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態——中國當代水墨畫六人展即將在銀帝藝術館啟幕

2020-12-11 當代藝術前沿

(▲ 展覽海報)

主 題〡Title

新形態——中國當代水墨畫六人展

New Form——

Chinese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of Six Artists

主 辦〡Host

銀帝藝術館

山東濰坊弘川現代藝術博物館

Yindi art museum

Shandong Weifang Hongchuan Museum of Modern Art

協 辦〡Co-organizer

銀帝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Yindi International Cultural Media (Beijing) Co., Ltd.

地 址〡Location

北京朝陽區高碑店東路1705號

銀帝藝術館

Yindi art museum, 1705 gaobeidian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開 幕〡The opening

2019年6月26日 下午3:00

June 26, 2019 at 3:00 PM

參展畫家簡介

(▼ 按年齡排序)

霜 凝

文化學者,長期從事金融工作,現從事文化研究與藝術創作。特別是東方抽象藝術的探索。

繪畫作品受邀參加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並被盧森堡國家歷史與藝術博物館、李可染畫院、今日美術館等國內外藝術機構收藏,在今日美術館、李可染畫院美術館、皇城藝術館等展出。曾在中國美術館、軍事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山東博物館、廣西博物館、榮寶齋等舉辦書法個展和國家博物館、西泠印社的書法聯展,書法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等收藏;曾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舉辦書法展和藝術講座。

(▲霜凝作品)

呂建富

1956年出生於浙江省。現任(北京)銀帝藝術館館長,浙江社會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浙江大學企業成長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歐盟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顧問。

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水墨當代性的創作,作品曾在佛羅倫斯雙年展、羅馬雙年展、「藝術北京「、「藝術西湖"等展出。2019年5月在中華世紀壇藝術舘舉辦《藩籬一一呂建富創新藝術2019春季首展》。

中國《美術報》、加拿大《高度》、日本《美術新聞》曾登載藝術家簡介和作品。在人民網發表《時代藝術——對21世紀中國藝術的思考》。文化和旅遊部主管《藝術評論》發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的「時代藝術」——對21世紀中國藝術的思考》。

(▲ 讀史●宋之初 179× 95cm 2015年)

(▲ 藩籬 130x88cm 2019年)

一 山

當代藝術家,現任四川詩書畫院顧問,四川省雕塑學會顧問。主要探索水墨抽象化、數碼繪畫及空間藝術多形態研究。

曾獲美國紐約第二屆亞洲藝術節展覽「當代水墨創新獎」,蒙古烏蘭巴託國際藝術節獲得最佳藝術家獎,第三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提名獎;作品曾參加第三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聯合國總部展覽、法國大皇宮藝術沙龍展、第57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土耳其國際攝影節展及蒙古國烏蘭巴託UB國際藝術節、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等國際性重要展覽,大型雕塑作品捐贈巴黎、威尼斯、米蘭、聖馬利諾及蒙古烏蘭巴託中國成都與上海等並被永久收藏。最新個展即將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 一山作品)

桑火堯

當代水墨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藝術創作院專職畫家,中國藝術研究院藝委會委員,中國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桑火堯作為國家層面的中國水墨藝術的重要代表和領軍人物,越來越受到海內外藝術界和藝術收藏愛好者的關注。他的水墨藝術作品,以方塊透疊為基質,形成了桑氏方塊創作方法論和境象主義藝術觀,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其作品曾入選上海進博會並永遠收藏,杭州G20峰會並永久收藏,以及獲得第十屆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繪畫類金獎,以及多個其他重要獎項,其作品也被國內外多家重要機構收藏,共舉辦個展19次,參加群展46次。

(▲ 桑火堯作品)

楊佴旻

1966年生,中國曲陽人,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文學博士。

曾任日本東洋美術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名古屋藝術潮國際企劃委員長等。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校董,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北京文藝網總裁,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顧問,南京藝術學院新水墨畫研究所所長,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美國聖賽德藝術中心客座研究員,西班牙康普頓斯大學講座教授等。

楊佴旻是當代中國畫的重要畫家,藝術家、詩人。他長期致力於中國畫的革新與開拓,對中國繪畫的傳統與未來發展具有深刻的思考,具有豐富的國際學術背景。長期以來,他堅韌不拔地探索東西方繪畫語言的不同美學觀念,致力於水墨畫的現代化發展、進行了不懈地多層次的深刻實踐,發現並成熟了具有獨特楊氏特色的新技法,影響廣泛,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 楊佴旻在世界多地舉辦個展,著有學術專著,畫冊,詩集等。

(▲ 春華秋實 136X97cm 2007年)

(▲ 太行秋色 115x80cm 2006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趙無眠

當代藝術家。法國國家美術家沙龍委員,美國夏威夷大學訪問學者,日本趙無眠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

水墨作品根植深厚的東方文化土壤,以人天合一的哲學思想和獨特的技法彰顯了傳統水墨的魅力。西班牙藝術大師胡安·裡波列斯讚譽其作品「既有中國的魂,又是新的世界性的語言」,「當代水墨之父」劉國松認為其作品「代表了中國繪畫的一個方向和潮流」。

近年來開始主持中國重汽集團技術中心老廠區改造項目,深度介入中國老工業遺蹟和建築、設計、施工現場,從中獲得了超越傳統經驗的感覺與創意,並將此靈感注入水墨、裝置、綜合材料藝術,推動作品向探究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人與未來轉變。

2015 年被聯合國 KIP 國際組織授予「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榮譽藝術家」稱號;2016 年日本北九州大學為其建立「趙無眠藝術研究會」。

作品展覽於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中國等諸多國際大展,2018年作為受邀的首位華人藝術家在德國包浩斯大學舉行了百年校慶邀請展。

(▲ 趙無眠作品)

相關焦點

  • 「入古出新 落墨含情」姚大伍精品展在大都藝術館舉辦
    2020年12月8日下午2:58分,「入古出新 落墨含情」姚大伍精品展在大都藝術館舉辦,本次展覽由大都藝術館、國際水墨畫交流協會聯合主辦,中國水墨畫院、中·東歐文化經貿交流協會、競園等國內外知名藝術機構給予了大力支持。
  • 武漢美術館年度壓軸大展來襲 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周京新 《水滸》 2006年□楚天都市報記者 徐穎 通訊員 李霞12月11日,本周五,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藝術大展《水墨文章第六回 我法像心》即將啟幕。由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擔任策展人,邀請六位藝術家,強強組合,用作品講述他們的水墨探索和變革之路。他們分別是:中國美協副主席周京新,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田黎明,山東省美協主席張望,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邢慶仁,中國國家畫院實驗水墨研究所副所長武藝。展覽展出他們的代表作品百餘件。
  • 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大展來襲,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李霞 12月11日,本周五,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藝術大展《水墨文章第六回 我法像心》即將啟幕。
  • 水墨畫大師 鍾正川亞洲巡迴作品展開幕
    觸景生情,有感而發,揮灑性情,是東方中國藝術重要的創作觀,從詩歌到書畫,強調的都是性情二字。鍾先生把童年所看到的景象,意境以畫帶字表現出畫中的物性和他所要表達的情義。以性情中人來表態鍾先生作品的主題,實至名歸。
  • 大展來了!「空谷藏峰——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即將啟幕!
    大展來了!「空谷藏峰——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即將啟幕!參展藝術家四位參展藝術家是當代中國美術界青年畫家中的傑出代表,其作品涵蓋了山水、人物、花鳥三大畫科及寫意、工筆、兼工帶寫多種筆墨形式。山水畫,構圖精妙簡潔,風格鮮明獨特,筆力遒勁,水墨淋漓,色墨相融,渾厚華滋,中藏內美,麗質於表,氣韻靈動,意境幽深。
  • 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亮相南藝美術館
    展覽海報近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擔任藝術總監,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林書傳擔任策展人,共邀39位當代水墨藝術家參展,展出80餘件作品。
  • 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在滬舉辦
    上海熱線12月18日消息:記者日前獲悉,由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上海市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當代水墨研究中心、上海西區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將於2020年12月25日14:30時在上海寶龍美術館開幕。
  • 傳統古建碰撞當代水墨 「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
    展覽現場12月5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在臨平書院開幕。此次平行展是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年鑑展之外的另外一方舞臺,以空間敘事的展陳方式,呈現當代水墨的精神世界。同時,在傳統與當代的碰撞、融合中,彰顯出公共藝術在城市建設、文化輸出方面的重要意義。
  • 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標示出水墨發展的新高度
    「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由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上海市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當代水墨研究中心、上海西區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 「檔案」與「閉環」: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亮相南藝美術館
    李小山與部分參展藝術家及「中國當代水墨年鑑」項目出品人合影 2020年11月19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
  • 從上海兩座當代藝術館看中國當代藝術
    時間進行到2012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建成,這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家公立的當代藝術博物館。第九屆雙年展在此舉行,主題就是「重新發電」。一年多時間裡,這家年輕的博物館承辦的展覽卻非常「老道」。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品也受邀來此辦展,他們飛來上海多次,仔細考察後,對場地、氛圍都較為滿意,同意在此辦展,並拿出了最經典的藏品:杜尚的小便池。那是中國觀眾近距離接觸到西方當代藝術的核心理念。
  • 「古今之通:策展視野與展覽形態」研討會在太廟藝術館召開
    此次研討會,以正在太廟藝術館展出的「文明的迴響」系列展覽第二部「中華匠作」為契機,聚焦展覽所秉持的「古代經典作品與當代藝術創作融通,中華文明的承續與創新」主旨,探討展覽策劃視野及展覽形態的課題。對於齊白石的展覽,策展人並沒有將過多的筆墨放在白石老人繪畫的技巧上,而是將齊白石對人、金錢、長壽人生的態度拿出來展示給公眾。而對於「自·牡丹亭」來說,如何將牡丹亭與崑曲、蘇州文化的淵源相連,通過有意境的空間設計,向受眾進行展示則成為策展的重點。
  • 香港藝術館以新面貌演繹多元的藝術世界
    全新的新翼設有9米高的別館展廳,專門展示巨型當代藝術品,經擴建的頂層另有兩個樓底特高的展廳,可提供更大空間展出委約和借展藝術品。擴建後的藝術館展覽空間增加約四成,達到約1萬平方米,展廳從7個增至12個,包括兩個新設的展廳「吳冠中藝術廳」和「至樂樓藏中國書畫館」,重開後將展示這兩項國際知名的捐贈。另外,「香港藝術」常設展廳將會重開,可以長期展示本地藝術,並通過策展、研究和出版敘述香港的藝術發展。
  • 「夢筆生花」當代文人書畫作品群展啟幕
    「夢筆生花」當代文人書畫作品群展啟幕 再論「當代語境中的文人藝術」  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6月25日,收錄了北島、馮唐、張大春等十幾位當代著名作家、詩人書畫作品的國內首個最具規模的當代文人書畫作品群展「夢筆生花——當代語境中的文人藝術」在今日美術館3號館呈現。
  • 武漢美術館「水墨文章第六回——我法像心」大型跨年展即將登場
    由武漢美術館主辦的「水墨文章」系列品牌展第六回:「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將於12月11日在武漢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國內六位水墨人物畫代表性藝術家的116件作品。展覽結合沙龍的形式旨在對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創作現狀進行探討。
  • 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修繕一新,今天正式開放!
    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修繕一新,今天正式開放!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在歷經一年的重新修繕後,於今天(1月9日)下午正式對外開放。當天,「春風又綠江南岸」——第二屆長三角中青年版畫家邀請展作為開館展啟幕。
  • 對景造意:探究當代語境下的水墨寫生
    在當代水墨領域,關於寫生的新理念,創造的新圖式、新風格、新題材層出不窮。當代語境下,宿利群的水墨寫生與西方風景寫生有相似之處,如兩者都是對景寫生,置身於自然中,與自然進行對話。但究其本質,兩者也有著很大的區別。
  • 澄懷味象 — 中國當代水墨之先鋒與新秀
    佳士得香港將於12月1日隆重舉辦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其中將呈獻一系列自1950年代新水墨運動先鋒,至1970
  • 【研品匯研究生推送】水墨的當代音聲 —— 讀遊雯迪的東方媒材創作與實驗
    》,當代藝術館典藏創意空間展區展,臺北,臺灣《紅的氾濫》遊雯迪個展水墨展,國立陽明大學,臺北,臺灣《紅的氾濫》遊雯迪個展水墨展,桃園市市民圖書館藝術展場,桃園,臺灣《紅的氾濫》遊雯迪個展水墨展,桃園縣文化局3樓迴廊,桃園,臺灣2008《默墨吾雯》遊雯迪水墨個展,桃園縣政府行政市文化走廊,桃園,臺灣《默墨吾雯》遊雯迪水墨個展
  • 「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走進百年老宅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郭蓓) 12月5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在臨平書院開幕。展覽跳出傳統的美術館展覽模式,走進百年老宅薛家吳氏中丞第。據悉,此次平行展是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與當代碰撞融合中,彰顯公共藝術在城市建設、文化輸出方面重要意義。同時,以藝術版權的形式將當代水墨作品融入公共空間,是中國當代水墨年鑑項目繼年鑑展、主題展、藝術家個展之後,又一次創新性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