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龔硯慶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變,造極於趙宋之世。」
「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是宋人社會生活的生動寫照,他們將單調平實的生活過成了「活色生香」,令人心馳神往。宋人的生活到底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10月17日,《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在開封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設計匠心獨運,上、下兩闋分別以「風宋」講市井俗韻,「雅宋」講優雅生活,帶領觀眾走進雅俗共賞的宋都畫卷,感受宋代登峰造極之美學。
難得一見的「重磅」展覽,宋徽宗趙佶行書《蔡行勅卷》等絕世真跡亮相
此次展覽是目前國內少見的宋文物大展,聯合了河南、陝西、浙江、江西、遼寧、天津6省市14家博物館、文物考古院,共展出300餘件精美的宋代文物,這其中不乏近年來考古發現的重大成果。其中,宋徽宗趙佶行書《蔡行勅卷》、宋畫《金明池爭標圖頁》、蘇漢臣《嬰戲圖頁》等堪稱絕世的宋代書畫真跡在此次展覽中亮相。
展覽上闕以「風宋」宋代起居、飲食、梳妝、休閒四篇,講述了宋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富足,所形成的宋代獨有閒情逸緻的市井風情;下闋「雅宋」以宋代四雅、四藝、雅集、雅樂四篇,展示宋人淡雅中不失時尚,平實中不失浪漫,閒適悠遊,瀟灑愜意,如詩如畫的優雅生活等組成。
「通過舉辦展覽,不僅宴饗四海賓朋,同時也密切了各省市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促進文博、旅遊等多方面的融合。」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說,宋文化是開封這座城市得天獨厚的資源,如何保護和利用這份資源,是我們文博人、文旅人接下來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新時期,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旅工作的新方法,深入挖掘北宋文化遺產的價值,不斷開創文旅事業發展新局面。
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宋人生活到底有多講究?
縱觀中國封建王朝歷史,宋代經濟、文化、科技等成就輝煌,前所未有,極盡一時繁華。宋人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又以灑脫、閒散為意趣,以琴棋書畫等品性涵養尋求心靈解脫,他們超然的審美趣味,從展覽中可見一斑。
以展出的各種小小瓷枕為例,在炎熱的夏天,瓷枕被用來消暑納涼,枕上會題以各色書畫,寄寓自己的理想、情懷。再到飲食飲酒,蘇軾的《老饕賦》中寫道: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道出了飲食之講究;飲酒方式更是花樣百出,分為對飲、豪飲、晨飲、夜飲、轟飲、痛飲、晝夜酣飲等名目,在良辰美景與歌舞音樂相伴下飲酒為樂,彰顯了宋人的瀟灑與浪漫。
從展覽背景中城市規劃、建築、家居布置等可以看出,裝飾與建築的有機結合是一大特點。住宅裝修、裝飾細緻,重氣韻、求規整,極盡天然之美;家具樣式融入中國書畫線條遒勁的骨感美,演繹出宋畫禪意的空靈美;城市住宅以街道為中心,商業與居住相混合,「前店後寢」的功能格局流行開來。
給觀眾留下印象深刻的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宋人的雅致生活——飲茶、焚香、掛畫、插花等。宋人愛喝茶且有諸多講究,如官府「禮茶」、客來「敬茶」以及士大夫乃至皇帝崇尚的「點茶」、「鬥茶」,從原料製備到使用方式,無不講究,從器具選擇到場合營造,各有壓雅意。
其中,鬥茶更崇尚建窯黑釉兔毫盞,茶盞與鬥茶所需的「雪白湯花」正好黑白分明,呈現品茶的藝術之美。鬥茶始於唐盛於宋,鬥茶時,一般選用「新茶」,輸贏主要通過湯色和水痕來辨別,湯色以純白色為最佳,表明茶葉採摘時葉片肥嫩,製作恰到好處。
當天,開封博物館還舉辦了宋代點茶表演,兩位小姐姐現場演繹了炙茶、碎茶、碾茶、羅茶、置盒、入盞、點茶、攪拌、置茶託等系列流程,再現了宋人精緻的品質生活。
宋代人們喜歡怎樣插花?焚香器具有哪些?服飾喜歡什麼什麼顏色?宋代女孩們都是化什麼妝容?……這場展覽會逐一給你確切的答案。此次展覽為期3個月,想了解大宋朝的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