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視春晚的金字招牌不管用了麼?
撒貝寧冒充春晚副導演打電話給嶽雲鵬,結果卻被嶽雲鵬給推掉了。嶽雲鵬信以為真地解釋了半天。嶽雲鵬說他在南京沒時間錄製節目云云。
這雖然是個段子,但是側面說明了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現狀。尤其是,今年央視春晚大洗牌,馮鞏、蔡明、郭冬臨等老藝人也紛紛退出舞臺,春晚改革勢在必行。
事實上從去年的節目中可以看出,央視春晚一直在努力地改變現狀。為了滿足年輕人的審美,特地安排佟麗婭做主持人。在許多歌舞類節目中,邀請了易烊千璽、王源、王俊凱、魏大勳、李現、朱一龍等新生代藝人擔任主持人,希望藉此以提高收視率。
然而結果並不理想,從最終的數據反饋來看,春晚的收視率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相反,因為節目組邀請了大批的流量明星,而受到了一些網友的吐槽,吐槽央視春晚的定位逐漸偏離了以往的風格,更像是一場跨年狂歡。
2央視春晚為什麼不香了?
這幾年,網際網路的背景下,加上越來越多的綜藝娛樂節目的新穎多樣化的刺激,觀眾的品位和審美以及娛樂要求也日益提高,觀眾的口味被養刁了。
再加上傳統的新年習俗已經慢慢地改變,家家戶戶圍著電視過年看春晚的習慣,也不再那麼受到重視。
過年的氣氛日益淡薄,年輕人更喜歡旅遊和外出度假。過節團圓的形式感一再地弱化,多樣化的過節方式也是導致春晚收視下降的原因之一。
3春晚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曾幾何時,春晚一度被稱為金字招牌,是很多人揚名立萬的最佳捷徑,因此當年很多藝人都擠破腦袋想要上春晚,因為只要上了春晚,就能一夜爆火,但隨著這兩年春晚收視一路下滑,關注度逐年下降,很多藝人也漸漸地失去了興趣。
但是,央視的春晚,並不僅僅是國內民眾曾經的必不可少的年俗,它更是海外華裔思鄉的公共平臺。這一餐年夜飯,如何平衡多方需求,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喜好,是春晚面臨的最大挑戰。
事實上,我們認為:春晚並不是一個娛樂圈的盛典,並非一定是頂流明星聚會的娛樂盛事,而更是濃濃的傳統的中國味的喜慶的團圓的春晚。
所以,春晚的定位一定要明確,我們想要的是中國年,中國味,是傳統佳節的歡聚,而非普通的娛樂。
小編認為,一年忙到頭,全家喜團圓的時刻,還是有更多的人不那麼在意追星,更願意陪在父母身邊,在意全家的都團聚的氛圍。在意父母的年邁和掛念。在意孩子的成長記錄,在意親朋團聚的家的概念。
4. 牛年總導演陳臨春解析今年辦春晚的思路
早在8月份,牛年央視春晚發布官宣:2021牛年央視春晚,導演是陳臨春,副導演是夏雨、鄒為、趙越。
陳臨春導演曾經是2008、2011兩年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並在2017-2020年的春晚擔任總製片人。
「我的名字就是春晚,臨春就是過年的意思」,因為參與了十幾屆春晚的陳臨春導演,因此而對春晚有著特殊的感情。
春晚並不僅僅是一個晚會,更是一種情結,是中國人的傳統辭舊迎新的儀式感。因此把春晚辦得更好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5.
陳臨春導演認為:2020年對於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這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的祖國始終堅定不移,我們的人們始終團結一致,我們的腳步始終奮勇向前。
因此今年的春晚,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每個中國人對於明天的期待更強烈。期待這個特別的日子,期待辭舊迎新。這種心態是全國人民共同擁有的,這種心態要抓住。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要把握住。
期待越高,要求就越高,因此如何辦好本屆歷史性的春晚,對於本屆春晚人來說,還是個很大的挑戰。每個春晚人因此而任重道遠。因此,壓力,困難,和觀眾對「春晚」的期待 都將貫穿整個籌備過程。
但是全體春晚人也將化壓力為動力,努力製作一個「無愧時代,觀眾喜愛」的晚會,努力為全國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春晚的驚喜。
2021年近了,各種跨年晚會,各種春晚都近了,今年的央視春晚,你期待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