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魚遍地是 為何渝北茨竹的能火幾百年

2021-02-17 微臨空

一道青椒魚,你吃到的是美味,背後的卻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傳承與風俗民情。近日,渝北區公布的第四批共十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茨竹青椒魚就佔據了其中一席。這道在當地人眼中,地位堪比小面、火鍋的「大菜」,也讓不少不計奔波勞苦前去嘗鮮的外地、主城食客讚不絕口。它到底有什麼魅力?

茨竹青椒魚的「前世今生」

「據考證,在清朝乾隆年間,青椒魚在茨竹鎮就廣為流傳。」茨竹鎮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石昌華說,《江北縣縣誌》對此就有所記載。上世紀40年代,繁忙的國道210線上,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位於茨竹與四川省鄰水交界處的大面坡,以獨特的地理位置及美味青椒魚吸引了眾多過往的司機和旅客,餐飲生意非常紅火。

「青椒魚在茨竹鎮的確很火。」石昌華告訴記者,現在青椒魚除了是當地人的心頭好,也是茨竹鎮的招牌菜,鎮上已經形成了把青椒魚作為主要特色的飲食產業,現在一共有十多家農家樂、大餐館經營青椒魚生意,「小餐館更是不計其數」。

沒有這道菜就不叫過年

端午小長假時,在成都讀大二的渝北小夥葉文回到老家茨竹鎮休息了幾天。他告訴記者,當動車還在成渝之間飛馳時,他的魂就已經被從小吃到大的家鄉菜——茨竹青椒魚勾走了!而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約上老同學去大快朵頤。

「沒有這道菜就不叫過年。」葉文說,青椒魚於茨竹鎮,就相當於火鍋、小面於重慶的地位,也是逢年過節、朋友聚會、生日嫁娶等重要宴席的必備主菜。兒時過年,他總喜歡跑到廚房看大人如何做魚,魚上桌後,長輩們總是第一筷子就將最肥美的魚身夾到他碗中。「聽老一輩說,早在清朝時期,這道菜就出現在茨竹人的飯桌上了,對我來說,它就是家鄉的味道。」

家家戶戶掌勺人都會做

哪家的味道最好?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這個真不好說。因為幾乎家家戶戶掌勺的人都會做這道菜,也沒比拼過。」但說起哪家相對正宗、做法講究,大家談得最多的是一個叫「周老七」的名字。

「父輩們幾乎都會做這道菜,我的舅舅是其中做得最好的。」今年45歲的周老七告訴記者,舅舅周興貴在80年代是當地的名廚,而其師傅張開年正是茨竹青椒魚創始人陳中仁的親傳弟子。「茨竹人過生日、婚喪嫁娶等要辦酒席的時候,就會請他們去下廚,相當於『跑堂子』。」周老七介紹,80年代「館子」比較少,都是廚師親自「跑堂」,而青椒魚就是當時的重頭菜。

周老七介紹,他從90年代開始當廚師,憑著一手家傳的青椒魚製作手藝,多年下來,原來的小餐館已變身為如今集餐飲、住宿、休閒等為一體的農家樂。「幾乎天天都有外地食客來嘗鮮,生意好時每天能賣近200斤魚。」

美味之謎

沙土培育的青椒辣得更純粹

「茨竹青椒魚之所以這麼好吃,要得益於茨竹鎮獨特的土壤和氣候環境。」茨竹鎮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石昌華介紹,嘉陵江過境茨竹鎮,留下了品質優良的沙土土質,在這種沙土中生長的青椒相比普通品種「辣得更為純粹」。

其次,所用的鰱魚、草魚也是當地農家糧食養大的土生魚,肉質也更有韌性。

食客聲音

家住兩路的周先生:每次開車去茨竹吃青椒魚要花40多分鐘,但一點不覺得遠。

在冉家壩做設計的宋萍:我試著在家做過,但因為青椒、鰱魚等食材比不上茨竹原產,味道始終比較「山寨」。

大廚教學

如何做地道的茨竹青椒魚?

周老七介紹,將鍋燒至七成熱,下入茨竹本地青椒炒香後起鍋,將其剁碎,加入鹽、蒜粒、味精等調料,澆入七成熱油,即成青椒調料。

將活魚洗殺至盡,並將魚打好成片,加入水、鹽、薑片、蔥節、料酒等碼味。然後鍋下油,下薑片,下蔥,炒香,下鮮湯燒沸,再下魚頭、魚尾燒沸。魚片瀝水碼苕粉。魚頭煮熟起鍋裝盆,豆芽、苕皮打底。鍋下魚片煮熟盛入盆中加湯,魚片上面加入青椒調料、鮮花椒,再澆入六成熱油,撒入蔥花即成。

臨空都市報記者 王拓



每輪答題完畢會獲得相應積分。後臺輸入「提現」可憑積分兌換人民幣,返現到你的微信錢包上。具體規則和活動解釋權由特易聚公司負責。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渝北非遺,看到都想流口水!
    2007年 渝北區被中國烹飪協會 授予「中國水煮魚之鄉」稱號 2009年 江湖菜「水煮魚」 被列入渝北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重慶的美食江湖
  • 看見|接天蓮葉無窮碧 渝北茨竹十裡荷花走廊花開人醉
    盛夏是賞荷花的好時節,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北區茨竹鎮獲悉,佔地1500餘畝的茨竹十裡荷花走廊的荷花已進入盛花期,花期將持續到8月中下旬,市民可前往免費參觀。▲接天蓮葉無窮碧▲荷塘走秀茨竹十裡荷花走廊東靠川渝工業園區,南臨放牛坪觀光度假區,西靠偏巖古鎮和金刀峽風景區,北接華鎣山,距重慶江北機場約50公裡,距茨竹場鎮10公裡。
  • 主城周邊遊·渝北好春光 | 渝北推出5條精品文化旅遊線路,總有一款適合你!
    同時,鼓勵市民利用周末、節假日到渝北來休閒放鬆、觀光度假,讓「沉睡」的美景逐漸「活」過來,讓冷清的美食逐漸「火」起來,讓愁眉苦臉的市民笑起來,讓壓力山大的企業荷包逐漸鼓起來。嘉州-兩路-悅來沿線,串聯輕軌3號線、6號線、10號線主題:都市休閒、文化娛樂 美景:新光天地、石頭房子文創園、奧特萊斯、三亞灣海鮮美食城、鱷魚中心、創意公園、聖名遊樂城、江北機場T2、T3航站樓、碧津公園、中央公園、 悅來濱江公園、園博園美食:三亞灣海鮮、渝北水煮魚
  • 在渝北,總有一道美食會讓你念念不忘!
    水煮魚是一道風靡全國的美食,而它的誕生地正是重慶渝北翠雲。水煮魚的做法看似簡單,但要把花椒、海椒的麻辣味兒,用油煎出香氣也並非易事,水煮魚的魚片大小、用油多少也大有講究。2007年,渝北區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水煮魚之鄉」稱號。2009年,江湖菜「水煮魚」被列入渝北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重慶的美食江湖,渝北水煮魚的傳說還在繼續。龍氏機場豌豆面
  • 四川廣安重慶渝北共建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
    王林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記者從7月23日召開的四川省廣安市委五屆十次全體會議獲悉,廣安將加強與重慶渝北聯動發展,在不打破行政隸屬關係前提下,在鄰水縣高灘鎮、渝北區茨竹鎮等鄉鎮區域,一體規劃建設跨省域產城融合新區——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
  • 體驗傳統趕集、採摘高山藍莓,百人旅遊團樂遊渝北茨竹
    近日,渝北區茨竹鎮迎來了120餘人的旅遊團,他們來這裡親近秀美山水、體驗採摘樂趣、購買農副產品,樂享悠閒愉悅的渝北鄉村趕集採摘之旅。該旅遊團是由重慶同盛假期國際旅行社和重慶康程國際旅行社共同組織,是參加茨竹鎮趕集採摘一日遊的首批遊客。
  • 渝北推出5條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涉及十幾個鎮街.
    三是抓好川渝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搶抓渝廣融合、川渝融合的機遇,渝北擬準備和廣安、鄰水、華鎣一起規劃一個康養避暑小鎮,並準備修建高速、輕軌直達華鎣山。最後,他希望在場來賓一如既往關心、關注和支持渝北文旅事業的發展,進一步宣傳推介渝北,吸引更多遊客來渝北旅遊。
  • 跟著渝北賞花地圖一路撒歡 隨手一拍都是美爆朋友圈的大片
    陽春三月,渝北春花漸欲迷人眼,處處花香撲鼻,唯有帶著家人、約上好友,來一場愜意的賞花之旅才不算辜負。統景印盒「半山李花滿山雪」,大盛天仙谷萬畝櫻花散落在「兩山夾一谷」,茨竹放牛坪連空氣中都氤氳著梨花淡淡的香甜……賞著春花一路撒歡,隨手一拍都是美爆朋友圈的攝影大片。
  • 渝北推出五條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邀市民周邊遊
    同時,渝北鄉村幅員面積大,賞花、採果、採茶、垂釣、農事農耕等休閒體驗項目多種多樣,鄉村周邊遊資源豐富,是市民放飛「身、心、靈」的良好去處。目前,玉峰山、茨竹放牛坪、印盒李花、大盛櫻花等一大批鄉村旅遊景點較為成熟,統景江口村、大盛青龍村、古路草坪新村、洛磧大天池村等鄉村文化旅遊示範點也正在積極建設之中。
  • 區縣文旅精品薈 渝北篇|渝北 家和遠方
    「渝北」二字,有據可考,最早出現在清代龍溪節孝牌坊上。  實際上,渝北的歷史,要比這塊牌坊久遠得多。上可追溯至秦漢,興於明清,兩江環帶,三山列屏,渝北自古以來便扼守著重慶的北大門。
  • 渝北:興隆的楊梅熟了 6月15日第十屆楊梅文化節等你來
    今(10)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渝北區興隆鎮獲悉,重慶渝北興隆第十屆楊梅文化節將於6月15日至6月30日在興隆鎮舉行,市民可前往基地採梅、品梅,體驗騎行山地自行車,欣賞美麗鄉村風貌。渝北興隆鎮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渝北興隆鎮是目前重慶主城區唯一一個,也是種植面積最大的楊梅基地,被譽為「中國楊梅之鄉」。現已在全鎮推廣種植楊梅17000畝,其中產果樹面積超過4000畝,從興隆到茨竹沿線共有7個楊梅採摘基地,年產銷鮮果約40萬斤。
  • 不要再問去渝北哪裡賞花 攻略都在這裡
    今(23)日,記者在重慶市渝北區了解到,近期,渝北各地的春花陸續開放,櫻花打響了頭陣,接下來還有哪些花花呢?不如提前了解一下,約上三兩個好友,來一場春日尋芳之旅。碧津公園——群花爭豔渝北碧津公園以林木見長,依山傍水,地形曲折多變,布局自然得體,突出植物造景,尤以春花為特色。仲春時節,桃李芳菲,杜鵑滿園,美極了。
  • 玩轉渝北 | 五條精品線路最新最全攻略
    地址:渝北區濱港路45—49號電話:023-67825258人均消費:64元(5)渝北水煮魚:「水煮魚」起源於重慶渝北地區,看似原始的做法,實際做工考究。選用新鮮活魚,又充分發揮辣椒禦寒益氣養血功效,烹調出來的肉質口感滑嫩,油而不膩。既去除了魚的腥味,又保持了魚的鮮嫩,滿目的辣椒紅亮養眼,辣而不燥,麻而不苦。
  • 渝北:耄耋老人奔走八十公裡只為給殘疾兄妹義務送教
    新華網發(蔣婧 攝)  新華網重慶7月30日電(蔣婧)在渝北,有這樣一位老人,他年過八旬,身患4級肢體殘疾,脊背佝僂、步履蹣跚,時常獨自一人拄著拐杖凳換乘四五趟公交,從南岸羅家壩社區趕往渝北茨竹鎮新泉村,為家鄉的一對先天殘疾的兄妹義務送教,而且一送就是五年。  這位老人叫鄧林明,是渝北區茨竹鎮新泉村村民。
  • 區縣文旅精品薈 渝北篇|渝北 家和遠方
    實際上,渝北的歷史,要比這塊牌坊久遠得多。上可追溯至秦漢,興於明清,兩江環帶,三山列屏,渝北自古以來便扼守著重慶的北大門。如今,坐擁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火車北站兩大交通樞紐的渝北,被形象地比喻成「重慶之門」,被譽為「重慶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 聚焦交通再發力、拓寬百姓幸福路 渝北以大交通改善大民生
    繞城高速外新增調整公交線路10條,統景、大盛、茨竹、洛磧、大灣5個鎮開通公交,全面實現了「鎮鎮通公交、村村通農客」目標。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激發全區交通活力2月29日,位於渝北區境內的南北大道北延伸段和兩江大道北延伸段項目正式復工。建成投用後,渝北區內將再添2條主幹道,兩江國際影視城、際華園、統景溫泉等多個旅遊景點將被串聯起來。
  • 重慶最有名的10種魚,個個一絕!你吃過幾種?
    重慶人愛吃魚 煎、烤、煮、炒、燉... 鮮活肥美的魚在山城人民的手中被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