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的概念源於中國,過去民宅大門推門而見的「影壁」(或稱照壁),應該算是現代玄關的前身。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禮儀,講究含蓄內斂,有一種「藏」的精神。有了「影壁」使外人看不到宅內人的活動,給主人一種領域感。
現代玄關又稱門廳,是屋外和屋內的緩衝空間,使入門到正廳之間有一個過渡,既要體現居室整體風格,又要兼顧展示、換鞋、引導、分隔空間等功能,雖然空間不大,但是好好利用起來就是家裡高顏值門面!
玄關的作用:
1.萬能儲物
2.多功能收納
3.門面擔當
4.門廳隔斷
下面小助手通過不同的玄關類型來給大家一些參考。
一、走廊型玄關
這類玄關是比較常見的,進門之後是一個類似走廊的小空間,整個空間比較狹長,穿過之後進入室內公共空間,可以利用兩邊牆體安裝鞋櫃、掛鈎、穿衣鏡等等,中間留作過道。

如果玄關空間比較窄,可以看兩側牆體是否有非承重牆,有非承重牆就能掏空一部分做嵌入式鞋櫃,如果兩側都是承重牆無法拆除的情況,則可以選擇斜插式鞋櫃,利用牆上的空間。


有些戶型的走廊玄關會更加細長,在視覺上有一種縱深的感覺,會顯得更狹窄壓抑一些,更需要好好利用這樣的空間,並做好照明。
▲利用牆面長度做整體櫃增加儲物空間,需要有足夠的寬度
二、轉角型玄關
這種戶型入戶後正對面是一堵牆,或者說入戶門在走廊的一側,相比於走廊型玄關進門是豎向的玄關,轉角型玄關進門後則是橫向的玄關。
▲在玄關定製一個頂天立地的大柜子,不僅能裝下一家人的鞋子,還能放一些不常用的物品,誰用誰知道。
▲在進門左側安裝換鞋凳和鞋櫃,使用方便
三、入戶對窗
入戶進門之後直接看到窗戶,在風水上有人稱之為「穿堂煞」,需要經過改造來化解,通常做法是在玄關做個隔斷,不一定是實牆,只要能在視覺上有所緩解即可。
▲本來進門正對落地窗,在門口做一個矮櫃,上面以玻璃隔斷來解決門對窗的問題。
▲在入戶位置和餐廳直接,一個到頂的鞋櫃做隔斷,避免門對窗,又解決了鞋子收納問題。
四、無玄關
很多戶型是沒有玄關的,進門不是客廳就是餐廳,在同一個空間需要集成幾種功能。


鞋櫃離入戶門越近越好,所以針對沒有玄關的戶型,鞋櫃要麼與餐邊櫃結合,要麼與電視櫃結合。



還有一種無玄關的情況,就是入戶門正好在牆面中間,進門兩邊「無依無靠」,要麼是走廊,要麼是廳。

▲這種情況只能將鞋櫃安在入戶門平行的牆面上,避免進門見廳,在進門處以半牆做隔斷
五、獨立玄關
購買的房子有獨立玄關就非常方便了,不用花費太多心思考慮。尤其是有入戶花園的戶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入戶花園有足夠的空間來打造高顏值玄關

六、玄關必備
作為進出門的重要地方,當然要包含鞋櫃、換鞋凳、掛鈎、鏡子、雨傘桶、裝飾品等等物件。



▲空間足夠還可以放行李箱,牆上用洞洞板增加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