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顏家 - 中國臺灣網

2020-12-23 中國臺灣網

 

  基隆顏家是臺灣五大知名家族之一,發跡於臺灣北部的基隆地區,是臺灣早期少數以企業家身份發跡的地方望族。顏家在日據時期以開採金礦、煤礦起家,被稱為「炭王金霸」,之後更多維化開展事業,成為臺灣的富商巨賈。


 

  顏氏家族的發跡


  基隆顏家的祖先,根據日本方面的資料《臺灣之官民》(橋本白水著,南國出版協會,日本大正八年出版)記載,是唐朝的書法大家顏真卿。清乾隆四十年間,從福建安溪縣金田鄉率子渡臺的顏浩妥,在大肚溪附近開採石材,但10餘年後遭遇大饑荒,被迫返回福建,並卒於安溪。嘉慶年間,顏浩妥其子顏玉蘭、顏玉賜再度赴臺,在梧棲港一帶過著半農半漁的生活,之後北上遷居至暖暖,家族也逐漸安定下來。

  顏玉蘭的兒子顏鬥猛,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瑞芳的鮚魚坑購地開墾,成為顏家的發跡之地。居住在當地的顏家目睹當時基隆港的興盛,預測隨著海運以及各種產業的發展,作為燃料和原動力的石炭(煤)的需求市場勢必擴大,而煤礦採掘事業的趨於重要指日可待,所以積極開發各地的煤礦。顏鬥猛有三個兒子:顏正選、顏尋芳、顏正春,其中由顏尋芳承繼採礦事業,並率領族人在四腳亭一帶開採煤礦。

  礦業王國的興起


  1895年日本佔領臺灣後,臺灣的民營礦業全部被日本當局徵收。臺灣「總督府」於1896年9月,頒布實施「臺灣礦業規則」,準許一般臺灣人民申請開採,但金礦礦權(集中於基隆山一帶)分別被日商藤田組和田中長兵衛掌握。隨後,藤田組將基隆山周邊煤田出租給臺灣本地人。顏尋芳次子顏雲年(當時23歲)由於幫助日本當局維持瑞芳一帶礦區的治安,與日本人的關係良好,於1897年獲準承租採礦權,1899年設立「金裕豐號」承租瑞芳礦區,1904年(明治37年)取得三瓜子煤礦(位於現瑞芳車站後方)的開採權,接著又陸續取得猴硐、瑞芳一帶及深澳、平溪石底、五堵、三峽、板寮等地的採礦權,奠定了顏家礦產事業的基礎。1914年,顏家已租下藤田組在瑞芳的所有礦區。

  1918年,顏家與藤田組合資成立「臺北炭礦株式會社」,1920年,藤田組將所持有的60%股份全部讓售與顏家;顏家與其它合伙人於當年9月,將臺北炭礦會社改組為「臺陽礦業株式會社」,並將顏家經營的「雲泉商會」所擁有的瑞芳金礦併入,成為了掌握金、煤礦的大企業,也開啟了顏家「臺陽王國」的黃金時代。1923年時,顏家所投資的關係企業橫跨礦業、交通、木材、金融、水產、造船、倉儲、化工、拓殖、食品、保險等領域,全盛時期更擁有五十幾間會社(公司),規模驚人。

  同一時期,日本的三井財閥屆於在日本本土經營礦業的成功,開始進入臺灣煤礦業。1917年,三井買下當時由顏家所承包、煤藏量豐富的四腳亭煤礦,並意圖將顏家勢力排除在外。顏家不服,雙方曾針對經營權進行多次的對抗,最後在多次調停下,顏家及三井在1918年3月合資成立「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由三井擁有實際經營權),基隆炭礦在之後更佔有臺灣半數的煤礦產量。

  1921年,顏雲年商而優則仕,出任臺灣「總督府」評議會評議員。1923年,正值壯年的顏雲年因罹患傷寒不治去世,享年49歲。他遺留的龐大事業,由其38歲的弟弟顏國年承續,並發揚光大,不但繼續進行多維化投資,並將其事業拓展至大陸。顏國年於1924年造訪大陸時,更曾計劃將旗下礦業的經營觸角延伸至礦業興盛的山西。但顏國年也在1937年辭世,享年52歲。

  顏雲年雖是生意人,但喜好風雅,愛好吟詩,有「環鏡樓唱和集」和「陋園吟詠」(逝後刊行)遺世,但臺灣著名文學家楊雲萍評其詩「多是平平之作」。他曾任瀛桃竹聯吟會會長,也不惜財力支持詩社;「臺北瀛社」1914年在顏家新落成的環鏡樓(位於今日基隆市忠二路上)舉行詩盟,這是第一次全臺詩人大會。

  從繁華到平靜


  顏家的事業並沒有隨著顏雲年兄弟的消逝而沒落。顏雲年長子顏欽賢接掌臺陽礦業後,產金量達於巔峰。而煤礦產量也因工業發展,大量供與內銷,並銷往島外,乃成全臺煤業之首。

  1945年臺灣光復後,臺陽礦業恢復運作,但由於臺陽的日人股份過高而被國民政府接收,三年後才由顏家重掌經營權,改組為臺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擁有金瓜石金礦的臺灣金屬礦業局(公營事業,後改組為臺灣金屬礦業公司)分庭抗禮。1960年代,顏欽賢為使家族企業多維化經營,進而投資造船、運輸與金屬等事業,成立蘇澳造船、三陽金屬與瑞芳工業,並買下臺北客運。但依賴採礦甚深的臺陽礦業,在礦藏逐漸枯竭的現實因素下,還是走向夕陽工業。1971年,臺陽礦業在經年累月的虧損下,終於宣告停止採礦。顏家「臺陽王國」的霸業也正式劃下句點。

  雖然顏家的事業已不如以往礦業鼎盛時代的規模,但當初從臺陽開展出來的相關企業,迄今仍有不少活躍於商界。而顏家家族的成員,雖然已不再具有昔日擔任與當權者互動橋梁的角色,但也在各種領域擁有一片天空。

  基隆顏家宅園(陋園)

 

  顏家在事業發達後,買下一位日本人的庭園作為住所,此庭園最初為日本人木村久太郎的別墅,稱為「木村御殿」,1918年木村返回日本後轉售給顏家,由顏國年取名為「陋園」。顏家買下之後,將庭園大事整修、興建樓宇,並將家族成員及宗祠搬遷至此。陋園為日式為主、並揉合西式風格的庭園,規模頗大,並定期開放給一般市民參觀。因顏家愛好賦詩,陋園成為全臺詩人匯集之處,因為顏家與日本當局的互動密切,陋園也成為當時日本官方與臺灣民間菁英的交流場所。日據時代,陋園更與林本源園邸、霧峰林家宅園並列為臺灣三大名園之一。

  但在二戰時,陋園的部份庭院被強制充為日軍軍營,在二戰後又被國民黨當局認定為日人財產而被軍隊接收,被作為眷村用地至今,目前稱為「建國新村」;而陋園的剩餘部分,之後由顏家陸續捐出作為光隆家商的校地,今日僅留下顏家宗祠等靠山部分土地,昔日規模宏大的顏家庭園已經幾無痕跡可循。

  其他事跡 
 

  基隆顏家相當熱衷公益,且大力興學,是臺灣幾個大家族中少數被人讚賞者。顏雲年曾成立「基隆博愛團」,在當時臺灣北部是有名的慈善事業,而他也在地方上捐款建學校、蓋寺院;其名聲遠播,連日本皇室成員來臺時,也指定要下榻在顏家的陋園。

  而顏雲年的長子顏欽賢,不但在九份等地捐地興學(如今九份的欽賢初中,就是由顏欽賢捐贈土地興建的),更接手了日據時代的「基隆商工專修學校」,改組為光隆家商至今。

  顏國年的次子顏滄波是臺灣知名地質學家,曾於臺灣大學和中央大學任教。

  日本歌手一青妙、一青窈父親也是顏家人,兩人曾至九份取景拍攝電影以紀念亡父。


 

相關焦點

  • 【臺灣家族】臺灣炭王金霸基隆顏家傳奇
    原標題:【臺灣家族】臺灣炭王金霸基隆顏家傳奇 臺灣的九份,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沒落。後來因為電影《悲情城市》在此取景,現在變成知名的旅遊景點。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基隆顏家,就是發跡於此。顏家以開採金礦、煤礦發跡,曾有「炭王金霸」的美名。
  • 臺灣基隆顏氏家族
    基隆顏家在臺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開採金礦、煤礦起家,被稱為「炭王金霸」,更成為臺灣的富商巨賈,是臺灣早期五大家族之一。  顏姓有著顯赫的家世,在臺灣被列為第四十五大姓。顏氏遷臺,始於明天啟年間,以顏思齊最為有名。顏思齊,字振泉,福建海澄人,因遭宦家之辱,憤殺其僕,逃亡日本。不料,在日逐漸發跡,仗義疏財。
  • 中國臺灣基隆變身「網紅城市」拍照打卡色彩繽紛獲讚賞
    基隆市正濱漁港懷舊碼頭色彩計畫榮獲「「中國臺灣基隆越來越美了!」這是生活在「雨都」的民眾每天都有的感受,從正濱懷舊碼頭的色彩遍布,到基隆東岸廣場獲得臺灣建築獎首獎,都市宛若新生般的展現不同意象,在美感與質感兼具的建築群象中,基隆就像打開「網紅濾鏡」般,處處都是值得打卡拍照的驚喜景點。設計與建築者之家基隆建構軟實力你能夠想像「未來的基隆」嗎?
  • 謝立功正式獲得國民黨基隆市長選舉提名
    「國安會諮詢委員」謝立功獲提名參選基隆市長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7月31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基隆市議長黃景泰遭國民黨撤銷基隆市長選舉提名,國民黨30日中常會正式提名「國安會諮詢委員」謝立功出戰基隆。
  • 徐博東:我家與基隆中學的不解之緣
    徐博東:我家與基隆中學的不解之緣 2017年02月24日 20:09:32  來源:中國臺灣網
  • 郝龍斌深耕基隆 入住新家與鄰居辦茶會博感情
    中國臺灣網11月8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為展現深耕基隆、留在基隆的決心,已在基隆置產入住。他昨天(7日)在立冬前夕,特別和妻子高閬仙邀小區鄰居舉辦入厝茶會,分享喜悅。 許多鄰居陸續聚集到小區交誼廳,大家一起吃湯圓、聊天,促進感情。
  • 臺灣基隆參選人謝立功:推創意特區活化西岸
    臺灣基隆參選人:活化西岸老倉庫,推創意特區。(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9月20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基隆參選人謝立功19日上午在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召開「一周一政見」記者會。謝立功說,西岸碼頭空間的活化,應該在轉型與保留之間取得「黃金比例」。因為這牽動著基隆觀光、文化與經濟活動的下一步發展,因此他將以「活化西岸老倉庫,推動基隆創意特區」為目標,發展基隆獨特的文化氣息。
  • 臺灣基隆1家4口居家檢疫期間外出1人確診 遭重罰170萬
    基隆婆媳攜小孩違規外出後竟然確診,基隆市政府及基隆市衛生局商議後,決議重罰2人170萬元新臺幣。(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基隆1名婦人和媳婦及2名孫子上個月19日返臺後居家檢疫,沒想到1家4口在隔天就私自違規外出,搭計程車到臺北就醫,後來該名婦人與同住丈夫雙雙確診。基隆市衛生局今天(14日)表示,經評估,婦人與媳婦兩人合計重罰170萬元(新臺幣,下同),2名孫子因未成年依法不罰。
  • 臺灣高速公路近基隆路段發生山崩 交通中斷
    臺灣高速公路近基隆路段發生山崩 交通中斷 2010年04月25日 16:3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湄洲媽祖抵達臺灣基隆 千人巷道迎駕祈福
    湄洲媽祖抵達臺灣基隆 千人巷道迎駕祈福  據臺灣媒體報導,福建湄洲媽祖26日到達臺灣基隆慶安宮,超過上千信眾夾道簇擁,祈求媽祖福氣。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這是基隆百年來的宗教盛事,也樂見兩岸民間能夠進行宗教交流。
  • 臺灣基隆北寧路上方巨石將用膨脹劑碎解(圖)
    臺灣基隆北寧路上方巨石將用膨脹劑碎解(圖) 2013年09月03日 20:5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人文臺灣】之 基隆春秋
    這很像懷舊電影中的場景,是不是?白衣藍裙的少女彎下腰去,偷偷看一眼鄰座那捧住英文書不放的少年。這就是著名的臺鐵嗎?你付46元新臺幣,或者,刷一下北部通行的悠遊卡,約50分鐘,就可以到達基隆了。是的,基隆,臺灣東北角的基隆港。你聽說過這小城的名字嗎?兩百年前,它的名字叫「雞籠」。光緒元年,取「基地昌隆」之意,改名「基隆」。
  • 臺灣方面持續陸海空搜救 範圍擴大到基隆澳底海域
    臺灣方面持續陸海空搜救 範圍擴大到基隆澳底海域 2010年10月27日 14:4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基隆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團到山東濰坊坊子區考察
    臺灣基隆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團到山東濰坊坊子區考察 2014年04月21日 16: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1日濰坊消息 日前,臺灣基隆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團一行18人到山東濰坊市坊子區參訪考察,區政府副區長牟傑、區臺辦負責同志陪同參訪。
  • 臺灣基隆中元祭打造鬼怪列車 開猛鬼派對嚇民眾
    中國臺灣網8月2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各式的鬼怪昨(20)日下午搭乘臺鐵列車,要在車廂「嚇」民眾。但一名女童說,因事先得知有人扮鬼怪,所以不會害怕反而覺得有趣。
  • 基隆:港市合一的歷史見證臺灣滄桑
    ,首先遴派臺灣首富林維源為基隆築港事宜的總辦,延聘外國工程師多人進行港灣測量及設計,計劃包含浚深內港深度、填埋新生地、建設運河及倉庫等港埠設施。另外,基於全臺的商務、海防及運輸的需求,建設基隆至臺北間的鐵道,其中獅球嶺隧道更成為中國鐵道史上的第一條隧道,而基隆至臺北的鐵道於公元1891年(光緒17
  • 臺灣基隆夜市
    在基隆廟口夜市,「邢記鼎邊(走坐)」店裡的牆面上,有一張好似小廣告的物事吸引了我,「豬油每球50元,2斤多。」最近跑到臺灣寶島,探望在這邊某大學客座的相公,和他一起實現吃遍寶島的雄心壯志。(熙熙攘攘的基隆廟口夜市)
  • 臺灣基隆-福建寧德旅遊線路有望推出
    臺灣基隆-福建寧德旅遊線路有望推出 2008年12月24日 22: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今日在福建寧德籤署了兩地旅遊產業合作意向書,合作進行旅遊產品及線路的設計和開發,擬開闢基隆-寧德旅遊線路,共同打造海峽旅遊品牌。
  • 臺灣基隆裡長參訪團到山東濟南市交流
    中國臺灣網7月20日濟南訊 7月8日至10日,基隆市議會議員俞叄發率基隆市裡長參訪團應邀來濟南市參訪交流。參訪團一行剛下車,早就等在路邊的甸柳一居民眾就敲起威風鑼鼓,揮舞起大紅綢帶歡迎臺灣同胞的到來,讓臺灣朋友瞬時找到了回家的感覺。隨後專門編排的傳統民樂和廣場舞更是讓臺灣朋友感動。餘素雲裡長動情地說:「我們兩個社區結對八年,已經成了親戚。下一步非常希望兩個社區居民之間能夠象親戚一樣走動起來,真正成為一家人」。對此提議甸柳一居委員會主任陳葉翠深表贊同,在場的居民更是熱烈鼓掌支持。
  • 臺灣基隆 漁港小鎮中的「慢生活」
    臺灣基隆夜景基隆市位於臺灣島最北端,是一個群山拱抱的港口城市,用「雨港」來形容基隆不足為過,基隆的雨像不測風雲一樣,即使是烈日當空,半小時或者幾分鐘以後說不準就會大雨傾盆。這裡是基隆新興的漁港,以休閒觀光為主,兩棟主體建築物分別是「漁市場」和「飲食街」,漁市場內匯集了數十家生鮮海產店,整齊規劃的攤位供應各式各樣的魚貨,在那裡除了能選購到剛捕撈的鮑魚、龍蝦、魷魚等海產品外,也可以買到養殖在水槽內的鮮魚,店家售賣的各式滷味及小食品更是讓人胃口大開,挑選完的新鮮魚貨還可以交給旁邊飲食街的店家代為加工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