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天空之鏡」,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和青海的茶卡鹽湖。但我現在要告訴大家,如果你現在想去看「天空之鏡」,那麼你不再需要去玻利維亞,也不再需要去青海,你可以直接來上海,因為上海也有「天空之鏡」。
有人會有疑問,上海也有「天空之鏡」,小編你是不是騙人啊?上海的「天空之鏡」在哪啊,我怎麼不知道?其實上海的「天空之鏡」,就在上海奉賢區海灣鎮海灣旅遊區的海邊,具體位置如上圖所示,在東海觀音寺堤岸外的海灘上。每當潮水從海灘上退去之後,積水的灘涂便成了一面光潔的鏡子,映照著整個天空,形成「天空之鏡」的奇觀。
哈哈,廢話少說,先上圖。
海岸邊的摩天輪,倒映在灘涂上。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形成鏡面,映照天空,水天一色。
發電的風車,鎮河妖的寶塔。
光的折射效果很好,可以看得清天空和烏雲的顏色,而且色差也不大。
如果沒有遠方的堤岸和前方趕海的遊客做參照,很難分得清,哪片是天,哪片是地。今日天氣好像不太好,有很多烏雲,要是碰上藍天白雲的大晴天,這「天空之鏡」的畫面還更美。
遠方的那些黑點,是在灘涂趕海的遊客。隨著時間的推移,灘涂上的積水不斷蒸發,「天空之鏡」逐漸消失,只留下乾涸的灘涂。
「天空之鏡」為什麼會逐漸消失?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天空之鏡」形成的原因。
一是灘涂上的積水能夠連成一片,這樣才能形成反射鏡面。退潮後,灘涂相對比較平整廣闊,灘涂上殘留的積水很容易連成一片(尤其是雨後),然後形成反射鏡面。
二是灘涂上殘留的積水,都是海水,海水中含鹽,鹽類物質能夠提高光的折射效果。
所以每次退潮之後,面積空曠、極其光滑平整(覆蓋著含鹽淺水層)的灘涂,變成了一面巨大的鏡子(尤其是下雨後),反射著天空的景色,形成了傳說中的「天空之鏡」。南美玻利維亞的「天空之鏡」和青海茶卡鹽湖的「天空之鏡」,其形成原因也是相似的。比如水面都都是淺水層,水面平整光潔、面積廣闊,水中都含鹽,等等。
雖然知道了「天空之鏡」形成的原因及條件,但我們怎樣才能在奉賢海灣看到「天空之鏡」呢?
首先你得選擇在灘涂退潮的時候去,灘涂上退潮了,才有積水殘留形成反射鏡面。奉賢海灣那邊的退潮時間每個月、甚至是每天都是不一樣的,去之前需要先查看一下當地海灘的潮汐時間表,確定了退潮時間再過去。比如現在5月份,退潮時間是從大概早上六七點左右開始的,退潮一直持續到中午12點左右,下午一點左右就開始漲潮了。所以最好能在早上八九點的時候趕到海邊,這個時候剛退潮,灘涂上積水多,更容易形成反射鏡面。別去太晚了,太晚了灘涂上的積水都揮發掉了,無法形成「天空之鏡」。最後,建議雨後去看「天空之鏡」,因為下完雨後,灘涂上的積水更容易形成一個大的反射鏡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越來越高,灘涂表面的積水不斷蒸發,「天空之鏡」逐漸破裂成一片片小鏡子。積水的面積在不斷縮小,「天空之鏡」的面積也在縮小。
只有部分地勢低的灘涂上還殘留著部分積水,大部分灘涂已逐漸乾涸。
灘涂完全乾涸後,「天空之鏡」消失。
你喜歡上海的「天空之鏡」嗎?如果你也喜歡,歡迎大家點讚、留言、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