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迅猛發展,湧現出一批人口達數千萬的國際大都市,作為中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自然村(也稱行政村),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無疑是規模最小的聚居區,通常幾分鐘就可以走完,然而,我國有一個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村莊,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裡,相當於70個澳門村,只需5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到達目的地。
這座沙漠公路長達幾百公裡的原始村莊,與世無爭,與世隔絕,直到發現它之前,已有近400年的歷史,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新疆和田地區政府才知道這座古老的村莊曾存在過,現在,達利阿布二村已有2000多人,他們都是克裡亞人,居處多以胡楊木為主要,食物以麵包、羊肉為主要食物,生活簡樸,一般世世代代同住。
儘管日照金山紅與避難所落日相映成趣,感受著不同的西域風土,因此在無人居住的地區旅行,走無地圖的路,走真實的路,達利阿布,距離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148公裡,歷史界對本村人的來歷眾說紛紜,這些人分別是2000年前古樓蘭人的後裔以及移民到古代中國的難民,但由於維吾爾族人的悠久文化特徵。
學者們更傾向於前一種解釋,如今,達利阿布的村莊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景點,以其獨特的沙漠綠洲景觀和淳樸的風土人情,吸引了眾多遊客,體驗中國最大的村莊,時至今日,在古代社會,橋下夫身上仍然蘊藏著神秘的光環,對於他的來歷,社會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目前,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村裡有4所幼兒園,10所小學,1所中學,現在村裡又在當地非常有名,吸引了不少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