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淇憑藉《血觀音》拿到金馬獎。
電視劇《天坑鷹獵》劇照
電影《血觀音》劇照圖/視覺中國
電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劇照
電影《嘉年華》劇照
「大概是在《嘉年華》殺青的時候,算是明確地區分開表演和興趣的差別,覺得演員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工作,這輩子就走這條路了。」
眼前的這個14歲少女,在去年的華語電影圈出盡了風頭,其參演的《嘉年華》《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血觀音》分別在大陸和臺灣上映。她更憑藉《血觀音》中的精彩演出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銀幕上的文淇有著與其年齡不匹配的成熟與氣場,但回到現實,她又散發出這個年齡本有的少女氣息。文淇說,她是一個適應能力很強的人,「當我回到學校我就是一個小屁孩,會跟同學們玩得很好,但當我要工作時,會拿出該有的工作態度。所以,在劇組經常有人說我戲裡和戲外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自從演戲以來,文淇花了很長時間去「裝成熟」,而現在她更願意做一個「中二少女」,也會羨慕同齡人「有時間去享受生活」,在她的最新作品、和王俊凱合作的電視劇《天坑鷹獵》裡,「我飾演的角色算是個正常的少女,很陽光、活潑,不會像《嘉年華》《血觀音》裡面那麼複雜、陰暗。」
A 從小好動8歲拿模特冠軍
出生於臺灣的文淇,今年8月才滿15歲。
4歲那年,因為爸爸的工作關係,一家人搬到了大陸,如今在蘇州定居生活。對於臺灣的生活,文淇的大部分記憶已經模糊,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臺灣美食。或許是味蕾的記憶時間最持久,文淇每次回臺灣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臺灣食物對我誘惑太大了,只要一回去就變胖。」而關於兒時的其他記憶,大多是聽媽媽講的,「小時候媽媽會給我買很多玩具,十分鐘我就會把它們拆得亂七八糟的。」
文淇從小到大都比較好動,而爸媽則恰好相反,可以幾天都不出門。這對於一天不出門都不行的文淇來說簡直不能忍受,「有時候我就問我媽,你倆這麼懶的人怎麼生了我這麼好動的人?我媽說負負得正嘛。」媽媽一直希望女兒能成為淑女,文淇就一直安慰自己,「可能只有小時候皮而已,結果長到現在,也沒有變安靜。」
小學一年級時,因為喜歡跳舞,媽媽給文淇報了個藝術班,練些基本功,下腰劈叉之類的,她還學過新疆舞、古典舞、爵士舞。雖然文淇說自己學了六年的舞蹈,經常偷懶,但在各種才藝比賽中卻常常收穫頗豐。8歲時,她還拿到了新絲路中國少兒模特大賽的全國總冠軍。「其實都是抱著玩的心情去參加的,也沒多想。」
B 第一次試戲邊哭邊念完臺詞
一年後,文淇在一次才藝比賽中又獲了獎,蘇州有家報社採訪她。採訪地點約在了一個攝影棚,當天剛好韓雪擔任製片兼主演的電視劇《淑女之家》同在攝影棚面試演員。
很多年輕小女生跑來試戲,但韓雪都不滿意,後來發現了正在接受採訪的文淇。「我大概看了十分鐘的劇本,通篇都是個人獨白,我就照著稿子念。雖然我沒有看過完整劇本,但是能感覺到那個小女孩真的很慘,從小就沒見過爸爸,讀著讀著就開始痛哭,邊哭邊講。」
這是文淇第一次看劇本,也是她第一次表演。試完戲後,韓雪就將劇中這個15歲的小女孩改成了9歲,連夜將文淇從蘇州帶回上海劇組,試戲服換尺寸。文淇也就這樣極具戲劇性地進入到另一個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領域。
文淇的媽媽學的是商業金融類專業,在文淇出生前是一位銀行主管,爸爸是做高科技類的工作。「就我和他們從事的工作行業完全沒有關係,我可能走了一個岔道。」
不過,對於女兒的選擇,文淇的爸媽都很開明,「他們非常支持,希望我開心就好。」從文淇開始拍戲到現在,媽媽辭了職一直陪著女兒,「每部戲她基本都會跟著,不太放心我,很擔心我的安全,還有一方面也是怕我搗亂,怕我太皮了。」
C 看完《血觀音》嚇得汗毛豎起來
2015年的一天,之前拍攝電影《快手槍手快槍手》時認識的服化組長告訴文淇,有部叫《嘉年華》的電影正在找一個12歲的小女孩,正好與文淇同齡,可以去試一下。
文淇就找到了《嘉年華》的導演文晏,聊了很多次,不停地試戲。「但文晏導演覺得我不太像那個12歲的角色小文,就讓我試了下15歲的小米,最後算是冒險用了我。」
拍攝時,文晏也並沒有給文淇看完整的劇本,只給了她屬於小米的那一部分,「在戲裡我和小文是沒有交集的,可能文晏導演希望我不要同情小文,讓我跟她保持距離感和陌生感。」在表演上,文淇也沒有刻意想太多,「一半靠導演指導,一半靠自己的直覺。當你真的和角色合為一體時,有些動作是不需要思考的,就是本能。」
《嘉年華》中的小米成熟冷靜,有一種超出同齡人的老練,很難想像當時的文淇僅有12歲。也正是從這部電影開始,文淇給觀眾留下一個早熟少女的形象,比如《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那個想要嫁給方木的叛逆少女,《血觀音》中那個外表乖巧,內心腹黑的小女兒。對此,文淇也很驚訝,「其實我是看到《嘉年華》和《血觀音》的成片之後才發現,我演了一個那麼黑暗、成熟的角色。」《血觀音》給文淇的這種反差效果更強烈一些,因為在拍攝過程中,整個片場都是嘻嘻哈哈的,「看到成片的時候,我整個人的汗毛都豎起來了,心想,天吶,自己怎麼會演這種電影?覺得太嚇人了。」
D 角色太壓抑自行選擇性失憶
《血觀音》中文淇飾演的小女兒棠真有一場強暴戲。開拍前,導演楊雅喆將文淇、文淇媽媽以及經紀人叫到一起,嚴肅地討論過這場戲,等四個人都了解並同意之後才準備拍攝。導演還特地找來片中男演員在表演室裡跟人偶排練整個動作,讓文淇在一旁觀看。等到正式開拍時,「所有人都會以一種工作的態度去對待這場戲,不會有類似於害羞或者緊張的情緒。」聊到這場戲時,14歲的文淇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冷靜。
由於飾演的角色大多性格壓抑,爸媽起初也擔心女兒的心理健康。「我會跟他們講,這部戲能讓我有所收穫,會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他們也就同意了,覺得我既然堅持,就沒有理由去阻止。」
其實,最初,因為缺乏經驗,「有時候不知道怎麼抽離角色本身」。拍攝《嘉年華》時,有一場戲,小米決定去做妓女,坐在鏡子前,給自己戴耳環塗口紅,「拍完那場戲,我哭了十分鐘,完全停不下來,就像自己遭遇到什麼不幸一樣。」不過,現在的文淇學會了控制情感,會選擇性地失憶,「當我要開始回憶一件事時,會選擇快樂的部分,一些想要逃避或者很難過的回憶我會選擇忘掉它。所以到目前為止,我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有時間,文淇也會選擇性地翻看自己之前的作品,「《血觀音》我會一遍一遍地看,去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嘉年華》因為題材太過沉重,每次看完都覺得難受,所以看得會少點。」
翻看文淇的微博,你會發現她就是一個愛瘋愛玩的14歲少女。組圖來自藝人微博
翻看文淇的微博,你會發現她就是一個愛瘋愛玩的14歲少女。組圖來自藝人微博
翻看文淇的微博,你會發現她就是一個愛瘋愛玩的14歲少女。組圖來自藝人微博
翻看文淇的微博,你會發現她就是一個愛瘋愛玩的14歲少女。組圖來自藝人微博
翻看文淇的微博,你會發現她就是一個愛瘋愛玩的14歲少女。組圖來自藝人微博
【你不知道的她】
很想演喜劇
對於挑選角色,文淇很有主見,「我一定會看過劇本,再考慮接還是不接,最終的決定權在我。如果角色很對我胃口或者我很感興趣就一定會接,會以各種方式得到它。」她也希望未來嘗試一些喜劇,「就是純喜劇那種,但目前都沒人找我,可能導演怕喜劇被我演得太陰暗。」
請全班男生看《嘉年華》
和其他同齡女孩一樣,文淇也追星,但屬於理智型。她喜歡一個1995年出生的澳大利亞歌手,叫戳爺(Troye Sivan)。最早文淇是看了他之前拍的很多反校園暴力、反霸凌、反性別歧視的視頻,「覺得他非常有正能量,同樣是青年人,他怎麼就那麼有思想,慢慢地我就把他當成一個目標。」拍完《嘉年華》,文淇也開始關注一些社會話題,去搜集一些像是童工、黑戶口,校園霸凌等話題。電影上映時,她特意邀請同班男生去看,「希望他們提前了解一下這些事。」
最喜歡黃渤
在男演員中,文淇特別喜歡黃渤,「黃渤老師的人品、演技都是我的目標。」而女演員中,舒淇、惠英紅、葉德嫻等都是文淇想要成為的那種演員。
面臨中考有壓力
對文淇而言,現階段最大的煩惱就是下個月的中考,「一直有塊大石頭壓在我心裡,很有壓力。」文淇坦言自己的功課在班裡算中等,文科比較好,理科相對弱。之前拍戲,她會請家教,最近一個月基本停工,回學校瘋狂補習。
未來想考導演系
至於幾年後的高考,文淇計劃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或中央戲劇學院,不過不是表演系而是導演系,「還是希望自己全面發展一點,如果去讀導演系,可以幫我提高對演員的了解。」
粉紅裙
心中過不去的那道坎兒
文淇說,因為不太會交流,加上自尊心又很強,自從開始拍戲,她花了很長時間「裝成熟」,掩蓋自己的弱點,不讓別人觸碰到,「如果我變成大人,或者變得跟大家一樣成熟,就會看起來沒有那麼特別了。」直到拍完《血觀音》,導演楊雅喆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其實你很中二,和普通少女差不多。」那一刻,就像謊言被戳穿一般,「我到底是成熟還是中二?」後來,文淇發現「人的一生其實做中二少女的時間很短,也就六七年,所以我覺得還是趕緊珍惜這些時光,開始喜歡粉色,開始給自己買裙子、小涼鞋,開始學會打扮自己。」
在此之前,文淇的衣服基本都是黑白灰系列,怎麼中性怎麼來,「現在有了一顆想要變成少女的心。」不過,轉變總歸沒有那麼快,粉紅裙依然是文淇心中過不去的那道坎兒,「之前我也說過我的自尊心很強,當我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時,我就選擇不做它,或者不讓你們看到我在做它,所以,當我覺得我穿粉紅色衣服很醜的時候,就不會讓你們看到,之前穿過也只有在正式場合或者人家逼我,我才會穿。」
愛金庸
最喜歡鐵漢柔情的蕭峰
採訪的當下,化妝間的桌子上摞著幾本厚厚的書,這是文淇的習慣,無論外出拍戲,還是參加活動都會隨身帶幾本書,這次帶的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文淇說,大概從十二三歲開始,她喜歡上了金庸,《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已經看完了,最喜歡《天龍八部》裡的蕭峰,「他是那種鐵漢柔情的大英雄,一心一意對自己心愛的女孩,很善良,但結局卻很悲情。」
文淇看書沒有固定的書單,大多是偶然間看到一些片段或介紹,就去找它的出處。之前她看到一段文字,講的是一個叫茶峒的小鎮,有點像世外桃源的感覺,「那些描寫很美好,然後我就去找它的出處,後來知道是沈從文的《邊城》,講的是湘西的風土人情。」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原著小說文淇也找來讀了;《指環王》系列是她心中排名前三的電影,她覺得原著肯定也不會差,就去看了,「果然很厲害」。
採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實習生 夏秋子
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