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 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有點「熱」

2020-10-09 多彩漢源

長假期間,來自成都、樂山、西昌、內江等地遊客紛紛來到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爬騾馬道、坐索道、吃坨坨肉、喝杆杆酒,飽覽大渡河峽谷的綺麗風光。

遊客停車

遊客們一邊沿著騾馬道向上攀登,一邊欣賞著雄偉壯麗的山巒,感受著雲霧繚繞的大渡河大峽谷。

騾馬道

大渡河大峽谷

古路村農家樂迎來了一波又一波遠道而來的遊客,大家歡聚在一起吃坨坨肉、喝杆杆酒,對這些獨居特色的原生態美食讚不絕口。

農家美食

夜幕降臨,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來自各地的遊客歡聚在一起,圍繞著篝火載歌載舞,快樂是他們共同的音符。他們或唱或跳,或看或錄。在這充滿神秘和激情的古路村,盡情享受著狂歡、灑脫和歡樂。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先後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對古路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電網升級進行改造,修建跨度760米的索道,1.85公裡的通村公路,改造10千伏線路6.58公裡,同時以養、種植業為基礎,旅遊業為突破,在大渡河一側的懸崖峭壁上創造了一個鄉村旅遊新面貌。截至長假第三天,古路村接待遊客達1287人次。

相關焦點

  • 《川味4》攝製組前往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拍攝美食
    近日,國內著名美食紀錄片團隊《川味》攝製組在導演彬歌的帶領下,前往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拍攝美食紀錄片《川味4》,通過三天的拍攝,向全世界的觀眾展現古路村傳統民俗以及當地美食文化。《川味4》美食系列紀錄片總導演 彬歌古路村的氣候、風光、人文風情非常足,現在古路村道路通暢,為村民們創造了致富的條件,村民殺的豬都是自己養的土豬,感受非常巴適,肉也很好吃。
  • 《川味》攝製組走進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開拍,漢源美食即將全國刷屏!
    7月14日,國內著名美食紀錄片團隊《川味》攝製組在導演彬歌的帶領下,走進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拍攝美食紀錄片《川味4》,採訪挖掘古路村傳統民俗以及當地美食文化。永利鄉古路村位於大渡河大峽谷入口的絕壁之上,距縣城90公裡,被稱為懸崖上的村莊。以前村民與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是2003年從石壁上鑿出的一條長約3公裡、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騾馬道。
  • 大峽谷山巔的「第一書記」|古路村|第一書記|冉龍雲|大峽谷|漢源縣
    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是一個高山峽谷頂上的彝族村落。站在山巔往下望,奔騰咆哮的大渡河就像一條帶子蜿蜒而去,著名的成昆鐵路「一線天」隧道,就藏在古路村腳下的大山裡。目前,該村共有村民135戶421人,實際在村裡居住的人60餘戶。在歷史上,這裡的彝族與河對岸彝族人屬於「曲曲鳥」部落,村民們的對外交通幾乎與世隔絕,只靠拉著懸崖上的藤蔓和搭在峭壁間的木梯才能爬到山上。
  • 「天梯上的村莊」收到國慶大禮 古路村索道開通試運行
    10月1日,一條好消息在許多關心漢源縣古路村的驢友間傳開,「去古路村看雄壯的大渡河風光更方便了!」當天,雖然氣溫只有10℃左右,還下著雨,但仍有300餘名遊客趕到古路村。其中50餘名遊客選擇了乘坐索道進村,成為古路村索道的首批遊客。  位於大渡河大峽谷絕壁之上的漢源縣永利彝族鄉古路村,是目前雅安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行政村。曾經,村民上下山只能靠藤索。
  • 漢源縣政協主席張宗平到永利鄉調研指導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工作
    12月8日,漢源縣政協主席張宗平到永利鄉調研指導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工作,在實地查看工作開展情況和聽取相關匯報後。張宗平要求永利鄉,一是要保護好現有農田,轉變思維模式,通過現代科技提升農業效益,打造農業核心產區,實現農業轉型升級;二是要提升農產品品質,打響優質農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充分發揮農超對接、電子商務等銷售平臺作用,拓寬銷售渠道,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三是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創建工作,對標創建目標任務,細化具體措施,有力有序推動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 山不轉水轉(下) 雅安市漢源縣古路村90後的愛情路
    門不當戶不對,這個事情成不了,趁早吹了吧!黃飛盯他一眼:我給我找的女朋友,又不是給你找的!嗬,翅膀硬了,管不住了!黃安洪想訓他一句,話到嘴邊卻變軟了:不見棺材不落淚,不見黃河不死心。話雖是對著兒子在說,黃安洪其實也是在說楊璐——只要她去古路看一眼,準保轉身就走,別說八匹馬,再加八匹也拉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