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住宿新業態發展的6個趨勢

2020-10-05 老王家的故事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們需求的變化,外出的人們需要的不再僅僅是一張床、一間房,住宿業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休息與睡覺的需要,很多時候已經成為人們更深層次體驗異域文化和交流的新的場景。住宿與旅遊、餐飲、文化體驗、社交等活動日益密切融合,這是我們稱之為「大住宿」的重要原因。

新基建和文旅融合是大住宿產業發展的兩個重要背景因素。這種情況下,大住宿發展會呈現怎樣的趨勢?從政府部門和一線企業運營的角度來看,政府部門在探索發展文旅政策的創新,一線企業在探索運營模式和產品的創新。這些舉措對於大住宿的發展又有著怎樣的影響?本文結合研究數據和宏觀經濟與社會發展情況一一分析大住宿新業態的發展態勢和未來趨勢。


快速發展的大住宿新業態

住宿業已經有比較久的發展歷史了,但今天我們討論的都是「大住宿」,因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們需求的變化,外出的人們需要的不再僅僅是一張床、一間房,「住宿」業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休息與睡覺的需要,很多時候已經成為人們更深層次體驗異域文化和交流的新的場景。住宿與旅遊、餐飲、文化體驗、社交等活動日益密切融合,這是我們稱之為「大住宿」的重要原因。當然另一方面,從住宿業態創新這個小的切入點,也可以管窺全域旅遊的發展和變遷。

關於住宿新業態,2020年7月,發改委等13部門印發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共享住宿、文化旅遊等領域產品智能化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發展生活消費新方式。鼓勵發展「共享住宿」首次寫入我國政府文件。「共享住宿」這個詞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點陌生,但其實國家信息中心已經連續四年發布《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通過這樣的年度研究報告,展示這個新業態的發展現狀,為行業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與傳統酒店高度標準化的服務不同之處在於,共享住宿的服務呈現出高度個性化、服務提供者分散化和小微化等特點。

以下數據反映了以共享住宿為代表的新業態在過去幾年裡的發展。比如,我國共享住宿市場市場交易額從2017年的12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25億元;參與人數從2017年的7800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2億人,其中服務提供者人數從220萬人增長到618萬人。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共享住宿行業的服務提供者不僅包含全職的服務人員,還包含很多相關就業人員,比如攝影、保潔以及各類維護人員等。從這個方面也可以看出,共享住宿新業態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尤其是靈活就業機會,增加人們收入方面有著很大的潛力。我們之前的相關研究報告也對這一問題有過專門的分析。

共享住宿新業態在我國住宿業客房收入所佔的比重也是逐年提高,由2015年的2.3%提高到2019年的7.3%,佔比增長了大約3倍。換一個角度看,目前共享住宿收入也僅僅佔全國住宿業客房收入的7.3%,未來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個人認為傳統酒店也可以在這個市場上掘一桶金。

我們還曾做過一項研究,分析共享住宿發展水平與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我們發現,共享住宿發展水平已經成為反映一個城市全方位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它與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旅遊業發展、城市活力以及營商環境等指標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係。


大住宿新業態發展的六個趨勢

趨勢1:長期發展看好,近期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一方面是長期發展看好。做出這個判斷有幾個方面的考量:一是消費升級是大趨勢。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對旅遊住宿行業發展造成的巨大衝擊是短期的、暫時的。隨著經濟形勢的逐漸恢復,以及人們對休閒娛樂等高品質生活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旅遊消費尤其是在線旅遊消費正成為我國服務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二是我國當前大力倡導國內大循環,要充分激發出國內市場需求的巨大潛力。旅遊、住宿相關領域都是刺激內需的重點。三是正在崛起的新生代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越來越注重個性化,過去幾年住宿新業態的發展在滿足住宿消費市場的這類需求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隨著業態發展的不斷成熟和人們消費習慣的養成,大住宿業態的創新發展有望出現加速。

另一方面,近期看大住宿行業發展還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比如全球疫情防控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旅遊住宿等行業由於其人群聚集性和流動性特點突出,受疫情不確定性的影響更大,復甦進程可能也更加曲折。全球性經濟衰退使我國經濟內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某種程度上說,旅遊相關的服務性消費具有非剛性的特點,在居民就業、收入和消費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有可能成為居民縮減消費需求的優先選項,這些因素將進一步加大行業近期發展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趨勢2:更加有利的政策環境

第二個趨勢是行業發展面臨的政策環境將更加有利。比如上個月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的文件中明確提出,要鼓勵包括共享住宿在內的新業態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文件中進一步確定了「打破慣性思維,創新治理理念」的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原則,對於解決共享住宿領域長期以來存在的不同部門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從今年上半年已經出臺的政策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出臺的政策要點來看,既有促消費、擴內需的宏觀政策,也有針對旅遊住宿等具體行業政策。面向未來看,許多地方政府都在探索政策創新,因而在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豐富旅遊供給、創新旅遊方式以及加強政企合作等多個方面,都可能為旅遊住宿業的發展營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近期政策要點

趨勢3:行業整合步伐加快,提質升級成為發展重點

一是行業整合步伐會加快,頭部效應更加凸顯。大住宿領域許多新業態都有一個特點:從業者往往是小微主體、分散經營。這些小微主體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尤其是經歷今年的疫情衝擊,資金鍊比較薄弱、線上運營能力較差的中小經營者將會進一步尋求與行業領先企業的合作。這意味著,領先企業也面臨著一些很好的機會,比如有可能以較低的價格拓展市場。

二是提質升級會成為行業的發展重點。形成規模優勢的平臺企業將更有能力加大對於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等方面的投入。企業將逐步形成規範化的管理體系。平臺對經營者的賦能作用將會被更加重視。新基建時代的企業運營將越來越依託於平臺,藉助於各種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同時,平臺企業還會加大面向商戶的政策法規、經營服務、安全保障、應急事件處理、社區管理維護等方面的培訓力度,提昇平臺整體服務能力。

趨勢4:中高端民宿將成為平臺企業競爭的焦點

消費者的需求在哪裡,市場就在哪裡,競爭就會在哪裡。隨著人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持續提高,以及中產階層人群的不斷擴大,人們對中高端生活服務需求也將相應擴大,對住宿的需求也將從早期階段的經濟型消費轉向舒適型、品質型的中高端消費。這種情況下,高端和經濟型連鎖酒店總體上看供過於求,而中端水平休閒的、個性化的住宿服務市場供應總體上看與市場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可以說這方面存在著結構性的市場機會。


趨勢5: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都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當下許多城市都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其中涉及3.9萬個老舊小區的改造。舊民房、舊院落都將為平臺企業帶來較大規模的房源供給,平臺企業也會不同程度地參與到舊改小區的基礎設施、社區商業、物業等綜合性改造中,打造與旅遊、體驗、休閒娛樂融合的社區綜合體。

在農村,各地都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都在積極引導農村閒置住宅、廢棄礦山、舊廠房等發展鄉村旅遊、民宿等新業態,這些都會為大住宿產業的創新發展帶來新機遇。

趨勢6:大住宿產業發展的「四化」:健康化、標準化、智能化和規範化

一是健康化。尤其是經歷此次疫情衝擊,消費者將更加關注自身健康,對住宿的綠色安全、舒適、清潔消毒、日常管理的要求會更高。

二是標準化。新業態往往強調個性化,要滿足小眾市場以及小眾長尾市場的需求,但這不等於忽視標準化,特別是包括衛生安全在內的硬性服務的標準化。以個性化為主要特色的住宿新業態,也會越來越重視品牌標準化建設。

三是智能化和數位化。此次疫情經歷也能看出來,那些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程度高的企業,抗風險能力和韌性更強,數位化成為未來所有行業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必答題。對大住宿行業而言,「智能+健康」有機結合可能成為轉型的大勢所趨。

四是規範化。新業態發展都有一個摸索的過程,我們國家對新業態一直是「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發展原則,但這不等於不要規範化,尤其是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必須要嚴守底線。7月份出臺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了「觸髮式監管機制」,如果觸及一些底線,比如信息安全、消費者權益等底線,必然需要強化監管和規範化發展。未來幾年,大住宿新業態的規範化發展進程將持續甚至是加速推進。

總之,時代在變,消費者在變,整個市場也在變,唯有積極擁抱變化、主動變革的企業,方能立足於潮頭,乘風破浪

相關焦點

  • 大住宿產業發展有多快?有6個趨勢……
    新基建和文旅融合是大住宿產業發展的兩個重要背景因素。這種情況下,大住宿發展會呈現怎樣的趨勢?從政府部門和一線企業運營的角度來看,政府部門在探索發展文旅政策的創新,一線企業在探索運營模式和產品的創新。這些舉措對於大住宿的發展又有著怎樣的影響?
  • 傳統旅行社與旅行服務新業態的融合發展成為趨勢
    基於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旅行服務創新進程蓬勃發展則預示著一個旅遊組織方式系統變革的時代正在到來,傳統旅行社與旅行服務新業態的融合發展成為趨勢。報告認為,在遊客消費行為散客化、商業模式在線化的雙重影響下,傳統旅行社業正在淡出旅遊經濟體系的核心位置。基於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旅行服務創新進程蓬勃發展則預示著一個旅遊組織方式系統變革的時代正在到來,傳統旅行社與旅行服務新業態的融合發展成為趨勢。
  • 11大旅遊新業態出爐,酒店品牌能否乘風趕上新契機?
    不久前,為解決旅遊景區淡旺季客流落差明顯、高峰期旅遊供給質量難保障等問題,文旅部發布了《關於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遊供給品質的指導意見》,並指出將著力開發11個旅遊新業態。旅遊革新下,大住宿機遇與挑戰並存隨著時代及旅遊業態的不斷發展,住宿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住宿邊界的不斷擴展,旅遊住宿業也早已從狹義住宿進入了廣義住宿。
  • 大力發展旅遊新業態
    最近,鞍山的旅遊市場興起一種新的旅遊方式——AA制自駕遊,即旅行社負責安排和制定線路,派出導遊、司機和旅遊車輛,吃飯和交通費用大家AA制,住宿酒店和景點門票消費,既可以遊客自己安排也可以旅行社幫助解決在旅遊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的當下,這種細節創新催生旅遊行業的新業態,旅遊業者應以此為契機主動擁抱新變化,開發新業態。旅遊新業態的發展需要結合時代特點,做到有的放矢。積極開發房車旅遊市場。旅遊從業者可以從車輛維修、設備租賃、保險提供、餐飲住宿、休閒度假以及戶外活動等相關房車服務項目入手,參與進這個蓬勃發展的旅遊項目;深度開發婚慶旅遊市場。
  • 圓桌論壇:大住宿的創意新時代
    休閒度假時代來臨,大住宿產業亟待創新發展。面對這一趨勢,度假區、連鎖酒店等又該如何應對?且聽浙江省蕭山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景區管理局局長潘宏、東呈國際集團度假生活事業群總裁陸志華、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發展中心資深開發總監李論,和將軍會館業主代表王夢的討論。
  • 臺灣鄉村旅遊協會會長鄭健雄:鄉村旅遊發展業態與趨勢
    第二個特性是依託城市的內需產業。第三浙江周邊有三個大城市錦上添花,已經有很好的客源基礎了。第四,六級化產業。第五,吸引力產業(亮點),以亮點帶動周邊其他業態共同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這幾年臺灣出現的鄉村旅遊新業態包括鄉村觀光工廠、度假民宿、農村旅遊小鎮、農村酒莊、鄉村休閒體驗區、休閒農業區等,其中農村遊學教育中心會越來越重要,在大陸「農村研學」也越來越多得被提及。吃住行遊購娛都很重要,大家可以去思考有哪些可以做。這裡我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吃什麼?
  • 第八屆中國飯店文化節開幕 推動全住宿新餐飲創新發展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執行董事韓明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指出,2019年全國飯店行業高質量發展將呈現四個趨勢:第一,行業規模持續擴大,行業管理趨向精細化發展。2018年一些連鎖酒店集團中房價持續上漲但出租率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住宿業管理開始從一味追求出租率逐漸轉向精細化管理。第二,業態結構更趨優化,數位化發展驅使投資理性化。
  • 共享電競酒店項目-廉價住宿市場發展趨勢
    新型共享酒店項目-廉價住宿市場發展趨勢。鑑於未來廉價住宿市場發展趨勢,結合共享酒店項目的的核心定位,綜合多方意見和看法,特對共享酒店項目定位以年輕人為主要服務對象,打造網際網路社群經濟,結合線下社交多種經營模式的投資及回報作出如下評估與分析:新型共享酒店項目的可行性:業務的可行性探討
  • 開放6個業態展館集聚人氣 磐安雙峰拓寬文旅發展新路徑
    梅香書屋的打造,只是雙峰旅遊業態培育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乘著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建設的東風,雙峰鄉大皿古村內的磐安心意館、農耕館、宮燈館等6個業態展館陸續開門迎客,充滿土氣的伴手禮、親手體驗的農耕場景等等,吸引遊客的味蕾與眼球,真正破解了雙峰「景美不留人」的產業發展困境。「大皿古村能滿足吃住遊樂購的所有旅遊體驗,相較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來自溫州的遊客張先生評價道。
  • 梁平如何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構建多元融合的消費業態,這個專訪值得看
    記者 熊偉 攝 Q 梁平日報:消費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順應消費品質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務化升級趨勢,構建多元融合的消費業態,梁平在這方面將如何行動?引領三個城區核心商圈信息化、智慧化、特色化發展,引導三個新設街道加速發展,提升消費能級。高質量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優化便民消費載體,加快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促進社區生活服務集聚式發展,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加快完善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科學布局批發市場、菜市場、農貿市場、集配中心等流通設施。 二是引導城鄉消費深度融合。
  • 大住宿新趨勢,還有這些待發現
    作為權威媒體,品橙旅遊以「大住宿的度假時代」為主題,共邀請政府代表、酒店規劃及設計方、旅遊地產商、文旅營銷機構等200+行業資深人士,重新定義住宿,挖掘疫後住宿市場的新規則、新視角、新商機。論壇開場,華僑城旅遊投資管理集團總裁張樹民以「知責任、抓機遇、迎挑戰,旅遊度假區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度假區高質量發展路徑,即新形勢帶來的新要求、老話題需要源觀察、硬堡壘需要強突破、大企業肩負大使命。
  • 中國旅遊住宿業重點城市消費及業態發展報告(二)
    未來,國內的民宿及特色精品酒店、長短租公寓將是大的行業發展趨勢。(3)休閒度假型休閒度假旅遊隨著近年來國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成為普通大眾生活的重要組成環節。居民隨可自由支配收入的贈多,對休閒度假的需求也就越大。首先由於休閒度假旅遊的季節性非常強,所以只在個別城市地區較突出。
  • 透視旅遊新需求:從單純住宿向「住宿+」升級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旅遊業正邁向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提升旅遊品質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旅遊市場呈現一些新特點,人們在住宿、文創、餐飲等旅遊消費上有了新需求。這些旅遊新需求是什麼?什麼樣的休閒住宿受歡迎?什麼樣的旅遊產品會暢銷?什麼樣的特色美食惹人愛?近日,記者採訪了部分遊客、企業和專家。
  • 全住宿新餐飲成為創新方向
    近日,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表示,2019年全國飯店行業高質量發展將呈現四個趨勢。一是行業規模持續擴大,行業管理趨向精細化發展。2018年一些連鎖酒店集團中房價持續上漲但出租率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住宿業管理開始從一味追求出租率,逐漸轉向精細化管理。二是業態結構更趨優化,數位化發展驅使投資理性化。
  • 2020權威發布——大住宿業規模分布與空間趨勢報告
    面對紛繁複雜的市場環境,未來酒店業如何發展,在雙循環格局下企業如何進行機變與攻守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大住宿業發展遭受衝擊,有的人在求生存,有的人在尋藍海,有的人則在等待與觀望。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中國提出,建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2020年中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圖)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和規模打亂了民宿、旅遊等行業的發展節奏,原本一房難求的春節檔轉眼間變得門可羅雀
  • 分析我國新基建之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分析我國新基建之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佚名 發表於 2020-12-15 16:40:37 當前,數據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後最為活躍的生產要素,數據流帶動資金流
  • 文旅產業發展的10個趨勢
    文旅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是高質量旅遊。低密度與高質量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旅遊新常態的出發點就是「讓人舒服」。遊客舒適度必然要求低密度,低密度是高質量旅遊的基礎,以往接踵摩肩、熙熙攘攘的場景註定是不可持續的,休閒度假時代的高質量旅遊,需要出遊頻次多一些、時間長一些,旅遊節奏慢下來、靜下來,在遊歷中有所知、有所學、有所養。
  • 新業態崛起舊業態低迷 回顧2018年旅遊業的變與不變
    一方面,新興業態的崛起讓市場不斷受到熱捧,另一方面,部分傳統業態的低迷讓旅遊企業必須尋求整合之路。北京商報《高端旅遊周刊》通過回顧2018年中國旅遊業的變與不變,展現今年旅遊行業的風向標,同時也希望給未來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一份參考。
  • 【乾貨 • 研究】方起東:鄉村旅遊發展的新趨勢與新業態
    在推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為避免同質化競爭、取得差異化優勢,各個村鎮實行諸如「一村一品」「一戶一業態」的差異化發展策略,深挖潛力,精心設計,打造精品,使鄉村旅遊呈現出特色化、精品化的特點。(2)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四川成都是鄉村旅遊發展的先行者,「五朵金花」是其代表。現在鄉村旅遊很快,走在前列的有諸如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