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佩特拉景區的大門
門票50JD,相當於70美金,著實不便宜啊。
這個露天咖啡廳原是公元前200年-公元後200年的墓葬。從這裡到蛇道的入口還有500多米的路。
沿路一些山洞,可能是墓穴。
遊人步行的路和馬車的路是分開的。
這樣的方形石柱(Djinn Blocks)在佩特拉大約有25個,據信是權貴的墳墓或者是為當地的神靈而建,年代大致在公元前50到公元後50年間。
在佩特拉有很多貝都因人,他們在這主要是為遊客提供馬車、騎馬和兜售紀念品。
貝都因人(Bedouin)是發源於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使大部分貝都因人皈依了伊斯蘭教。他們自稱是以實瑪利的後代,或許貝都因人也是阿拉伯人祖先的一部分,有學者形容他們是阿拉伯人的「活化石」,現在大多分布在中東各國,《死海古卷》就是以色列的貝都因人發現的。約旦的貝都因人大約是12-13世紀遷徙過來的,他們中有些融入了現代城市生活中,但仍有很多依舊保持著遊牧民族的氏族部落特性,政府為他們蓋的房子他們用來住牛羊,他們不受任何政府和法律的約束,只聽酋長的,所以遊客最好不要招惹他們。
這是一座具有埃及特色的墓葬,是1世紀初當地納巴泰人修建的,上面是五座墓葬,下面是他們的大餐廳,略帶些希臘風格。這個地方貝都因人稱作「蛇道之門(Bab el-Siq)」。
這裡開始進入1.5公裡長的蛇道「Siq」。
把守蛇道入口的古代兵士。
蛇道入口的水利設施,一來為蛇道內的城市佩特拉提供水源,二來當有洪水來時起到洩洪的作用。這裡的水通過一條水道引自WADI MUSA,就是我們中午吃飯的WADI MUSA小鎮,據說是《舊約-民數記20》中摩西擊石出水的地方。公元2世紀初,羅馬人攻佔佩特拉時就是靠切斷其水源。
現在進入蛇道「Siq」,蜿蜒曲折的蛇道並不是人工修建的,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一條天然狹窄的山谷小徑。
蛇道入口的神龕遺蹟,已看不出供奉的是什麼神了。
兩邊的山石
騎驢的貝都因小孩,這裡算是寬的,最寬處有7米。
路邊古人留下的祭祀用的遺蹟。
這塊大石頭可不是天然就在這裡的,而是從外面運來專門放在這裡的,獻給庇佑佩特拉的神。
這塊石頭是天然的,看著有點像魚。
不過轉到前面看,就成了大象了。
蛇道的地面有些重新鋪過,有些仍然保留著古時的原貌,這些很可能還是羅馬時期的路面。
這裡就比較窄了,蛇道最窄的地方寬度僅2.5米。
山壁上的神龕遺蹟
貝都因人的馬車。
此處原有個公元前100-50年的石刻雕像,一個人牽著一頭駱駝,由於砂巖的硬度不是很高加之兩千年的風化,現在只能看見人的下半身和駱駝的四條腿了。貝都因人與駱駝有著數千年的情節。
蛇道長1.5公裡,兩側都開鑿有水道,一邊是飲用水,一邊是其他日常生活用水。
這也是一個防洪用的水利設施。
大約走了半個小時,突然看到了一座神殿,蛇道結束,佩特拉古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