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確實不大,昨天還在捷克,今天又一次折回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
我們是中午到達了維也納。一下車就去看著名的金色大廳。根據安排,美泉宮在離開奧地利的那天去遊覽。
據介紹:與金色大廳新年音樂會主要演出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不同,美泉宮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則囊括了世界各國音樂大師的所有作品,範圍大而且風格多樣。音樂會除了仍由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世界著名指揮家執棒,世界一流藝術家參與演出外,美泉宮後花園的演出場地可謂天府聖地,絕無僅有,其壯麗繁華猶如皇家盛大慶典橫空再世,加上精心特製的現代化舞臺和燈光設計,使得慕名前往的樂民猶如身臨天府享受天籟之音。通過電視轉播,全球數億電視觀眾通過電視可以看到演出盛況。
這是一座著名的音樂之城。實際上維也納的國家歌劇院更加有名。來到歐洲,天氣一直很涼爽,今天顯得有點炎熱。我們頂著午後的陽光來到世界上著名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這座歌劇院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是維也納的主要象徵,也是世界四大歌劇院之一。
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1861 年由奧地利著名建築師西克斯鮑和謬爾設計督造,1869 年5 月15 日建成開幕,首場演出的是莫扎特的歌劇《唐•璜》。資料顯示:整個劇院的面積有9000 平方米,觀眾席共有六層,樓上樓下共有1642 個座椅,背後還有567 個站位,三層還有100 多個包廂。劇場正中是舞臺,總面積為1508 平方米,包括3 部分:前臺、側臺和後臺。舞臺總高度為53 米,深度為50 米。舞臺能自動迴旋、升降、橫裡開闔。樂池可容納110 人的樂隊。歌劇院擁有2 個芭蕾舞練習廳、3 歌劇團練習廳、1 個364 平方米的彩排舞臺、10 個獨唱演員練習室、1 個大型風琴室,還有幾十個演員化妝室。1個電視電臺轉播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英美盟軍對德、奧進行大規模轟炸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遭到嚴重破壞,只剩下幾處斷壁殘垣。戰後,歌劇院的重建工作歷時8年,耗費1億美元。上個世紀1955年11月5日重新開幕,演出了貝多芬的歌劇《費得裡奧》,以慶賀歌劇院的第二個春天。
這裡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夢寐以求的地方。能夠在這裡演出是一種榮幸。國家歌劇院成為維也納這個音樂之鄉的重要象徵。
國家歌劇院是一座高大的方形羅馬式建築。令人矚目的是樓上有5 個拱形窗戶,窗口上立著5 尊歌劇女神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歌劇中的英雄主義、戲劇、想像、藝術和愛情。對於音樂是外行的我,在這裡的休息大廳和走廊牆壁上看到許多油畫。通過油畫看到了最有成就的音樂家們精彩場面,有韋伯的《魔彈射手》。有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唐•璜》;貝多芬的《費得裡奧》;羅西尼的《塞爾維亞理髮師》等等。在每幅壁畫的上端還豎立著音樂家本人的金色頭像。靠近主梯的迴廊上端還有海頓、舒伯特、勃拉姆斯、華格納、施特勞斯父子等音樂巨匠以及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歷任劇院經理如馬勒、理察•施特勞斯等人的半身塑像。歷史在這裡呈現,留給我們許多遐想。
歌劇院每年演出300次晚場,節目提前半年排定,而且每晚必換。觀眾可以在售票處得到詳細的演出劇目表。劇作以莫扎特和威爾第的作品為主,一般不試演現代作品。但每年都新排演一些著名的歌劇,由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家演唱。而藝術家一旦能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舞臺上引吭高歌,便從此奠定了自己在樂壇的地位。
每年除夕,歌劇院還將舉行一年一度的盛大舞會,以其奢華典雅而成為世界各地政要名流、富商大賈雲集的盛會,屆時奧地利總統和國家都將出席。國家歌劇院的演出票價很貴,要提前預訂,如逢名演員演出,則需要提前幾個月預訂。歌劇院除七八月歇夏外,全年開放,最佳的劇目一般安排在冬、春季的維也納文化節期間。遊客購票參觀則是全年性的,從遊鑑票的編號,遊客可以得知迄今已有多少遊客參觀這一音樂殿堂。
我們隨後去看了市議會大樓,市政廳大樓,皇家花園等。
說到金色大廳,我們國家的一些著名演員也到這裡演出過。但是後來有些變味了。據說,只要能夠出錢,大約6萬歐元就可以包場。相當於40多萬人民幣的價格,對於國內一些大款來說是區區小事了。所以,有一天廣場舞的大媽來登臺是不足為奇了。(此文部分內容根據網上資料彙編而成)
——2016年7月11日寫於維也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