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博物館今起推出「鼻煙壺特展」

2020-12-23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小小鼻煙壺看歷史

本報訊(記者謝方 通訊員屈徵 孫黎生)電視劇《步步驚心》中,四爺送給若曦的定情之物——繪製了三隻小狗的鼻煙壺。今起武漢博物館推出館藏鼻煙壺特展,共展出240多件清代至民國時期作品,其中包括極為珍貴的白玉茄形鼻煙壺,以和田籽玉做成茄子狀,道光時期的粉彩《西廂記》故事鼻煙壺,繪製著西洋少女的鼻煙壺。

鼻煙壺是16世紀末期由歐洲傳入中國的,並迅速在清代大受歡迎,開始只是權貴階層的掌玩之物,道光時期,販夫走卒也無不手持一隻。

鼻煙壺內一般裝有經烘烤碾碎的鼻煙,有緩解鼻子不通暢等功效。為講究裝飾美觀,會在壺內壁繪上各種圖案和紋樣,小巧可握,鼻煙壺的材質包括玻璃、玉石、瓷器,乃至木、葫蘆、果殼、動物骨骼等,集繪畫、書法、雕刻、鑲嵌及金屬、玉石、漆器、瓷器等傳統工藝於一體,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此次,鼻煙壺特展為期三個月,觀眾可免費參觀。

責編:ZB

相關焦點

  • 深圳光明惜物博物館推出自行車特展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光明惜物博物館今起推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28大槓」》主題特展,多輛不同品牌的老式自行車,以及標牌、年檢牌、自行車證件、車燈、鈴鐺和書籍等共約150件相關物件,將帶你重溫曾經的歲月,感受時代發展和變遷滄桑。脫落的油漆,斑駁的鏽跡,發黃的紙頁,歲月的痕跡在這裡變得具象而有形。
  • 首家鄉村博物館推出小型元青花特展
    中國第一家鄉村博物館「程庸中外古陶瓷博物館」,推出「元青花小型特展」。展出地點:福建屏南前洋村 來源:古陶瓷研究會 前洋村具有700多年的歷史,隸屬於福建省屏南縣。
  • 現場|上海博物館等今起恢復開放,鑑真展閉展50天後終開放
    觀眾等候進場觀眾等候進場上博恢復開放首日「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展廳「有條件的開放」早在1月23日,在武漢封城次日,上海博物館在武漢之外的大型博物館率先發布控制人流通告,隨後進一步發布閉館公告
  • 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一起去體驗上海博物館們的日與夜
    博物館精彩日5月18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裡有「金色名片——改革開放40年文物出入境展覽回顧」圖片展和「海上銀珠 厚德流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銀器展」兩個展覽同時揭幕;圖說:東風西漸——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陶瓷器展 官方圖上海自然博物館開設了「自然探索移動課程」,鼓勵小小博物家在博物館中探索自然的奧秘;東方樂器博物館推出「中國二胡品鑑」講座,帶領參觀者認識民族樂器的魅力;震旦博物館推出尋找博物館中的「十二星座」遊戲,把偵探元素加入參觀體驗,讓觀眾在博物館裡尋找自己的專屬星座藏品
  • 文化|「方寸洞天——鼻煙壺精品展」展出251件遼博館藏文物
    「方寸洞天——鼻煙壺精品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這是遼寧省博物館首次舉辦鼻煙壺專題展覽,共展出遼寧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51件,其中絕大多數為首次與公眾見面。圖片為遼寧省博物館內展出的鼻煙壺。照片由遼寧省博物館提供。
  •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推出「清末狀元張謇實業之路」特展
    11月27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推出「永遠的昨夜星辰——清末狀元張謇實業之路」專題展,共展出院藏及來自南通博物苑的27套、共55件珍貴文物,每一件都講述著這位無雙國士的「家國精神」。在江南貢院舊址上打造的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門前豎立著張謇像光緒二十年皇榜,第一甲第一名 張謇「大總統鈞鑑……」展品中一幅《張謇致袁世凱函》極具看點。該書函由行草書所寫,寫於1913年3月31日。
  • 大英博物館公布今年特展:拉斐爾五百年、北極文化、尼祿特展
    澎湃新聞獲悉,大英博物館近日公布2020特展計劃,這份特展名單中,除了2019下半年開幕的《風尚東來——西方藝術中的伊斯蘭影響》和《特洛伊:神話與現實》兩大特展繼續之外,大英博物館還將推出一系列新展,從北極地區文化到託馬斯·貝克特遇刺,從尼祿特展到拉斐爾500年誕辰,再到畢卡索、塞爾敏,展覽將貫通千年的文化藝術史。
  • 博物館的特展和文創產品開發 ——以上海博物館為例
    近年來,博物館特展的文化創意(以下簡稱「文創」)產品開發已成為我國博物館文創工作的重要趨勢之一。博物館特展文創的開發一方面回應了公眾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商業策略或消費主義的發展所致[1]。博物館特展文創不僅提升了展覽活力,更讓公眾的觀展行為與消費行為融合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 震旦博物館推出中國古玉形紋設計特展「玉見設計」
    昨日,震旦博物館推出中國古玉形紋設計特展「玉見設計」,從策展理念到展示手法,都不同於以往傳統的文物展覽,創造古今對話的新連結的同時,也帶給觀眾全新觀展體驗。  館方稱,玉見,諧音「遇見」,更指稱「從玉器上看見中國設計發展」。同時,玉與見,在字型上,即合成「現」,表達了「遇見古代設計」與「現(當代)設計」的兩種寓意。
  • 青島市博物館推出「地球生命演化特展」北京...
    《地球生命演化特展——宇宙的奇蹟地球與生命》是青島市博物館在2021年開年之際,為廣大觀眾精心奉上的一場大型科普探索類展覽,將於明日正式開展。展覽由青島市博物館與北京北大寶石鑑定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全部展品和學術支持。
  • 可免費參觀特展,湖南省博物館推出醫務工作者減免優惠政策
    為營造崇德向善、尊重關愛醫務人員的良好氛圍,近日,湖南省博物館向全國醫務工作者推出一系列減免優惠政策,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醫護人員參觀減免 即日起至 2021 年 5 月 12 日,全國(含港澳臺地區)醫務工作者憑本人二代身份證以及醫務工作有效證件,本人可免費參觀收費特展;即日起至 2021 年 5 月 12 日,援鄂醫務工作者本人憑二代身份證以及赴鄂抗疫證明(可有 2 名人員隨行
  • 鼠年迎春特展亮相上海博物館
    1月14日,展現古今鼠生肖形象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揭幕。上海博物館以五件文物布置了頗具趣味的特展,為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納福迎祥。1月14日,展現古今鼠生肖形象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揭幕。上海博物館以五件文物布置了頗具趣味的特展,為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納福迎祥。
  • 2019年秋冬巴黎博物館特展一覽
    下面介紹的特展相比之下好像都是小打小鬧了!其實不然!巴黎的博物館永遠不會令我們失望。高質量的藝術展一個接一個!永遠有驚喜,永遠值得期待!羅浮宮今年秋天在小畫廊推出名為【藝術家的形象】的特展,探討歷史上藝術家形象和社會地位的轉變。
  • 武漢三鎮A級景區今起開放假期預約
    10月1日至10月8日,武漢將推出行浸式夜遊黃鶴樓體驗版,將通過「光影+演藝」的方式,打造出辛氏沽酒、崔李題詩、嶽飛點兵、仙子起舞及黃鶴樓變遷等沉浸式故事場景,觀眾既可著旗袍、漢服在多個場景中穿梭漫遊、拍照打卡,亦可登樓360°鳥瞰武漢絕美夜景。國慶期間,長江燈光秀推出特別版,以「致敬祖國」為主題,分為「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三個篇章。
  • 特展為何會收費 博物館回應:緩解限流壓力
    比如首都博物館,2013年參觀總人數超108萬人次,2017年達到近150萬人次;中國國家博物館2011年入館觀眾總數為373萬人次,2017年的入館觀眾總人數達806萬人次,增加明顯。  「一些博物館門票免費,憑身份證就能進入了。」一位市民說,自己知道一些博物館門票免費,一有時間就會去逛逛。不過,也有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進博物館確實不要門票,但是想看一些特展,還是要收費的。」
  • 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在平涼市博物館隆重開展
    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在平涼市博物館隆重開展 2020-09-30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博物館公布2018年展覽計劃 五大特展三大境外展值得期待
    聲音來源: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  央廣網上海1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 林馥榆)近日,上海博物館對外公布了2018年特展計劃,五大特展三大境外展值得期待。元代 剔紅東籬採菊原盒  據了解,在2018年即將開幕的《心靈的風景:十八至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暫定名)》、《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暫定名)》、《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展(暫定名)》、《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暫定名)》等幾大特展。其中,將在12月7日推出「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最引人注目。
  • 上海博物館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
    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其中,「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等展覽將延期。據悉,上海博物館近日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而受歐洲和北美地區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下半年舉辦的「瓷映蒼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暫定名)和「義大利博爾蓋塞博物館珍藏油畫展」(暫定名)將延期至2021年上半年舉辦。
  •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1-10 1月10日下午,羊城派記者從上海博物館2020年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月14日,上博將主辦靈鼠兆豐年鼠年迎春特展。
  • 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