨員幹部們。」20日,漢陽區二橋街水仙裡社區副書記楊力說,他們是居民心中可敬的人。2月15日,江城下起了大雪。來自武漢市公交二公司一分公司的魏志剛,是最早來的下沉幹部。
  • 東莞市厚街鎮多社區免費給居民派發防疫物資
    「現在出門不能沒有口罩,社區實在太有心了!」三屯社區居民尹先生感慨道,現在防護物資緊缺,社區這些暖心的舉措如「及時雨」緩解了大家的壓力,「整個社區疫情防控宣傳氛圍做得很到位,為社區工作人員點讚!」
  • 送上一碗熱湯圓!元宵佳節情暖防疫一線
    隔離不隔愛 共享元宵樂咚咚咚......「你好,我們是社區的工作人員,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們買了些湯圓放在門口了,提前祝你元宵節快樂!」2月7日上午,望嶽街道府後路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為自我隔離居民送湯圓,並隔著防盜門向對方送上自己的節日祝福。
  • 「這是一位居委幹部的手,敲門敲的。」
    菜單是小區內的居家隔離戶提出的每日菜單需求,在這個非常時期,這個從不買菜的小夥子每天就根據這些菜單,前往農貿市場、超市等地採購,然後再和同事每家每戶送上門。「我們在上海等你們!」大二居民區共有居民1647戶,但是居委幹部只有8名,這給居委幹部防控社區疫情帶來很大難度。這時候,已經退休3年多的居民區老書記王志鳳又站了出來。王志鳳今年64歲,此前在社區工作過多年,在居民中威信很高,她說話非常管用。原本有幾戶居民打算春節期間外出旅遊或者探親的,也都在她的成功勸說下取消了。
  • 東莞寮步: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與關懷
    疫情來勢洶洶,面對疫情,我們並肩作戰,對於被隔離人員,如同今年春晚上《愛是橋梁》告訴人們的那樣——隔離病毒,但是絕不會隔離愛。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東莞市寮步鎮通過定時回訪、送醫藥物品、生活用品等一系列暖心服務,為被隔離人員送去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