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接受廣州市媒體採訪。董柳 攝
    高端訪談
    說起2018年廣州市政協發起的民生實事協商平臺———「有事好商量」,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聲音立刻揚了起來。3月3日傍晚,參加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會的劉悅倫在駐地北京會議中心接受記者採訪。第三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談起過去一年政協工作經歷,劉悅倫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政協工作要出精品」。
    2018年,廣州市政協打造的這一民生實事協商新機制受到了各方關注,也得到了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批示。兄弟政協也為此來穗交流。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劉悅倫直言,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符合中央大政方針,這是政協工作出精品的評價標準,大而無當的提案不是精品。
    政協工作要樹立精品意識「大而無當的提案不是精品」
    南都: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經歷,覺得新一屆政協有什麼變化?
    劉悅倫:新一屆全國政協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同時還有一個新的特點,新一屆全國政協強調政協工作不以數量取勝,要以質量取勝。去年整個政協的工作都是圍繞「提質增效」這樣一個關鍵點來做的。不是提案建議越多,就越好,或者活動越多、調研越多,政協委員的履職就越好。政協要從做了什麼、做了多少,向做出什麼效果轉變。
    南都:廣州市政協也是這麼做的嗎?
    劉悅倫:我們也樹立了精品意識,打造政協工作的精品。去年,我們全力打造了「有事好商量」這一民生實事協商平臺,從廣州市民最關心的民生實事中,遴選出9個議題,充分發揮委員廣泛聯繫群眾的優勢,搭建市民和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解決了一批民生實事的問題。比如,老樓房安裝電梯、加強共享單車管理、老樓房的供水質量、廣州停車場充電樁建設等。
    南都:你一直說政協要打造精品,精品的標準是什麼?
    劉悅倫:老百姓要有獲得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如果你做了半天,但市民沒有感覺,那就是空談。再一個標準是符合中央大政方針和發展理念,符合市委市政府戰略性決策。我認為,精品意識就是要避免大而無當,要在方向上絕對正確,但是如果缺乏具體落地的舉措和方案,這個我認為也不叫精品。
    有一些提案在原則上搞一個很大的題目,比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實現動能轉換,這些都是正確的,但我們要做的是拿出能落地、有可行性的方案。具體來說,在產業上體現在項目能落地,在城市建設上體現在面貌有變化,在民生實事上老百姓有獲得感。這樣才能叫精品。
    南都:你認為提升民主協商的質量關鍵點在哪裡?
    劉悅倫:我們的提案不是提上去就算了,我們希望落地。不是我們有權要求某個部門來做,而是通過我們提供的調研和解決方案,讓人家覺得我們說的非常有道理,確實應該這樣做。通過這樣實現政協工作落到實處。
    南都:樹立政協工作的精品意識,未來有什麼計劃?
    劉悅倫:我們要求進一步打造精品,會要求每一個政協專委會有一兩個精品提案。譬如教科衛體委在發展廣州高端新興產業方面、創新驅動方面要拿出精品;經濟委針對民營經濟發展能否拿出精品提案;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委在關於解決外來人口公共服務方面也要拿出精品提案。下一步,我們可能會進一步提出,政協各界別能否拿出精品。
    政府部門主動找上門了
    廣佛同城應該「大做文章」
    南都:我們知道,「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臺去年經過媒體報導後,得到了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批示。這對政協工作有何幫助嗎?
    劉悅倫:這項工作未來可能會上升到市委的高度。通過「有事好商量」這個平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一步廣州市委準備出臺《廣州市開展「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辦法(試行)》。
    2019年的民生實事協商9個議題中有一個是解決廣州的交通擁堵點。溫國輝市長還主動跟我們說,準備和政協委員一起考察10個交通擁堵點中的3個,在現場聽取政協委員意見,各部門回應採取措施解決,市長本人來總結。我想,如果市長、副市長、各個政府部門一起和政協委員跟群眾商量,對推動解決民生實事難點一定是大有幫助。
    南都:現在看起來,市委市政府是主動提出協商需求了?
    劉悅倫: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也給我們提出一個命題作文,就廣州南站周邊地區的發展問題,廣州市政協委員發揮能力進行調研,相關報告也得到張書記的充分肯定。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提到,廣州要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著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廣州市政協也在和越秀、荔灣等老城區研究具體方案,比如海珠廣場、珠江沿線長堤如何打造得更好。廣州好幾個區主動聯繫市政協一起推動相關工作。甚至佛山市也和廣州市政協一起推進廣佛同城問題。政協有很多事情可做。
    南都: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將廣佛同城確立為大灣區三極中的一極,廣佛同城會更快速度推進嗎?
    劉悅倫:我想,廣佛同城這篇文章必須做好。廣州的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業可以補充佛山的不足,兩座城市優勢互補性非常強。怎麼把互補性發揮到極致,把這一極作用充分發揮起來?———應該做大廣佛同城。過去我們做了,但還有很大空間。
    比如軌道交通,我在佛山工作的時候就提出來,要打造軌道交通一張網,建設6條地鐵線進廣州,還有解決斷頭路問題,產業實現互補,環境和治安共同治理。有很多文章做,下一步需要進一步做專門研究。
    南都:2018年,廣州市成立了公共外交協會,你也擔任了第一屆會長,是否考慮為廣州吸引更多人才?
    劉悅倫:我想公共外交協會可以承擔3個任務:吸引人才、吸引技術和吸引項目。
    民生實事協商重要議題
    3歲以下託幼急需頂層設計
    南都:今年全國兩會,你有什麼提案?
    劉悅倫:今年有兩個提案,一個是建議加快建立3歲前託幼服務體系;另一個是關於建設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建議。
    南都:你也關注3歲以下兒童託育問題?
    劉悅倫: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敢生二孩,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小孩子在3歲之前沒地方去。有些父母在生育之後幾年內很難回到工作崗位。我身邊的親戚朋友,也遇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會影響生育意願。
    我建議儘快確定3歲前託幼服務主管部門,由業務主管部門牽頭,制定國家關於推進託幼機構建設和託幼事業發展的全局性規劃。把3歲前託幼服務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明確託幼服務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工作重點、獎補項目、保障措施等,建立科學育兒的發展思路,制定扶持政策,建立政府指導、部門監督、市場運作、社區組織、家庭參與的工作機制、鼓勵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出錢購買服務的方式,推進託幼服務業的發展。
    南都:公眾的需求是迫切的。這個問題能否通過廣州市政協的民生實事協商平臺推動政府先做起來?
    劉悅倫:「探索建立0- 3歲嬰幼兒保育系統」已經列入2019年「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臺的9個議題之一。我們要重點研究這個提案,也希望國家層面能有頂層設計。
    採寫:南方報業全媒體記者、南方都市報記者吳斌 實習生 宋承翰
    金句
    老百姓要有獲得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如果你做了半天,但市民沒有感覺,那就是空談。再一個標準是符合中央大政方針和發展理念,符合市委市政府戰略性決策。
    一年履職回顧
    去年,我們全力打造了「有事好商量」這一民生實事協商平臺,從廣州市民最關心的民生實事中,遴選出9個議題,充分發揮委員廣泛聯繫群眾的優勢,搭建市民和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解決了一批民生實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