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衛生監督」近日發布消息:速報:截至2020年3月14日24時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截至3月14日24時,深圳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21例。3月14日當天新增1例,出院3例。
累計報告確診病例中,男性200例、女性221例。
按照病例管理地區劃分,南山區87例、福田區83例、龍崗區71例、寶安區62例、龍華區34例、羅湖區32例、光明區11例、坪山區7例、鹽田區6例、大鵬新區2例、其他(指由機場、車站、碼頭、關口、路卡等直接送往定點醫院的)26例。
目前,重症1例、危重症3例,死亡3例,累計出院399例。
19例確診病例均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117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3月14日,深圳新增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患者從菲律賓返回中國,經深圳灣口岸入境後被送院,隨後被確診。這是深圳第四例境外輸入病例。
患者為孫某,中國籍,男性,52歲,2019年7月起從中國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工作,此前居住於深圳南山區。
患者確診前主要活動軌跡
3月9日,孫某在馬尼拉開始出現咽痛症狀。
3月13日19:05,孫某從馬尼拉乘坐CX902航班返回中國,22:20到達香港國際機場,隨後乘坐香港的士前往深圳灣口岸,期間均佩戴口罩。
3月13日23:30,孫某從深圳灣口岸入境,體溫正常(腋溫36.5℃),由於其填寫的健康申報卡顯示有菲律賓工作史、曾出現咽痛等症狀,深圳海關為孫某採集鼻咽拭子和血液樣本,並將其隔離留觀。
3月14日6:30,孫某由120救護車送至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感染科收治觀察。醫院CT檢查顯示雙肺感染。
3月14日12:00,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對孫某的咽拭子樣本完成初篩,結果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3月14日20:00,深圳市疾控中心完成覆核,結果亦為陽性。
目前,孫某已被轉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經初步判定,患者在中國內地的密切接觸者有6名,均已集中隔離醫學觀察,5人核酸陰性,1人結果待出,均未出現異常症狀。
深圳4例境外輸入「新冠」病例
自2月18日以來,深圳共新增4例新冠肺炎病例,均為境外輸入。
第一例,3月1日確診,英國輸入,35歲中國籍男性;
第二例,3月6日確診,西班牙輸入,70歲中國籍女性;
第三例,3月11日確診,法國輸入,25歲中國籍男性;
第四例,3月14日確診,菲律賓輸入,52歲中國籍男性。
出入境:全面啟動健康申報制度
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深圳作為移民城市、超大型城市、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目前,深圳已有4例輸入性病例。對於深圳出入境各個口岸的防疫情況,深圳的網友們也都十分關心。
全球疫情日益嚴重的背景下,深圳是如何做好出入境管控的?
目前,廣東省內海關嚴格落實海關總署規定要求,全面啟動健康申報制度:
所有進出境人員必須進行健康申報;
各海關在口岸嚴格100%查驗健康申明卡,排查進出境人員是否有症狀;
14天內有沒有疫情發生地區或國家的旅行史、居住史,有無確診病例接觸史以及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人員接觸史等。
為了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廣東進一步升級防控措施,發布舉措:疫情嚴重地區入境者均需隔離觀察14天。
凡是從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嚴重國家經廣東口岸入境的,或經其他國家或地區從廣東口岸入境且過去14天有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嚴重國家旅行史、居住史的旅客,如果是中轉去省外的,嚴格按當地規定做好防疫工作;
如果目的地是廣東的,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要實行14天的居家醫學觀察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具體如何操作?
在具體操作上,口岸查驗單位識別出防控對象後將其引導至機場指定地點,及時將旅客信息推送至機場和入境口岸所在地指揮部。
對入境出機場的旅客,由入境口岸所在地指揮部派專車集中或分批將旅客接送至指定場所,並根據旅客目的地分別處理:
目的地為入境口岸所在城市的,由該城市指揮部專車接送至旅客目的地,採取居家或集中隔離;
目的地為省內其他城市的,由目的地指揮部專車接送至旅客目的地;
目的地為省外的,由我省防控指揮部將旅客相關信息推送至目的地省(區、市)防控指揮部,由其安排專車接返;目的地省(區、市)不安排專車接送的,由入境口岸所在地指揮部將旅客護送至離粵交通工具;
無法明確目的地的,由入境口岸所在地指揮部安排集中隔離14天。
上述措施對所有境外來粵人員均同等相待、一視同仁。在入境、安置、轉運、隔離、生活的各環節,全程充分尊重旅客風俗習慣,妥善解決合理訴求,對老、弱、病、孕、殘疾及嬰幼兒等特殊人員給予必需的人文關懷和幫助,依法依規保障境外來粵人員合法權益。
同時,為外籍境外來粵人員開通了多語種24小時外國人服務熱線電話1258088,積極解答我省防控措施相關問題。
機場設有檢疫站,供需要進一步進行醫學健康篩查的旅客使用。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出入境檢疫措施
隨著疫情輸入性風險的加大,目前深圳所有出入境人員都將接受嚴格的"三查、三排、一轉運"檢疫措施:
三查
對重點交通工具100%登臨檢疫,全部旅客100%實施——
兩次體溫篩查、
100%查驗健康申報、
嚴密實施醫學巡查等"三查"措施。
目前,廣東省內海關一線關員現場登機、登船,加強對進境人員的登臨檢疫,按照規定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著重了解近期旅行史、接觸史,並視實際情況採集咽拭子樣本送檢。
三排
對發現的有症狀或有流行病學史人員全部實施——
流行病學排查、
醫學排查、
採樣檢測排查等"三排"措施。
一轉運
對"三排"當中判定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一般接觸者、來自重點國家的無症狀人員等各類人員——
一律按照有關規定落實轉運隔離診治、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治。
入境如何申報
1.用海關小程序申報
為了方便進出境人員的健康申報,海關在口岸提供翻譯成十種以上語言的健康申明卡供旅客使用。同時,進出境人員還可通過「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小程序提前進行健康情況申明,僅需2分鐘即可完成,小程序國際版還支持全英文錄入。
2.網頁申報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表示,沒有微信帳號、無法使用小程序的進出境人員可通過網頁申報,在海關總署官方網站「網際網路+海關」公共服務板塊中選擇「出入境健康申報」即可填寫,該功能同時支持PC電腦或手機填寫。
3.持回執掃碼驗放
根據健康申明填寫情況,系統將向旅客反饋條形碼回執,旅客實際通關時,出示手機條形回執,由海關關員掃碼驗放,實現「網上報,碼上通」。
深圳機場:重點航班班班必檢
數據顯示,自3月1日起,機場返深客流逐漸增多,日均進港旅客已接近4萬人次,輸入性疫情防控成為機場當前防疫工作重點。
經國內其他城市入境後
轉機抵達深圳
在防範境外疫情輸入中,深圳機場對經國內其他城市入境後轉機抵達深圳的旅客,通過相關部門大數據對碰,以及旅客利用「i深圳」預先自主申報,共享信息,提前掌握近期有目標國家旅居史的旅客及航班信息,安排醫務人員進行登臨精準查驗。
重點旅客的相應處置
登臨檢查過程中,如果重點旅客體溫檢測和健康醫學排查無異常,機場會按流程與地方政府做好對接,由其進行後續排查和隔離安排。
如果重點旅客體溫檢測異常,機場會按照發熱旅客處置流程及時送醫進行後續處置,並對與該旅客相鄰座位的旅客進行全面檢測排查和後續處置,對航班其他旅客做好信息登記。
國際進港:為重點航班設置
專用的入境專用通道和隔離區域
在國際進港航班查驗方面,深圳機場協同海關嚴格履行旅客健康申報,並提前通過系統數據對碰,對國際進港航班進行精準檢疫。
同時,深圳機場還在國際入境大廳為重點航班設置專用的入境專用通道和隔離區域,為目標國家和地區航班安排專用停機位。完善相關流程,切斷傳播途徑,確保輸入性疫情風險防範做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
有關航空公司已將我省有關入境檢疫政策在離境國家購票和值機環節告知旅客,並積極協助有關退票手續。
防疫人員在機艙為旅客測量體溫。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通訊員 褚文銘 攝
深圳灣口岸:
機器人喊你"指尖健康申報"
香港特區政府自2月8日起實行入境香港需強制檢疫14天,作為當前深圳唯一提供旅檢服務的口岸,深圳灣口岸日均通關旅客在5000人次左右,車輛在3000輛左右,與強制檢疫新規啟動前比,客流大幅減少。
深圳灣口岸管理處並未因此減少現場消殺消毒頻次,每天堅持不減人不減量,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專業工具,加強高空和邊角區域保潔消毒,做到口岸的清潔消毒全覆蓋無死角。
圖自:深圳口岸發布
深圳灣口岸上線了「指尖健康申報」機器人。該設備對接海關總署新旅客通關系統,集成了二維碼閱讀器、信號指示燈、旅客引導屏等功能,實現旅客電子健康申報、人機自助掃描、通道快速驗核。
旅客通過自主掃碼,數據實時聯通系統自動審核返回前端機器人自動放行,整個流程耗時縮短至2秒之內,大幅提高通關驗放速度。同時依託信息化手段,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降低人群聚集密度和風險,更加利於阻止疫情傳播。
圖自:深圳口岸發布
涉外旅行團:各旅行社
尚未恢復出境遊
目前,深圳是否仍有在外旅行團和出境遊項目,將如何消除風險?深圳市旅遊協會做出回應:我市境外旅行團已全部結束行程,各旅行社目前沒有恢復出境遊項目。
自1月24日後深圳旅遊協會就對各旅行社團隊情況進行每日統計,各旅行社也密切關注團內遊客湖北接觸史及健康狀況,據深圳旅遊協會統計,我市境外旅行團已全部結束行程。
目前,我市各旅行社嚴格按照《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文旅發電〔2020〕29號)要求,繼續暫停經營旅行社團隊旅遊業務及「機票+酒店」產品。各旅行社目前沒有恢復出境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