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麻辣燙地理:問鼎國民小吃的為什麼是它?

2020-12-20 杜紹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國家人文歷史

ID| gjrwls

作者| 庚沅

作為著名的街頭美食,麻辣燙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近日,有韓國媒體報導,中國麻辣燙在韓國備受追捧,原本聚集在韓國首爾大林洞和建國大學附近的麻辣燙餐廳在最近一兩年時間裡已經擴散到光化門、汝矣島、江南地區,甚至滲透到了社區胡同商圈,而自製麻辣燙所需麻辣粉的銷量也一路高歌猛進。

韓國爆火的麻辣燙

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川魯粵淮揚,閩浙湘本幫,各懷絕技。不過要說誰是如今的當紅炸子雞,非川菜莫屬。川菜以其火辣的口感,以燎原之勢火遍了大江南北。如果說火鍋屬於廳堂,屬於聚會,是一群人的狂歡,那麼麻辣燙則屬於街頭,屬於自己,是一個人的浪漫。

麻辣燙,英文名「hot hot hot」,作為一款國民美食,想必不用過多介紹。萬能的麻辣燙可謂無所不涮、無所不燙,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因為一個鍋而結緣。樹上的、地裡的、水中的,飛的、跑的、遊的在這裡群英薈萃,卻又彼此滲透、水乳交融,那麼獨特又覺得似曾相識,構成一個和諧的、完美的整體。

玩笑歸玩笑,前面說到麻辣燙徵服宇宙,真不是誇大其詞,而是確有其事——2015年的一個巡天項目,正式名為MALATANG。

「麻辣燙MALATANG,作為深入人心的中國名小吃,深夜報社的主角,現在是位於夏威夷的JCMT射電望遠鏡的大型觀測項目了。用來探索恆星形成星系的緻密分子氣體…」

為把這個搞笑的名字合理化,他們這群吃貨給這個縮寫湊了個全名——MALATANG: MApping the dense moLecular gAs in the sTrongest stAr-formiNg Galaxies。

真的,不要小看吃貨…

麻辣燙的主要原料——辣椒,最早見於記載為明嘉靖年間,但它只是作為觀賞性植物,後被閩南人當做藥物,直到清乾隆年間才入食譜。而麻辣燙的歷史不會超過30年,「麻」「辣」「燙」這三個字最早被用於形容川菜,出現在民國時期。80年代後期,張新泉作詞、谷建芬作曲的《火鍋姑娘》這首歌讓麻辣燙火了一把。

《火鍋姑娘》歌詞

據說,麻辣燙起源於長江沿岸,風行於全國。它的開創者是每天處在潮溼陰冷環境中的船夫們,由於出海條件惡劣,他們在鍋中放入各種就地取材的菜葉,載佐以花椒、辣椒等食物驅寒、除溼。在麻辣燙的傳播的過程中,也被進行本地化改良,最終形成了南北兩派,分別擁有著一批忠誠的擁護者。近日在一場網上美食評比中,麻辣燙力壓米線,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麵,問鼎認可度最高的「國民小吃」的寶座,儼然小吃界的扛把子。

最早的街邊麻辣燙非常簡陋,其實就是個攤子。把火鍋的食材用籤子串起來,老闆直接幫你煮好拿出來,吃多少拿多少。

所以說,麻辣燙從誕生之日起,就來自街頭,非常的真實,值得我們尊重。當時有一首吃麻辣燙的rap(其實就是順口溜):

「八十年代街邊站,電桿腳下燙串串,一口砂鍋幾樣菜,一盤幹碟大家蘸。」

麻辣燙確實好吃,加上樂山到成都並不遠,麻辣燙就從樂山火到了成都。不過到了成都,麻辣燙有了新的名字,叫串串,用當地的發音來講大概是「喘躥兒」,麻辣燙也從街頭開到了店鋪裡。開遍全國的玉林串串香和袁記串串香,也是九十年代在成都發端,只不過那時在成都,串串就是串串,沒有麻辣燙這個說法。

麻辣燙之名走向大江南北,可能和1998年上映的電影《愛情麻辣燙》有關。

說起來用「麻、辣、燙」來說愛情,可謂妙筆。用現在的說法,「像極了愛情」。

當時的電影場景裡,麻辣燙還不是現在這般模樣,但是麻辣燙三個字,已經跟著電影作為一個名號打了出去,響徹全國,為之後麻辣燙的風靡打下了心理基礎。

高圓圓出演的《愛情麻辣燙》

我國有大量的小吃,都誕生於90年代,包括米線和沙縣小吃。這可能是時代留給我們的烙印:當時工人下崗,走向街頭,開始經營餐飲。這一點在東北格外明顯,東北是苦寒之地,麻辣燙在這裡仿佛找到了第二故鄉。

如果你領教過東北的冬天,你就會明白麻辣燙之於東北人的魔力。當你撈完了碗裡的菜,再整一口熱乎乎的湯汁,讓溫暖從你的舌尖蔓延至五臟六腑,好像全身由內而外用熱水細細地洗過一樣…你就會明白為啥東北人稀罕麻辣燙。

東北人普遍具有包容和同化的能力。麻辣燙到了東北,也進行了很多本地化改造。東北的麻辣燙降低了辣度,降低了油度,同時也不那麼燙,甚至可以喝湯了。加了芝麻醬的麻辣燙擁有了更為平和的口味,讓原本不嗜辣的東北人更為接受。可能在他們看來,麻辣燙就是一種辣味的「亂燉」,便宜,好吃,食材自由,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而到了夏天,東北的熱度不減南方。機智的東北人又發明了新的品種——麻辣拌,海帶、豆腐皮外加寬粉、土豆片,這種在鍋裡燙好後不加湯的感覺更適合夏天,吃完了麻辣拌再配一塊西瓜,或是仰脖子灌下一口冰冰涼涼的肥宅快樂水,真的是爽歪歪。

好吃不貴的麻辣拌

經過了麻辣燙口味的改良,又趕上了餐飲連鎖時代的東風,一些東北連鎖麻辣燙品牌把門店開遍了大江南北。但嚴格意義上說,他們的麻辣燙,和早年間在四川街頭的麻辣燙相比,早已面目全非啦。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麻辣燙為什麼在韓國大火?

在這個不缺吃播、美食博主的網際網路時代,麻辣燙走出國門早已不是難事。韓國《亞洲日報》在今年初就將火鍋、羊肉串、麻辣燙稱為「中華料理2.0」的代表性成員。

麻辣燙入選的原因大概有三點:第一,麻辣燙做法簡單可行、種類複雜多樣、口感鮮香醇厚;第二,它很好地迎合了韓國人愛吃辣的口味;第三,在韓國生活的東北人那是相當多。東北麻辣燙不僅走向全國,也成功在韓國掀起熱潮。

麻辣燙持續多年的高人氣,有偶然,也有必然。它被選中不是因為它是幸運兒,而是它恰巧是我們需要的。

麻辣燙,從誕生,到繁榮,一直都和最廣大,最普通的人們密切相關。可以說,小小的一碗麻辣燙,折射著中國人的民族個性——勤勞與樸實。

在失業的懸崖邊緣,一家家麻辣燙店鋪開起,成就了下崗工人的財富之路;在日常的工作之餘,一碗碗麻辣燙端起,用這一口熱氣騰騰喚起激情,充實力量。

餓了嗎?不如點一碗麻辣燙。相信這次吃麻辣燙,會和以往有些許不同。

參考資料

汪惟:麻辣燙到底是四川的還是東北的?知乎日報,2019.01.29

商機盒子:讓麻辣燙火遍全國的為啥是東北人,2018.05.16

下廚房:「傳說」麻辣燙也是一種文化,,2010.01.02

相關焦點

  • 問鼎國民小吃比道客麻辣燙
    作為著名的街頭美食,麻辣燙是沒有人知道的,沒有人知道。 最近,一些韓國媒體報導稱,中國麻辣燙在韓國備受追捧。最初聚集在韓國首爾大林洞和建國大學的麻辣燙餐廳在過去幾年裡已經傳播到光化門,汝矣島和江南。
  • 加盟20萬起、單店月銷9000單,「國民小吃」麻辣燙為啥這麼火?
    到今天,楊國福麻辣燙在全國的加盟店有5500多家,張亮麻辣燙4500多家。而進入中國32年的肯德基,也不過5000多家連鎖店,麥當勞則只有3200多家。從低配火鍋到國民小吃,兩個東北人,攪起了麻辣燙江湖。
  • 麻辣燙、煎餅果子,臭豆腐,中國特色小吃的英語口語怎麼說?
    中國特色小吃的英語口語表達那麼我們如何向外國友人介紹我們的特色美食呢?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些知名中國特色小吃的英文。學好了也能更好地把我們的中國美食文化推廣到世界!1、麻辣燙 Spicy Hot Pot / Malatang中國特色小吃的英語口語表達
  • 楊國福和東北麻辣燙:東北經濟的另一面
    因為東北早期做麻辣燙的人,居然都是一個村裡出來的,多少有點關係,於是傳著傳著就走樣了。這個神奇的村子,就是——哈爾濱賓縣。哈爾濱賓縣是麻辣燙行業的集聚地,除了張亮和楊國福誕生於此,還誕生了許多其它麻辣燙品牌,比如,真正和楊國福先生關係近的汆悅麻辣燙。它的老總,是楊國福的弟弟。
  • 如今識相的人都不吃麻辣燙!看完才知道為什麼要叫它「垃圾食品」
    現如今識相的人都不吃麻辣燙了!看完才知道為什麼要叫它「垃圾食品」,話說現在外面的食物種類是相當的多,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街邊上的美食小吃就更加多了。在這幾年來麻辣燙也是成為了吃貨朋友眼中的美食,相信喜歡吃麻辣燙的朋友不在少數,但是如今識相的人都不吃麻辣燙了呢。
  • 2020中國小吃排行榜出爐!第一竟是它?
    近日,《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吃排行榜》在北京發布啦!吃貨們是不是也想知道自己喜愛的小吃上榜沒? 8 楊國福麻辣燙 小吃裡麻辣燙一定要有姓名,上榜的麻辣燙是哪家?
  • 中國10大特色街邊小吃,雖其貌不揚,卻是無數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01臭豆腐臭豆腐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其名雖俗氣、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中華傳統小吃。臭豆腐其製作材料有大豆、豆豉、純鹼等。06羊肉泡饃羊肉泡饃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蔥末、粉絲、糖蒜等,尤以陝西西安牛羊肉泡饃最負盛名,它肉爛湯濃,肥而不膩,香氣四溢,食後回味無窮。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因它暖胃耐飢,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
  • 同樣是燙菜 關東煮為什麼就沒有麻辣燙火
    關東煮、麻辣燙都算是出身街邊攤的「草根美食」,但是現在麻辣已經遍布大街小巷,基本擺脫了「街邊攤」的不良出身,各大加盟品牌遍地開花,而關東煮,還是不溫不火,主要紮根在便利店和路邊攤。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 它曾可以和麻辣燙抗衡,現慢慢卻淡出人們視線,硬傷竟是不抗餓!
    中國土地豐富,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對食物的評價,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如果食物好吃,生意就會興旺,商店會越來越開放。如果不好吃,編輯認為"它"很快就會燃燒得更快,燒掉他的"生命",最終沒人會注意到它。它曾可以和麻辣燙抗衡,現慢慢卻淡出人們視線,硬傷竟是不抗餓!
  • 張亮麻辣燙稱無權幹涉楊國福,透過楊國福和東北麻辣燙,一起揭示...
    負責任地說,目前市場上你見到的大部分麻辣燙,都是來自東北,源自賓縣。   哈爾濱賓縣是麻辣燙行業的集聚地,除了張亮和楊國福,還誕生了許多其它麻辣燙品牌。比如,真正和楊國福先生關係近的——汆悅麻辣燙,它是楊國福的親弟弟。
  • 2020美食小吃前十排行榜 最火的5大街邊小吃保證讓你吃嗨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四大幸事,無非就是「吃喝玩樂」,特別是吃,能讓舌尖感受到每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可以說中國的美食堪稱世界之最。那麼,2020美食小吃前十排行榜都有哪些?最火的5大街邊小吃保證讓你吃嗨。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麻辣燙專題1:這小吃的熱度如此之高,但它到底是個啥概念?
    最近留言讓我講麻辣燙的朋友很多,從側面反映出這種小吃在各地市場都有著很高的熱度,很多朋友也想以此為入口開始自己的創業。但如果我問一句:麻辣燙在您心裡是個啥概念?恐怕大家的回答會各有不同,因為確實由原來的簡單形式,後來隨著市場的需要,又發展出很多種方式,都叫麻辣燙,咱也很難評判其中的標準。
  • 川渝地區的麻辣燙是如何被東北人「玩轉」的?讓赤激麻辣燙告訴你
    我們都知道,麻辣燙是源自川渝地區的一種美食小吃。之前,它名聲不顯,甚至被川渝的當地人遺忘,但是後來,全國人民仿佛一夜之間都知道了麻辣燙的存在,到處都是它的身影,不過做到這一切的不是川渝人而是東北人。雖然川渝人很無奈,但是沒辦法,誰讓他們當初沒有看到麻辣燙的潛力,結果被東北人「玩轉」,並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讓赤激麻辣燙來告訴你。在川渝地區,有很多相似的美食,比如冒菜是幫忙煮好的火鍋,串串香是手提版火鍋,冷鍋串串是幫忙煮好的串串香,關東煮是不辣的麻辣燙,缽缽雞則是清涼降溫版的冷鍋串串。
  • 臭豆腐、麻辣燙、涼皮、烤串兒......這些中國特色小吃英文怎麼說?
    臭豆腐、麻辣燙、涼皮、烤串兒.這些中國特色小吃英文怎麼說?
  • 為什麼麻辣燙的湯是白色的,服務員說出了原因,解開了我的疑惑
    尊敬的各位讀者們大家好,很高興讀者們可以在偶然之間點進小編的文章,小編每天都會定期更新各種美食類文章,帶你了解一下全國各種有名的風味小吃,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麻辣燙是四川的一道小吃,它是由火鍋轉變而來的美食,最初的時候,人們由於嫌棄吃火鍋太過於麻煩,所以很多人就想到了用麻辣燙這一種方法,讓食客們更加便捷的可以品嘗到這種美味。
  • 麻辣燙兩「巨頭」上熱搜!楊國福喊張亮代言,網友:這讓張亮麻辣燙...
    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熱度呢?起源於一個烏龍事件。隨著《中餐廳4》的播出,產後復出首次參加綜藝節目的趙麗穎近日陷入了風口浪尖中,先是被貼上了「不幹活」、「偷懶」的標籤,後來又因為在吃飯中的翻菜行為,被網友質疑缺乏餐桌禮儀。
  • 小吃四大派,誰能問鼎餐飲江湖?
    為什麼四大派能殺出重圍?小吃江湖又有哪些發展機遇呢? 小吃四大派,到底誰能問鼎霸主寶座? 近幾年,小吃已經衝出了路邊攤,逐漸登上了大雅之堂,開遍了各大城市的商業綜合體中。不僅樣貌比以前好看了,就連身價都翻了幾番,成為了越來越多餐飲老闆心中最理想的「藍海」。
  • 比麻辣燙更有營養,比米線更好吃,但是為什麼沒有它們火?
    很多人都覺得街邊的小吃沒有營養又不好吃,但其實在中國各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小吃,這種城市小吃文化其實也是組成中國美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說起街邊門店小吃,更多人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麻辣燙,顧名思義,就是又麻又辣,最初起源於四川和重慶那一帶。他們把蔬菜面以及其他想吃的食物放在一起煮,加入特製的佐料。
  • 【WES】臭豆腐、皮蛋、麻辣燙…中國特色小吃英語怎麼說?
    哈哈哈哈哈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康康中國大街小巷最有特色的小吃用英語怎麼說!!中國地道小吃的英文表達English Expressions Of Chinese Snacks也是「麻」,但它更多地是指失去知覺的麻木。
  • 泰州麻辣燙小吃培訓哪家強
    特色小吃培訓學校配方,專業師傅手把手教學,學會為止.特色小吃培訓學校 口味絕佳,特色小吃培訓學校 技術毫無保留全部傳授.10年品牌,專業特色小吃培訓學校學校.泰州麻辣燙小吃培訓哪家強  01  長春特兒的麻辣燙竟然能加豌豆黃!成都臘腸/泰國蟹棒這也太牛了,全是長春獨一份  麻辣燙吃過不少,誰見過裡面加豌豆黃的?!把小吃整到麻辣燙裡了,他家是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