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血脈——武警某部直升機支隊組織新畢業學員參觀劉胡蘭紀念館

2020-12-12 中國網

中國網軍事8月15日訊 (通訊員 餘潯瀚 李傳龍 陳路)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紅色基因代代相傳。8月13日,武警某部直升機支隊別開生面,將政治教育課堂搬到劉胡蘭紀念館,組織40名新畢業學員崗前教育。他們把駐地豐厚的紅色資源作為點燃新畢業學員強軍鬥志的肥沃土壤,不斷築牢舉旗鑄魂、堅定信念的思想根基,為新畢業學員繼承紅色基因、打牢第一任職能力提供精神動力。

全體新畢業學員莊嚴宣誓。

當日上午10點左右,兩名官兵神情肅穆地將花籃放在紀念碑前,學員們集體默哀。緊接著,隨著集訓隊姜宏濤教導員一聲「我宣誓!」全體新畢業學員高擎右拳,再一次向黨表達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再一次向黨承諾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責任擔當。

全體新畢業學員默哀。

參觀中,新畢業學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邊聽邊看邊思考,有的駐足沉思,有的凝神仰望,仔細瞻仰一幅幅歷史圖片、一幕幕感人場景,一個個動人故事,切實了解了那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追憶劉胡蘭同志為了我們偉大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的崢嶸歲月。學員們深深為之所感染,思想上受到了洗禮、心靈上受到了震撼、靈魂上受到了觸動,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薰陶和教育。

新畢業學員在瞻仰一幅幅歷史圖片

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一張張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樸素無華的革命文物,述說著那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當歷史的痕跡躍然眼前,當革命先輩的故事縈繞耳畔,深深觸動了我血脈深處的紅色基因,讓我更加堅定了獻身軍營當好飛行員的決心。」「新時期我們要從歷史的角度去學習、去思考、去感受,追尋先輩們的足跡,銘記先輩們的遺志,繼承發揚優良傳統,努力爭當一名新時期軍隊好幹部。」走出劉胡蘭紀念館,學員們你一句我一句地這樣說著自己的想法。

「組織新畢業學員參觀劉胡蘭紀念館,既讓他們近距離了解這座革命聖地的文化底蘊,又幫助我們拓寬了政治教育渠道,將政治教育課堂延伸到了營區外。還可以增強他們對第二故鄉『故鄉人』身份的認同感,激發他們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政治熱情,進一步提高第一任職能力。」該部場站廉曉雷政委說。

相關焦點

  • 武警某部新畢業學員在劉胡蘭紀念館接受崗前教育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劉喆 實習生 樊思雨 通訊員 餘潯瀚 李傳龍 陳路)8月13日,武警某部直升機支隊將政治教育課堂搬到劉胡蘭紀念館,組織40名新畢業學員接受崗前教育。他們把駐地豐厚的紅色資源作為點燃新畢業學員強軍鬥志的肥沃土壤,不斷築牢舉旗鑄魂、堅定信念的思想根基,為新畢業學員繼承紅色基因、打牢第一任職能力提供精神動力。
  • 清明節千名群眾自發到劉胡蘭紀念館參觀瞻仰
    清明節千名群眾自發到劉胡蘭紀念館參觀瞻仰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2016年04月05日12:26 劉胡蘭雕塑 郝宏勇攝 人民網文水4月5日電 4月4日,清明節,山西文水縣劉胡蘭紀念館內,綠蔭滿園、莊嚴幽靜。千名群眾自發組織前來參觀瞻仰,緬懷先烈。
  • 「興國之光」照亮強軍徵程——武警某部4個榮譽中隊紅色基因解碼
    武警部隊某部歷史厚重,其前身為八路軍120師獨立第1旅,參加過百團大戰、黃土嶺戰鬥、齊會戰鬥,解放戰爭時期成為第一野戰軍主力部隊之一。八十餘年風雨徵程,這支部隊的戰鬥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是什麼支撐一茬茬官兵闊步前行?深秋,記者走進這支英雄部隊,探尋孕育其茁壯成長的紅色血脈。
  • 武警某部七支隊組織跨區機動演練礪尖兵
    穿越炮火地帶央廣網9月1日消息 (趙華明 曾祥東 李昊 郭靖 王越)「以S形戰術機動方式加速開進,關閉車輛門窗快速通過染毒區域……」日前,武警某部七支隊組織了一場應急支援運輸保障實戰化演練,依次完成偽裝防護、小股敵特襲擾處置、車輛搶修、主副駕駛員位置互換等10餘個訓練課目,錘鍊汽車分隊戰場保障能力
  • 武警晉中支隊赴壽陽尹靈芝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在黨的第98個生日來臨之際,武警晉中支隊組織黨委機關、基層黨員代表,赴壽陽尹靈芝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緬懷先烈,重溫誓詞、佩戴黨徽、追尋初心,進一步匯聚起廣大黨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強大正能量。
  • 劉胡蘭紀念館
    劉胡蘭紀念館坐落在劉胡蘭家鄉——山西省文水縣劉胡蘭村。始建於1956年,該館坐北朝南,主要紀念建築物以毛澤東題詞碑和陵墓為中軸線對稱分布。佔地93000餘平方米。  陵園區是紀念館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紀念館北部,佔地30000平方米。  劉胡蘭的忠骨安葬在陵園北端高臺上,墓前是劉胡蘭的漢白玉雕像,她氣宇軒昂、正義凜然,令人肅然起敬。
  • 五四青年節前夕 北京武警參觀李大釗紀念館
    武警北京總隊第七支隊官兵到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參觀見學。五四青年節前夕,武警北京總隊第七支隊組織官兵到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參觀見學。   活動中,官兵們仔細聆聽了講解員的講解,認真學習先進事跡,參觀了在歷史沉澱中留下的照片、筆記和書信等實物。一張張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樸素無華的革命文物,訴說著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 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官兵晝夜破冰除雪保暢通
    武警官兵利用十字鎬、鐵鍬等工具清理國道219線馬攸木拉達坂路段的路面冰雪。    武警官兵在國道219線馬攸木拉達坂路段受領任務。    擔負這個路段養護保通任務的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養護三大隊抽組專業技術骨幹,出動破冰機、拋雪機、挖掘機等大型搶險裝備進行清雪除冰。
  • 直升機「老司機」帶你衝上雲霄
    他們志在藍天,時刻準備著衝上雲霄,為祖國藍天而戰,他們就是武警某部直升機支隊直升機一大隊。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地面苦練,空中精飛,隨時等待著使命的召喚。   武警某部直升機支隊直升機飛行一大隊飛行員趙亮。
  • 追憶武警山東總隊濟南支隊特戰中隊小隊長王成龍
    2017年11月,王成龍穿著防暴服參加學校組織的3公裡考核。 畢業典禮上,王成龍以綜合評定第一名的成績被評為「優秀畢業學員」。   2018年9月12日凌晨4時,參加武警山東總隊第三季度「魔鬼周」訓練的濟南支隊特戰中隊第一小隊小隊長王成龍,在一輛重型貨車失控衝向行軍隊伍的危急關頭,毅然捨身救戰友,不幸壯烈犧牲。   他走得太急!   他年輕的生命只有23歲,從軍校畢業任職剛剛才一個月。   王成龍出生在沂蒙革命老區,受紅色文化的薰陶,從小就有參軍報國的夢想。
  • 武警泉州支隊黨日活動參觀閩臺緣博物館
    武警泉州支隊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到泉州閩臺緣博物館參觀學習。朱志浩 攝東南網2月2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朱志浩 陳瓏)近日,武警泉州支隊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到泉州閩臺緣博物館參觀學習,用別樣的方式開展黨日活動,讓廣大官兵進一步了解駐地歷史、文化、風俗,加深對駐地的深厚感情,激發維護社會穩定的強軍使命熱情。
  • 清明時節三千餘群眾前往劉胡蘭紀念館祭掃烈士
    劉胡蘭烈士親屬、部分青年志願者和青少年在文水縣劉胡蘭紀念館舉行祭掃活動。當天,來自全省各地的幹部群眾3000多人前往劉胡蘭紀念館,參觀劉胡蘭史跡陳列館,在烈士雕像前肅穆默哀,進行宣誓、朗誦或唱革命歌曲,向烈士墓敬獻鮮花、花圈。
  • 記武警湘潭支隊執勤一中隊:韶山八景之外的「第九景」
    以偉人故裡文化為核心的紅色旅遊景點是韶山一張閃亮的「名片」。在這片紅色的沃土上,駐守著一支英雄的部隊——武警湘潭支隊執勤一大隊執勤一中隊。他們日夜守衛著這片紅色沃土,主要擔負毛澤東同志故居、紀念館文物倉庫、滴水洞一號樓警衛任務,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政要來韶期間臨時警衛任務。
  • 瞻仰墓碑,敬獻花圈,武警官兵舉行祭奠先烈活動
    來源中國軍網武警某部交通第一支隊三大隊官兵行舉手禮致意。方豔華攝山河肅穆,英靈長眠;先烈遺志,薪火相傳。清明前夕,武警某部交通第一支隊三大隊組織官兵到駐地文林山烈士陵園舉行祭奠緬懷活動,緬懷先烈豐功偉績,共同瞻仰烈士墓碑,深切表達全體官兵繼承先烈遺志、踐行革命精神的堅定決心。上午9時許,紀念活動正式開始,官兵們在紀念碑前莊嚴列隊,在莊嚴的國歌過後,四名禮兵踏著深沉凝重的禮步,為革命先烈送上花圈。全體官兵在紀念碑前肅穆佇立,脫帽默哀三分鐘,深情緬懷革命先烈。
  • 五四青年節前夕:北京武警參觀李大釗紀念館( 1 / 4 )
    參觀歷史故居。五四青年節前夕,武警北京總隊第七支隊積極組織官兵到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參觀見學。活動中,官兵們仔細聆聽了講解員的講解,認真學習了先進事跡,參觀了在歷史沉澱中留下的照片、筆記和書信等實物。一張張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樸素無華的革命文物,訴說著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 紅色記憶 | 金蕭支隊紀念館
    圍繞「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組織開展了以實施「一三三九」,留住「紅色記憶」為主題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研究、宣傳等活動,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走訪富陽的紅色教育基地——金蕭支隊紀念館。
  • 致敬英雄,不忘初心 中華小記者文選-參觀劉胡蘭烈士紀念館有感
    中華教育坤坤訊:清明時節,我們中華小記者團一行40多人,在6位老師的帶領下,去文水縣劉胡蘭烈土紀念館掃墓,我們坐在大巴車上,車窗外,天氣陰沉沉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正如杜牧詩人寫的《清明》和今天的天氣一樣,細雨紛飛。
  • 劉胡蘭紀念館,摩旅山西突然發現小學課本的劉胡蘭竟然在這裡。
    小學時一直不知道劉胡蘭在哪裡,只是單獨的讀課文了解英雄事跡,騎行一天走的2516國家高速,穿越鬱悶的雲山隧道和天河山隧道。那是真難受。 累的騎不動了剛好路過呂梁市文水縣,路邊的牌子寫著劉胡蘭紀念館,我以為是做夢,如此真實。必須停車去看看。
  • 劉胡蘭紀念館——每個人都應該去一次的地方
    劉胡蘭是家喻戶曉的巾幗女英雄,她的事跡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劉胡蘭的故裡故裡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就有一個地方可以紀念劉胡蘭,這裡就是劉胡蘭紀念館。劉胡蘭紀念館的前身是劉胡蘭烈士陵園,面積79000餘平方米,始建於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