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得九年」,磨崗嶺村是磨西地區有名的核桃出產地,果仁澄黃飽滿,味醇香甘甜的核桃是大自然饋贈給這個村落的物寶天華。丹桂飄香,又到了一年核桃豐收的季節。磨崗嶺村的村民們又迎來了中醫學院的「採購大單」。
駐村工作隊隊員曾紅說到:去年我們醫院工會認購了20000餘斤的核桃,今年為減輕疫情對我們村民的不良影響,於是今年計劃繼續完成對我們村民的核桃收購工作,對於這個核桃收購工作我們醫院是計劃分成兩批次完成的,總金額預算在13萬餘元左右。
採收、脫殼、挑選、晾曬、打包...這段時間,村民們都忙著將自家豐收的核桃拾掇出來,在村委幹部和駐村幹部的共同組織下,大家有序的將核桃運至指定的收購點,過稱後登記,達成收購。熱心的村民還積極幫助分裝,便於下一步的集中運輸。短短兩周的時間,中醫大學附屬醫院在該村的兩批次25000斤新鮮核桃的認購工作順利完成。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結對幫扶磨崗嶺村以來,一直注重將扶貧與志智結合。一方面重視幫扶產業,投入援建資金20萬,助力該村發展鄉村旅遊項目、發展菊花種植產業;另一方面也關心農產品銷售問題。結對幫扶的兩年期間,醫院工會多次以各種方式開展「以購代捐」,積極幫助村裡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
在如今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下,中醫附院的職工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來自藏區高山天然有機無汙染的綠色食品。一顆顆飽滿的核桃架起了醫院和貧困村之間的情誼橋梁,傳遞著無限的關懷與感恩之情。
「以購代捐」的形式已經成為當前的扶貧「潮流」,通過購買貧困戶的農產品,不僅解決了農產品銷路不暢的問題,而且能鼓勵貧困戶用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增強貧困戶自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而於購買了農產品的單位、個人、社會組織而言,也能通過「以購代捐」吃到新鮮、無公害、真正物美價廉的綠色食品,是一種多贏的幫扶形勢,以購代捐是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更是精準扶貧愛心的匯聚。
編輯:蔡佳麗
責編:文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