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公布「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十大優秀案例」。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幫扶、雲報客戶端發布的《你好,馬吉米溜索!出山,脫貧金果果!》獲「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十大優秀案例」。
頒獎現場
中國新媒體大會是中國新媒體領域最具權威性、標誌性、專業性的年度盛會。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出席大會,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劉正榮為「中國新媒體扶貧十大優秀案例」獲獎單位頒獎。
△頒獎現場
△雲報客戶端選送案例《你好,馬吉米溜索!出山,脫貧金果果!》獲獎證書
△作品點評:雲南日報報業集團《你好,馬吉米溜索!出山,脫貧金果果!》將定點扶貧、公益助農與新聞宣傳三者有機結合,深入了解脫貧攻堅最前線群眾的所需所盼,深刻反映項目建成後給村民帶來的巨大變化,深情謳歌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貧困群體的關注和牽掛。項目既有實實在在的具體成果,又有廣泛熱烈的全國反響。
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十大優秀案例
①人民日報新媒體公益帶貨系列直播(人民日報社)
②「老鄉別急,我們幫你」脫貧攻堅直播帶貨系列公益活動(天津津雲新媒體集團)
③「青耘計劃」鄉村振興青年助農行動(中國青年報社)
④芒果扶貧雲超市(湖南廣播電視臺)
⑤《美麗鄉村我代言》大型扶貧公益活動(央視網)
⑥AI教育公益助學活動——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科技日報社)
⑦你好,馬吉米溜索!出山,脫貧金果果!(雲南日報報業集團)
⑧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聯合公益行動——科學用藥 科普扶貧活動(光明網)
⑨「搭把手拉一把」潮北農副產品公益大直播(湖北長江雲新媒體集團)
⑩「愛在東方」公益行動(東方網)
這也是繼去年以來,雲報客戶端連續2年在中國新媒體大會上斬獲的第三項大獎。
這條「新溜索」的背後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馬吉鄉馬吉米村是雲南深度貧困地區的典型代表,這裡是雲南省脫貧攻堅戰的第一線,屬於艱中之艱。雲南省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怒江州,則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上甘嶺」,屬於國家層面的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
馬吉米村,地處怒江大峽谷以北狹長地段,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年均降水量1400毫米,全年氣溫17℃,森林覆蓋率80%。得益於怒江河谷氣候溫潤的優勢,借著退耕還林的契機,馬吉米村於2017年種植草果8000畝,草果鮮果銷售總收入730多萬元。到了2018年,全村草果種植面積突破11000畝,草果種植在馬吉米村勢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有了優質的草果,有了一定的種植規模,草果產業近年來成為了馬吉米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然而,全村1萬多畝草果大都種植在地高坡陡的山谷中,採收後全部需要人工搬運,以一袋平均重量45kg的鮮草果為例,其人工運輸成本為70元左右,約佔銷售收入的1/4。
2020年6月,在中國記協「2020年中國新媒體扶貧聯合公益行動」號召下,雲南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部聯合雲報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組織策劃了《你好,馬吉米溜索!出山,扶貧金果果》專項扶貧公益行動,旨在解決馬吉米村草果運輸成本問題,提供更加便利的輸送通道,切實為村民增收致富。
截至2020年10月10日,共完成8條溜索的建設,剩餘14條正在建設當中。眼下正值草果豐收季,得益於一條條建成的「產業溜索」村民們大大減少了勞作的辛苦,降低的草果成本揣入村民腰包,「錢袋子」進一步鼓起來了。
這次全媒體採訪報導的故事
《你好,馬吉米溜索!出山,脫貧金果果!》新媒體專題是一次前後方整合優勢資源進行的聯動報導。重點聚焦馬吉米村首條產業「溜索」建成始末。由雲南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部成立專項報導組,深入馬吉米村駐紮十餘天蹲點採訪,通過文圖、視頻、直播、圖解等形式,用全媒體的形態,全方位、多角度記錄發生在脫貧攻堅戰的最前線的點點滴滴,鐫刻中國脫貧攻堅大決戰的時代畫卷,並以媒體力量帶動促進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農特產品銷售。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脫貧攻堅是全社會的責任,作為黨報集團,理應做脫貧攻堅的參與者、見證者、記錄者,全方位、多角度展現發生在脫貧攻堅戰最前線的真實生動景象。
兩年內,馬吉米村橋馬噶小組迎來兩次歷史性發展,都與「溜索」有關,都與定點幫扶單位雲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關。一年半前,「溜索改橋」,26戶傈僳族群眾告別出行溜索的歷史。今年6月 ,迎來首條產業溜索。此次報導緊扣這「一減一加」新聞眼,講述傈僳族同胞在脫貧攻堅中生產生活的可喜變化、幸福生活折射的是黨心民心聚力之偉,和脫貧攻堅「一個都不能少」的堅定之誓。
重回馬吉米村,一起來看看
一根「新溜索」
讓大山與世界聯繫得更加緊密
今天,和雲報君一起
重回馬吉米村
算算「新溜索」背後的增收帳
△視頻:大峽谷又見「新溜索」
曾經,溜索,在怒江大峽谷,是交通不便、出行驚險的代名詞。峽谷兩岸的不少村落沒有修建橋梁之前,不管是小孩大人,出行只能靠溜索飛渡。溜索,限制了山裡人的出行路、致富路。
△過去的「出行溜索」
如今,境內有著喬馬橋等四座跨江大橋,早已告別「出行溜索」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馬吉米村村民們,建起一批「新溜索」,讓散落在峽谷沿岸的上萬畝草果地裡的豐收鮮果快速「出山」 ,變現增收。目前,馬吉米村計劃修建的22條「產業溜索」已完成8條,剩餘的14條正在建設當中。
△如今的「產業溜索」
2020年6月16日至17日,雲報客戶端報導組見證了馬吉米村第一條「產業溜索」的搭建和開通。之後又深入馬吉米村駐紮十餘天蹲點採訪,用全媒體的形態,全方位、多角度記錄發生在脫貧攻堅戰的最前線的點滴。雲南日報新媒體「兩微一端」同步開設專題專欄,對「產業溜索」的搭建、開通及最新進展,進行了跟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