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被遺忘的城市,與福建土樓齊名,稱為「世界客都」卻少有人知

2020-08-19 私享世界

說到廣東「圍龍屋」,你可能有點懵,但提起福建永定土樓或者江西贛州圍樓,一定會恍然大悟。實際上,它們只是客家民居不同樣式的叫法,源於客家人從中原往南大遷徙,通常按姓氏宗族組建。民居對外封閉、內部敞開,一村一圍,或一村三五圍,既聚居又防禦自衛。



這些或圓或方,或似馬蹄,或像八角的建築,因其獨特的風格被譽為「東方文明璀璨明珠」,在世界民居建築中也是獨一無二的。電影《花木蘭》、《大魚海棠》等作品中都以其為原型,引得不少中外遊客前往打卡。



但與福建和江西土樓名揚四海的境況相比,廣東客家圍龍屋似乎有些過分低調,大部分還不太被外人熟知。這些歷史悠久的民居,主要散布於「世界客都」梅州各個鄉鎮,約2萬多座。布局大多依山而建,村前為半月形池塘,與半圓圍龍屋相搭配,猶如陰陽兩儀的太極圖,有著「天圓」之意。



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俗風情處處展示了人文歷史,今天就去梅州具有代表性的幾處看看,感受古老的客家文化。


僑鄉村


地處梅縣區南口鎮的僑鄉村,是一個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村子位於國道邊,交通較為便利。一條彎曲的小河從村莊流過,裡面保存有30多座完好的圍龍屋,建築風格多樣,各具特色,有「中國最典型的圍屋古村落」之稱。



清末民初,客家人興起了下南洋謀生的潮流,僑鄉村許多人也不例外。在外事業有成的華僑回鄉後,買田買地建大屋,於是小小的僑鄉村,形成了壯觀的客家建築群落,歷經百年滄桑,仍如昨日。



較為典型的有印尼華僑潘立齋建造的德馨堂,是一座兩堂四橫兩圍龍建築,俗稱雙層圍龍,一排一蓋青瓦透著自然樸實;同為印尼華僑潘展初建造的承德堂,則為五合槓式圍龍建築,雕梁畫棟,禾坪有一個小花園別致又親切。



梅縣區最大的客家圍龍屋之一,要數僑鄉村人潘祥初創建的南華又廬,歷時18年之久,有「十廳九井」之稱。建築風格秀麗古香,且帶有西洋味道,仿佛從歷史長河中走出來的人文極盛。世界著名量子化學家潘毓剛博士便是創建者後人。



泰安樓


泰安樓位於大埔縣湖寮鎮,距今已有255年的歷史,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樓。



泰安樓的大門非常獨特,遠看是一座雄偉的門樓,近看才發現原來是鑲嵌在牆上。據說泰安樓的主人藍姓祖公是做生意發家的,沒有功名所以不能建門樓,遂想了這麼一個辦法。


另外正門門匾上的「泰」字,也與常規不同,少了一點。據說也是跟建築風水學有關。樓門前的池塘設計的也極為絕妙,無論站著還是蹲著,都能看到泰安樓與其倒影組成的美麗畫面。



通過鑲在牆上的大門走進泰安樓,好像走進了一個洞天福地,整個圍龍屋呈四方形分三層。三層方形樓房把主體平房環抱在中間,形成樓中有屋,屋外有樓的格局。泰安樓內至今還有藍姓後人居住,年長者甚至已逾百歲,穿行其中,與他們拉拉家常,十分安逸。



花萼樓


坐落在大埔縣大東鎮的花萼樓,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土圍樓,設計與福建土樓相似,距今有近四百年的歷史。相傳取此名,一為所建圓形樓呈花萼狀,二暗指家庭兄弟鄰居間相親相愛,如同花與萼一般。



從土圍樓高層俯瞰,樓內有個用大小不等鵝卵石鋪成的巨大圓形天井,中心飾有古錢幣,代表人們祈求豐衣足食的心願。每年正月,村裡會鑼鼓喧天,鞭炮陣陣,村民們抬著觀音像前往天井處,祭品和香燭早已擺放在其間。這處讓客家人引以為傲的建築,此刻淋漓盡致展現著它的歷史與文化地位。




儘管相比福建永定土樓的殷實氣派,花萼樓顯得十分樸素,私以為更接地氣。來往遊客不多,倒落得個清靜自在。在裡面慢走,就像在讀一本歷史傳記,不時聽居民講述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愈發激起對客家文化的嚮往。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北京被「遺忘」的景區,曾與天壇齊名,門票只要1元卻少有人知
    北京經濟實力雄厚,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可卻有很多人忽視了它是我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可北京卻是中老年人最嚮往的旅遊城市,故宮、長城、天安門廣場、圓明園等都是家喻戶曉的景點,儘管北京的消費頗高,每年仍有眾多遊客前往。
  • 廣東這一城市火了!客家人聚集地,監控遍布被譽為「世界客都」
    廣東這一城市火了 !客家人聚集地,監控遍布被譽為「世界客都」說起客家文化,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福建人,閩南語,但其實客家作為一個漢族的民系,不只是局限於某個地區或者是某個人。我國至今還有很多地方住著客家人,甚至國外也有很多客家人的身影。
  • 福建被遺忘的一條河流,是省第二大河流,僅次於閩江,卻少有人知
    如今在對我國的河流整體發展上看,河流的發展本身也就是一條比較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組成城市的環境來說的話,它們所產生的作用和價值也是很高的,當然,在這些河流中看來,有的省份發展也是屬於被人所忽視的,而更多的則是很容易就被低估的,這主要是跟它們的河流名氣是有很大的關係。
  • 廣東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歷史上繁榮昌盛,孕育客家文化卻少有人知
    廣東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歷史上繁榮昌盛,孕育客家文化卻少有人知隨著如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旅遊景點被人們發現,歷史悠久的古鎮成為了人們青睞的旅遊勝地,在古鎮中我們依稀能夠看到過往的煙火氣息。我國有很多知名的古鎮,比如聞名天下的烏鎮,周莊古鎮,鳳凰古城等,但還有一些古鎮被人們所遺忘,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景點就是一處被人們遺忘的古鎮,一起來看看吧。
  • 福建被遺忘的一條河流,是省第二大河流,僅次於閩江,卻少有人知
    如今在對我國的河流整體發展上看,河流的發展本身也就是一條比較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組成城市的環境來說的話,它們所產生的作用和價值也是很高的,當然,在這些河流中看來,有的省份發展也是屬於被人所忽視的,而更多的則是很容易就被低估的,這主要是跟它們的河流名氣是有很大的關係。
  • 福建最不該被忽視的古城,離高鐵站只有7公裡,歷史悠久少有人知
    福建最不該被忽視的古城,離高鐵站只有7公裡,歷史悠久少有人知隨著現如今時代的發展,很多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都漸漸被人們遺忘,保留下來的只有一些古城,古鎮,它們的存在才讓我們看到了曾經的歷史。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古鎮就是位於福建的長汀古城,這個古城被人們稱為「福建的西大門」,一起來看看吧。長汀古城,位於福建長汀,獨特的地理位置被人們稱之為「福建的西大門」,位於武夷山脈南麓,南邊與廣東距離很近,西面與江西接壤,擁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來這裡旅遊也是非常方便,與長汀南站只有7公裡的距離,所以去古鎮旅遊交通也是非常方便。
  • 廣東最美的客家圓樓,設計充滿文化內涵,深藏深山400年鮮有人知
    近年來,許多人都在《大魚海棠》《長安十二時辰》等熱門影視作品中,看到獨具特色、蔚為壯觀的客家土樓,並由此心生嚮往,想對客家土樓的傳奇來歷和人文內涵一探究竟。其實,客家土樓除了在福建省內比較常見之外,在廣東的「世界客都」梅州也同樣分布著不少土樓,其中位於梅州大埔縣的花萼樓,堪稱中國客家土樓的代表作,有著「廣東第一圓樓」的美譽。作為目前廣東規模最大的客家土圍樓,花萼樓坐落在距離梅州大埔縣城45公裡處的鄉間,與世隔絕,背山面河,坐擁綠水青山。
  • 廣東這一城市火了!客家人聚集地,監控遍布被譽為「世界客都」
    廣東這一城市火了 !客家人聚集地,監控遍布被譽為「世界客都」說起客家文化,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福建人,閩南語,但其實客家作為一個漢族的民系,不只是局限於某個地區或者是某個人。我國至今還有很多地方住著客家人,甚至國外也有很多客家人的身影。
  • 廣東偏遠深山中,藏著一座圓形的客家土樓
    說起土樓,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福建土樓,其實在與福建交界的廣東梅州和潮州,同樣分布著大量的土樓,其中尤以梅州大埔的花萼樓和潮州饒平的道韻樓為代表,這兩座代表性的土樓各有名號,花萼樓號稱「廣東第一圓樓」,道韻樓號稱「中國最大的八角圍屋」。
  • 廣東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歷史上繁榮昌盛,孕育客家文化卻少有人知
    廣東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歷史上繁榮昌盛,孕育客家文化卻少有人知隨著如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旅遊景點被人們發現,歷史悠久的古鎮成為了人們青睞的旅遊勝地,在古鎮中我們依稀能夠看到過往的煙火氣息。我國有很多知名的古鎮,比如聞名天下的烏鎮,周莊古鎮,鳳凰古城等,但還有一些古鎮被人們所遺忘,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景點就是一處被人們遺忘的古鎮,一起來看看吧。
  • 廣東一小小古村,白天張揚夜晚保守,僅百年歷史卻與福建土樓齊名
    在廣東歷史上,基本上每個歷史文化古村古鎮都和僑民掛鈎,依靠華僑文化的一些村莊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從最初的兩棟住宅到現在的近2000座碉樓,發生了什麼變化,它是廣州開平市的自力村,一個古老的小村莊,為什麼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福建土樓|客家人的土樓王國
    福建 土樓被稱為「土樓王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像天上的飛碟,像地下拔地而起的蘑菇。2008年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看,這一次終於逮住機會放飛了。小編這次主要遊玩南靖 土樓,景點是:田螺坑,裕昌樓,塔下 村,懷遠樓, 雲水謠,和貴樓。住了一個晚上因為想感受下這幽靜的土樓王國。所以安排3日遊。地理位置:福建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大多數為客家人所建,所以又稱「客家土樓」。
  • 福建最不該被忽視的古城,離高鐵站只有7公裡,歷史悠久少有人知
    福建最不該被忽視的古城,離高鐵站只有7公裡,歷史悠久少有人知隨著現如今時代的發展,很多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都漸漸被人們遺忘,保留下來的只有一些古城,古鎮,它們的存在才讓我們看到了曾經的歷史。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古鎮就是位於福建的長汀古城,這個古城被人們稱為「福建的西大門」,一起來看看吧。長汀古城,位於福建長汀,獨特的地理位置被人們稱之為「福建的西大門」,位於武夷山脈南麓,南邊與廣東距離很近,西面與江西接壤,擁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來這裡旅遊也是非常方便,與長汀南站只有7公裡的距離,所以去古鎮旅遊交通也是非常方便。
  • 歷史悠悠的福建土樓,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
    土樓由一系列用木頭建造、用泥牆加固的巨型多層房屋,在福建東南部。建於十五世紀和二十世紀之間,這些龐大的公共住宅是按照風水原理建造的,並有目的地被安置在茶葉、菸草、稻田和茂密的松木和竹林之中。這種結構被稱為福建土樓。
  • 廣東又一景點走紅,位於佛山的「蘇州拙政園」,門票15少有人知
    多半人會想到蘇州的園林,以及北京的皇家園林,但很少有人知道,廣東也有名氣最大的四座古典園林。今天要說的這個園林,和蘇州拙政園,承德避暑山莊,北京頤和園等等的古典園林建築齊名。並且還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它就是佛山順德清暉園。先來看看清暉園的景色。要概括的話,這裡的景色大概有18處之多,基本上都是一些古建築,既然是園林,這裡的花草樹木自然是少不了。
  • 福建土樓:客家人靈魂的歸宿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中原的戰火逼得人們漸漸遷徙,有人北上闖關東,有人南下,而他們當中較早的那一批,便隨著歷史的進展而不斷南下發展,成了福建一帶最早的客家人,修建了土樓——並成為了世界遺產的一部分。福建土樓以其獨特的圍屋造型而聞名,在這裡每個房間之後十幾平方米,鄰居相隔,都是知根知底的,生活在這裡就仿佛是住進了一個大家庭裡面,哪家多了水果,竄門送給另一家,居住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空前的團結會明白什麼叫做鄰裡。
  • 福建土樓知多少,這些土樓你都去過嗎?
    福建的特色建築裡土樓是一個不得不提到的名字一座座土樓裡承載的是一樁樁往事和歷史走進土樓,走進福建走進土樓,走進歷史田螺坑土樓群南靖擁有各類土樓1.5萬座,現存百年以上土樓50多座,堪稱「土樓王國」其中,田螺坑土樓是南靖土樓必去之地。田螺坑土樓群位於南靖縣書洋鎮上坂村,距南靖縣城山城鎮60千米,是福建土樓的標誌性建築,俗稱「四菜一湯」。@李儲全田螺坑土樓群主要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一座橢圓樓組成,分別是步雲樓、振昌樓、瑞雲樓、和昌樓、文昌樓。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路秉傑帶領師生完成《福建南靖圓寨實測圖集》後說:「沒有看到南靖田螺坑的土樓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樓。」
  • 「福建土樓」,中國第三張名片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土樓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國家森林覆蓋率第一,這裡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這裡有八山一水一分田,這裡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發源地。以前去福建基本都是去武夷山,湄洲島,太姥山,泉州開元寺這些地方。
  • 廣東最美的客家圓樓,設計充滿文化內涵,深藏深山400年鮮有人知
    近年來,許多人都在《大魚海棠》《長安十二時辰》等熱門影視作品中,看到獨具特色、蔚為壯觀的客家土樓,並由此心生嚮往,想對客家土樓的傳奇來歷和人文內涵一探究竟。其實,客家土樓除了在福建省內比較常見之外,在廣東的「世界客都」梅州也同樣分布著不少土樓,其中位於梅州大埔縣的花萼樓,堪稱中國客家土樓的代表作,有著「廣東第一圓樓」的美譽。作為目前廣東規模最大的客家土圍樓,花萼樓坐落在距離梅州大埔縣城45公裡處的鄉間,與世隔絕,背山面河,坐擁綠水青山。
  • 山歌船燈迎接火炬 「世界客都」傳遞「潮流」
    新華網廣東梅州10月24日體育專電(記者葉前烏夢達)廣州亞運會聖火24日在「世界客都」梅州傳遞。受颱風「鯰魚」影響,亞運聖火此前兩站的傳遞都在風雨中進行。23日「鯰魚」繞過廣東在福建登陸後,梅州的雨水也隨之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