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史詳解:我軍「山頭」的由來,每一支部隊都是一面血染的旗幟

2020-12-13 公子無用

「山頭」一詞,在軍史上是指各個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區域,也是對各個革命根據地的一種俗稱。

眾所周知,我軍的創建是由南昌起義開始,歷經全國各地大大小小几十次武裝起義而形成的軍隊,經過歷次整編合併,而逐步正式成軍的。

紅軍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就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的山頭組成,其間經歷無數次的分化組合、精減整編,最終才成為了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下面我把我軍各個時期、各主要部隊的形成過程做一個介紹,歡迎愛好軍史的朋友們不吝賜教。

紅軍時期

紅軍時期是我軍的初創階段,大小山頭林立數不勝數。隨著革命的發展、根據地的擴展或是喪失,最終形成了四大山頭:

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陝北紅軍。

一方面軍:轄紅1軍團、紅3軍團、紅5軍團。

紅1軍團——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發動秋收起義,建立了工農革命軍一軍一師,根據地是井崗山。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殘部發動了湘南起義,隨後也上了井岡山。

兩支部隊會師後分別編為紅4軍、紅12軍,後來又與黃公略領導的江西地方部隊紅6軍,合編為紅1軍團。

紅3軍團——

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發動平江起義創建了紅5軍,同年12月來到井岡山與朱、毛會師。

李燦、何長工以及程子華大冶兵暴部隊組建的紅8軍,同年也進駐井崗山。

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雲逸領導了百色起義,創建了紅7軍。

以上三支起義部隊,紅5軍、紅8軍、紅7軍於1930年合編為紅3軍團。

紅5軍團——

1931年國民黨西北軍26路軍於寧都起義參加紅軍,到達蘇區後改編為一方面軍紅5軍團。

二方面軍:轄紅2軍團、紅6軍團

紅2軍團——

南昌起義失利後,賀龍回到老家湘鄂西拉起一支隊伍,與洪湖地區周逸群、段德昌、許光達的紅6軍合併,建立了紅2軍團。

紅6軍團——

紅6軍團原屬一方面軍,前身是紅3軍團的紅8軍和湘鄂贛的紅18軍。

長徵開始後受中央紅軍派遣先期北上,由任弼時、蕭克、王震率領,從湘贛開赴湘鄂西與紅2軍團會合,合編為二方面軍。

四方面軍:

四方面軍是由黃麻起義、商南起義、六霍起義建立起來的鄂豫皖紅軍。

最初稱為第七軍,後改稱第十一軍,最終編為第4軍,下轄3個師。

黃麻起義部隊編為31師,商南起義部隊編為32師、六霍起義部隊編為33師。

通過擴紅,不久又創建了紅25軍,兩軍合編為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

張國燾為鄂豫皖蘇區最高領導人。

鼎盛時期的四方面軍轄5個軍,十餘萬人。

陝北紅軍:

陝北紅軍是由鄂豫皖紅軍主力西徵四川時,留下來的一支小部隊發展而來的(紅25軍餘部),由沈澤民、徐海東、吳煥先率領。

不久沈澤民犧牲,程子華受中央紅軍派遣,接任軍長,與徐海東一起率領該部也開始了長徵。

該部是最早到達陝北的部隊,並與當地劉志丹部合兵一處,建立了紅15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委、劉志丹任副軍團長。

嚴格意義上來說,陝北紅軍除了劉志丹的當地部隊外,餘部仍是張國燾四方面軍的血脈……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8月國共第二次合作,三大主力紅軍,以及南方八省遊擊隊分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由此又演變為五大山頭。

1、八路軍115師:由一方面軍、陝北紅軍改編而來。

代表人物——林彪

下轄:

343旅——原一方面軍紅1軍團;

344旅——原陝北紅軍;

2、八路軍120師:由二方面軍改編而來

代表人物:賀龍

下轄:

358旅——原二方面軍紅2軍團

359旅——原二方面軍紅6軍團

3、八路軍129師:由四方面軍改編而來

代表人物:劉伯承、鄧小平

下轄:

385旅——原四方面軍第4軍

386旅——原四方面軍第31軍

4、新四軍:由南方八省遊擊隊改編而來

代表人物:陳毅

5、晉察冀軍區:

1938年3月,115師師長林彪被晉綏軍誤傷後,中央對115師進行拆分,115師從此一分為三。

由聶榮臻率領的其中一部,建立了晉察冀軍區,這塊根據地被稱為華北山頭,後來演變成為華北軍區、華北野戰軍。

代表人物——聶榮臻

解放戰爭時期

一野(西北野戰軍):

由原120師轉隸而來

代表人物——彭德懷

二野(中原野戰軍):

由原129師、楊勇的冀魯豫軍區一部分、李先念的中原軍區一部分共同組建而來。

代表人物——劉伯承、鄧小平

三野(華東野戰軍):

由原新四軍改組的華中軍區、八路軍山東軍區一部分合編而成。

代表人物——陳毅、粟裕

四野(東北野戰軍):

由原八路軍山東軍區一部分、新四軍3師黃克誠部、晉察冀軍區程子華部合編而成。

代表人物——林彪

華北野戰軍:

由原晉冀魯豫軍區與晉察冀軍區合併,建立了華北軍區,所屬部隊稱為華北野戰軍。

華北野戰軍未加入野戰軍序列,三個兵團直接受中央指揮。

代表人物——聶榮臻

建國後,八大軍區時期

昆明軍區:由二野轉隸,轄雲、貴兩省。

成都軍區:由二野轉隸,轄川、藏兩省區。

南京軍區:由三野轉隸,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上海五省一市。

廣州軍區:由四野轉隸,轄廣西、湖北、廣東、湖南四省區。

瀋陽軍區:由四野南下後,留下的東北軍區改建而成,轄黑、吉、遼三省。

北京軍區:由華北野戰軍轉隸,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共兩市兩省一自治區。

濟南軍區:由原華東軍區所轄的山東軍區改建而成,轄山東、河南兩省。

蘭州軍區:由一野轉隸,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

寫到此處,基本上已就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由來做了一個粗略的闡述,因篇幅有限,很多在敵後頑強堅持戰鬥,但規模不是很大的部隊,在本文中沒有呈現出來……

如:東北抗聯、瓊崖縱隊、東江縱隊、滇桂黔邊縱隊等等……

在此,向所有為了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拋頭顱、撒熱血的革命先輩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相關焦點

  • 73011部隊軍史陳列館
    中國人民解放軍73011部隊是一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的英雄部隊。記載著這支英雄部隊光榮歷史的軍史陳列館就坐落在湖州市該部駐地。73011部隊創建於1927年南昌起義和湘鄂西秋收起義時期,是以賀龍、周逸群等參加南昌起義的軍事將領和湘鄂西秋收起義的工農武裝組建的紅二軍團為源頭,匯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許多革命隊伍而發展起來的部隊,至今已走過了70多年的光輝歷程。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賀龍、周逸群、惲代英、鄧中夏、任弼時,以及我軍許多著名軍事將領先後在這支部隊擔負主要領導職務。
  • 鑄魂勵志 武警8720部隊新兵參觀軍史陳列館
    《人民武警報》報導(陳凱、管衛國、賀冠軍)「我要像英雄丁曉兵那樣,勇敢頑強,在自己的軍旅生涯中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這是武警8720部隊司令部直屬隊山西籍新戰士小張在參觀軍史陳列館後,寫在軍旅日記本上的體會感想。
  •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榮譽部隊
    我軍歷來重視開展立功創模活動,紅軍時期就授予過許多部隊榮譽稱號。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更是有數百支功勳卓著的部隊被授予榮譽稱號,其中,被旅和軍分區(或相當於旅和軍分區)以上機關授予稱號的有近二百支部隊。
  • 如何發揮好軍史場館的「陣地作用」,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鑑
    每逢部隊駐訓演習、執行重大任務等時機,他們便組織官兵走進旅史長廊,在學思踐悟中汲取精神養分、強化使命擔當。緊張震撼的戰場同期聲、科技感十足的體驗方艙、掛滿獎牌的榮譽牆……旅史長廊中一個個特點鮮明的展陳區,引導官兵感悟在戰火硝煙中孕育出的精神和力量。「我接回來的不僅是烈士的棺槨,更是革命先輩們大無畏的犧牲奉獻精神!」
  • 《新時代軍史場館體系建設規劃》印發
    《新時代軍史場館體系建設規劃》印發 2019-01-28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迎風飄揚的榮譽旗幟
    這支部隊後來成為陸軍第54集團軍步兵第127師380團3連,該連就可以根據歷史上被授予的榮譽稱號和相關規定來製作獎旗。我軍授予榮譽旗幟的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1931年11月7日的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時,為了發揚革命英雄精神,積極開展立功創模活動,會議授予鄂豫皖、湘鄂邊和中央蘇區等10支主力紅軍部隊大紅獎旗。
  • 中央軍委辦公廳印發《新時代軍史場館體系建設規劃》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辦公廳日前印發《新時代軍史場館體系建設規劃》。《規劃》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適應新時代新體制要求,明確了軍史場館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理念、體系布局、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是加強和改進軍史場館建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 《新時代軍史場館體系建設規劃》 - 兵團日報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 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辦公廳日前印發《新時代軍史場館體系建設規劃
  • 世界歷史上最血腥恐怖的一面旗幟,它背後的故事至今仍是謎!
    1897年,英國派軍隊進攻貝寧首都貝寧城,這次進攻主要是為了一雪前恥,因為不久之前英國人的一支先鋒部隊,在裝備落後的貝寧土著兵面前吃了敗仗。這次英軍順利的攻陷貝寧城,並把達荷美王國最後一任國王流放,達荷美王國滅亡,從此貝寧也成為英國殖民地。勝利的英國人如同以往的殖民徵服戰爭一樣,把大量戰利品和文物等帶回英國本土。
  • 韓戰中,180師為何會成為我軍損失最大的部隊?
    到5月20日,在東線我軍已殲敵5.9萬人。是時,東線正面的南朝鮮軍實施了有準備的撤退,而我軍動用兵力過多,穿插中部隊擁擠,互相交叉,向縱深發展非常困難,加之朝鮮東部山脈全為南北縱向,只有幾條縱向公路,致使我軍極難橫向包圍敵人。
  • 我軍高原部隊依然在用81槓?95式不夠換裝嗎?
    我解放軍基本也已經完成了換裝工作,而我軍裝備的多為95式突擊步槍或其改進型號95-1突擊步槍,由此來看我軍還是基本跟得上國際潮流的。但據相關信息顯示,解放軍高原部隊裝備的卻依然是老舊的81-1式突擊步槍,也就是老兵們都很熟悉的81槓了!
  • 我軍準備強行渡河,越南炮兵填好炮彈攻擊,一支尖刀連發揮大作用
    我軍準備強行渡河,越南炮兵填好炮彈攻擊,一支尖刀連發揮了大作用文/無計讀史北部灣水系的紅河,從我國的雲南淌到越南。而在造福百姓的河流上,曾經爆發過一場戰爭,本身就赤紅的河水更流入了中國軍隊赤色的血液。白茫茫的河面上不見任何掩體,我軍的將士們就成活靶子。1979年2月16日,我軍準備好了所有能準備到的船隻。此時,西線部隊的第13軍憑藉猛烈的炮火壓制住越軍,所有的船隻開動,將士們都趴在船上不得冒頭。我軍的戰術是正確的,切割戰法打正面戰也是可行的。
  • 解放戰爭中的國軍起義部隊,哪一支後來表現最好?曾參加抗美援朝
    解放戰爭過程中,原國民黨軍部隊共有約84.7萬人選擇向我軍起義。由於從46年-49年,戰爭整體態勢逐漸向著對我軍有利的方向演變,因此不少國民黨軍起義人員,起義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避戰自保。尤其是解放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大部分起義的國軍部隊實力較差,難以成建制保留使用。
  • 解放大榭島,我軍渡海第一戰
    離寧波市中心40公裡、面積只有30多平方公裡的大榭島不是個普通的島——1949年8月18日發生在這裡的戰鬥載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當時,渡海作戰,對我軍而言,還是一個新課題。有了大榭的作戰經驗以後,我軍很快在1949年8月24日解放梅山島、9月17日解放南田島、9月20日解放檀頭山島。而後,解放整個舟山群島。
  • 我軍唯一一支攻克兩座首都軍隊:收復平壤和攻克漢城,軍長是誰?
    我軍唯一一支攻克兩座首都軍隊:收復平壤和攻克漢城,軍長是誰?文/號外萌寶說歷史 圖/網絡抗美援朝戰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局部戰爭,而在這次戰爭中,大家都知道「萬歲軍」38軍,但是和38軍齊名的還有一支部隊,它就是39軍。39軍是我軍歷史上唯一一支攻克兩個首都的部隊,收復平躺和攻克漢城,那麼39軍軍長是誰呢?這麼厲害!
  • 《八佰》臺詞:我們的旗幟終將飄揚在富士山頭,背後的真實歷史
    終有一日,我們的旗幟終將飄揚在富士山頭。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屈辱。 這份家書讀起來,其中某些句子確實很感人,口號也很讓人振奮,但總感覺上下文銜接上有些錯亂,邏輯不夠順暢。沒錯,這是把幾份遺書編湊成的一封家書。內容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
  • 越南最精銳部隊與我軍遭遇戰,許世友:不留一間房子
    我軍與越南最精銳的部隊「金星師」遭遇戰,許世友:不留一間房子。這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都說要想人性不忘恩負義,就像請求狼吃素,這話在越南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 走進我軍陸海空迎外部隊,感受人民軍隊的自信與風採
    攝影/劉 兵曾幾何時,我軍被外界視為一支神秘莫測的部隊。其實,早在1955年,經毛澤東主席批准,原66軍第196師便被確定為中國軍隊開放第一師。但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加上東西方「冷戰」正酣,部隊對外開放程度並不高。
  • 省軍區軍史陳列館開館
    4日上午,省軍區舉行軍史陳列館開館儀式,緬懷68年光輝歷程,勵志新的強軍徵程。軍史陳列館南接錢王祠,背靠湧金池,與中國美術學院隔路相望。記者了解到,省軍區軍史陳列館的建設,歷經4年多的充分準備,於2015年底正式啟動。在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的大力支持下,軍史陳列館被列為西湖國防教育主題園的主要場館,有機融入西湖文化和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