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儺、伽葉見人事才傳經,如來為何不阻攔?唐僧不懂如來的苦心!

2020-12-14 解憂文史

西遊故事百家談!歡迎來到小解話西遊之良苦用心篇。

西遊是毫無爭議的中國神話之王,動人心弦的故事,稀奇鋒利的語言,曠古爍今的腦洞,都令後世讀者沉醉不已。在感嘆作者能夠將如此龐大的奇幻世界一氣呵成的同時,我們還注意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情節,那就是當五眾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靈山受封時,第一次取得的竟是無字經書,只有支付了「人事」後,才拿到了真經。

很多讀者至此,便得出了一個結論:原來身為萬佛之祖的如來亦有貪念!這不能怪讀者,因為種種跡象表明,如來的確好像逃脫不了嫌疑。畢竟阿儺、伽葉索要人事之事,如來早就洞悉,但是他卻是怎麼說的呢?

原著中寫道如來之言:「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可見,如來對要人事是持有肯定態度的!而且為了鞏固這個觀點,他還舉了一個前者案例,稱三鬥三升米粒黃金換取真經太少了。這話就很明顯了,言外之意就是告訴唐僧:趕快拿來吧,別囉嗦了!

但是,這裡,小解便再也按捺不住了,因為這裡面破綻的東西實在太多!

最明顯的:阿儺、伽葉是誰?為得人事而傳假經,他們有這麼low嗎?答案肯定是沒有!為何?如果你仔細研究過原著就能發現,阿儺、伽葉二人可謂是如來身邊的紅人,最開始降服悟空時如來身邊跟著的是他倆兒,後面中途降妖伏魔過程中,只要如來出山身邊跟著的必是阿儺、伽葉!

如此說來,阿儺、伽葉應當是如來的愛徒了,如果二人的思想覺悟很低的話,如來必定不會喜歡,反過來講,既然如來中意二人,那麼他們的道行一定是很高的。所以在靈山發生的一幕,很大可能性上不是阿儺、伽葉的本意,而是如來的幕後指使!

那麼如來為何要幕後導演這一齣戲呢?其實原著告訴我們了,如來想要的東西他已經拿到了,那就是紫金缽盂,唐王李世民御賜給唐僧的珍貴寶物。難道如來真的是因為貪心而想得到紫金缽盂?

非也。如來實際上是良苦用心之舉,只是二貨唐僧一直沒有領悟到,非得如來用此招才能達到目的!那麼事情真相是什麼呢?

唐僧到靈山後成了佛,他與這俗世間的唯一聯繫就是這紫金缽盂了,從最後唐僧的表現來看,他是不太捨得這個碗的。然而佛家遵行的是:「一路向心行,本來無一物。」如來沒收了紫金缽盂,就是為唐僧斬斷了世俗的牽絆,為他消除了這最後的滯礙!

本來無一物,首先身上必須空無一物,沒有外界的幹擾,才能達到心之空曠,才能真正成為佛。唐僧是如來座下弟子金蟬子轉世,如來必然要為他安排好一切,只怪唐僧他不懂愛啊!

參考書目:《西遊記》

相關焦點

  • 燃燈古佛化解,唐僧的無字經書,這真的是如來本意嗎?
    很多人都說靈山是不講規矩的地方,如來佛祖曾經「開憐憫之口,大發慈悲之心」,派唐僧去西天取三藏經卷,超脫東土大唐的苦惱,但是阿儺、伽葉卻百般刁難。可憐的唐僧,千辛萬苦趕到靈山,還被拒之門外,阿儺、伽葉按照規則,將「無半點字跡」的白紙,傳給了唐僧,其實這一切,有一人是最清楚的,他就是燃燈古佛,在西遊故事發生的時候,他老人家已經退居幕後了,也就是說,這些事情他已經無權過問了。
  • 神話:西遊記中,傳經的時阿難與迦葉要收人事,佛祖為何不阻止?
    看過的人都會發現,在最後一集中,唐僧師徒四人到達西天大雷音寺的時候,得到了佛祖的肯定,讓阿難和迦葉去傳佛經,但是兩個人卻向他們所要人事,這是怎麼回事呢?佛祖也不管管麼?其實裡面大有淵源。阿難迦葉收保護費這件事,如來佛祖是知道的,還點頭應允了。對於這種赤裸裸的賄賂行為,佛祖美名其曰: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什麼意思呢?
  • 如來佛祖十大弟子中並沒有金蟬子,唐僧真是如來佛祖二弟子金蟬子...
    ——唐僧,分明就是如來佛祖授意觀音菩薩託生給殷溫嬌的。原因很簡單。唐僧的前世是如來佛祖的二徒弟,名喚金蟬子。由於不認真說法,輕慢佛之大教,才被如來佛祖貶去真靈,「轉生東土」。那麼,唐僧——金蟬子,真的就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了考證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一下,如來佛祖究竟是誰。
  • 西天大雷音寺誰才是真的法力無邊,敢和如來佛祖叫板.看完真怕
    誰知到了藏寶閣之後阿儺、迦葉卻向唐僧提出索要人事,也就是要好處費,相當於現在的名詞:小費。唐僧沒有什麼值錢之物,阿儺、迦葉就給唐僧授予了無字真經,當時唐僧只顧得高興了,一本兒也沒有翻看,但是正好燃燈古佛在藏寶閣,這件事的前前後後都被燃燈古佛看在了眼裡,原文這樣寫道——
  • 為何如來收了紫金缽盂,才肯傳經書,你不看凌雲渡無底船下有啥
    當時唐僧師徒隨著阿儺和迦葉來到了藏經閣,原本他們以為這經書取走就能夠回大唐了,多年來的心血也算值終於可以有回報了,但是沒想到取走經書沒那麼簡單。 但當時唐僧等人怎麼知道其中有何深意,正當他們幾個面面相覷之時,到之後唐僧才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情,原來是在問他們要禮物。 孫悟空自然是氣不過,因為他實在沒想到居然還會有這樣的一出。況且他們一路取經過來餐風露宿,吃飯還要靠化緣,師徒四人一貧如洗,實在是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不過最後,他們找遍了所有行李,終於找到了一個姑且算「值錢」的東西,它就是紫金缽盂。
  • 佛家明明要求不得飲酒,為何唐僧和如來都端了酒杯?
    西遊裡的唐僧不止一次碰過酒,這些在原文當中都能得到佐證——第一次:臨近出發以前,唐太宗和他的御弟唐僧喝了一杯酒——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飲此一杯,以盡朕奉餞之意。」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飲,只見太宗低頭,將御指拾一撮塵土,彈入酒中。
  • 西遊:他才是西天靈山第一佛 如來佛祖也只是他的晚輩
    看《西遊記》都知道西方教教主是如來佛祖,因而西天靈山也就是如來佛祖做主了,但其實如來佛祖不是西天靈山第一佛,排第一的另有其佛,如來佛祖也只是他的晚輩。熟讀原著《西遊記》第一百回的都知道,唐僧師徒都得了正果,最後大眾合掌皈依,都念「佛、菩薩、羅漢」果位。
  • 五行山的六字金貼為何只有唐僧能揭開?如來在裡面做了什麼手腳?
    孫悟空大鬧天宮闖下「欺天大罪」,最後玉帝礙於自家神仙一個個不出力,只好請外援如來降服,結果是咱猴哥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自行反省。其實最開始時,五行山壓根就壓不住孫悟空,是如來命阿儺、迦葉將佛門六字金貼,掛於五行山頂,才將孫悟空完全鎮住。
  • 難怪唐僧被傳無字經書時沒打開來看?你看看阿難迦葉是怎麼說的?
    如來看到自己親自策劃的取經一事,唐僧一行歷經十數年終於圓滿,也是十分高興,整個接待的規格也是非常的高。在唐僧來到靈山山門之外,便有四大金剛早已在此等候,待一道道的通傳後,唐僧終於進入了大雷音寺,如來召聚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兩行排列,可以說因為唐僧,整個靈山的諸佛菩薩全都到場了。
  • 黃眉怪假冒如來,孫悟空為何不請如來或觀音幫忙?他的話說明啥?
    但是,在這個故事當中,有一個比較大的疑點,那就是黃眉怪假冒如來,孫悟空為何不請如來或觀音幫忙?在這個故事的一開始,唐僧師徒剛到小雷音寺的時候,孫悟空就曾說過,小雷音寺的黃眉怪,是在假冒如來。但是正當孫悟空想要捉拿黃眉怪的時候,卻被黃眉怪用金鐃捉住了!
  • 蠍子精到底有何背景,能破如來金身?你看她的後臺有多厲害
    西天取經剛走出女兒國,唐僧就被掠走了,這位大妖就是蠍子精,孫悟空前去要人,她自然不給,於是雙方打作一團。蠍子精很厲害,硬戰孫悟空不落下風,豬八戒看孫悟空不能取勝就上前圍攻,蠍子精一個人獨佔他倆仍然不落下風。後見天晚,蠍子精惦記和唐僧成親的事,於是一招倒馬毒樁扎破了孫悟空的頭皮,得勝回府。
  • 與青牛精大戰後,太上老君空手套如來18金山,其中有何含義?
    我們先講一下如來,我們都知道是如來派他們四人前去西天拿去經書,並經歷一路八十一場的劫難,但是也清楚這個團隊是如來讓觀音大士組建起來的,並且唐僧本來就是他的徒弟,何必那麼大費周章的去取經,好不容易到了如來面前,但是如來卻無賴了,當阿儺和伽葉向唐僧索要打點的小費的時候,他們沒有,於是他們兩個說沒有這個是不可以取經書的,就拿了無字經書給他們,後來孫悟空和八戒找到了如來去算帳
  • 菩提祖師佛教二把手,如來排第三,誰排第一
    卻說那寶閣上有一尊燃燈古佛,他在閣上,暗暗的聽著那傳經之事,心中甚明,原是阿儺、伽葉將無字之經傳去,卻自笑云:「東土眾僧愚迷,不識無字之經,卻不枉費了聖僧這場跋涉?」問:「座邊有誰在此?」只見白雄尊者閃出。古佛吩咐道:「你可作起神威,飛星趕上唐僧,把那無字之經奪了,教他再來求取有字真經。」何意也?
  • 如來佛祖那般強大,為何靈山腳下天竺國不信佛?
    唐僧師徒離開布金禪寺後,走了六十裡,趕到了天竺國王城,並在會同館中住下。  驛站中,驛丞見唐僧騎馬而來,且氣宇軒昂,知道絕非凡人。一問之下,得知唐僧竟然是中華欽差,驛丞立即盛情款待,彼此寒暄一番。  兩人的大多數對話,都和唐僧謁見其他國家驛丞一樣,無非是唐僧介紹自己來歷,驛丞介紹何時適合入朝參見國王。
  • 《西遊記》中找唐僧要賄賂的迦葉和阿難,在歷史上究竟什麼來頭?
    在《西遊記》的最後,唐僧師徒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演完戲,終於到了西天大雷音寺,各自成佛成羅漢後,如來佛祖讓手下迦葉和阿難去領著唐僧去取真經。但是迦葉和阿難百般為難唐僧師徒;阿難、伽葉引唐僧看遍經名,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這是赤裸裸的索賄啊!
  • 閒談西遊:如來為何不願派人去東土傳教?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
    著名古代小說《西遊記》,講述的就是以唐僧為首的一行人,從東土大唐,上西天取經的故事。在我國民間,這個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西天取經的開始,其實並非在東土大唐,而是在西天靈山,發起者也是如來佛祖,而非唐太宗李世民。有很多朋友好奇,如來佛祖為何不直接派人去東土大唐傳教?
  • 唐僧取經為何必須在5048天完成?這個最神秘的數字有何寓意
    在原著第九十八回,經過一番無字經書的折騰,唐僧將自己吃飯傢伙交了出去,二尊者終於癟著嘴,將經書揀了部分交給唐僧。重新回到大殿,如來問二尊者:「阿儺、伽葉,傳了多少經卷與他?可一一報數。」二尊者答:在藏總經,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與東土聖僧傳留在唐。
  • 玉帝和如來對老君奪權的絕地反擊
    但是讓真如沒想到的是,如來被玉皇用蟠桃和高官厚祿收買,不願意喚回大禹靈魂,反而把大禹肉身連同靈陽棒一起厚葬在東海深深的海底。法身佛不幹了,打跑了如來,並且說要把醜事捅出去,如來就對法身佛的徒弟伽葉說,你幫我殺了他,我給你蟠桃,其他的好處也大大的,伽葉就在法身佛念無心決的時候從背後讓法身佛圓寂成一顆珠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