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舟攜百萬字長篇《敦煌本紀》做客先鋒書店

2020-12-14 南報網

邢虹 攝

葉舟攜百萬字長篇《敦煌本紀》做客先鋒書店

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 通訊員 魏瑋)作為第二屆中國江蘇·揚子江作家周的系列活動之一,11月11日晚,「長歌高踏,躍馬邊疆——從《敦煌本紀》說起」專場活動在南京先鋒書店舉行,作家李修文、評論家何平對話《敦煌本紀》作者葉舟,與讀者分享了這部百萬字長篇巨製的文本故事、創作歷程和其之於當代文學的重要意義。

《敦煌本紀》是國內首部以小說筆法為敦煌立傳的長篇巨製,皇皇上百萬字,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清末民初河西一線四郡兩關的故事,一個關於少年與青春的故事,一個飛沙走石、席捲邊疆的故事,一個用文學的手法為西部「除鏽」、為生民萬物開窟立像的故事。這部作品於2018年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發行,2019年8月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獎。這是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它標誌著對敦煌作為文學形象的書寫趨於成熟。

作家葉舟,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敦煌是其多年來的寫作母題,《敦煌本紀》是他真正意義上的首部長篇小說。「我在查閱資料時,看到民國年間的一份報章上,幾位有世界眼光的知識分子寫道『大好河山竟成一片修羅之場,豈不知西北邊疆,蘊藏中國的未來』。」葉舟說,「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鐵跡,《敦煌本紀》就是想把——天下、少年、血湧、擔當、正義、溫情——這幾個古老的詞彙試圖擦亮而已。」

「有一種永恆的寫作是青春寫作,年輕時飛揚澄澈,年老時穩健凌厲,不變的是精神氣質,我願意永遠是青春寫作,永遠是赤子。」葉舟在小說中發明了一座全新而勁拔的敦煌,「我對敦煌一直充滿了少年初戀般的情意,地理敦煌僅僅是一個故事的發生地,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在於少年中國。」在葉舟看來,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最燦爛的一段,所謂中國概念的性質、中國疆土的性質,在西北完全是由河西走廊支撐起來的,沒有它,整個西部是坍塌的。「我想中國文化一定有它最原初的精神性的東西,那種韌性、少年時代的可愛,不在都市,一定在邊疆,它是原生態的,是野蠻的,是赤裸裸放在天地之間的。我想我的使命就是重新發現邊疆,那些美,那些少年的奔跑,少年的義無反顧。」

葉舟和李修文有過一次甘青之行,長途奔襲幾千公裡,在河西走廊上迎送晨昏,在莫高窟下敬謁常書鴻先生,在玉門關、陽關背誦李白和王昌齡,這次遠行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了李修文的代表作《山河袈裟》。他說,恰是此行,改變了他的文風和語言,其實是一種生命的姿態,「我感覺到身體中著有一座河西走廊,一座祁連山,我經常動筆之前會想,這篇散文到底是一座山還是一座戈壁,它飛沙走石,乾乾淨淨,不粘稠,就像少年氣一樣,確是灌進到我身體之中,就像裡爾克的詩,『誰,倘若我叫喊,可以從天使的序列中聽見我』。」在李修文看來,《敦煌本紀》是一本大書,「每個人都可以進入,找到一條自己在今天這個時代安妥心靈的辦法,這部作品既嚴絲合縫又有一種混沌莊重的力量。

有讀者曾將《敦煌本紀》比作「河西走廊的《白鹿原》」,評論家何平認為,這兩部作品在敘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文化氣質、精神、腔調完全不一樣,「《白鹿原》寫的是在成熟期,民族性中某種隱秘、晦暗、臃腫的部分,而《敦煌本紀》寫的是少年中國氣,那是一個曠野上面有眾神居住的地方,從某種程度來講是我們現代人內心最為匱乏的,或者從文化方位上來講東方最為匱乏的。」

何平用「對當代貧瘠小說的一次輸血」來定義《敦煌本紀》的氣質,「無論文學創作還是中國文化的格局,都需要這種飛沙走石的少年氣象。用『截肢』和『輸血』的比喻來說,就是把精神上萎靡的腐肉截掉,找回剛猛而壯美、古老而強悍,充滿文明的方剛與野性的血液。」

何平認為,我們讀一本書關鍵在於找到作家的「調子」,「如果這個調不找到,可以想見,一部109萬字的長篇小說裡沒有這樣的少年中國氣度灌注進去,會是多漫長的行旅。閱讀《敦煌本紀》,能為讀者帶來某種元氣,為中國當代文學帶來西部的維度。」

相關焦點

  • 葉舟攜長篇力作《敦煌本紀》來寧
    國內首部以小說筆法為敦煌立傳的長篇巨製《敦煌本紀》,是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之一。8月18日下午,譯林出版社邀請該書作者、魯迅文學獎得主葉舟做客鳳凰雲書坊與南京讀者見面,分享這部百萬字巨著創作背後的心路歷程,並同著名評論家汪政進行了對談。
  • 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人民網 韋衍行 攝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韋衍行) 12月4日,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研討會在中國作家協會舉辦。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作協創研部、甘肅省文聯、《芳草》雜誌社、譯林出版社共同主辦。《敦煌本記》的作者葉舟是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敦煌是其多年來的寫作母題。書中,葉舟以敦煌莫高窟和敦煌沙州城及城外二十三坊為支點,以索氏家族的榮辱興衰為一條線索,以胡氏一族的突然崛起和光大為另一條線索,集中展示了西部人民尋路、開路、拓路的現實遭際與心路歷程。《敦煌本紀》書影。
  • 為敦煌立傳 為絲路抒懷——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研討會發言...
    在我看來,對於《敦煌本紀》的敘事史與敦煌的文明史是同步的。在我的視野中直到葉舟的《敦煌本紀》的出現,我覺得對敦煌的文學書寫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從選材的精確度,從這個小說所涉及的文化深度和廣度,以及表達方式的成熟度,都為敦煌的文學書寫提供了我們所認為的一個範本。截至目前,對敦煌進行書寫的作品,我覺得葉舟的《敦煌本紀》是一部最厚重、藝術水準最高,而且對敦煌的解讀最為清晰、文化含量最重的一部作品。
  • 【文旅時訊】蘭州安寧滑雪場今冬提前迎客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
    【文旅時訊】蘭州安寧滑雪場今冬提前迎客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019-12-05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本紀》為敦煌立傳,葉舟:自嫌詩少幽燕氣 故作冰天躍馬行
    葉舟,詩人、小說家,1966年生於甘肅。著有《大敦煌》《邊疆詩》《敦煌詩經》《絲綢之路》《我的帳篷裡有平安》等多部作品,曾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小說獎、《十月》詩歌獎等。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近日公布的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十部提名作品中,有葉舟的109萬字的《敦煌本紀》。它是國內首部以小說筆法為敦煌立傳的長篇巨製。
  • 通過敦煌,寫出少年中國的氣象
    其中一人從此風格大改,文風、字詞、審美皆為西部重新塑造,出版散文集《山河袈裟》,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另一人更直言自己就是「西部的兒子」,多年來持續不斷「用文字供養著敦煌」,其新作《敦煌本紀》入選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他們分別是作家李修文和作家葉舟。
  • 曹建川長篇散文《再敦煌》出版發行
    曹建川長篇散文《再敦煌》出版發行 2020-06-09 0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本紀(節選)
    敦煌本紀(節選)作家葉舟葉 舟著名詩人、小說家、全國政協委員、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甘肅日報社主任編輯葉舟的長篇小說《敦煌本紀》由譯林出版社於2018年12月出版發行。全書分上下部,共計109萬字,以1910年至1938年之間發生在河西走廊,尤其是敦煌大地上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為背景,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眾多個性迥異的人物,描摹出了一個大時代的跌宕起伏。在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中,《敦煌本紀》進入提名作品行列。
  •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下周一將做客瑞金講壇
    10月12日(周一)13:30,科技樓2樓報告廳,「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將做客我院瑞金講壇,與廣大醫務職工一起分享「絲綢之路與敦煌莫高窟」,詳情請見海報。 講者簡介 樊錦詩,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蘭州大學兼職教授、敦煌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自1963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後已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57餘年,被譽為"敦煌女兒"。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
  •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做客南山講述敦煌情懷
    12月27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做客南山區前簷書店,以「絲綢之路和敦煌莫高窟」為題,為讀者講述了她的敦煌情懷。本次講座由南山區委宣傳部主辦。講座上,樊錦詩圍繞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建窟經過、主要內容等方面,帶領聽眾走近敦煌莫高窟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領略絲綢之路上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文化。敦煌莫高窟及其藏經洞文物是一座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絢麗多彩的文化藝術寶庫。
  • 聞人悅閱攜《琥珀》做客時見鹿書店,與李修文對談文學歷史
    楚天都市報10月20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張蓓)10月19日,作家聞人悅閱攜新書《琥珀》做客時見鹿書店,與湖北省作協主席李修文對談文學歷史。
  • 但先鋒書店的「福袋」遇冷了
    無獨有偶,在康夏之前,國內一些書店和個人已經發起類似的活動,不過都沒有收到如此效果。               先鋒書店的「盲選」               南京的先鋒書店2015年2月在官方微博上推出了名為「盲選」的在線購書活動。「盲選」活動分為兩個環節。
  • 南京與蘇州,先鋒書店與誠品書店,誰更勝一籌?
    如果你在南京,先鋒書店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在蘇州,或許誠品書店也是個絕佳的去處。小編的五一假期已經畫上了句號,這次去南京感受了一趟文藝之旅。先鋒書店——這次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讓我聯想起之前去過的蘇州誠品書店。兩家書店各有千秋,各有特色,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文藝青年打卡聖地。
  • 上海這家「最美書店」開出先鋒書屋,派啥用場?
    「『先鋒書屋』可以免費提供給周邊單位、組織預約使用,還計劃組織相應文化活動,比如『四史』主題小型講座、閱讀分享會、經驗交流會等。」在鍾書閣徐匯店店長朱兵看來,書店不僅是圖書銷售的場所,也是學習型社會的載體。去年,在徐匯區黨建服務中心的指導下,鍾書閣徐匯店成為「徐匯濱江500米黨建服務站」,為周邊單位提供黨建活動空間,策劃文化活動。
  • 南京先鋒書店「走進」韓國紀錄片,成為中國唯一入選書店!
    南京的先鋒書店以《我美麗的戀人,先鋒》為題,成為中國唯一入選書店。這部登上韓國JTBC電視臺的紀錄片,名為《張東健的BackTotheBooks》。看見名字很多南京人就會想起,去年夏末之際,先鋒書店確實迎來中國大眾熟悉的韓國演員張東健,以及韓國著名的Indecom紀錄片團隊。
  • 國內首部4K長篇動畫《百變校巴之超學先鋒》即將來襲
    國慶假後,一部STEAM題材的少兒教育類動畫《百變校巴之超學先鋒》系列,即將與廣大觀眾見面。該片由詠聲動漫出品,今年下半年將會推出4季,共104集,是全國首部以4K解析度標準製作的長篇3D原創動畫。
  • 先鋒書店24年:書店入駐鄉村,連接歷史與現代的社區共同體
    誕生於1996年的先鋒書店,早已不再僅僅是南京市的文化地標。從徽州古村落到浙江山區,從福建屏南到雲南大理,從城市到山野,先鋒將書香散布至全國各地。目前,先鋒門店已達16家,隨著先鋒書店門店數量的不斷增加,先鋒和建築的關係也越發緊密。每一家書店都是根據原本建築的特點進行裝修設計,風格各異、主題鮮明。
  • 青年作家遠子做客長沙止間書店:我對城市也有鄉愁
    (長沙的讀者朋友在止間書店聆聽青年作家的經歷過往。)  星辰在線9月1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9月15日下午,青年作家遠子攜新書《白日漫遊》做客長沙止間書店,以個人演說和嘉賓對談的方式,向長沙的讀者朋友們分享了他的寫作生涯和心路歷程。  遠子這本由廣西師範大學新近出版的《白日漫遊》,以14篇彼此獨立而又互有呼應的短篇小說組成。
  • 糧倉變書倉,先鋒書店第5次「進村」
    曾被CNN、BBC、英國衛報、《國家地理》等主流媒體評為「全球最美書店」的TA,還於今年五一假期開出了雲南首店。 這一次,先鋒書店走進了大理沙溪鎮,將昔日糧倉改造成書倉,命名為「先鋒沙溪白族書局」,成為先鋒書店全國第16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