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計劃在大陸中山與緯創合資成立液晶電視面板廠

2020-12-11 電子產品世界

  友達公司董事會最近審批通過了一項提案,這項提案的內容是公司將與緯創合資在大陸廣東省中山火炬高科技園區成立一間液晶電視面板廠。友達希望通過這次與緯創的合作能夠拓寬其用戶群,並為其客戶提供實時附加值服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1942.htm

  據悉這間合資工廠的總投資額將最多可達1000萬美元,友達和緯創各佔公司股份的51%和49%。


相關焦點

  • 友達奇美年內推LED背光液晶電視面板
    包括索尼、夏普、三星等日韓液晶電視大廠已經先後推出了採用LED背光技術的大屏幕液晶電視產品,不過售價都相當高昂。據臺灣媒體報導,兩家臺系液晶大廠友達和奇美正在積極準備,於今年下半年內開始量產LED背光電視面板。
  • 友達崑山8.5代液晶面板線獲批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批准了友達光電(崑山)有限公司第8.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項目,崑山與友達光電合作的第8.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項目是崑山光電產業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也是目前崑山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
  • 打造面板王國 寶島臺灣5大面板廠簡介
    友達光電系列產品涵蓋1.2吋至65吋TFT-LCD面板,應用領域包含桌上型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車用顯示器、工業用計算機、數位相機、數碼攝像機、手持DVD、掌上遊戲機、手機等全系列應用,亦是全球少數供應大、
  • 奇美 友達 到底誰才是臺灣第一大面板廠?
    數字家庭近期熱門文章導讀:從趨勢邁向成熟 液晶LED背光源技術細談LED革新靚光畫質 三星UA46B8000XF液晶評測家居影院級享受 東芝52XV650C詳細評測此前合併後的新奇美號稱是臺灣第一大面板廠,但是由於奇美不同的面板出貨計算方式,通過月財政報告我們仍然無法看出奇美與友達到底誰是臺灣面板霸主。  奇美三月份未審計合併報表收入383.8億新臺幣,月出貨981萬片大尺寸面板,2531萬片中小尺寸面板。友達此前宣布的三月份報告為合併報表收入406.7億元新臺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977萬片,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為2139萬片。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全球液晶面板地震
    然而,幾乎一夜之間,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三地的液晶面板(TFT-LCD)企業的態度迥異:它們不再拒絕技術輸出,反倒焦慮在中國大陸建廠的腳步太慢。  為何此前一直處於技術缺失困局的中國內地企業,突然間集體爆發?外資強勢的話語權背後,一個個低調而周密的人才潛伏計劃醞釀已久。
  • 臺灣面板廠面對中國大陸關稅從在意到鬆手
    專家說,面板業從爭取登陸避稅,到以利基型產品與陸廠競爭,就是實例。國際數據信息公司(IDC)市場分析師陳建助表示,臺灣面板廠曾因看好中國大陸電視面板市場,希望登陸設面板廠避免關稅 ;甚至在經濟部核准臺灣面板廠以7.5代廠登陸後,主動爭取以更高世代的8.5代廠登陸。 其主要考慮除了關稅因素外,還是為了能發揮較佳的經濟切割效率,提高在中國大陸的電視面板市場競爭力。
  • 奇美搶佔小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欲設立液晶模組工廠
    奇美搶佔小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欲設立液晶模組工廠 2008年12月19日 09:4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第二輪家電下鄉招標中,100%的26英寸液晶機型、60%的22英寸液晶機型,都採用了奇美電子的液晶屏,在國內三、四級市場的佔有率超過90%。」昨天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巨頭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總處長陳立宜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此前,該公司雖進入大陸近10年,在華東、華南建立起液晶面板模組工廠,但作為上遊廠商一直躲在幕後。此次出手與金融危機有關。
  • 臺灣面板五虎之一--奇美電子在大陸緊急擴產
    友達光電併購廣輝後續  臺灣「面板五虎」無間道:奇美電子大陸緊急擴產     本報記者 顧建兵 上海報導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劉倩向寧波奇美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寧波奇美)投了一份簡歷,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面試機會並被錄取了。即將從長沙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畢業的她,得到了一份設備工程師的工作。
  • LG擠下臺奇美稱霸國內液晶電視面板
    而10月奇美出貨量達170萬片,持續為最大供應商,而LG Display預計11月達到180萬片出貨量,可望超越奇美成為國內第1大電視面板供應商。此外,奇美持續在國內推廣58吋FHD以及50吋和65吋4K2K超高解析度的電視面板產品。  國內本土面板廠華星10月出貨量再創新高,為第2大供應商,出貨量達115萬片,較9月上升5%。從今年第3季起,華星開始強化客戶層,尤其是針對2、3線品牌廠商和代工商。但目前為止,華星前5大客戶集中度高達95%。
  • 夏普暫停將液晶面板廠堺工廠變為子公司計劃,因液晶面板市況惡化
    夏普暫停將液晶面板廠堺工廠變為子公司計劃,因液晶面板市況惡化 作者:未知時間:2019-11-01 來源:集微網     北京時間
  • 友達VS奇美 兩款臺灣屏液晶上演PK之戰
    【IT168 導購】隨著液晶電視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廠商為了在價格戰中不至於落敗,只有盡力把生產成本不斷地壓縮,而液晶屏佔整機成本70%左右,因此液晶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一款產品最終的成本。
  • 友達光電申請進駐大陸崑山開發區
    崑山市委書記張國華表示,崑山光電產業目前已形成以龍騰光電、高世代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等核心項目為基礎。該區擁有康佳電視、旭硝子、景智光電、新世紀光電等光電產業上下遊配套廠商,年產值將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9166.htm  報導指出,臺灣友達光電已正式遞交申請,在崑山開發區投資興建7.5代面板廠前段製程,這將為崑山光電產業鏈的加速完備,再添關鍵性一筆。
  • 液晶面板行業重新洗牌,京東方華星群創光電誰將脫穎而出?
    在LG、三星相繼退出LCD後,京東方或許會從中國最大液晶面板廠家邁向世界最大液晶面板廠家。在國內液晶面板發力,除京東方外有TCL科技旗下華星光電。華星光電專注於半導體顯示領域,目前已建和在建的生產線共有6條,合計投資金額近2000億元,形成了在國內液晶面板領域的競爭優勢。深圳、惠州為大尺寸TV面板、模組生產基地。
  • 新奇美目標7個「第一」 友達、冠捷聯手抗「鴻」
    據了解,郭臺銘春節前在鴻海的年會上已放出豪言:虎年新奇美的目標是要做到7個第一,即在顯示器、液晶電視組裝、筆記本面板、手機面板、觸控屏幕、表面強化玻璃與電子書上全面登頂市場龍頭。  而就在3月16日開幕的上海FPD China 2010展會上,友達光電全球業務執行副總經理彭雙浪高調宣布友達與冠捷形成策略聯盟。
  • 奇美結盟夏普 將共享液晶電視面板專利技術
    【導讀】臺灣主要液晶面板供應商奇美電子宣布與日本夏普公司就液晶電視等面板專利籤署為期5年的交叉授權協議,專利範圍涉及兩家公司擁有超過1000件的相關液晶技術專利天極網2月10日消息(記者顧萌)2006年2月9日,臺灣主要液晶面板供應商奇美電子宣布與日本夏普公司就液晶電視等面板專利籤署為期5年的交叉授權協議,專利範圍涉及兩家公司擁有超過1000
  • 夏普斷供液晶面板解讀
    夏普斷供液晶面板解讀夏普在納入鴻海集團後,取得了顯著變化。在新社長戴正吳的統領之下,他主導的內外部改革已經讓這家百年企業重新煥發了活力。同時為了掌握上遊話語權,郭臺銘在鴻海集團內部建立了一項名為「眼球計劃」的商業規劃,該計劃意在整合包含觸控螢幕與顯示屏在內的所有與眼球相關的零部件資源。
  • 九大彩電廠增加對臺採購 友達大陸市佔逼近奇美
    1月11日早間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九大彩電廠增加對臺面板採購量,首度將中小尺寸面板納入採購項目,有助友達進一步拓展大陸市場,拉近與奇美電大陸市佔率的差距。  市場研究機構WitsView總經理王鶴偉指出,大陸九大彩電廠對臺面板廠的採購主要是宣示全年的需求量,比起去年的數字,今年將有大幅增長,去年奇美電的電視面板約有40%供應大陸市場、友達也有25%的電視面板是主供大陸,這個數字總計將近八、九百億元新臺幣。
  • OFweek行業研究中心:臺灣面板廠歷史投產情況介紹
    從參與的廠商方面來看,2005年之前,臺灣面板廠商眾多,如友達、奇美、華映、群創、勝華、凌巨、統寶、廣輝、廣達等近10家廠商角逐,到後來逐漸合併關廠,形成臺灣面板五虎,友達、奇美、華映、群創、瀚宇彩晶五家面板廠商馳騁亞洲市場。然而由於2009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受到很大影響,消費市場低迷,臺灣液晶面板產業整體巨虧,臺灣面板企業慘遭多番洗牌。
  • 兩岸面板產業優勢:大陸強勢崛起,臺灣發力高端
    導讀: 在全球電視面板供應量中,去年以南韓樂金顯示器(LGD)持續站穩第一大,京東方則追上臺灣面板廠成為第二,群創落居第三,南韓三星顯示器位居第四,華星光電則擠進第五大,友達已不在前五大排行榜了。  IHS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指出,臺灣面板廠擁有在高端電視、車用面板的競爭優勢,應強化品質、可靠性及信賴的三大優勢,以與大陸面板廠區隔。以日系索尼(Sony)為例,五十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面板,以臺廠及韓廠為供應主力,目前尚不採用大陸面板,關鍵就在臺廠產品的質量較高,可靠性及信賴也長期獲得肯定。
  • 韓國60%的電視採用大陸和臺灣製造LCD的真相
    今日,中國大陸和臺灣顯示器製造商的價格正在改變韓國三星和LG電子電視生產模式。據了解,三星/LG旗下面板子公司所生產的LCD已逐漸被低價的中國大陸和臺灣製造的LCD所取代,也讓自家面板廠三星顯示、LG顯示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