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空女網紅進機艙拍照事件,輿論傳播為何如此迅猛?

2020-12-18 識微看輿情

坐在飛機駕駛座上、面帶笑容開心比V……桂林航空乘客進入駕駛艙拍照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川航機長萬米高空挽救乘客生命,如今桂航機長擅離職守對女友大獻殷勤,兩者相比高下立判。破壞規則、漠視生命,被「終身禁飛」一點不冤。但在懲處之後,該事件反映出的民航內部管理失靈、內部監察缺失的問題更值得警惕。

一、 事件回顧

二、 傳播概況

2.1 輿情態勢

在監測期間內,全網有關「桂林航空乘客進入駕駛艙拍照事件」的輿情信息量共計314133條。其中,91.81%的信息分布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中。11月3日14時,「新浪微博」用戶「@確認信號」發文質疑稱在商業航班飛行中有無關乘客進入飛機駕駛艙,引發網友關注,相關討論主要圍繞「圖中所示的飛機是否處於飛行狀態」「飛機所屬航空公司」等話題展開。

11月4日13時,「@桂林航空」官方微博發布與此事相關的聲明,在說明事件具體情況的同時,也對涉事機長及相關人員做出處罰決定,隨後「@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媒體大V,以及「中國新聞網」「新京報」等媒體相繼轉發傳播相關信息,事件熱度於當日達到頂峰,桂林航空回應相關的「桂林航空涉事機長被處終身停飛是否合理」等話題成為本時段輿論討論的重點。

11月5日,事件熱度有所下降,但「女學生與機長為戀愛關係」「高校回應女學生進駕駛艙」等相關話題仍有延續討論。

2.2 傳播節點

三、 話題分析

3.1 熱詞圖

「桂林航空乘客進入機長駕駛室拍照事件」引發輿論熱議。涉及事件基本信息的詞彙「桂林航空」「駕駛室」「機長」「女乘客」「拍照」等位於熱詞榜前列。

隨著事件調查結果的公布,相關人員及其處罰結果也備受關注,「終身停飛」「處罰」「集體受罰」「處分」等詞彙頻頻出現。而針對該事件反映出的企業管理及工作人員失責問題也引起了部分輿論的討論,詞彙「失責」「失職」「內部管理」等被數次提及。此外,還有不少輿論將企業和涉事人員與「川航」及「中國機長」做比較,相關詞彙也成為主要熱門詞彙。

3.2 話題分布

在「桂林航空乘客進入駕駛艙拍照事件」中,新聞媒體主要以報導事件基本情況和關注民航局、涉事企業桂林航空回應通報為主。另外,還有部分媒體從民航安全管理角度出發對事件進行了評論報導,佔比12.9%。與媒體相比,網民話題更具主觀性和情緒化。事件被曝光後,事件當事人——機長和女乘客受到網民的批評和調侃,相關話題分別佔比21.7%和19.8%。而針對桂航高層被集體處罰進行討論的網民話題佔比達15.5%。此外,事件時隔10個月被曝光才引起桂航注意,也讓部分網民對其內部管理是否存在問題表示了質疑。

3.3 輿論聚焦

航空安全

桂航機長違規操作已被「官方認證」,涉事機長也被航空公司處以「終身停飛」的嚴厲處罰。而輿論則將重點主要放在航空安全問題上。「這位機長的操作著實可稱得上是藝高人膽大。」「怎麼想的?萬一出事了怎麼辦?」網友紛紛表示擔憂。就連曝光網友都表示「真不敢相信在商業航班飛行中讓無關旅客上座的事發生在了中國民航。」

在民航業,任何事關安全的風吹草動都極易讓公眾繃緊神經,民航史上因無關人員私入駕駛艙而釀成大禍的也並非沒有先例。事件曝光後,多家媒體報導援引1994年的俄航事故,以說明讓無關人員進入駕駛艙釀成禍端的嚴重性。「澎湃新聞」在評論此事時也強調「民航駕駛艙關係到乘客的性命,不該是網紅打卡的地方。機長不能拿飛行安全開玩笑,把駕駛艙當成獻殷勤的場所。」

民航安全無小事,任何一個細小的失誤都會招致極大的災難。而機長邀網紅進駕駛艙自拍,同樣也絕不是什麼小事。目前,該名機長已被桂航「終身禁飛」,但具體的「飯碗問題」則還要等待民航局的處罰結果。無論如何,此次事件對於任何一家航司和每一位機長來說無疑是一記警鐘:任何時刻,都不能無視規則,漠視生命。

國內外類似事件

管理漏洞

「桂林航空女乘客進入駕駛艙事件」被曝光後,不僅涉事機長被網友口誅筆伐,事發航空公司——桂林航空也備受輿論質疑。多數輿論認為,桂林航空發生如此荒唐的事情而不自知,其在公司管理、員工思想教育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疏忽。

桂林航空作為管理方,最飽受輿論質疑的管理問題在於不能及時發現並制止駕駛艙內出現的違規情況。涉事機長在2019年1月將其女友帶入駕駛艙,經過漫長的10個月後,此事才經由網友得到曝光,引發輿論熱議。而桂林航空在此期間幾乎一無所知,其在管理上表現出的滯後和失察令公眾感到震驚。至於桂林航空為何未能及時發現,部分輿論將其原因歸結於機組人員未執行相應的規章制度以及監督制約機制級別較低。他們認為桂林航空寄希望於員工自覺,在飛機運行過程中對員工缺乏監督和檢查,使自身難以及時掌握飛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且整個機組人員也未能嚴格執行航空安全條例,做到互相督促、堅持原則,未在事發後的第一時間上報給高層,促使此事一直隱而未發。

從東海航空機長夫人三進駕駛艙到國航飛行員抽電子菸,再到最近的桂林航空女乘客進入駕駛艙……近年來各航空公司駕駛管理問題不斷,如何加強航空公司內部管理,加強對機組人員的監督,避免航空事故,是航空公司在今後的日常管理中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3.4 社會情緒

從情感分布來看,全網關於「桂林航空乘客進入駕駛艙拍照事件」的社會情緒以負面為主,佔比49.8%,主要內容多為斥責涉事機長、質疑桂林航空管理等。中性言論佔38.9%,相關言論主要為傳播事件相關信息、討論和分析無關人員進入機艙帶來的後果等。有關此次事件的正面言論佔比11.3%,部分輿論表達了對桂林航空處罰態度、處罰措施的認同和支持,認為其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企業形象。

輿論傳播數據監測分析工具:識微商情

相關焦點

  • 微博傳播的輿論影響力
    微博傳播效果體現在網絡輿論演變的過程中,熱點話題在微博平臺上快速形成龐大的微博量,對近三年來每年排名前五的熱點輿論事件在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上的微博數進行統計,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影響力較大的輿論事件的相關微博數都達百萬數量級以上。2010 年單起輿論事件相關微博數最高達到200 多萬,2011 年增長至900 多萬,2012 年直接飆升到近7000 萬,整體呈增長趨勢。
  • 網紅進飛行客機艙是怎麼回事?桂林航空最新回應處理結果
    近日,網紅進飛行客機艙引起網友極大爭議,原來最近有一個網紅在網上曬照,圖片中她坐在駕駛艙中,還泡茶喝,照片曝光後瞬間讓網友們炸了鍋,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網紅進飛行客機艙  11月4日,網紅進飛行客機艙登上熱搜,11月3日,有網友爆料稱,有無關旅客在商業航班中進入駕駛艙就座。
  • 「網紅進飛機駕駛艙拍照」事件仍在發酵,航司處罰下來了
    桂林航空通報稱,確認該事件發生於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揚州航班。目前, 桂林航空已針對涉事機組和管理層給出了相應處罰,管理層8人受罰,機組6人停飛。當班機長給予終生停飛處分,而其餘5名機組人員也均被處以停飛12個月,以及其技術降低級別的處罰。本以為是「銅牆鐵壁」的駕駛艙,卻被網紅自由出入其中、擺拍留念。這讓廣大網友覺得難以相信,甚至脊背發涼。
  • 飛行員讓無證女乘客駕駛客機 桂林航空女網紅微博帳號
    桂林航空調查女網紅進入駕駛艙是怎麼回事?近日,廣西桂林,有網友爆料稱,有無關旅客在商業航班中進入駕駛艙就座。11月4日,桂林航空工作人員回應,公司已啟動了內部調查核實。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桂林航空調查女網紅進入駕駛艙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 網紅進飛行客機艙桂林航空調查結果來了
    網紅進飛行客機艙怎麼回事?近日,廣西桂林,有網友爆料稱,有無關旅客在商業航班中進入駕駛艙就座。圖片顯示,一位年輕女性在駕駛艙中拍照,還配有文字「超級感謝機長,實在是太開心了」。女網紅進入駕駛艙引質疑事件說明提到,桂林航空在11月3日接到網友舉報關於「一名乘客進入飛機駕駛艙」一事,經核實,該事件發生於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揚州航班。桂林航空表示,對於任何有可能威脅航空安全的不當且不專業的行為均堅持「零容忍」。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引發網絡熱議,大數據下看輿論如何傳播發酵?
    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本文通過大數據下看輿論如何傳播發酵?11月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兩則公告,讓正值掛牌上市前夕的螞蟻集團成為輿論關注議論的核心。原定11月5日「A+H股」同時上市的「全球最大IPO」為何在此時突然被按下「暫停鍵」引發公眾探討,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市場監管環境的變化等成為輿論熱議的重點。一、事件始末梳理二、網絡輿論傳播概況1.
  • 乘客進飛機駕駛艙留影 桂林航空:涉事機長終身停飛
    11月3日晚,微博認證為「知名航空博主」的網友「確認信號」發微博稱,有無關旅客在商業航班中進入駕駛艙,並在駕駛座就座拍照。有網友根據照片中相關標誌判斷,涉事飛機屬於桂林航空。多位民航駕駛員表示,照片上一系列的細節可以證明,圖片拍攝是在飛機飛行階段,無關旅客在飛行階段進入駕駛艙已經違反了相關規定。4日,桂林航空就此事進行了回應。
  • 桂林航空多人受處罰?
    桂林航空多人受處罰? 桂林航空:以公司微博的官方通報為準   11月4日,桂林航空爆出乘客進入飛行中航班駕駛室事件後,桂林航空發布說明,對涉事機長處以終身停飛處罰,機組無限期停飛進一步調查。涉事女乘客系桂林旅遊學院空乘專業學生,也由學校展開調查。
  • 機長帶網紅進駕駛艙事件:所有規則的背後,都是血淚代價
    -02- 最近這個事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對,我說的就是桂林航空機長帶女網紅進駕駛艙事件。 11月3日,一個網紅的朋友圈截圖在網上傳瘋了。
  • 社交媒體背景下危機傳播角度輿論引導方式淺析
    摘要:在網絡社交媒體發展下,危機事件的傳播與輿論引導都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以情境危機傳播理論(SCCT)以及修辭話語場理論(RAT)為框架,通過分析海底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其食品衛生安全事件中的危機傳播策略及其對大眾情感的輿論導向作用,了解企業危機傳播策略運用的得失,結合官方媒體的輿論引導,以期為危機傳播角度下輿論引導的實踐提供有效的借鑑。
  • 女網紅曬圖進客機駕駛艙 網友:航班疑屬桂林航空
    (原標題:女網紅曬圖進客機駕駛艙合影 網友指出該航班疑似所屬桂林航空)
  • 飛機駕駛艙哪能隨便進,處罰就該「零容忍」
    日前有網友舉報稱,一位「網紅」曾在微博曬出乘飛機時拍攝於飛機駕駛艙的照片,引發輿論熱議。涉事的桂林航空公司對此回應稱,該事件發生於今年1月4日,目前已對當事機長處以終身停飛的處罰,並對涉事其他機組成員處以無限期停飛處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製品」為何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據輿情監測系統鷹擊早發現顯示,在18日13時至23時傳播10個小時內,關於「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製品」的網絡關注熱度趨勢始終長期維持,居於高位;直至19日之後開始迅速下降,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聲量。從傳播內容來看,18日的討論話題主要集中於「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製品」;19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通過媒體的發聲,對「生肉不直接衝洗怎麼洗」進行了解答,稱「可以用器皿裝水來清洗,之後再清洗器皿。」在熱度對比結果上,整體輿論聲量後者遠不及前者,這意味著,大部分網民可能未及時獲得最新消息,認知停留在「生肉不用水龍頭衝」的層面。
  • 為何機艙病毒傳染率極低?揭秘來了!
    若這一比例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假設有90%的傳染事件未記錄在案,那每270萬人次旅客中也只有1例。這一數字也足以令人非常放心。此外,絕大多數已公布的病例都發生在機艙內戴口罩的防疫措施尚未普遍實施之前。」 國際航協醫學顧問戴維·鮑威爾博士(Dr. David Powell)指出。
  • 從「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報導 看網絡正能量傳播新生態
    6月12日,主要網際網路媒體、新聞傳播行業專家,以及活躍在網際網路空間的網民代表就此次沉船事件中出現的網絡傳播新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人員表示,過去,災難事件面前,正能量信息的傳播主要是由官方或幾大中央新聞媒體來推動,在此次沉船事件中,正能量的傳播主體變成了網民自己。網民對正能量的需求從外向內延伸,過去像是一種外在的訴求,而現在卻變成了內心的需求。
  • 民航局談「桂林航空事件」:無關人員甚至在操作位置拍照 屬典型...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毋庸置疑,『桂林航空女乘客進入飛機駕駛艙事件』的涉事機長,違規允許不具備資格的無關人員在航空器運行過程中進入到駕駛艙這樣的安全重地,甚至是坐到飛機的操作位置上拍照留念,對飛行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這是典型的故意違章行為
  • 網紅打卡進了飛機駕駛艙,「你開心了,我們不放心了」
    2019年1月4日,在桂林飛往揚州的客機GT1011的駕駛艙內,一位身著便服的年輕女性坐在駕駛員座位上,手比V字。「咔嚓」,笑容在此刻定格,女孩將「遊客照」上傳至微博。10個月後,女孩和涉事機長因其威脅航空安全的不當行為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照片裡的女生為桂林旅遊學院空乘專業學生。
  • 看了《弱傳播》才明白,會扮可憐的人才是輿論傳播裡的強者
    《弱傳播》的作者是鄒振東教授是,歷史學博士,擔任中國輿論學研究委員會常務理事。裡面講述了一些關於輿論傳播的真相,講述了在現實世界和輿論世界,誰才是真正的強者,那些勝利者是如何走向勝利的。1.生活中的強勢群體,輿論世界裡的弱勢群體。
  • 網傳桂林象山景區驅趕拍照遊客,景區回應:系斷章取義
    桂林象山景區回應網傳視頻 稱被發布者掐頭去尾、斷章取義桂林象山景區薈萃了桂林山水和人文景觀精華,是桂林山水的典型代表之一;作為桂林市的城徽近日,在網絡上,一則遊客在桂林象山景區拍照被驅趕的視頻在多個平臺傳播
  • 熊咬死人事件頻發,熊的攻擊性和熊被擊斃成為輿論焦點
    現代版的日本三毛別羆事件?近日熊咬死人的慘烈事件讓不少人聯想到日本三毛別羆事件,一時間網絡上出現了很多三毛別羆事件的相關信息。三毛別羆事件是1915年發生在日本三毛別村棕熊襲擊人事件,一頭巨熊闖入三毛別村,咬死7人,咬傷3人,這也是日本最駭人聽聞的熊吃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