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克拉奇訪臺所有日程安排的最高原則。」
據臺媒報導,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9月17日抵臺,在當天公布的相關行程中,只有克拉奇19日將參加李登輝追思告別活動一項,並未見到先前預告的「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可見事情或「生變」。
專程來「弔唁李登輝」?
有臺媒質疑:人來了,專程來「弔唁李登輝」的,但「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哪去了?
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此前回應稱,因對話涉及層面廣泛,「目前還在討論中」。民進黨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則表示,經濟對話涉及面向廣泛,仍在與美方磋商,但克拉奇此行會先就經濟議題交換意見。另據臺媒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雙方原先確實有希望在克拉奇「訪臺」期間能正式舉辦「經濟對話」,但由於準備工作不及只能作罷。
是中途變卦,還是「保密到家」猶未可知,不過,克拉奇赴臺時,「美國有意對臺軍售七項武器」的消息可謂不脛而走。據外媒透露,美國有意加碼對臺軍售,將賣給臺灣七項武器, 包括智慧水雷,巡航飛彈以及無人機等,要讓臺灣像「刺蝟」般難攻打,據傳這項軍售案近期會通報美國國會。對此,臺防務部門除回應「相關內容系媒體自行臆測」外,還稱:對於評估或洽談中的軍購案,均秉持低調保密原則處理,依慣例不予對外公開說明。
擔憂臺灣進一步淪為美國棋子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湯紹成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美國對臺軍售7項武器,恐讓臺灣成為美國的馬前卒。
中正大學學者林穎佑稱,可能與美國即將到來的選舉有關,川普政府藉此釋出利多、大打選舉牌,試圖提高美國的經濟利益。 他認為,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此次訪臺,軍售帶有「伴手禮」的味道。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9月17日稱,目前兩岸三地的局面是40年來最緊張、最危險的時刻,「可能隨時都會開戰」。 過去臺灣要向美國採購高性能武器很難,美國只願意賣二線武器,且不具攻擊性,現在雖放寬,但未來8年至少要花費8000億元新臺幣,恐拖垮臺灣經濟。他直言,美國賣武器給臺灣要求付出的代價,除了瘦肉精豬肉,不知道還要埋單哪些,但川普政府在區域貿易合作上完全沒有給臺灣任何幫助,擺明予取予求。
臺教授:美方要的是一舉兩得
前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9月17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高官以參加李登輝告別儀式為由訪臺,是在逃避洽談臺灣民眾真正期待的雙邊貿易協定,「他們只是想在政治上不斷刺激北京,而完全不想談一點對臺灣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張亞中分析稱:「我不認為參加李登輝的告別式是克拉奇此訪真正的重要目的, 他只不過是利用了最近剛好發生的這件事作為幌子,既迴避美臺間真正對臺灣民眾有價值的經濟議題,又可進一步嘗試激怒大陸。 」克拉奇訪臺期間無論做任何安排,都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涵義,即向北京釋放「臺灣必須百分百服從美國」的信號。「讓兩岸關係繼續惡化,是克拉奇訪臺所有日程安排的最高原則。」
此外,張亞中認為,美國現在還不敢推動臺灣「重返」聯合國或直接與臺灣「建交」,但蓬佩奧訪臺已並非不可能。「只要北京沒有反應,美國就會一直步步逼近『紅線』,拿棍子戳你,戳到你有反應、發脾氣為止;而你一旦發脾氣,採取軍事動作,就正中川普下懷,讓他在選舉中獲利。11月3日之前,美國都將會秉持這個策略。 」
海峽衛視臺北特約時事評論員林明正認為,克拉奇訪臺第一個目的就是挑釁中國大陸,為的就是「出口轉內銷」 , 藉此幫助川普拉抬美國國內的選情,但也因為克拉奇的訪臺,民進黨當局要付出的「保護費」也要調漲了, 加上美國軍火商和川普的密切關係,因此加大對臺軍售是必然結果。 美方利用臺灣當「棋子」只是為了炒熱選情,但和臺灣地區的頻頻互動只會激怒大陸 ,倒黴的是臺灣人民。這種所謂互動越頻繁,只會讓島內民眾越提心弔膽, 克拉奇的訪臺是福還是禍,相信大家自有答案。
國防部:無論以臺制華還是挾洋自重,註定死路一條
針對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將訪臺,今天(9月18日)上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表示,今天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 這是針對當前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臺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近期,美國和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頻繁製造事端,無論是以臺制華還是挾洋自重,都是痴心妄想,註定是死路一條,玩火者必自焚! 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行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