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2020-12-07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而這次叛變使本快統一的日本再次陷入戰亂之中

一、「吉法師」織田信長對部下「十兵衛」明智光秀的態度下滑轉變,本能寺之變的誘因

織田信長,生活於日本室町幕府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後世稱其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出生於尾張國那古野城,現日本名古屋市,尾張國大名織田信秀之子。因1560年在桶狹間奇襲今川義元的大軍並擊殺今川義元後名震全國,之後提出「天下布武」的政治思想,開始了統一全國的道路。

戰國時代是一個成王敗寇的時代,如若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守護自己的家園,就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其他大名使用刀劍作為武器的時候,織田信長卻已經對火器產生了興趣。織田信長自幼頑劣成性,從不循規蹈矩,對於頑皮之事更是為所欲為,由於父親對其溺愛,做出了清州城大火等令人目瞪口呆的舉動。天文二十年,其父去世,織田信長也順理成章的繼承了其大名之位。

桶狹間擊敗今川義元後,織田信長將目光投到危害尾張國利益的美濃國身上,但美濃領主齋藤義龍的突然去世使家臣們內部分裂。由於新任家主齋藤龍興平庸無為,大部分家臣們投靠織田信長,在1567年擊殺齋藤龍興後,將美濃國收入囊中。同時信長也開始使用「天下布武」思想,以武家政權統一天下

次年,織田信長以統一天下為理由協助足利義昭成為幕府末代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昭同樣需要信長的力量便答應協助。這時,明智光秀已經在足利義昭的門下。隨著織田信長的實力不斷擴大,逐漸限制了足利義昭的權利,使足利義昭開始對立織田信長。

武田信玄、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等諸多大名甚至寺廟勢力為討伐織田信長組成包圍網。過3年徵戰,織田信長將包圍網勢力的大名們以及足利義昭逐個擊破,結束了長達200餘年的室町時代。在之後的五年裡,織田信長與盟友德川家康東徵西討,使包圍網徹底毀滅。

信長期間進行過一些舉措,政治上控制將軍的權力。1570年,信長對足利義昭制定

「將軍向大名發出的書狀,必須附有信長的信。封賞時將軍若無領地,可用信長領地予之。天下之事悉數由信長處理,可對諸侯徵伐,無須過問將軍。」

這些規定皆是強迫足利義昭同意,可以看出信長奪得了將軍的權力。實行家臣統制,織田勢力擴張後,領土也在不斷擴張。在以前是一個國家一個領主,但信長將領土賜予家臣,豐臣秀吉與明智光秀就分別統制這江北以及志賀郡

明智光秀出身美濃國,本是舊齋藤家臣,新家主即位後立刻對明智家族發起攻擊,明智光秀逃亡。在1568年相識足利義昭,出謀尋求織田信長的協助並成功使其成為徵夷大將軍。出於對人才的渴求,織田信長請求光秀以足利家臣的身份出仕織田家。

在追隨織田信長的幾年裡,明智光秀與之徵討,建下戰功無數,信長賜地誌賀郡。1581年在安土城慶祝新年時,織田信長將祭典的置辦全部交給了光秀,而他也不負所托完成的十分出色,信長心情大好,將光秀視為心腹,在眾家臣中處於極高的地位,並將麾下山陰軍團交給光秀統領。

1582年5月15日,織田信長宴請盟友德川家康來到安土城,處於對德川家的重視,命明智光秀負責宴會以及全部接待。據說宴席中信長發現有魚不新鮮甚至發出異味,怒髮衝冠當眾羞辱明智光秀,並立即卸任負責人的身份。

從天上突然掉落到地獄的心情,任誰也難以忍受,況且是明智光秀這等自負之人,這也許就是他突然兵變的導火索。

二、「敵在本能寺!」——明智光秀為何兵變,使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命喪京都

織田信長雖當眾羞辱了明智光秀,但對他還是保持著信任,這時候信長的統一大業指日可待。家臣豐臣秀吉15日正與毛利氏的對戰,不曾想毛利氏軍隊強大,向信長請求派兵增援。17日,信長立即命明智光秀返回坂本城準備迎戰,26日光秀抵達丹波備戰,信長作為總指揮也於29日到達本能寺。

6月1日,明智光秀率領13000士兵以接受信長之檢閱為由到達京都,此時信長正在舉辦茶會。早有反叛之心的明智光秀悄悄對本能寺進行重重包圍,而士兵們並不知道他們要進攻的是織田信長,在明智光秀「敵在本能寺!」的命令下,士兵們一擁而上。

信長聽見刀劍聲音,不知情況如何,侍衛森蘭丸回報軍隊為桔梗旗印,似是明智光秀大人發動了叛變,信長則回應無暇深究原因,拿起兵器帶頭迎敵,但身邊侍衛只有百人,怎敵得過光秀萬人軍馬。6月2日凌晨,光秀軍將本能寺圍得水洩不通,而信長的侍衛也全部戰死,信長受傷退入內屋,點燃火焰,切腹身亡。

「此時,御殿上已經烈火熊熊,難以見到信長公最後的身影,料想他已在御殿深處自盡。」

明智光秀的兵變看似突然,實則應早有想法。根據後世的記載,主要有

光秀周到的招待德川家康,但準備的料理有異味,信長發現後拒聽解釋直接卸任負責人身份。信長曾有驅逐國重臣的先例,讓光秀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以及心生怨恨從而兵變。

也有說法是明智光秀作為足利義昭的家臣,希望恢復室町幕府的統治,而日漸強大的織田軍已經難以從軍事力量上阻擋,而本能寺是一個極佳的機會,明智光秀便實施了這一行動。

更有說法是皇室曾讓織田信長在徵夷大將軍、關白、太政大臣中任選其一任職,但是他沒有進行選擇,這就使三職推任。皇室認為他想得到皇位,於是找來明智光秀與皇室籤訂了「反信長同盟」的密約,本能寺之變是為了阻止織田信長統一天下取得皇位的野心。

仍有說法是明智光秀想要坐享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果實,在本能寺等到機會發起叛變。但這一說法並無史料記載,可信度也非常低。

三、織田信長隕落,「猴子」豐臣秀吉繼承全盤大業,最終完成日本的統一

不管明智光秀的動機如何,歷史都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原本快要統一的日本再一次進入了戰亂,而織田氏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明智光秀在兵變第二天、第三天間企圖勸降各地大名,但大名們都震驚於織田信長死亡的消息並無投降之意。第四天返回安土城並被皇室任命為京都守護,隨之便展開了天王山之戰,於戰爭中戰敗身亡。

信長死亡後,德川家康與織田氏的同盟也解除。在服部半藏的護送下回到三河國,養精蓄銳為決定天下的關原合戰做準備,也為德川幕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織田信長的家臣豐臣秀吉得到主公死亡的消息後,與正在對陣的毛利氏講和並立即返回中國地方(日本本州島西部的稱呼),聯合池田恆興、中川清秀、高山右近等人,在天王山之戰中戰勝明智光秀。

織田家因誰來繼承政權導致分裂,最終秀吉成為新的家主。信長次子織田信雄反對這一決定,在1584年與秀吉對戰被降服退兵。1585年豐臣秀吉開始徵戰四國,1587年進行九州徵戰,隨後繼而發起小田原之戰完成了日本的基本統一。

參考文獻

《織田信長》

《中世法制史史料》

《信長公記》

相關焦點

  • 織田信長為什麼對於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毫無察覺?
    天正十年六月初二(1582年6月21日),明智光秀發動了著名的「本能寺之變」,「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在即將統一日本前化為一縷塵煙。「本能寺之變」也成為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政變。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不死,明智光秀、豐臣秀吉等人命運會如何?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之變徹底改變了日本歷史的走向,但是如果本能寺的火焰沒有吞沒織田信長,也就是說,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能夠逃出生天,明智光秀、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以及織田信長的命運會如何呢?德川家康再來就是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一直是織田信長的盟友。如果不是織田信長死在本能寺,德川家康上位的機會還是比較小的,他可能會繼續低調做人,畢竟自己的盟友信長不是什麼普通人。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接下來,我們一起聊一聊本能寺之變爆發的背景、經過、結果、原因和影響。一、本能寺之變的背景織田信長(1534年6月——1582年6月),「日本戰國三傑」之一,號稱「魔王」,在日本戰國後期才逐漸崛起。同時,隨著織田信長對於朝廷原有舊勢力的清除,作為最被自己所信任的軍事將領,明智光秀在政治上也開始崛起,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對主僕之間必能齊心協力,完成日本的統一併建立不世功勳之時,卻因為「本能寺之變」的突然爆發,徹底改寫了日本的歷史,讓人驚愕不已。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從種種跡象來看,明智光秀的失敗太過迅速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
  • 史看人心:3分鐘了解明智光秀為何背叛織田信長,發動本能寺之變
    明智光秀這個人,對於了解日本戰國史的人來說,稱得上是耳熟能詳的人物。明智光秀自從跟隨了織田信長之後,他在很多戰爭中都有參與,不久之後他為信長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並成為了一個忠肝義膽的著名將領,也因此得到了織田信長的信任和重視。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
    光榮遊戲圖片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幾近統一日本,結束戰國亂世的織田信長殞命,日本歷史也由此被改寫。背景天正10年(1582年),織田信長几乎奪取了以京都為中心的近畿全境,而武田勝賴的勢力也在這一年被織田和德川的聯軍所滅亡。此時,織田信長眼中的大敵,僅剩下中國(日本地名)地區的毛利氏、關東地區的北條氏以及北陸地區的上杉氏而已。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引言:1582年(天正10年)6月2日,日本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大事件發生了。這就是「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突襲了正在京都本能寺投宿的織田信長。意識到無法與明智光秀對抗的織田信長,在寺院中放火自盡。
  • 本能寺大火中的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
    說到織田信長總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明智光秀。是的,作為一名資深武士,光秀的光芒離不開信長的信任。然而一句「敵在本能寺」徹底斬斷了光秀對信長最後一絲敬意。戰國時代下克上的例子不少,但本能寺之變無疑是最為突出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 一舉改變日本歷史 明智光秀為何要發動「本能寺之變」
    在日本戰國歷史上有一件事可以說是徹底改變歷史走向的事件,那就是本能寺之變。當時的織田信長已經基本將日本的天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能夠與他匹敵的勢力已不存在了。
  • 「本能寺之變」,魔王織田信長自殺,明朝少一大患
    統一全國指日可待,織田信長離霸主的地位僅剩一步之遙。織田信長勢力然而,歷史卻對魔王織田信長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1582年6月,宿泊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因家臣明智光秀的叛變被圍困在本能寺,無奈之下揮刀自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變」,即將統一全國的織田信長的死使得日本統一的時間推遲了將近二十年。
  • 「本能寺之變」爆發時,織田信長為什麼先懷疑是兒子造反?
    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家臣明智光秀偷襲並逼死了下榻在本能寺的主公織田信長,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本能寺之變」。一代霸主織田信長倒在在日本即將統一的前夕,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意思的是,當明智光秀發起突襲時,織田信長問道:「是秋田城介(織田信忠)有異心嗎?」,而沒有懷疑明智光秀謀反。那麼在「本能寺之變」爆發的時候,織田信長為什麼先懷疑是兒子織田信忠造反呢?織田信忠是織田信長的長子,也是織田信長重點培養的繼承人,在統一日本的過程中積攢了很多資本。
  • 本能寺之變沒發生,織田信長不死,他能統一日本並建立幕府嗎?
    很多人讀日本戰國歷史為織田信長感到可惜,於是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本能寺之變沒有發生,織田信長不死,他有可能統一日本並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幕府嗎?本能寺之變所謂的尾張大傻瓜,麾下的重臣們忠心耿耿,至今從足利投奔而來厚祿加身的明智光秀為何叛變發動本能寺之變至今依然是正史的歷史謎團。
  • 明智光秀究竟為何要發動本能寺之變?
    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讓整個日本的歷史發生了變化,而原本作為織田信長家臣的明智光秀也因此而變得為日本人所熟知。 三 天正十年二月十四日,《耶穌會日本年報》記載了一件奇特的天文現象,晚上十點,安土城東方突然亮起來,慢慢變成紅色,接著二十二日晚上彗星降臨,彗星在當時一般被視為兇兆,而在當年的六月二日,本能寺之變就爆發了。
  • 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天正十年六月一日的黃昏,率領一萬三千名大軍,從居城丹波國龜山城出發的明智光秀並沒有前往中國地方支援羽柴秀吉,而是朝著京都本能寺前進。明智光秀意圖謀反之事,只有少數軍團中的將領知道,其他的人並不知情。六月二日,當天天尚未亮,光秀在帶領大軍渡過流經京都的桂川後,才讓部下們知道要攻擊的對手就是信長。據說當時光秀對大家說「敵人在本能寺」,就此展開攻擊本能寺的行動。明智光秀的軍隊在天快亮的時候包圍了本能寺。
  • 本能寺之變中,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織田信長在全日本建立霸權本來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他和他的繼承人信忠一同死於非命,日本的歷史就此改變。如果沒有本能寺之變,那麼我們就看不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江戶幕府也就不會出現了。因此可以說,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最大的陰謀之一。明智光秀為什麼要這麼幹?他為織田信長效力後不久就深受信任,急速升遷,最後成了領有丹波一國的大名。
  • 他是織田信長麾下重臣,本能寺之變後卻行動遲緩,到底發生了什麼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麾下重臣,本能寺之變後卻行動遲緩,到底發生了什麼日本戰國時代即將被織田信長結束的時候,也許是歷史也不願意讓戰國這麼快結束,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信長橫死,他生前建立的霸業就此結束。事實上,在織田家的軍團中,長秀更像一位技術型武將,而非在戰場上勇猛衝鋒的武將。無論信長下達了什麼命令,長秀都能完成。信長也給予了長秀賞賜——佐和山城,讓長秀管理北近江到若狹國的領地。在本能寺之變前的京都閱兵,長秀也是率先出場,足以見在信長心中長秀的地位。
  •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兩個大對手去世後,織田信長成了唯一能夠結束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 眼看就要統一日本終結戰國亂世時。一場意外發生了,織田信長最忠心的部下明智光秀叛變了。 本能寺之變 公元1582年,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謀殺了織田信長。
  • 足利義昭不是本能寺之變的幕後主使,明智光秀看不上他!
    明智光秀當年可是寧願背負罵名也要背棄足利義昭選擇織田信長,原因就是因為他看穿了義昭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器量,所以如果存在能夠讓光秀殺掉信長的人,必須是比信長更具有天下一統威望之人。明智光秀看不上足利義昭。明智光秀光秀之所以發動本能寺之變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他和信長理念不合。光秀的目標是織田信長成為將軍,日本和平統一,在這一過程中,天皇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 是積累了仇怨還是想要取而代之,明智光秀究竟為何背叛織田信長?
    明智光秀為什麼要背叛自己的主公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史上為後人討論最多的謎題之一。織田信長十分信任和看重明智光秀,光秀效忠信長十數年間,屢立戰功,也得到了很多賞賜擴大了自己的封地,也成為了一方諸侯。他甚至有資格率領信長的禁衛親兵,但是就在其他家臣討伐四方,信長身邊只有百人護衛時,他卻率領1萬人反攻信長所在的本能寺。織田信長帶著手下的百名守衛在上萬裝備精良的禁衛圍困下自知無力生還放棄抵抗焚火自殺。極有可能統一整個日本的織田信長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家臣反叛之下,這就是著名的「本能寺之變」。
  • 明智光秀親筆信曝光:揭露本能寺之變的驚人真相
    期間,各路軍隊均取得優勢,正值一統日本的大好時機的織田信長,在最關鍵的時刻遭到部下明智光秀的謀反、命喪本能寺,從而功虧一簣——儘管之後的豐臣秀吉亦短暫統一了日本,其所帶來的影響或許遠遜於織田氏,以至於幕府時代又延續數百年。如此效應,或許不光對於日本而言,本能寺之變對於世界而言,甚至可以說是可以扭動世界格局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