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統領結碩果
——靜寧縣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工作側記
記者王彬
九月的成紀大地,碩果盈枝,瓜果遍地,處處一派豐收的景象。這是靜寧縣各級黨組織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的生動實踐,也是深度貧困縣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實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黨群攜手繪就的美麗畫卷。
「我們村通過省市縣黨組織3年多的結對共建,幫助群眾建牛棚、栽果樹、種全膜洋芋玉米,目前村上10頭以上的養牛戶11戶,5頭以上的45戶,形成了人均2畝果園、2畝旱作農業、1畝菜、一頭牛的「2211」多元產業格局,人均從種植養殖產業中獲得收入3500多元。最大的感觸和變化是,村上的產業從無到有,致富的後勁由弱變強,群眾的生活由貧到富」,界石鋪鎮崔岔村黨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趙文學說。
今年以來,靜寧縣圍繞對標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大力實施以「強化『四個意識』和政治擔當,推進組織創先、機制創新、作風創優」為主要內容的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黨建統領的效應正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加快建設富裕美麗文明活力平安靜寧的實踐中奮力綻放!
強化政治擔當:主體責任在一線壓實
聚焦市委「擔當、創新、突破、提升」總體要求,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堅持把加強基層黨建作為一項基礎性、全局性和統領性工作來謀劃推進。
——黨委統領牽頭抓。縣委先後召開7次常委會和縣委工作會、縣委全體會、組織工作推進會,研究提出「12345」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安排部署「兩學一做」、「一強三創」和黨建重點任務,切實把抓第一要務和抓最大政績有機統一起來。
——書記負責率先抓。認真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督促鄉鎮和縣直黨(工)委書記、黨建辦主任和支部書記建立抓黨建「五個一」責任清單,今年結合幹部人事調整選拔任用19名抓黨建實績突出幹部,形成述職述黨建、考核考黨建、任用幹部看黨建的鮮明導向。
——班子成員齊心抓。落實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推行抓黨建「溫馨提示」和「三單」管理制,常委會專題聽取各常委和人大、政府、政協黨組抓黨建工作匯報,強化以上率下帶頭作用。
——黨務幹部全員抓。鄉鎮、城市社區黨建辦主任和組織幹事專職專責,組織部門安排一半以上工作力量從事黨建工作,構建全員化抓黨建責任體系。
——完善機制統籌抓。調整充實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推行定題破題、集中督查、評比通報、考核評估機制,縣委每年開展2次黨建工作觀摩督查,每個黨工委每年破解1-2個黨建難題,同步建立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督查考核人才信息庫,層層傳導壓力,逐級壓實責任,倒逼責任落實。
推進組織創先:基層支部在一線建強
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著力在建強組織、育活隊伍、抓實支部上下功夫。
培育「三型黨建」強堡壘。創新培育智慧黨建、產業黨建、品牌黨建「三型」黨建,建立推行「一大一微」基層黨建平臺,搭建設立黨員教育「空中課堂」,恢復建立鄉鎮黨校,實現了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建立「公司+支部+基地+農戶」等一業帶動、多元發展的產業黨組織224個,把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品牌樹在產業鏈。圍繞「創、樹、亮、強」,持續深化培育「成紀先鋒」1+7黨建品牌體系。
鍛造「三支隊伍」強引領。實施「三個帶頭人」隊伍建設工程,採取「兩推一選」方式,從致富能手、返鄉青年、復轉軍人、鄉賢能人中推選培育黨組織帶頭人666名。採取「選育管用」方式,從種養營銷大戶和合作經濟組織中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334名。通過扶持、培養等辦法,在每個村培育3-5名發展產業、促進增收的群眾致富帶頭人。嚴格程序發展黨員282名,完成黨組織和黨員基本信息採集和核查工作。
實施「三大項目」強支撐。認真實施村級陣地建設、示範社區創建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三大項目」。按照「六有八化」要求新建改擴建標準化村部55個,示範社區1處。借鑑貴州六盤水市「三變」模式,採取盤活資產、門面出租、土地流轉等方式,確立8個「空殼村」先行試點發展集體經濟,帶動年內新增121個,年底力爭有集體經濟收入村達到40%以上,實現由「輸血」到「造血」轉變。
推進機制創新:基層基礎在一線築牢
堅持把組織建黨與制度治黨有機融合,統一於加強基層黨建的工作實踐。
建立典型引領機制。分行業領域實施「黨建百點示範綜合創建」工程,做到老典型常抓常新、新典型亮點突出,先後在各級各類媒體刊發《靜寧:「一大一微」構建基層黨建新格局》、《金果飄香黨旗紅》等特色做法56條(篇)。
建立後進轉化機制。採取「一支部一對策、一方案一臺帳」措施,對48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部完成轉化提升。
建立基層治理機制。全面推行村級事務「521」民主決策法、「村級議事周例會」和「雙議雙評」制度,健全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規範村規民約,樹立文明新風。建立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推廣「一站式」代辦服務,方便群眾辦事。
推進作風創優:學習教育在一線推進
認真貫徹全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整體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
堅持在「學」上深化拓展。將習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精神納入學習教育重要內容,推行黨委黨組領學、領導幹部講學、基層支部帶學、普通黨員自學、嚴督實導促學「五學」模式,通過鄉村大喇叭、配發「小書包」「掌中寶」「知識營養包」等方式,全面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引導各級黨員更加自覺地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
堅持在「做」上落細落小。組織開展「三亮」活動,為全縣1.35萬戶農村黨員戶釘掛「共產黨員戶」門牌,增強黨員身份意識和服務意識。以「黨在我心中·喜迎十九大」為主題,組織開展評選表彰、主題朗誦和重走長徵路等15項主題活動,弘揚社會正能量,展示黨員新作為。八裡鎮大路村推行黨組織管理片區化、黨員考核積分化和黨組織堡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村幹部服務指數「兩化三指數」工作模式,推進村級「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堅持在「改」上持續用力。堅持問題導向和破題指向,針對查擺梳理出的黨內活動開展不夠規範等5個方面176條問題,建立黨性「體檢」制度,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落實談心談話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目前已完成整改134條。深入開展「明察暗訪督查年」和「三糾三促」活動,大力弘揚「快、實、細、新、儉、嚴」「六字」作風,制定並嚴格執行幹部管理「十個從嚴」,充分調動幹部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積極性。
堅持在「建」上抓常抓長。嚴格落實黨員領導幹部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縣級黨員領導帶頭過好支部生活,帶頭講黨課52場次。認真落實「主題黨日」制度,全縣1100多個基層支部圍繞「10+X」主題,定期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繳納當月黨費、觀看紅色影片、開展學習研討,帶動「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嚴起來、實起來。
實現黨建統領:重點任務在一線落實
強化分類指導,抓住關鍵重點,推動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鄉鎮農村緊扣脫貧攻堅抓提升。認真實施「一戶一幹部,雙幫雙促進」和「四百三訪」抓黨建促脫貧行動,調整充實「第一書記」152名,加強駐村幫扶工作隊日常教育管理,謀劃實施全省果品產業發展人才實訓基地「六大工程」,培訓駐村幫扶工作隊員853名,幫助貧困戶新植果園3萬畝、發展旱作農業26萬畝,養牛1060戶5310頭,支持創業群體開辦網店微店20家,實現網上銷售收入860萬元。培訓貧困勞動力9415人,異地搬遷338戶1413人。2.2萬貧困人口可望年內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可下降4.8個百分點。
城市社區緊扣共駐共建抓創新。積極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社區報到服務、全域無垃圾治理、學雷鋒志願服務等活動,加快推動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步伐。北環路社區實施「黨建+四進社區」文明創建,「黨建+四園一網」家園創建,「黨建+四小心意」微服創建,「黨建+四個關愛」和諧創建,大力培育城市社區「服務先鋒」黨建品牌。
機關單位緊扣提能增效抓規範。制定加強機關黨建實施意見,開展作風整頓、大走訪大調研、「讀書月」和城鄉支部結對共建等活動,下功夫解決機關黨建薄弱短板。學校醫院緊扣作風建設抓服務。開展「雙培雙促」和「三好一滿意」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立德樹人,爭做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引導廣大醫護人員加強醫德醫風,改進服務質量。「兩新」組織緊扣薄弱轉化抓覆蓋。開展「兩個覆蓋」百日攻堅行動,全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覆蓋率分別達54.3%、61.4%,做到黨的組織應建必建、黨的工作覆蓋到位。
基層給力、基礎紮實,全局工作才能落細落小、落到實處。靜寧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始終堅持以繡花精神和務實作風,攻堅破難、創新實幹,全力推進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在成紀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