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同學旅行錄/文 歡迎轉載和分享
宇宙山河爛漫,生活點滴溫暖,都值得我們向前
廣東省,這個省份在明清之前其實並沒有什麼名氣,即使是在明朝,這裡也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當時的古人們並不懂什麼是制海權,也並不知道海洋資源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能全怪在前人頭上,受時代的局限性有些事情不真實發生是不會有人能想到的,一直到清朝時期,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來了,他們一眼就看上了廣東這個地方,可惜廣東當時已經被清政府牢牢地控制了,於是他們退而求其次,盯上了我們的臺灣,我國的各種問題就是從這個時候買下了禍根。
後來西班牙人走了來了荷蘭人,荷蘭人被攆走之後又是英國人,這個時候清政府才驚覺這樣不行,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不管是發展經濟也好、宣稱海權也好、科技興國也好,這一切都來不及了。
明眼人看出來了,清政府為什麼反應這麼慢啊,真的是沒有電報、火車的緣故才讓他們反應不及時嗎?不是,真正讓當時的中國變得腐朽不堪的是那些更腐朽的官僚,他們不管是多麼年輕、多有雄心壯志,官僚還是官僚,一個以官本位思考的封建國家怎麼能雄踞於世界之林呢?
那個男人有了決定,他知道了自己該幹什麼,於是大清亡了,在短短幾天之內全國各地紛紛響應,那個男人叫孫文。
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這個現代中國的國父之一,他的故鄉香山縣改名為了中山縣,也就是今天的廣東省中山市。
中山市的各種自然資源其實並不充足,整個中山市靠的就是它的交通和地理因素,以及一些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再加上旅遊業,這些撐起了這座城市的發展。
說起來,中山市的地理位置是真的非常優越,周邊都是珠海、廣州、澳門、深圳這樣的發達城市,僅僅是這優越的地理位置就足夠讓好多企業選擇在這裡落腳自己的公司或工廠了。
在中山市北部,與廣州交界的地方有那麼兩個鎮子,有著先進的公司、企業,整個鎮子的經濟發展水平極好,那就是小欖鎮和古鎮鎮。
它們一個是「中國燈飾之都」,另一個專攻於「五金製品」,這兩個位於中山北部的鎮子經過整合,完全可以成為中山北部的又一個城區。
大家對中山或將「合併」的兩鎮,一旦成功,有望「撤鎮設區」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泉州或將「合併」的兩個鎮,一旦成功,有望「設立街道」山東又出現「黑馬」縣,有望「撤縣設市」,歸臨沂管轄秦皇島一「王牌」鎮,由「4鄉1公社」合併而來,有望「撤鎮設縣」寶雞一「黑馬」鎮,由兩個「強鎮」合併而來,有望「撤鎮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