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麗的黃石公園

2021-02-18 沙羅雙樹園

這是一篇純粹的美國黃石公園的自駕遊記,目的地僅僅是美國的黃石公園+大提頓公園兩個壯美的國家公園,我們精心策劃安排了【三天】的完美自駕行程,與其他的美西XX天環遊完全不一樣,看官須先注意噢。公眾號僅放送遊記精華部分,想看完整攻略的看官,可在本文最後點擊【查看原文】。

本文多美圖,點開即難忍看完,請看官注意流量。土豪隨意。

黃石公園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我走過的最神奇的大型景區(其面積相當於臺灣島的四分之一大小)。

黃石公園,除了頂級的地熱景觀和野生動物外,它的五彩水池比不了九寨溝,鈣化池不如棉花堡,高原風光不如川藏線,草原風光不如中國西部,黃石湖遠遜青海湖,雪山連峰差梅裡太遠,瀑布比不上尼亞加拉,峽谷風光不及科羅拉多,連露營也不如大霧山公園熱鬧,甚至本身這座超級火山也看不出火山口到底在哪裡……總而言之,黃石沒有任何一項其他景觀在單項排名中算得上頂級。

但是!但是!你可曾見過如此之多的景觀同時匯集在同一個公園內???你可曾體驗過移車跳景的感覺——每當你開始對某類型風景開始有那麼一點審美疲勞的時候,黃石就會善解人意地【老闆,換碟~】。車行不止,變幻不息!

在此,作為當年剛到美帝3個月的準新人,非常感謝同行的其他5位同事!大家分工明確,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了這幾天完美規劃!有人負責規划行程,有人負責預訂酒店,有人負責租車,有人負責準備食品,有人負責盯機票價格,有人負責各種瑣碎雜物……此前此後的旅行,我從沒有遇見這麼完美/這麼負責/這麼有經驗的隊友!

7月2日,從匹茲堡起飛,丹佛轉機,經過7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深夜才飛抵 Bozeman 機場。在機場租了輛超長的SUV——雪佛蘭Suburban(由於租該車需要在我們預定的基礎上加錢,大家有些猶豫,但是我力主換此大車,後面證明是極為英明的),上附近的超市採購完接下來2天半需要的糧食和水(我們計劃接下來的行程白天大部分的餐食),便連夜直奔事先預訂的位於公園北門外的小鎮旅館而去。

雖然東西部時差3個小時,但我們長途飛行+準備食物+開車+找到旅館收拾入住,躺下時,已是凌晨3點!從未覺得疲勞感有如此形象過。更恐怖的是,三個半小時之後,我們必須起床出發。大家抓緊這3.5小時的充電時間狠狠睡了一覺。

7月3日,多雲轉陰,偶有太陽和小雨。我們第一天的計劃,從黃石北門進入,沿著8字西側,一路往南,從南門出,然後直達大提頓公園北門,繼續往南,到達園區官方旅館 Colter Bay Village 住宿。

沒有人睡懶覺!這3.5小時,眾人睡得極有效率,昨天的疲勞一掃而空,個個精神抖擻!再次感嘆人的無窮潛能!

終於進入黃石公園大門,一想到等會即將見到的炫麗風景,心裡那個激動啊!進入北口,第一站是 Mammoth hot spring 猛獁熱泉。

它的範圍大到一整個山頭都是熱泉,雖然不只一個出水口,但是看起來是連成一氣的。遠遠看去整片山幾乎都是一片雪白,中間夾雜了一些燒焦的樹,景象很詭異。園區最不尋常、最美且最神奇的區域是Upper and Lower Terraces。顏色最為豐富:橙色、粉紅、黃色、綠色和棕色,由細菌和水藻形成。各種顏色在眼前變換。Poison Spring,產生二氧化碳,常殺死此處停下喝水的動物(Lower Terraces最佳)


遠眺猛獁熱泉,整個山頭都蒸汽騰騰,山坡上的硫磺清晰可見。第一次見到這種景象,大家都興奮不已,急匆匆驅車靠近。

猛獁熱泉

沿著山腳下的木棧道到下觀景臺(Lower Terraces),山體的兩部分涇渭分明。雖然已經沒有多少熱泉流出,但空氣中依然充斥著硫磺味。


猛獁熱泉

硫磺的脈絡清晰可見。

走完Lower Terraces的棧道,就可以上車沿路而上,直抵位於山頂的上觀景臺(Upper Terraces)。


猛獁熱泉

山頂上的地面由於長年流淌著熱泉,沉積的石灰和硫磺已將其全部覆蓋。幾棵孤零零的枯木也早已死亡多年。目視可見的生命在此處地表暫時消失,陰沉的天空似乎在解釋:這是一片死地。


猛獁熱泉

走完猛獁熱泉的上下觀景棧道,驅車向下一個目的地 Roaring Mountain 進發。途中可多花那麼幾分鐘,繞行一個叫 Sheepeater Cliffs 的崖邊(路邊有標識)。在這裡會看到黃肚皮土撥鼠的「表演」。


說來也怪,這個崖邊都是亂石,車停下,啥都沒有。我們覺的,估計沒這麼巧碰上土撥鼠外出吧?可沒一會土撥鼠就挺著個黃肚皮出來了!該土撥鼠進行了一連串表演性質的運動後,各種技巧,各種翻身,各種扭腰扭屁股,又悄然躲回去。其時間掌握如此之好,我們不得不懷疑這些東西是不是黃石官方馴養來吸引遊客的。


Roaring Mountain

這裡就是 Roaring Mountain (咆哮山?囧~)。無灌木掩蓋的地表,在蒸汽作用下變熱且酸化,巖石被漂白、瓦解。之前響聲極大可遠達 6km 以外。不過,好漢不提當年勇,現在的咆哮山已不再咆哮,只是一個到處在冒熱氣的小山包了。


Roaring Mountain

咆哮山令人失望,但回頭一看,對面這座曾遭遇雷火的山頭卻更有看頭。老一批樹木全部被雷電劈倒,橫七豎八地躺在山坡上,而新的林木則前僕後繼地生長著。

據說在80年代的黃石大火之後,官方認為,雷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持原生態就無須人工幹涉雷電引起的山火。

離開咆哮山,前往 Norris Geyser Basin 諾裡斯噴泉盆地。途中路過一些野餐區域。攻略說,這些地方常常有駝鹿出現。


看到前方有人下車在路邊看啥,我們知道行大運了,有貨!於是一起下車觀望,大概10米遠處,一頭大角鹿在吃草。從來沒有在這麼近距離觀察過野生大牲畜,心裡有些緊張。遠遠地拍了幾張大角鹿優雅的身姿,便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諾裡斯間歇泉盆地

諾裡斯噴泉盆地,是一個較為巨大的凹地,布滿各種噴著熱氣的噴口、噴著沸水的噴泉和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熱水池。凹地中建起諸多木頭棧道,以供遊人行走遊覽。如果走的時候,正好迸出一個新的噴氣口,那麼恭喜你,中標了!


諾裡斯間歇泉盆地

站在凹地外圍的高處,俯視下方到處噴著熱氣的荒涼凹地,恰好此時陰雲密布,頗有點地獄的感覺。


諾裡斯間歇泉盆地

由於在熱水中生存著各種微生物和藻類,有些水帶呈現出深綠、橘黃等各種色調,結合這種荒涼的場景,還真看不出有什麼多姿多彩,有的只是詭異的感覺。


諾裡斯間歇泉盆地

正在噴發的噴氣孔


諾裡斯間歇泉盆地

當然了,偶爾也能碰上這種寶石藍得讓人心醉的小池子。真享受。有一些這種顏色的池子被命名為珍珠池。


諾裡斯間歇泉盆地

珍珠池!


諾裡斯間歇泉盆地

在諾裡斯噴泉盆地的 Whale’s Mouth Back Basin Loop(1.5mile,徒步約50分鐘),SteamBoat Geyser 曾經產生過世界最高和最值得紀念的超強水柱噴發。不過,這種噴泉的噴射時間間距太長,我們這種匆匆而過的遊人基本沒那種運氣碰見咯。事實上,整個園區,除了著名的 Old Faithful 老忠實噴泉噴射外,一切計劃外的大噴泉噴射我們一個也沒撞見。

Midway Geyser Basin 中途噴泉盆地擁有園區最大的幾個噴泉(當然,前文講過,我們無緣目睹),熱泉池最為集中,規模也遠非之前的諾裡斯盆地可比。更為讓人欣喜的是,高原天氣可愛的一面終於展現了——太陽突然間開始露面了。


中途間歇泉盆地

在前往 Artist Paint Pots (時間太緊,最後放棄了)的途中,黃石公園陰晴不定的高原天氣終於顯現——低低的烏雲突然開始散開,開始見到藍天了!


路上就堵車了——公路兩側的草地上出現了大量的北美野牛。你看上圖那頭牛在幹啥呢?沒錯,它就是在上大號!哈哈~

終於到達了中途噴泉凹地。從外面停車場的規模和停車數量可以看出,這個景點絕對名不虛傳!此時,太陽開始驅散烏雲,光線條件特別好,呈現出經典的高原景觀——藍藍的天上白雲低,上天的眷顧啊。


中途間歇泉盆地

剛剛過河,這條硫化物形成的水道就抓住了眼球,瞧著其實有點噁心了,但是顏色卻很邪惡得豔麗著。

攀上木棧道,迎著撲面而來的藍天白雲,開始向期待中的炫麗池水進發。


中途間歇泉盆地

沒走兩步,就看到了那條硫化物的源頭。遠處騰騰的熱氣似乎直衝藍天,化成白雲朵朵。


中途間歇泉盆地

好了,這下讓眼睛徹底看個夠吧!寶石藍!又是寶石藍!最讓人難以抑制興奮的顏色!


中途間歇泉盆地

寶石藍!寶石藍!寶石藍!寶石藍!寶石藍!

多像一塊剛剛出爐的翡翠啊!多想蹦進去躺著!

不過,可能會被燙死~


霧氣迷茫,如夢似幻,仙境!

遠處拍照那兩位,妖精還是神仙?!


中途間歇泉盆地

這估計應該是硫化物和鐵的痕跡。這路開得,極端得霸道啊!


中途間歇泉盆地

在鐵和硫化物的池塘中,看著天空飄過的白雲朵朵,看著遠方的騰騰熱氣,感嘆黃石公園的神奇。


中途間歇泉盆地

鈣化物的小階梯,形成類似梯田的結構,蓄上水,也是一個極佳的反射面。白雲朵朵,白雲朵朵,白雲朵朵。


走這一段棧道的時候,似乎已經忘卻了周遭的一切事物,只記得不停地變換各種角度拍各個水池的各個角度。天氣又如此眷顧,照片奇多,出片率奇高,怎奈總得有所取捨,都是肉哪!現在回想起來,在這裡似乎真的沒有任何細節和談話,暈暈乎乎地就繞了一圈到了棧道出口。


好了,可算從照片的池子中走出來了。Midway Geyser Basin 棧道出口附近的珍珠池(這個池子確實叫Pearl Pool)。此時,天空突然又陰雲密布,似乎馬上就要下雨了。高原的天氣可真是娃娃的臉啊,說不變也變了。

最後放上一張 Biscuit Basin 比斯吉凹地的 Sapphire Pool 藍寶石池。

這一區的精華,這個池子的半徑大概有近十公尺, 從路邊看不到池底,顏色是極深的藍色。這個池是我們在黃石所看過的池裡最美的幾個之一。其他可略去。——來自《旅人行腳》諸位旅人的評價


餅乾盆地間歇泉

Biscuit Basin 比斯吉盆地的 Sapphire Pool 藍寶石池。

可能是因為天空又突然烏雲密布的緣故,光線變差了,顏色沒有《旅人行腳》描述的那麼極深的藍色,但是也是相當得深藍了。深!相當深!站在旁邊有一種暈眩的感覺,仿佛會被吸入其中。由於過於靠近水面,蒸汽經常一陣陣吹過,擔心鏡頭被這種鬼知道啥含量的蒸汽霧化,只能蹲守著,一會拍一張。

從 Biscuit Basin 比斯吉凹地出來,我們一行人便驅車直奔黃石的標誌性景點——著名的 Old Faithful 老忠實噴泉。

老忠實噴泉是黃石公園最負盛名的間歇泉。曾經每隔65分鐘噴射一次,高度可達40-50米,水溫約攝氏90度。由於1959年地震的影響,其間歇時間延長至90分鐘。但老忠實從來沒有讓遊客失望過,其噴射時間的前後誤差在5分鐘之內。

很不巧,我們停車的時候,附近的人群傳來一陣歡呼聲——完了,老忠實正好噴射了!不過,我們也倘然接受,因為旅途中這種不巧實在太常見了。好吧,正好利用這噴射間歇的一個半小時在這附近轉轉咯。我的攻略書——從書店特價堆裡花5美刀淘來的《National Parks of the American West (Frommer’s)》中指點,可以沿附近觀景臺旁邊的一條山路上到山頂,全景俯視噴射過程。 其他幾位同事不想跟我爬山,就全呆在噴泉旁邊的看臺等著了。看臺?沒錯,就是看臺!裡三層外三層,仿佛在觀看一場球賽一般!


圍觀老忠實噴發的人群!

在山上等了半小時,隨著噴發時刻一點點的臨近,心理狀態變得非常微妙:這又不是人工設定的時間,難道真的會這麼巧就按時噴發了?它要不噴可怎麼辦?不由自主地又開始為老忠實噴泉擔心起來,畢竟它曾有過改時間的噴發啊!會不會今天又改了呢?越是接近噴發時間,這種杞人憂天的感覺便越是強烈!

等了大約半個多小時,老忠實果然忠實的噴發了!與預計的時間提前了一分鐘!老忠實噴射的水衝上天空幾十米,其蒸氣又繼續上升了幾十米,久久不散,確實相當之壯觀。圖中,噴泉旁邊全是近景圍觀的人群。可是,當我看了同事拍的近景圖和錄像,覺得第一次看這種噴射,還是近景最佳,最震撼。


老忠實噴泉


近景的老忠實噴射。

近景拍攝的一個缺點是:沒有對比,顯不出其氣勢。當時天氣陰沉,沒有陽光的透射,也達不到那種絢麗的光線效果。但等待了一個小時,噴泉如約而至的那種「驚喜」確實很美妙。

離開老忠實溫泉區域,我們便駛向今晚的住宿地——位於黃石公園南門外的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而去。一路往南,天氣越來越糟糕,陰雲密布,甚至飄起了小雨,這讓我們心煩意亂之極。進了大提頓公園,一頓迷路,一頓好找,可算讓我找到了 Colter Bay 園區旅館 Colter Bay Village。


Colter Bay Village

這是我們住的木屋套間中的一個房間,230刀/天,6個人,算起來也不貴。說起來,我能訂到這個房間,同事們都很驚訝。臨行前,大家電話問遍了各家較近的旅館,一律客滿,急得那叫一個團團轉啊,再找不到就只能到公園外面去住了,勢必額外耗時。我最後死馬當活馬醫,試著問了早已客滿的 Colter Bay Village。結果居然還剩下一個別野大套房!當時都快瘋了。據說,出發前幾天能訂到這裡的房間,簡直是神跡!


Colter Bay Village

一切安頓結束,便出門轉轉。天氣實在太糟糕,一派烏雲密布山雨欲來的感覺。雖然時值日落時分,可遠處的雪山卻一點神採都沒有。這真是令人陰鬱。想想明天還有一天的行車,大家趕緊吃完泡麵,8點多就入睡了!

我們第二天的行程,從 Colter Bay 出發,途徑 Jackson Lake Lodge 和

 Jenny Lake Lodge,進行一條很短的湖邊徒步,然後回頭返程,往北離開大提頓公園,重新進入黃石公園南門;沿著黃石公園8字的東側公路一路往北,途徑黃石湖,峽谷區,高塔區,然後從東北出口出去;行程約半個小時,住宿在東北出口外的小鎮上 (Cooke City)。從 Cooke City 再往西,就是號稱美國最壯美公路的熊牙公路了,可惜我們時間真的不夠……說起來我們這個計劃很完美,但事後想想,沒有走熊牙公路真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其實我們應該從熊牙公路那一側的比林斯機場回程的!

昨天一天車馬勞頓,大家一入夜即睡去不表。可算補了個正常的睡眠!次日醒來,雖然昨天天氣如此糟糕,我還是習慣性地帶著惺忪睡眼到湖邊瞭望風景。


Colter Bay

這剛一出門,我便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在初升太陽的斜射下,蔚藍的天空中飄著魚鱗雲,對面的雪山腰上圍著一條白雲腰帶。我來不及擦掉眼屎,掉頭衝回房間,一邊操相機,一邊咆哮:快起床,都給我起床,外面有好景!!!便頭也不回地衝了出去。


Colter Bay

碼頭邊,零星的遊艇剛剛啟動,湖面剛剛打破平靜。我趕緊搶著摁了幾張。晚了就沒倒影了!湛藍的天空,湛藍的湖水,雪山倒映,遊船蕩漾,當時都快醉了~特別是山腰那一抹白雲,真是風騷啊!!!之前看過一些大提頓的遊記,大部分人在此都沒碰上好天氣,難得我們住了一晚就迎來這麼個完美的早晨,上天眷顧啊!


Colter Bay

另一邊的天空中布滿魚鱗狀雲朵,遊船點綴著湖面,多麼美好的圖景。這還能走得動嗎???

可遺憾的是,我們還是得離開 Colter Bay,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Jackson Lake。由於這個公園的攻略不夠詳細,我們只能沿著公路看著GPS,沿途索驥了。誤打誤撞之下,我們來到了Jackson Lake Lodge 傑克遜湖旅館附近。


好大一片開闊地!在遠處僅能看到 Jackson Lake 的一小點湖面,鮮綠的地毯盡頭,連綿的大主教群峰(Cathedral Group) 呈現在眼前。網絡信息稱,派拉蒙影業開頭的雪山畫面,就源自於此地。大家在此處對著重複的風景拍了又拍,留影留了又留,不想離去。

可生活還得繼續啊。離開吧~隨便抓住一個遊客,詢問那條徒步路線怎麼個走法,結果那人一看見是問路的,聽都沒聽問題,就指著旅館入口說:「那個大玻璃窗就在旅館二樓,快去!」 我們聞言,心想這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謝過便直奔二樓而去。


這裡是 Jackson Lake Lodge 的自助餐廳。特殊的是,餐廳面對雪山的一面牆幾乎全是大玻璃窗。想起孫燕姿那首歌,這才是【美麗的大房子,很大的落地窗戶】啊!


在玻璃窗前發了一會呆,便轉到外面的陽臺上來。陽臺上也有很多露天餐桌,供人們對著雪山享受早餐。早晨濃烈的陽光讓人有些睜不開眼。常年累月的大風,已經把樹枝彎曲成它想要的姿態了!


遠處的雪山還是淡定地圍著風騷的抹胸。

在餐廳問清楚徒步線路後,我們驅車前往 Jackson Lake 邊。雪山和風騷的白雲抹胸,離我們更近了。


GPS地圖沒更新,路線失效,我們走過了頭,掉頭!趁著車掉頭,我又按了一張:沿途的風景~


終於來到湖邊的徒步路線。雪山明晃晃地就在河對岸。這條徒步線路的中間可以乘船渡河,可惜我們是在是精打細算,沒那個時間耗在一個小時的等船上。


花了半個多小時走完這個徒步線路,感覺不算特別,因為一路上視線常常被湖邊的樹木遮擋。但出口處又看到雪山,雲更密集了,仿佛還出現了旗雲。

老美思路比較奇怪,我總覺得他們經常是為走而走,不是為風景而走,很稀鬆平常的野地裡,也會有各種旅遊信息上盛傳的各種絕佳徒步線路。真到那兒一看,什麼嘛,就是山間野路一條,最多就是在盡頭處有個小河小瀑布啥的。這種心情就跟現在上海生活的人周末到浙江山裡玩一樣,不求啥好景,只要能走走山路吃吃農家樂就行了。


傑克遜湖

離開 Jackson Lake,車子沿著湖邊返程,順便找了個湖邊草地,解決了午飯問題。此時我們才發現,原來旅館的生活用水是直接排到湖裡的。靠近排水口的湖面顯得比較渾濁。可老美人少啊,就這一兩間旅館,再怎麼排,也不會影響到兩個大湖的整體景觀啊。


黃石河

下午一點多,我們又回到黃石公園的南出入口。這時的天氣狀況應該說是相當完美。經典的高原景觀再次呈現,那雲朵仿佛要俯衝下來打人嘞。沿著這條黃石河繼續往前,即是黃石湖。

接下來的半天,我們開始沿著園區的「8」字型公路右半邊的「3」前行,完成剩餘的行程,剩下的主要景點是:West Thumb的熱泉盆地、泥巴火山、黃石大峽谷和極度吸引人的野生動物區。


西拇指間歇泉盆地

沿著公路沒一會就到了位於8字右下角的 West Thumb 和 Geyser Basin 。該景區位於黃石湖的西邊分湖,區域內遍布各種噴氣孔,但與西邊的諾裡斯盆地不同的一點是,噴氣孔也在黃石湖水底下出現。繞著岸邊的熱泉口建有諸多木棧道,不會錯過任一噴氣孔。水的顏色偏向於深沉型藍寶石。


黃石湖

更為神奇的是,湖中間居然有人在划船!多麼令人羨慕嫉妒恨的場景啊!!!我不禁想起同事說過,上世紀90年代,九寨溝的海子是允許遊客下水的~ 遠處那堆積如山的白雲啊,請允許我卷一團棉花糖吧。


西拇指間歇泉盆地

尋到一個剛剛露出湖面的噴氣孔,像一個縮微的火山口,一個即將被海水倒灌的火山口。可看起來是那麼美好。


棧道邊緣,又是一片妖豔的硫化物區域。


西拇指間歇泉盆地

又是一塊大藍寶石池子。又是又是!到處都是!我仰天長嘯:我審美疲勞了!!!

或許是老天聽見我的心聲,離開 West Thumb 之後沒多久,老闆換碟了:景觀開始大變!

我們離開 West Thumb,沿著公路朝北行駛。接下來的一個景點為 Mud Volcano 泥巴火山。其主要景觀就是將之前各種寶石藍的熱泉水換成或灰白或烏黑的泥漿,實在是太不上鏡了,此處照片掠過。當然,看看還是不錯的,各個池子的黑灰泥巴在「撲突撲突」地冒泡,還有個口子被贊為「龍吼」。


泥漿噴泉

離開泥巴火山,繼續一路向北,就到達了黃石公園的另一個地質類型—— Canyon 大峽谷景區。

黃石河在這裡從北往南劈開一條峽谷,匯入下遊的黃石湖。由於海拔變化較大的關係,在這條峽谷中造出兩條距離很近的大瀑布。

從園區主道越過一座橋,進入峽谷瀑布區停車場,就能看見 Lower Falls。本來呢,這裡有一條非常著名的下山步道——Uncle Tom’s Trail 可以沿著步道直抵瀑布下方,直接感受雷霆萬鈞的怒吼。怎奈沿途頻繁落石,已將步道損毀,園區也因此將其封閉,我們也無緣親近 上瀑布,只能沿著峽谷小路拍下幾張不完整的畫面。


黃石下瀑布

請注意對比,瀑布上方有個觀景臺,不注意還看不出上面站著的細小人影。一路上一直聽著瀑布的怒吼,讓我們越發地為不能下到瀑布下方而羨慕嫉妒恨了。

沿途一路,山勢呈蛇形,以至於再也沒有更好的角度能拍到瀑布全景。我們為此走了半個多小時,通過了那段山蚊子聚集區後(欲知黃石蚊子有多牛逼,請詳見接下來的下專題),我們決定回頭離開。後來才知道,再下遊的 Artist Point 才是瀑布最佳拍攝點(能看到瀑布和峽谷全景),黃石明信片瀑布的角度即取於該點。而且,這個點是可以從外圍開車直達,不需要走那段蚊路的。


這是轉載自維基百科的圖片,拍攝點應該是在Artist Point。好贊的圖啊,好贊的角度,越想越虧……

插播:黃石的蚊子

在黃石的峽谷區南緣走了一段路。這段路最著名的景點,除了那條已經因落石而關閉的可以最直觀感受瀑布威力的「湯姆叔叔步道」外,就是無處不在的山蚊子了。

可能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這裡的蚊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危險。常常是,一伸手就能捏死一兩個。但正是這種神風特攻隊一般不要命的打法,讓我們防不勝防。

一上來,我就是長袖+帽子+防風外套(由於裝備如此完備,我放棄使用驅蚊水,我託大了),不給蚊子留一點機會,嘿嘿。因此,雖然一路上蚊子不停地轟炸,可是對我的臉/脖子等外露皮膚,它們也沒啥辦法。

當然,如果就此沒轍,那它們的威名豈不是打了水漂?黃石的蚊子絲毫沒有氣餒。他們挑選了兩個地方強攻。事實證明,這是一群富有戰鬥經驗極其善於挑選對方破綻不畏犧牲的戰蚊!看看他們的進攻點:

1  棒球帽後腦勺處的裸露部位。慢,看管提問了:「難道您是光頭?」 顯然不是!但這就是黃石蚊子的牛逼之處了!穿過我的頭髮它的針!怪就怪我留的是短髮吧,未能徹底阻止它們對頭皮區的進攻。不過,由於頭皮缺乏神經細胞,雖然腫了幾個小包,但也不甚上心。更可怕的在後面:

2  腰部脊柱外的皮膚!大家知道,我是穿了長袖的T,又帶了件防風胞外套,由於天氣悶熱,我的薄外套是脫下來系在腰間的。但是當我回程的時候,感覺背後奇癢無比!伸手一摸,居然長了個碩大的包。我崩潰了!它是怎麼穿過兩層衣服攻進來的?雖然我的衣服沒有封口,衣襟沒有掖進褲子,但是外套系在腰間。

次日凌晨,我被癢醒了!想起這事兒就想開罵,一天車馬勞頓,好不容易睡個覺居然被蚊子叮的包癢醒了!一時又沒有其他辦法,而且已經開始輕微破口流膿了,只好開了個創可貼貼上了。

後來,過去兩周,那個包依舊還是紅紅的一團,不過欣慰的是已經結疤…

插播結束

離開此點,我們便驅車前往 Lower Falls 的另一個觀景點。在 Brink of Lower Falls 點徒步下行,直抵瀑布正上方。此段徒步小路有些險,走起來還有點意思。


黃石下瀑布


黃石下瀑布

彩虹!有沒有!!這個時間(下午)在這裡真是運氣啊!!!陽光的角度正好可以讓水汽形成瀑布彩虹。到了瀑布正上方,發現前面的峽谷不帶拐彎,直接就是個好角度。

站上旁邊的小觀景臺,可以拍到下方奔騰而出的瀑布水直衝而下的場景,著實壯觀。拍完這些之後,覺得有些空虛,想呆一會,又仿佛沒啥事兒可做了。

離開 Brink of Lower Falls 點,沿公路繼續向北,就到達離下瀑布距離稍微遠一些的 Red Rock Point。這個點非常棒,有上下兩處觀景臺。上邊的俯瞰點,可以看清瀑布峽谷全貌,可惜人比較多;下邊的紅石點,則需要沿著木梯子向下走十來分鐘,離瀑布較近,人少。


黃石下瀑布

這是在俯瞰點搶拍的。人多啊,搶個角度不容易啊。而這個時間段,太陽正在斜上方,顯然不是這個角度拍攝的好時間。不過,又哪能事事完美呢:)


黃石下瀑布

繼續往下走,到達紅石點後,人就明顯少了很多。可以隨意找角度拍照了。當然,角度也低一些。


黃石下瀑布

這是我們走下木梯子後,遇見的美女一家子。美眉正認真地在圍欄刻上到此一遊的標記。全世界人民都熱衷此道噢,嘿嘿。這裡的角度倒是沒有上邊的好——樹木過於高大,遮擋了。但是這條步道倒是很值得一走,推薦。

好了,峽谷區就此完結,接下來就直接前往東北部的 Tower 區。車行不一會,就覺得海拔開始攀升,開始不斷地走盤山公路,氣溫也驟然降低。一查資料,發現此處海拔已經接近3000米了。天氣晴朗,高原風光再次展現。


翻過某段高山,即將下坡,大家看著下方的大谷底,不禁停車一頓拍。陽光下的高山草地總是讓我很沉迷。不過,沒有馬騎乘狂奔,總是感覺不那麼完美。車子不足以媲美啊。

進入 Tower 區域,想起要到紀念品店買點明信片之類的東西,順道在旁邊的很近的一條小瀑布逗留一小會。今天晚上,我們定的旅館在東北出入口附近。而這段路就是黃石最為出名的「野生動物園」——各類野生動物頻繁出沒在公路兩邊,帶望遠鏡的人們大飽眼福,沒帶鏡子的我們也能分一杯羹。


Tower-Roosevelt

這不,沒開一會,就看見路邊的野牛在打群架了。打得那叫不亦樂乎啊,沒一會,旁邊觀戰的另外一頭牛也加入戰團,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Tower-Roosevelt

不禁再秀一下我們租的雪佛蘭大車。天窗版的有沒有,可以站起來拿相機掃射四方的有沒有!!!


Tower-Roosevelt


Tower-Roosevelt

在停車點附近不停地往返奔走,想尋找各個最佳的拍攝角度。濃烈的夕陽刺地我睜不開眼睛。我幸福地原地掃射,大聲呼喚同伴:大家拍吧拍吧,回國到西部高原也差不多這景象了!


Tower-Roosevelt

不遠處有條蜿蜒的河流,落日下的草原河谷,多麼美好的圖景啊!可惜,山坡角度太低,沒有俯瞰的感覺。那也要拍!


Tower-Roosevelt

掃射了一周還是不過癮,再站上欄杆,就著遠行的車,來一張夕陽下長長的身影。

隨著夕陽西下,更多野生動物開始出來活動了。路邊不時閃過一些常見的牛和鹿。當然,現在我們對這種物種已經有免疫力了,不再大驚小怪了。特別是鹿!在美國,簡直是有山坡的地方就有鹿。剛到的時候還很稀奇。後來半夜開車回去,冷不丁從樹的陰影中閃出一頭高頭大鹿,被嚇得夠嗆。一到天氣好的時候,高速公路上動不動就是笨鹿的屍體,開車的時候都提心弔膽的。


Tower-Roosevelt

路邊一群老美舉著望遠鏡在看著啥。能讓這麼多老美齊集,估計應該是啥有分量的動物了。我們趕緊停車,過去打探究竟。這時,一個老頭子很興奮地拉住我們:「看,那邊有頭大棕熊在吃鹿!」 此話一出,也讓我們興奮不已!趕緊湊到他的望遠鏡前。果然,在遠處的河邊,一頭巨大的棕熊(不是我們之前常見的那種能吃花花草草的黑熊)坐在地上,用力地撕扯著一頭死鹿,大口吃肉。那氣場很是彪悍,跟平時動物園見到的感受到的完全不一樣。

我們很驚嘆,問道:這麼遠的距離,這麼大的地方,你們怎麼能找到的啊!這一下問道老頭的點兒上了,他很得意地說:「這都是我小兒子的功勞!他有特異功能,拿望遠鏡搜情況。基本上視野內有情況,都能被他發現!哈哈哈哈~」 旁邊的小青年露出一臉的靦腆。


Tower-Roosevelt

呆在車裡不想出來大驚小怪的同事,在我的大呼小叫下,也忍不住鑽出天窗來幾張。可惜啊,相機鏡頭怎麼能拍到那麼遠的兇悍棕熊呢!回車裡再對他一頓細節描述,饞死他!

車行到某地,又出現一群圍觀的人群,我們居然清晰地聽到了一聲狼嗥。不瞞各位看官,當時我心裡一顫,想到了危險兩個字;馬上又想到人在車裡,沒事兒;隨後又想到,媽的外面那麼多老外在圍觀呢,危險個球啊!不過下車一打聽,狼已經回窩了,看不到了。算了,明早再說吧!太陽下山了,天色逐漸昏暗,也看不到啥動物了。


Tower-Roosevelt

這時車裡的同事喊道:有羊!停車!左側山坡上蹦過幾頭灰色的羊。看著那大彎角,我覺得應該是巖羊吧。這玩意倒是第一次見到,有點稀奇。暗灰色的色調,嶙峋的身體,不禁讓人聯想到西方動畫片裡地獄撒旦的化身都是這種大彎角的山羊(代表作:小鬼迪克 by小神龍俱樂部)。

月亮開始升起,我們也到達旅館所在的小鎮 Cooke City。但據說東北出口外面的熊牙公路的風景很值得一看,大家便同意驅車到外面瞧瞧。可開了好一會也沒見到啥特殊的地方,仍然在森林裡轉悠。畢竟我們與熊牙公路無緣啊,看著圓盤一般的月亮,大家嘆了口氣:算了,回旅館洗洗睡吧。

由於海拔升高的關係,夜間的溫度還是相當得低,估計要在5攝氏度以下了。當晚是美國國慶,小鎮裡在放煙花,許多遊客擠在煙花周圍觀看,我們沒擠進去,看著天空中那些簡單的煙花花樣,不禁索然無味:真是沒見過世面的美國佬!

當晚還出了個笑話。某男同事洗漱完畢照鏡子,猛然驚嘆:「娘的,我怎麼黑成這樣了!」 我不禁幸災樂禍了:「你看看,早跟你說過,這裡是高原,要塗防曬霜的,你偏不!還說什麼【我皮膚這麼黑了,沒關係的】。這下慘了吧!沒有最黑,只有更黑!木哇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只有半天行程,比較簡單,從東北門進入公園,然後趁著早晨動物活動的黃金時間,穿過野生動物區,然後再沿著北區公路,進入 Mammoth 區域,最終從北門出園。其實,我們可以在這裡看完野生動物就直接回頭,再從東北口出去,然後途徑壯美的熊牙公路,半天抵達比林斯,飛機返程!


Tower-Roosevelt

山谷中尚未散去的晨霧,讓野生動物的世界籠罩著一層祥和:弱肉強食,愛咋咋地。

這時,我們終於又聽見狼嗥了!嘿嘿,灰太狼,這次可讓我們逮著了!老外們的長槍短炮早就架好了,我們也顧不上啥面子問題,各自找瞭望遠鏡在旁邊貓著,排隊等觀看。終於讓我親眼看見老狼帶著一群小狼崽子出來覓食的場景了。

Tower-Roosevelt

清晨和傍晚是野生動物活動的頻繁時間段,而尤以清晨為甚。一日之計在於晨嘛!這不,牛兄們正款款有型地列隊橫穿馬路。我們還能說啥呢?只能等著唄。

Tower-Roosevelt

狗仔隊看著牛群離去,心有不甘,還架著鏡頭追著牛屁股拍!


Tower-Roosevelt

這時,一頭孤單的小牛沿著路邊緩緩走來。其行進路線正好貼著車子。我的地盤我做主,它才不會避讓!這麼一個近距離拍牛的機會我是該拉下玻璃呢,還是拉下玻璃呢還是拉下玻璃?好吧,看著小牛純潔無辜的牛眼,我迅速拉下車窗,搶拍一張得手。小牛拿淡定的視一切如浮雲的眼神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沿著公園公路8字型頂端部分走,過了 Tower 地區,離出口的猛獁熱泉越來越近了。這時,熊,又給了我們驚喜!


一頭狗熊想過馬路,可路上來來往往的都是吼叫著的鋼鐵怪物。熊很猶豫,該不該衝過去呢?真是讓人苦惱的問題啊!

Tower-Roosevelt

傻熊開始仔細琢磨,眼前這條路是否能過了……


算了算了,怕了你們了!我不過還不行嗎?!

看著狗熊左右猶豫,來回踱步,足足耗了十幾分鐘,最終還是掉頭回山上躲著了。我們感嘆:這狗熊真是一頭好玩的傻熊啊!那表情活靈活現,傳神地狠,真是太傻了!完全沒有昨天看到的那頭大棕熊霸氣外露的絲毫氣場。


Tower-Roosevelt

剛剛離開那頭狗熊,又出現一頭雜食的黑熊在山坡上吃花。按理說黑熊也挺稀鬆平常了。可這頭黑熊可不一樣,正沾花惹草呢,突然開始直立起來,看著山下圍觀的遊客行注目禮!然後又俯身繼續。晚來的遊客開始鼓譟了,黑熊響應民意,居然在歡呼聲中再次起身,向大家致意。好體貼的黑熊哪!我們不禁想:丫又是黃石官方飼養的寵物吧?!

穿過一片大草原的時候,我們看見一頭熊很猥瑣地跟著一群野牛。其實這場景離我們相當之遠,但那熊挪步的猥瑣感穿透了上千米的距離,直達我們腦海!只見它慢慢靠近小牛,試圖把自己裝扮成野牛群的一員。簡直太猥瑣了那步伐,簡直就是魔鬼的步伐!這時,野牛媽媽立刻發現了這猥瑣的熊,頓時,好幾隻野牛群起圍攻。猥瑣熊這時只好撒開了逃跑了。我們隔著數百米的距離,各個都笑得喘不過氣!事後,我們一直在研究,在視野極限處的場景,為啥能被我們腦補得如此形象生動呢?!

過了野生動物區,開了一小會,就又回到第一天的出點地——猛獁熱泉區域。今天豔陽高照,又是另外一幅景象。我們不由得又重新登上熱泉,拍了點照片。


猛獁熱泉

鈣化的地表仿佛雪原一般潔白,夾雜著一些硫磺和鐵元素雜色。樹還是死的,卻怎麼也不能聯想到死地。

猛獁熱泉

這是一個鈣化池,形成原理類似川北的黃龍和香格裡拉的白水臺,不過這一個池子遠不及那兩者壯觀。 

猛獁熱泉

鈣化池形成於山坡邊上,池水下淌,即形成這個鈣化瀑布。


走了一圈,花了2天半時間,終於又回到剛入黃石公園北出入口了。再好的宴席也有解散的時候,再美好的行程也有終止的那一刻。黃石之旅在猛獁泉處開始書寫神奇,又在這裡擱筆落寞。我們6人好像是圖上的這頭仿佛火燒脖子的鹿一般,回望園區,一臉不舍,卻不得不離開。

一次神奇的旅程,一次震撼的旅程。為此,我細心挑選一百多張照片,為的就是讓這美好的行程更加直觀地留在回憶中,讓每份細節都能更形象地讓眾人看照片思故事。也希望這些照片文字能夠讓看官們對黃石公園有個更加直觀的印象,有機會的話能到彼一遊。

Sojuelia(就是被曬成黑人的那位)說,如果2012後,黃石還在,我們還在,不如約定2030年重返黃石!

吹吧,呵呵~

歡迎關注【沙羅雙樹園】

隨 AK 週遊世界吧


相關焦點

  • 黃石公園遊覽記!
    黃石公園觀感(一)黃石公園景色優美!像是騰雲!更像是駕霧!滿身仙氣!能養心養肺;的卻讓人心曠神怡!「老忠實」按時噴霧!「大稜鏡」壯觀身軀!黃石人的熱情好客!都歷歷在目!流連忘返!一步一回頭!給黃石景色增添了炫麗!衣食住行細心護理!珍惜相逢來之不易!感恩所有祈求上帝!蒼天保佑一路順利!異國他鄉風景著迷!總覺祖國山水更美!人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還是母親面容;清秀、佳麗!(三)一條哥倫比亞大河!
  • 快幫行:美國旅遊達人給你定製專屬你的黃石公園攻略
    高考結束後,暑期美國旅遊是一個高峰,據說黃石公園的酒店早已訂滿,這麼火的美國黃石公園行程,快幫行也推出獨家出行攻略。可以關注快幫行公眾號了解,計劃去黃石公園旅遊的國內玩家可以先看看攻略,以便玩的更輕鬆自由!黃石在美國國家公園中的地位猶如泰山北鬥,無可匹敵。
  • 遊記:黃石國家公園
    黃石大峽谷TheGrandCanyonoftheYellowstone黃石公園中間為峽谷區,黃石大峽谷是黃石公園著名景觀之一,可以同時觀賞壯觀深邃的峽谷風光和飛流而下的瀑布,天氣好的時候,會看到一道彩虹橫跨峽谷。
  • 黃石公園圖集
    黃石國家公園。懷俄明州。美國。美國懷俄明州黃石國家公園老忠實間歇泉的噴發,白色的蒸汽,藍色的天空。平靜的湖黃石公園風光。,黃石國家公園,懷俄明州,美國來自中途島間歇泉盆地的熱水流入黃石國家公園的火洞河。
  • 黃石公園
    原創 閒譚編輯 平叔閒譚黃石公園作者 ▏筱筱作為旅遊愛好者來說,黃石公園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在美國的懷俄明、蒙大拿和愛達荷三州的交界處,絕大部分在懷俄明州的西北部,面積近9000平方公裡。我和老伴、兒子三人從DC(首都華盛頓)出發,乘飛機先抵蒙大拿州的比靈斯市,再租車開始為期五天的黃石公園自助遊,一路所見所聞真是開了眼界!從比靈斯的酒店出發至黃石公園東北門約150邁(英裡),車程三個多小時,路上要翻雪山。
  • 世界最大公園——黃石公園
    黃石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公園,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國家公園之一 以它豐富的野生動物種類和地熱資源聞名,園中有著多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其中以亞高山帶森林為主。
  • 黃石NO.1|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黃石NO.1|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全國第一座國家礦山公園 本網訊 今天的《黃石NO.1》來看全國第一座國家礦山公園——黃石國家礦山公園。2007年4月22號,世界地球日這天,全國首個國家礦山公園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正式開園。園內,曾被提議當作垃圾填埋場的「亞洲第一」露天採場,搖身一變,成為了最吸引眼球的景點。高空俯瞰,它狀如一隻碩大的葫蘆,一圈圈螺紋,恰似年輪,記錄著當年開拓的歲月。
  • 黃石公園中間為峽谷區,黃石大峽谷是黃石公園著名景觀之一
    黃石大峽谷位於黃石公園東側,雖然不如科羅拉多大峽谷看起來那麼壯觀,但在以地熱聞名的黃石公園內也是比較獨特的景觀。黃石大峽谷有兩個瀑布,Upper Fall上瀑布和Lower Fall下瀑布,下瀑布的落差更大,也更壯觀,Artist Point是拍攝下瀑布的最佳位置。
  • 2019黃石公園線路
    6號行李提取處**第六天離團:請訂下午1:00後航班離開鹽湖城;第七天離團:請訂下午4:00後航班離開丹佛**行程改為第二天參觀魔鬼峰,第三、四、五天遊覽黃石國家公園**保證遊覽黃石國家公園至少15大景點**服務費為$10/人/天黃石公園-總統巨石-魔鬼峰深度七日MA7
  • 黃石公園「末日號角」
    這其中最大的一支號角就是美國的黃石公園火山,如果黃石公園火山噴發,火山灰會瞬間噴入25公裡的高空,一兩天內覆蓋美國三分之二的國土,並可能會因為連鎖反應帶來全球大災難,地球平均溫度將降低10攝氏度,農作物毀滅,人類遭殃……近日來,媒體紛紛提到黃石火山噴發這個末日話題。
  • 吹響黃石公園集結號
    讀者俱樂部與相關旅行社聯手推出暑期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活動,與讀者一同暢遊黃石國家公園、大提頓國家公園、尼亞加拉大瀑布等諸多美國自然景觀。黃石國家地質公園不僅是美國最大的國家地質公園,還是全美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它以獨有的本色風光、豐富的自然奇景徵服了全世界的旅行者。
  • 【BBC紀錄片】黃石公園
    遊人來自五湖四海,形形色色,所獲得的感受自然也就豐富多彩,各不相同:有賞心悅目的讚美,有敬畏或驚詫的感嘆,有肅然起敬的沉思,有驚險恐懼的刺激,有對大自然威力和寧靜的領悟,還有悲喜交加的經歷……黃石公園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國家公園。
  • 黃石火山地圖!黃石火山在哪裡?黃石公園裡的火山是最大的嗎?
    黃石公園火山在哪裡?黃石火山位於美國西部的黃石國家公園。具體來說,黃石國家公園和它的構成火山噴口位於懷俄明州的落基山脈。自1872年成立以來,國家公園本身就是一個舉世聞名的景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收集地。
  • 入住黃石小木屋,感受特別的黃石公園
    Old Faithful Inn可是國家歷史建築,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老忠實旅館也是在公園裡人氣最旺的旅館,無論什麼時候都一房難求。全黃石最受歡迎的小木屋!美國黃石公園中最負盛名的老忠實噴泉就在小木屋門前,部分房間直接可以看到間歇泉的風景,風景十分壯觀旅館主要由原木建成,簡單而又舒適。Lake Lodge Cabins寬敞的大堂外有一條木製的連廊,上面擺放了一排搖椅,坐在搖椅上便可欣賞到黃石湖的美景,是休閒放空的好去處。
  • 遊黃石國家公園,感受黃石國家公園的美麗
    導語:遊黃石國家公園,感受黃石國家公園的美麗美國以其龐大的經濟實力和出色的軍事實力作為超級霸主而受到世界人的關注,但大家只在意到它經濟的告訴發展並不了解它優美的風景,甚至有不少人一直認為美國所有城市都像華盛頓等地那樣高科技倍出四處高樓林立,但是美國其實也有不少的環境優美的地方,就比如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那可以說是美國的名片之一了
  • 在黃石公園殺人真的無罪?黃石公園到底藏有哪些秘密?
    由於火山爆發預測的複雜性和獨特性,對於黃石公園火山,我們能肯定的只是——目前的證據無法表明它即將爆發。而對此的不實報導是因為媒體歪曲了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黃石公園三個秘密五月底的黃石已經全面開放,有很多的小夥伴已經與我們共同體驗了黃石的美景,關於黃石公園,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 環遊美國之黃石國家公園全方位攻略(遊黃石公園必看)
    因此,黃石國家公園正逐漸變成「趁還存在的時候趕緊去看兩眼」的旅行大熱門景區。。。當時去之前朋友也跟我們開玩笑說,雖說現在看上去這裡還很平靜很壯麗,可說不定下一秒這裡就會變成一座真正的地獄。玩笑歸玩笑,這也切實反應了黃石公園目前的真實情況,所以啦,抱著這種看一次就沒機會看第二次的不成熟心態,我跟小夥伴們在夏天就去深入探究了一番。
  • 美國懷俄明州的黃石公園介紹
    電影「2012」中描繪的全球性災難性災難始於美國懷俄明州黃石地區的地熱異常。之後,大規模的火山和地震爆發,造成山體滑坡和海嘯,造成人類滅絕災難。而在這部電影的末日開始,平日的風景確實非常漂亮。黃石國家公園(簡稱黃石國家公園),簡稱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成立於1872年的國家公園。
  • 第二十三章 美國黃石公園
    從加拿大卡爾加裡入境美國,經過美國大瀑布城,來到黃石公園西門。黃石國家公園於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為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於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黃石公園東南為黃石湖區處於黃石公園8字右下半圈。
  • 美麗的黃石公園,無與倫比!
    黃石湖畔。十五萬年前因地殼陷落而形成。方圓350平方公裡的黃石湖,煙波浩渺,是北美大陸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湖。它蟄伏在地球上最大的活火山口上,可稱之為危險與美麗的化身。它變幻莫測,時而寧靜,時而狂暴。清晨的靜謐往往被下午的電閃雷鳴、狂風惡浪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