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幾個億的文物憑什麼值幾個億呢?揭秘十二生肖銅首的前世今生

2020-12-19 新奇趣文化

上一章我們說完圓明園被燒的前因後果,為什麼十二生肖銅獸首這麼珍貴呢?這一章我們回顧一下它們的前世今生......見見真容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有一天,乾隆皇帝閒來翻閱圖書,看的正是一本繪有西方宮殿的圖書。書上所繪的西洋石造建築宏偉大方,尤其是那噴水池,精巧奇妙,乾隆皇帝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他想,這等美妙之物,我堂堂大清怎麼可以沒有呢?於是,他決定在圓明園內也建造此類宮殿。

乾隆

正好,當時有個「老外」在宮廷做畫師,叫郎世寧,乾隆皇帝就把這個任務派到他頭上了。郎世寧是個了不起的藝術家。他的原名叫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是個義大利人。康熙皇帝還在的時候,他就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了,在中國這一待就待了四五十年,歷經康、雍、乾三朝,受到三位皇帝的重用。

郎世寧

郎世寧進入宮廷後,進入如意館,成為一名宮廷畫師。他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他還是一位藝術上的全能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他的《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戰圖》等都是非常好的作品。但是郎世寧最大的成就,最為後人銘記的地方,不在於他的宮廷繪畫,而是在於他作為「海晏堂」的總設計師,參與了「萬園之園」圓明園西洋樓的建築設計工作。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中觀賞實用性建築「海晏堂」是展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珍品,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鑑賞價值。

乾隆皇帝將這個不太輕鬆的活兒派給了郎世寧。郎世寧工作幾天,覺得一個人有點力不從心,就找到另外一個老外,蔣友仁來協助他。蔣友仁也是個了不起的人,他既是數學家,又是天文學家,同時還精通水力學知識,儘管他的頭銜只是個法籍神父。

蔣友仁設計的作品,和十二銅獸首實在有著莫大的關聯。那麼他到底設計了一個什麼呢?原本郎世寧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覺得這有悖中國的倫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設計。

根據乾隆的授意,郎世寧和蔣友仁商議之後,便設計了一座別具西洋風格的報時噴泉,即「水力鍾"。這座「水力鍾」就在海晏堂的大門口,它的全稱是「十二生肖報時噴泉"。因為它構思奇特,靈氣十足,深得乾隆皇帝喜愛。

海晏堂十二生肖銅首

海晏堂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噴水池。噴水池的池正中是一個高約兩米、用三塊巨石雕成的蛤蜊,遠遠望去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池兩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個石座,每一座石上雕刻著身穿袍服的獸首人身像,獸首是銅質,人身是石質。這些青銅生肖雕像高50公分,呈「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兩旁的石臺上。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醜牛、卯兔、已蛇、未羊、酉雞、亥豬。

它們按中國十二生肖規律排列,每隔一個時辰(合今天的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獸首口中就噴水,水呈拋物線狀注入池中。即子時(23時至次日1時)時分,鼠首銅像口中噴射水柱,丑時(1時至3時)時分,牛首銅像口中噴射水柱……正午12點整,除馬首繼續噴水外,其他十一個動物銅像的口中也一齊噴射水柱,剎那間場面極為壯觀。因此,人們只要看到哪個生肖頭像口中噴射水柱,就可知道時間。這組噴泉就是一個巨大別致的水利時鐘。

十二生肖銅像設計者充分考慮到中國的民俗文化,以十二生肖的座像取代了西方噴泉設計中常用的人體雕塑。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

乾隆盛世,清王朝國力強盛,工藝水平處於巔峰,這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自然也不會遜色。它們所用的銅,系專門為宮廷所煉製的合金銅,含有許多貴重金屬,與北京故宮、頤和園陳列的銅鶴等所用的銅是相同的。這種銅顏色深沉,內蘊精光,歷經風雨都不會鏽蝕,堪稱一絕。製作這些獸首的都是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的工匠們,他們都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銅像上像動物絨毛等細微之處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點部位及鼻上和頸部褶皺皆表現得十分細膩,不見一絲馬虎,那是因為它們都是用精細的鏨工刻畫,都是一鑿一鑿鍛打而成的。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以及大量藝術精品、宮廷典藏被搶劫至海外,成為中國歷史上文物大規模流失的開端。現在,人們到圓明園遺址看到的就是「海宴堂」西洋樓的殘石斷柱。十二生肖噴水池進行了清理整修,那美麗的石雕蛤蜊依然吸引著遊人。

4500美金的交易

那麼十二生肖獸首銅像被英法聯軍搶劫之後,流落到了誰的手中呢?

火燒圓明園後,英法聯軍回到歐洲,在開始的前兩三年的時間裡做過一些針對圓明園文物的拍賣會,很多珍貴的文物掠奪品在那個時候就散落在歐洲一些王公貴族或大的商富手中。這期間幾乎歷經了120年,獸首開始下落不明。直到20世紀80年代,各方人士才開始發現其中幾尊銅像的蹤跡。

1985年的一個傍晚,一位美國公民在法國散步。無意地往臨近路邊的一棟私人別墅看了看,他看到有兩隻銅做的虎獸首和馬獸首被鑲在遊泳池邊。這幾隻可愛的獸首在夕陽的映照下發出迷人的光彩。他十分喜歡。這時候殷勤的主人走了過來,看到了這位不速之客在呆呆地參觀自己的泳池,並對這幾隻銅獸首流露出濃厚的興趣。主人很得意,便上前打招呼。

「可以賣給我嗎?」美國人問道。

「當然了。」主人笑著說。

「需要多少錢?」

「我房內浴池裡還有一個掛毛巾的牛頭,可以一併賣給你。一個1500美金,你要是買的話就一起全買走吧!」

於是這個美國人花了4500美金買了這三隻奇怪的牛獸首、虎獸首、馬獸首。美國人回到美國後,他的妻子還和他大吵了一架,認為它們實在不值那麼多錢!這也難怪,4500美金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了。

可是,無論是買家和賣家,他們誰也不知道這三隻貌似普通的銅製工藝品的真正身世和它們的高貴血統。它們默默無聞地呆在普通的人家,任憑人家在自己的頭上掛著毛巾或者是衣物。此後,這三個銅獸首又相繼流轉到他人之手,而且各自分散,儘管先後歸屬過幾個主人,好在美國人對它們似乎還不錯。假如遇到一個沒品位的傢伙,把它們化成銅水也不稀奇!

在多次的轉手交易中,銅獸首一步步升值了。後來,終於有人發現了它們的神秘身世!這是上世紀滿清帝國圓明園中的皇家之物啊!於是它們頓時變得身價百倍,受保護的規格都異乎尋常了,甚至於它們開始有了自己的警衛和保姆。

牛虎猴豬的聚會

1987年,猴首和豬首率先公開出現在世人面前。美國紐約佳士得在當年的拍賣目錄中赫然出現了中國圓明園國寶——猴獸首和豬獸首。基於國寶不外流的想法,臺灣著名收藏經紀機構寒舍集團當時的負責人蔡辰洋親自來到紐約參與競拍。遺憾的是,由於某些原因,當時寒舍集團只選擇了猴首作奮力一搏,而豬首則被美國的一家私人博物館買走了。

1989年,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寒舍的創辦人蔡辰洋在這場拍賣會上,以約25萬美元的價格拍到馬獸首。由於寒舍收藏能力有限,後來將包括馬首在內的圓明園兩尊獸首輾轉賣給了幾位臺灣收藏家。

2008年,在佳士得和蘇富比中國香港拍賣會上,圓明園海晏堂的牛首、猴首和虎首銅像意外現身。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搶救保護流散在海外的中國珍貴文物為宗旨的中國保利集團參拍,最終以774.5萬港幣拍得牛首,818.5萬港幣競得猴首,而虎首則以1544.475萬港幣成交。

2000年5月26日,中國十多位文物研究界權威專家對三件回歸的圓明園文物進行了鑑定。專家認為,這些文物製作於二百年前的清朝乾隆年間,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應屬國家館藏一級文物,即國寶級文物。三件文物所用銅料與現存於故宮、頤和園的銅龜、銅鶴等的用料相同,絕非後人仿製,確實是真品。

三件文物造型生動,栩栩如生,是難得的藝術精品。專家們還說,三件文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被砸或磕碰過的痕跡,可能是當年英法聯軍在搶劫運輸過程中造成的。

2000年5月29號,牛首、虎首、猴首銅像開始在保利大廈公開免費展出一個月,展出的背景牆是它們的原存放地點圓明園海晏堂的大幅照片。當時,北京市民對這次展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開展第一天的參觀人數就將近6000人。三尊獸首先後在祖國大陸二十多個中心城市和中國臺灣進行展出,無數人的心潮掀起一陣陣熱浪。

2003年初,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尋訪到豬首的下落。經過努力爭取美國收藏家同意將豬首轉讓給該基金。200年9月,全國政協常委、港澳知名愛國人士何鴻燊向該基金捐款六百餘萬港幣將豬首銅像購回並捐獻給國家,存放於保利博物館。

2003年10月18日,也就是圓明園被毀143周年紀念日,保利博物館將豬首銅像和原先收藏的虎首、牛首、猴首銅像一起在圓明園對社會公開免費展出,反響熱烈。

從展出的四獸首來看,設計者巧妙地將中西文化相結合,造型為寫實風格。由於出水口設計在口中,每一尊獸首都是微張嘴巴,像是在微笑。「豬首」尖嘴獠牙,看起來像野豬,少了傳統印象中的肥頭憨態,但蒲扇般下垂的大耳朵又有著濃鬱的中國風。再觀「猴首」,猶如《西遊記》中美猴王再世,線條流暢,鑄工精細,尤其雙眼炯炯有神。「牛首」彎曲向前的牛角,顯示了它的不平凡。作為百獸之王的「虎首」,造型與中國虎的形象大相逕庭,但其額頭淺淺的「王」字還是昭顯了它的地位,從製作工藝上看,其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製作非常細緻。

獸首雖為銅製,但肯定在眼睛、獸角等細節上加入了價值不菲的材質,使其在燈光下看起來潤澤光亮,歷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那種君臨天下的泱泱氣度,不可言說的深意微笑,洞悉百態的智慧神情,生動形象的體態風度,都深深震撼著觀者的心靈。

法國人的捐贈

在所有已經回歸祖國的獸首中,回歸歷程最為曲折的當屬馬首。作為圓明園享譽海內外的十二生肖銅像之一,馬首銅像不僅做工精美,細節的刻畫也非常生動傳神,無論馬的眼睛、嘴巴、耳朵,還是馬毛的鋪疊,都顯得錯落有致,自然逼真。據說因為乾隆屬馬,所以馬首銅像二生肖中得到了格外的「關照"。

馬首是十二生肖獸首中最為獨特的一個頭頂上雲朵一般的造型和捲曲的毛髮,顯示這是一個典型的歐式白馬王子。也許朗世寧和蔣友仁在這件作品中,表達了對擁有三千佳麗的乾隆皇帝無比的豔羨之情。

2007年9月,蘇富比發布消息稱,將以「圓明園遺物」專拍之名拍賣馬首銅像。消息傳出各界譁然。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率先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公開拍賣馬首銅像」,並提出應以公益方式實現馬首回歸。經過多方促成,最後,曾經為豬首銅像回歸祖國做出貢獻的何鴻燊,在拍賣會舉行之前以6910萬港幣購得馬首銅像,並宣布將其捐贈國家。馬首銅像的價格是牛首、猴首、虎首銅像總價的兩倍多。

何鴻燊

2000年,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現身,這兩件獸首很快在巴黎被拍賣,法國的皮諾家族從文物原持有人手中買下了這兩件獸首。這引起了國際社會關注和譴責,中方明確表示了反對意見。

皮諾家族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PR集團(已更名 Kering,中文「開雲」)的掌控者。1963年,法國人弗朗索瓦·皮諾創立了以其家族命名的皮諾集團公司( Pinault),最早從事木材和建材銷售,後發展成零售業巨頭並成功上市。1998年後,皮諾家族陸續收購了古奇、聖羅蘭、寶緹嘉、巴黎世家等奢侈品品牌,後公司更名為PR集團公司。1998年起,皮諾家族還成為了國際佳士得拍賣行的大股東。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的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決定將所購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無償捐贈中國。中方對此予以積極評價,認為這一意願符合有關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公約的原則精神,是對中國人民的友好表示,也有利於更多中國流失文物的回歸。

2013年6月29日,法國皮諾家族無償捐贈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儀式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行。至此,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目前已經回歸的有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兔首、鼠首共7件。另外5件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銅像一直不知所終。

永不停止的追索,圓明園究竟有多少文物?

今天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人們只能看到半廢的山水和斷壁殘垣,很難想像這裡曾享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盛時的圓明園,有著名景群上百處,清朝數代帝王在150餘年的時間裡都在精心經營這座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的皇家園林。

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但如今,人們只能憑想像來揣測百餘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圓明園究竟有多少文物?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從清代檔案史料、故宮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頤和園陳設清檔〉中推測,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150萬件,十二生肖銅像不過是圓明園流失文物中的滄海一粟。

道光年間內務府一份奏摺,詳盡載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兩重銀錁共存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圓明園的收藏情況,由此也略能窺見一斑。

另外,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達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為例,據清內務府穿戴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閨月),乾隆去熱河避暑山莊及木蘭圍場66天,去曲阜54天,居宮內(故宮)105天,居圓明園168天。道光24年,道光帝在圓明園居住時間達274天,其餘時間在宮中居住。所以,圓明園內的陳設應不比故宮遜色多少。

圓明園園林建築達20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多4萬餘平方米。除去不會有什麼陳設的亭軒的面積,用於園居、祭祀、讀書、遊樂、存儲庫房等的建築面積在19萬平方米左右。這些建築內按一般陳設和庫房存儲計算文物數量的話,也應不少於故宮內陳設的文物數量。而據推算,溥儀退位時故宮實存文物至少應在150萬件左右。按照這一比例,圓明園的國寶數量也大抵如此。

原本「出身」就在中國的國寶,正逐漸回歸到祖國,已是一個有目共睹的現象。然而,相比龐大的流失海外的國寶數量,這不過是冰山一角。讓更多如珍珠般散落在異國他鄉的珍貴文物重新回到祖國懷抱,為我們的文化和歷史延續提供見證,是國人長期以來難以釋懷的情結,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期盼。

我們追索國寶的訴訟在法律上的確有很多困難,之所以堅持,就是想表達一種姿態,希望引起歐洲民眾對中國流失文物在歐洲現狀的關注,同時引起中國民眾對流失文物的重視。

近年來,我國除了依據國際法不斷向非法佔有中國文物的國家提出嚴正交涉外,每年還撥出數幹萬資金到海外回購流失文物。即便如此,一切努力還都只是杯水車薪。

在目前由西方人主導的世界格局中,要想按照由他們制定的國際公約索回被掠奪的文物,困難可想而知。再加上,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情感高漲並易於被炒家利用,導致流失文物屢屢被拍賣者「漫天要價"。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世界性難題。對流失海外的文物,我們要永遠保持追索的權利,但追索不等於馬上購回。而且,在不斷付出追索努力的同時,還要嘗試探索新的追索渠道,探索那些適合各國國情的、能夠被廣泛接受的新方式。同時,龍首現存於臺灣博物館,暫時不會展出。我們還要時刻關注蛇首、羊首、雞首、狗首銅像的下落,期待它們有朝一日能夠重新聚首,再現盛世輝煌。

十二生肖

記得關注哦,小編專注於分享國寶的鮮為人知的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就說到這裡......

相關焦點

  • 圓明園十二生肖銅首何時能聚齊呢?
    其中收集了無數的奇珍異寶,書法名畫,比較出名的應該就是十二生肖銅首了。成龍主演的《十二生肖》也讓人們對十二生肖銅首有了些許的了解。而現在談論圓明園到底收集了多少寶物,又有誰能確切說出來呢?在經歷了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洗劫後,圓明園也從「萬園之園」變成了殘垣斷壁。這群侵略者從大沽口登岸後,各處燒殺搶掠,圓明園也遭其毒手。十二生肖銅首也就此流失海外。
  • 馬首回歸,十二生肖銅首現有幾個在中國?
    圓明園獸首銅像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攻陷北京,將圓明園內無數珍寶劫掠一空,掠走了十二個青銅獸首,致使這批國寶流失於海外一百多年。 十二生肖像是展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珍品,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鑑賞價值。當年侵略軍搶劫時,也是將其作為最珍貴的寶物對待。
  • 【2018春晚揭秘】《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2018春晚揭秘】《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17日 11:26 A-A+   這幅絹本《絲路山水地圖》手卷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
    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時間:2016-06-05 08:29   來源:微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 泰國北碧府西部的帕朗塔布寺,被人們稱作虎廟,廟中飼養著至少147隻老虎。
  • 揭秘辣條的前世今生!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 揭秘辣條的前世今生
  • 十二生肖銅首的滄桑歲月
    於是,御筆一揮把這些裸體雕塑換成十二生肖,這樣既符合了我們的文化,又不影響整體建築的觀感。 所以這是什麼?十二個水龍頭,它充其量就是建築復建。 你要說他是文物呢? 那時候留下的那什麼都算文物,但是,它肯定夠不上藝術品。
  • 他「賒帳」2.7億買圓明園獸首,卻1分錢不還說道:本就是中國的!
    學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圓明園在被毀之前絕對堪稱國家瑰寶,它一座有著秀氣宜人的風景裝飾以及大量價值連城的文物珍寶的古城,可惜的是在上個世紀被八國聯軍毀滅了。但是我們都知道,圓明園中有著大量的動物銅首,當年很多都被搶到了國外。
  • 馬雲前世曝光!天眼揭秘,竟然做了40多世的大善人……震驚所有人!
    馬雲前世曝光!天眼揭秘,竟然做了40多世的大善人……震驚所有人!身價2700億!馬雲,再當中國首富!近日,看到一篇「馬雲前世被曝」的文章,天眼揭秘:他竟然做了40多世的大善人,所以今生大富大貴,福報多多!據悉,這是一位師兄在佛菩薩的加持下,腦中浮現的畫面。
  • 香港富豪花6千萬買流失文物,今漲到了幾個億,他仍無償捐給國家
    最近何鴻燊家族決定把在澳門新普京酒店展示了12年圓明園十二生肖中的馬首送回文物局,交給國家永久收藏。為了歡送馬首,澳門各界展開了盛大的慶祝活動。提到圓明園十二生肖,許多中國人都不陌生。因為背後特殊的歷史意義,這12件文物一直備受關注。目前有8件已經回到了中國,還有4件下落不明。
  • 揭秘 ▏傳統十二生肖起源與十二獸首生肖圖騰的前世今生
    生肖圖騰是古代華夏部落原始社會人類崇拜十二生肖動物的一種信仰,從而形成人和生肖動物的混合形象(獸首人身)的十二獸首,用來做氏族的保護神和圖騰標誌
  • 闊別160年回歸,銅首回歸中國就強大了?
    毋庸置疑,首件文物回歸圓明園,這肯定是一件好事,但過多去炒作這些銅首本身的價值則是毫無意義的。從研究角度出發,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獸首,不過是由外國人設計的雕塑作品而已。早在2013年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就曾表態,「如果基於中國文化的立場,從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來看,圓明園獸首隻是一般性的歷史文物,它在超過五千年歷史的中國藝術發展史上,尤其是在中國雕塑藝術史 上,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它的血緣缺少中國文化的基因,它所反映的是西方寫實雕塑的傳統,但將其放到西方雕塑史上來論,也只能說是一般性的雕塑。」
  • 打卡福建:2.5億年滄桑變遷,演繹冠豸山的前世今生!
    打卡福建:2.5億年滄桑變遷,演繹冠豸山的前世今生!冠豸山是國家4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公園由冠豸山、賴源兩大園區,冠豸山、竹安寨、雲霄巖、小地、賴源五大景區組成。冠豸山是國家地質公園,在大地構造位置上,位於歐亞大陸板塊東南緣,公園體現了壯年早期單斜式丹霞地貌、丹山碧水、高山溶洞等地質遺蹟特徵,保存了獨特的生物群落演替過程,是沉積巖石學、地質學、環境地質學、氣候學、地貌學等學科的重要研究對象,具有重大科研價值和美學價值。那麼,冠豸山是如何形成的?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它經歷了哪些波瀾壯闊的地質運動?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坎坷身世呢?
  • 他花2.7億拍下兔首鼠首,被質問為何不付錢?稱:本來就是中國的
    眾所周知,早在2003年何鴻燊先生就曾在國家收購豬首的仗義相助。當時,我國經過多方的打探了解,終於得知了十二銅首之一豬首的下落。那時擁有這件珍貴文物的是一個美國收藏家,中方和其經過了一番談判後,美國收藏家最後向我國開出了600萬美元的價格,何鴻燊先生知道後,直接幫國家支付了款項,使得豬首順利歸國。
  • 他花2.7億拍下兔首鼠首,被質問為何不付錢?表示:這本來就是中國的
    在那場浩劫中遺失的馬首,百年以後終於得以回歸家園,這怎能不令人們興奮呢? 為了慶祝這一喜事,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博物館還特地為此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儀式,熱烈歡迎馬首回國。 ▲豬首銅像 《病起書懷》:「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這其實並不是何鴻燊先生第一次為中國文物回歸的事業出力了。
  • 揭秘年度文藝神作《路邊野餐》的「前世今生」
    揭秘年度文藝神作《路邊野餐》的「前世今生」 時間:2016.07.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良小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部年度文藝神作的「前世今生」。
  • 五色祭器、銅鎏金編鐘……十大「文物重器」,講述公園的前世今生
    市公園管理中心還總結了此次展覽中的十大「文物重器」,讓市民對展覽有更深度的體驗。1.【五色祭器】在展廳中央有五組獨立展櫃,展出的文物是來自於天壇公園的五色瓷祭器和銅祭器。這些祭器用來盛放祭品和祭酒。展廳裡的藍色、黃色、紅色、月白色的祭器就分別是用來祭祀天、地、日、月,這是中國古人的習慣將思想理念的內核通過實物外化的典型代表。2.
  • 估值近52億!起底前世今生……
    總估值近52億!起底它的前世今生……福建第一高樓將被拍賣總估值近52億!答案是:近52億!廈門翰和資產評估土地房產估價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顯示●廈門國際中心一二期房地產、辦公電子設備、車輛以及長期股權的市場價值約46億元;●副塔寶嘉中心土地使用權價值、在建工程基礎及前期費用的市場價值約5.99億。
  • 成龍拍十二生肖前,投資三千萬還原真實的獸首,馬未都這樣說!
    於是成龍經過多方準備後,覺得時機成熟,於是著手拍《十二生肖》。這部電影講述了成龍飾演的大盜等人,圍繞著4個「獸首」展開的激烈打鬥和追逐,而成龍最終喚醒了愛國之心,於火山口拯救龍首。不管是電影,還是成龍生活中的做法,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來這麼幾點:01.成龍對於電影事業的專注,為了拍好《十二生肖》,他花了重金還原「獸首」,並且在全國各地進行考證,讓歷史更加真實,也帶給我們更精彩的電影。
  • 雞缸杯和雞公碗的前世今生(圖)
    原標題:雞缸杯和雞公碗的前世今生(圖) 大家好奇,價值2.8億港元的雞缸杯和雞公碗到底有何淵源?雞缸杯又為何讓如此多的收藏者趨之若鶩?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雞缸杯和雞公碗的前世今生。   酒器之最   「雞缸杯」,雖然名字聽上去不甚優雅,但是其在中國瓷器收藏者的眼裡卻是個「不可多得的寶物」。
  • 成龍一部《十二生肖》,創造兩個吉尼斯紀錄,評分竟然這麼低
    成龍的第101部電影,《十二生肖》製作費高達3億人民幣的動作大片,製作團隊為了更真實地展現當地的風土人情,奔赴了8個國家和地區。這部劇不僅僅是動作喜劇片,更飽含了愛國之情,也是成龍希望掉落在外的祖國文物,有朝一日能回到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