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孝寺觀音臺旁邊的竹群中,幾乎每棵竹子上都刻有名字。(資料圖片)
越秀公園亭子內的柱子被亂刻亂劃。
鎮海樓後方的古城牆上,赫然刻著「李廣」。 信息時報記者 郭仲然 攝
光孝寺千年古樹刻字留名,大元帥府每三個月要刷一次外牆除「癬」
「××到此一遊」,近日,中學生到埃及旅遊時在有3500年歷史的文物上留下的印記引發了全國公眾的關注及討論。在廣州的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有沒有這種情況呢?昨日,記者巡城走訪鎮海樓、農講所、光孝寺、六榕寺、大元帥府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現也有「到此一遊」字樣,牆上噴電話的現象更是普遍可見,有文保單位稱,不得已之下「每隔三個月要刷一次牆」。
大元帥府:每隔三個月刷一次牆
大元帥府館長李穗梅告訴記者,大元帥府外牆經常被貼廣告、大部分都是一些辦假證的廣告,甚至還會出現大大的噴漆。雖然大元帥府有安裝攝像頭監控,但還是很難預防。
「一些小小的紙片,噴漆辦證電話的,都是晚上貼。我們處於比較被動的一方,只能見到就撕掉,每隔三四個月重新粉刷外牆,不然就相當難看了。相比其他文保單位,還好我們的外牆是可以重新刷的。」李穗梅說。
被貼廣告單的現象不只是大元帥府,在中山紀念堂、南越王宮博物館、粵王井、農講所等地方都可以看到各類的辦證、刻章發票等業務的小廣告貼。
光孝寺六榕寺:千年古樹被刻字留名
走進光孝寺和六榕寺,白牆綠瓦格外寧靜。但寺內的千年古樹卻遭殃了,在光孝寺觀音臺旁邊的竹群中,幾乎找不到一棵乾淨的竹子。每一顆竹子上都刻有名字、×××與×××相愛到永遠、平安等字眼。而在光孝寺放生堂附近的一棵千年菩提樹上,也有不少傷痕。六榕寺的清水磚牆平均不到一平方米的地方就有約兩三處塗鴉,由於寺廟有定期清理,因此記者看到一塊塊白色的痕跡。光孝寺寺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佛寺比較森嚴,遊客不敢隨便在建築上刻畫,但在樹木上刻畫就多了,我見到的大多都是年輕男女所為。」
越秀山600年古城牆上被刻「李廣」
昨日記者走訪擁有廣州市地標歷史文物的越秀公園,在有600年歷史的古城牆上,卻發現有人刻畫了「李廣」二字。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越秀公園走訪,發現園內大多數的文物古蹟已被妥善保護,如五羊雕像周邊已被層層盆栽圍繞,市民難以靠近更不用說刻字了,位於另一邊的鎮海樓同樣並未發現牆身有人為破壞的現象。而在鎮海樓對面的廣州古城牆上,記者就在城牆凹口處的透氣孔內發現被刻畫了「李廣」兩字,該字體刻在比較隱秘的地方,不細心看都難以發覺。
在越秀山上的古城牆始建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年歷史,同時也是廣州僅存的一段城牆。現在保存得較為完好的也就是鎮海樓附近一帶,長達200米。其實,早在2011年這段古城牆曾經進行過修繕工程,為了配合原古城牆,施工單位還從西安定製了仿明青手工磚,然後清理了城牆內外的雜草苔蘚和縫隙泥土,並對縫隙進行了灌漿封閉。但是記者今日卻在古城牆上發現了「李廣」兩字,字體清晰可見,顏色鮮豔,相信這是近兩年的新作。
文保單位:只能勸不能罰管理難度大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館長吳凌雲向記者吐苦水稱「墓裡有攝像頭和保安,但不可能每個角落都有,故宮都做不到。很多人用白色塗改液,都是在沒人的時候匆忙寫的,根本抓不到。」作為文物的守護者,吳凌雲說館方只能事前警告,「見到時阻止,如果已經對文物產生破壞,就按照文物保護法進行相應處罰。」
廣州市越秀公園管理處政工科科長劉玉玲接受記者採訪稱,「公園畢竟不是執法部門,如果真的碰到有市民亂刻亂畫,我們也只能通過勸說和教育的方式制止,並不能處以罰款。」劉玉玲說。(記者 林夢建 實習生 許智君 記者 郭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