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發布僅限服務於書畫愛好者,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以便及時刪除、更改!
茶花為山茶科山茶屬的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樹形因品種不同而有異。茶花枝葉茂密,老枝灰褐色,嫩枝綠色或黃綠色、綠褐色至紅棕色。樹冠圓形或橢圓開、傘形或圓錐形,葉片革質、互生、光滑無毛,表面綠色或深綠色,有光澤。山茶花為兩性花,單生或幾朵生於枝頂或葉腋間,花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花色有白、紅、粉紅、桃紅、深紅、紫紅、黃、綠、紅白相間等。
茶花局部
花朵的畫法
單片葉子的畫法
一組葉子的畫法
枝幹和葉子組合的形態
茶花白描
在畫茶花的時候,先將枝幹的形態畫出來,然後用細一些的線條將花瓣的形態表現清楚,以表現茶花嬌豔美麗的特點。葉子的外輪廓用線稍粗,葉脈用線稍細,同時注意葉子的特點及穿描關係。
山茶花視頻
茶花繪製步驟解析及注意事項
步驟一
茶花步驟圖一:花用略重的墨勾線,葉子用重墨勾,梗用墨略淡。注意事項:勾線——體會用寫的方法,不要描。用筆力度均勻,力量不外露。講究線條如同「折釵骨」「屋漏痕」,轉折圓潤。運筆的速度不宜過快或過慢。起筆收筆到位,起筆頓比,形成「丁頭」,收筆控制住力度,逐步提筆,形成「鼠尾」。花用略重的墨勾線,因為花是比較深的顏色。葉子用重墨勾,梗用墨比葉子略淡。
步驟二
茶花步驟圖二:花用洋紅加朱膘加白粉調和色平塗,葉子正面用墨加花青分染,葉子反面及芽包用草綠平塗,梗用淡墨皴,加重墨點染。注意事項:平塗——花用洋紅加朱膘加白粉調和色平塗,淡淡的,不可過厚。平塗時注意花的外輪廓墨線不要沾到,花裡面花瓣部分的墨線全部用調和色覆蓋。葉子正面用墨加花青分染,墨和花青的比重各一半。葉子反面及芽包用草綠平塗,草綠是有花青及藤黃各一半調和而成。梗用淡墨順著結構皴,加重墨點染。
步驟三
茶花步驟圖三:花用洋紅加朱膘從根部分染,葉子正面草綠罩染,葉子反面及芽包用四綠從尖部分染。注意事項:罩染——花用洋紅加朱膘從根部分染,不可一次到位,多分染幾次,每次待完全乾透後用淡礬水平塗,幹了後再分染,反覆多次直到花看著嬌豔為止。葉子正面用草綠罩染,葉子反面及芽包用四綠從尖部分染。
步驟四
茶花步驟圖四:花用白粉從尖部提染個別部分,葉子正面用石綠提明線,梗用赭石加淡墨罩染。花用白粉勾花蕊絲,用白粉加藤黃調和色立粉花蕊。注意事項:點提——花用淡白粉從尖部提染個別部分,葉子正面用石綠提明線畫出葉筋,梗用赭石加淡墨罩染淡淡罩染。點蕊——花用白粉勾花蕊絲,注意蕊絲從花心部分四散圍繞花心,用白粉加藤黃調和色立粉花蕊,調的顏色略濃稠,小筆沾滿,筆尖輕點紙上,點出飽滿的圓形花蕊。
《茶花文鳥圖》工筆創作示範
步驟一
畫中是山茶花,顏色很是豔麗,因此文鳥的色彩就減弱一些,以紅色的喙與花有個呼應。山茶花以紅色為主,所以勾線時可用中墨勾花,重墨勾葉,濃淡墨勾枝幹。細心勾出小鳥,注意各部分用線,刻畫出質感。
步驟二
朱磦平塗花頭,中墨分染葉子,正葉墨色重,反葉墨色淡。濃淡墨染出鳥的羽毛質感,並皴擦枝幹。
步驟三
曙紅加胭脂分染花瓣,調綠色罩染葉子。花青分染葉子,從根部起到接近葉尖,要染得自然均勻,赭石加胭脂分染葉尖。赭墨皴染枝幹。深入刻畫文鳥,罩染顏色每一遍應薄一些,不要染得很重,失去了羽毛的質感。
步驟四
淡硃砂罩染花瓣,鈦白勾蕊絲,藤黃加白點花葯,用胭脂復勾花瓣外輪廓。給鳥絲毛、點睛,完成細節。根據整幅畫的色彩關係進行調整,不足之處加以補充。
李曉明老師的《臨茶花白頭圖》畫法步驟
第1步:用鉛筆在素描紙上打稿後,將宣紙覆蓋在其上方,用勾線筆將其拷貝。這幅作品用筆講究粗細及筆速變化,勾線時要將筆鋒90度垂直於紙面,中鋒行用筆。線條的粗細不是靠筆鋒的正側來表現,而是要依靠手指對毛筆筆鋒提按力量的精確控制完成。用濃墨勾勒茶花花頭、正葉,以及細小枝幹。葉子主要用釘頭鼠尾完成。用稍微淡的墨色勾勒反葉以及老枝幹。白頭鳥用淡墨勾勒,其足部用重墨勾出。完成白描稿後將其裱在畫板上。
第2步:這背景用底紋筆蘸取淺灰色(灰色加墨家大量水)整體刷一遍。帶畫面幹後用比蘸取中等濃度的朱biao平塗花瓣。花蕊平塗粉黃色(藤黃加白),花絲用白平塗底色。正葉用中等偏淡的青綠色(草綠加翡翠綠)平塗。用淡汁綠色(酞青藍加藤黃加少許朱biao)平塗反葉、萼片、芽苞。禽鳥用淡墨分染出明暗。用淡白色將後頸、胸腹等淺色部分罩染。
第3步:用曙紅將花瓣統染,從花瓣根部往邊緣染。邊緣大約六出1釐米。花瓣左右兩側留白面積較小。最前方的翻卷的正瓣,根部可以留出水線。反瓣的用色比正面花瓣顏色稍微淺些。花蕊部分用根部用稍微看到一點花房,用很淡的赭墨色分染出一個半圓形。花蕊的半圓形中間,用淡赭墨色從中間往四周斡染。
第4步:用淡墨統染正面葉子,墨色要染開,過度的範圍要大,要自然,表面的葉子染色不用過重,底層的葉子可多染兩遍。反面葉子用赭墨色(朱磦加少量墨)淡淡的統染,也是根部重,葉尖淺,留白和正葉類似,基本上是V字形。
第5步:用淡墨依據樹枝的前後壓蓋關係及疤節的起伏,進行簡單的皴染。禽鳥在本步驟繼續用淡墨分染。其中鳥背部、胸腹部用色很淡。飛羽平塗中墨留水線。復羽部分平塗淡墨留出水線,尾與部分也一樣。但尾羽尖端部分稍微的淡染一點。頭部,小面積分染中墨。上嘴,由尖端往根部提染中墨。
第6步:反葉中間的主筋用淡墨紅色(曙紅加少量墨)復勒。其他的輔脈,用淡胭脂水(胭脂加大量水)直接勾。幹後,用中等偏淡的四綠色(三綠色加白)在輔脈的陽面復勒。萼片和芽苞的畫法基本等同於反葉。芽苞最小的尖端最凸起處可以四綠提勒一下。正葉先用重墨復勾墨線模糊處,尤其是正中間的主筋,根部都要復勒,到了尖端線條要迅速的變細,後用淡墨勾勒細小葉脈。再用薄三綠順著主筋的陽面復勒。邊緣破損的地方用墨褐色(朱磦加墨)碎筆點寫。
第7步:花頭先用中墨復勾模糊的墨線,然後用粉黃色(藤黃加白)貼著花瓣結構的裡層復勒一遍,用筆要靈活,不要死板。花絲用濃白粉貼著線條的陽面細心的復勒。用濃粉黃色點花蕊,幹後再用很淡的赭石水在花蕊中間小心的滴一滴淡色。老枝幹用濃墨點苔,幹後,用濃頭青復點一遍,點時周圍留出黑邊。用中墨勾出腿爪部分,然後再用頭青加少許四綠填寫亮部的鱗甲。所有的黑色部分,用重墨絲毛。所有的綠色部分用花青加墨絲毛,其所有白色部分用濃白色絲毛。絲毛用筆一定要輕巧,建議在草稿上多做練習。絲毛的線條是兩頭輕,中間重,分組絲毛較為合適。羽筋,用中等濃度白色復勒。嘴中線用重墨復勾,雀舌用淡赭石直接點寫。最後用焦墨點睛,濃白粉點高光。
局部細節
山茶花白描示範
茶花作品示範
(提示:點擊書面閱讀國畫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