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桑植縣:「屋場會」只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

2020-12-18 瀟湘晨報

前言:講理論、傳技術、促文明、化積怨……小小屋場會,成為張家界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有效抓手。至11月份,張家界市有「屋場」2758各,開會20932場,聽眾人數超過100萬人。屋場會怎麼開,誰來開,在哪開,開什麼?12月15-16日,記者來到張家界,親身感受張家界的屋場會經驗。

12月15日上午,在張家界市桑植縣醴源鎮西界村,一場屋場會正在熱烈召開。正在說話的是少數民族特色旅遊項目「十八寨國際民宿度假區」項目負責人。十八寨項目,有五個寨子將建在西界村,村裡第一次正式跟村民們介紹十八寨項目,選擇了屋場會的形式。十八寨項目落地西界村,就是一場屋場會上大家討論的結果。

屋場會上提出發展鄉村旅遊金點子

11月上旬,西界村召開屋場會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今後農村發展聽取群眾意見。聽了報告,老黨員王孝化心潮澎湃:「我們村裡現在路好了、水好了,離城又近,可以考慮發展鄉村旅遊了。需要流轉土地,我第一個支持。」王孝化的建議得到大家的贊同。

會後,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就與縣招商局、鎮政府密切溝通,很快與張家界易簡文化旅遊開發公司籌劃的 「十八寨國際民宿度假區」項目一拍即合。11月下旬,度假區首期項目已在西界村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投資2.5億元,預計年前完工。

屋場會上不僅開出「金點子」,還能消除隔閡,讓老百姓和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去年9月,西界村準備實施七至九組的組道通達項目,牽扯到佔地。絕大多數老百姓都踴躍支持,但也有一些村民認為佔了地沒補償,不願意配合。村幹部多次上門做工作,還是有個別村民認為「別人都有補償就我沒有,村幹部辦事不公」。膠著之際,駐村工作隊提出召開屋場會,讓村民把意見都在會上公開講清。屋場會上,工作隊先講清農村修路的相關政策,明確「要致富先修路」的基本道理,隨後讓村民暢所欲言。反對的村民在了解到大家都沒有補償後,解開了心中的顧慮。

沙塔坪鄉政府駐村隊通過召開「屋場會」,呼籲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吳蛟,通過網絡轉發求助信息,發動本村在外務工人員愛心助力,掀起了 「幫扶」浪潮;原沙塔坪鄉天坪村合併到六耳口村,原天坪村村民一直認為公益林補償資金被村幹部貪汙了,「屋場會」公開澄清,現場核對發放兩年的公益林資金,隔閡破除了……一場場屋場會,拉家常、聽實情、議事情,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

桑植縣的屋場會,主要圍繞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異地搬遷、折舊復墾、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普及政策,鎮、村、組各級黨員幹部還就醫療、社保、教育、就業等扶貧問題,宣傳政策、解疑答惑。這些話題如何讓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去?桑植縣的做法是講「土話俚語」、講老百姓能理解的話。

「以前,幹部在會議室對著文件念,我們在下面聽著犯困,回去該幹嘛還是幹嘛,現在屋場會開到了家門口,政府有什麼惠民政策,都當面解釋,我們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及時反映。」說起「屋場會」,桑植縣瑞塔鋪鎮楊家洛居委會水井峪組的老黨員周玉英一下就來了興致。

王超是西界村的扶貧幹部。他畢業于吉首大學,是村裡少有的大學生,2017年3月他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扶貧幹部。他告訴記者,自己經常參與村裡的屋場會,給鄉親們宣講扶貧政策、教育政策。「來參加屋場會的大多是一些村裡留守的老人,他們對於新事物、新政策的理解有點慢。有人就問過我,各種助學政策有什麼區別。我說,就像建房子,小學就是平房,享受陽光助學補助,初中是二層樓房,享受雨露計劃,大學本科就是小別墅了,享受大學本科一次性獎學金。」王超說。

王超很支持屋場會的形式,他認為這樣可以在現場就能面對面解答村民的問題。「村裡第一次開屋場會是2017年3月,駐村工作隊在那個會上鼓勵大學生回鄉,我就是在那個會上下定決心的。」

小小屋場會,讓老百姓的聲音被聽到,也讓政策通過「土話俚語」、村裡人講身邊事的方式分解、傳達,全縣精準幫扶更有溫度,政策落實更有速度。自7月下旬普及「屋場會」以來,桑植縣成立「屋場會」宣講隊100餘個,298個村(居)多次召開「屋場會次,收到問題或建議3000多條,化解矛盾糾紛300餘起。

瀟湘晨報記者李姝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張家界桑植縣:「屋場會」只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
    前言:講理論、傳技術、促文明、化積怨……小小屋場會,成為張家界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有效抓手。至11月份,張家界市有「屋場」2758各,開會20932場,聽眾人數超過100萬人。屋場會怎麼開,誰來開,在哪開,開什麼?12月15-16日,記者來到張家界,親身感受張家界的屋場會經驗。12月15日上午,在張家界市桑植縣醴源鎮西界村,一場屋場會正在熱烈召開。正在說話的是少數民族特色旅遊項目「十八寨國際民宿度假區」項目負責人。
  • 湖南張家界「屋場會」:暢所欲言村裡事 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黨員幹部把會議室搬到屋場、田間地頭等村民聚集地,不拘形式、不限時間、不定內容,與老百姓一起講政策、拉家常、聽實情、議事情。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田富村望遠屋場(央廣網記者 堯遙 攝)「大家有什麼問題,儘管提!」田富村黨支部書記毛成學開門見山,「召開『屋場會』就是為大家解決實際問題。」
  • 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的「張家界經驗」——張家界創新開展「屋場會...
    張家界市緊扣基層實際,緊盯群眾需求,廣泛開展「屋場會」活動。到今年11月,張家界市有「屋場」2758個,開會20932場,聽眾人數超過100萬人。許多老百姓發自內心地表示,希望「『屋場會』一直開下去」。
  • 張家界「屋場會」:「土話俚語」聽民聲
    小小「屋場會」成為張家界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有效抓手。(12月15日上午,張家界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召開「屋場會」,聊脫貧攻堅成效和村裡「十八寨旅遊」項目。記者 丁鵬志 攝)至今年11月,張家界市有「屋場」2758個,開會20932場,聽眾人數超過100萬人。12月15日至16日,記者來到張家界,看看「屋場會」到底怎麼開。
  • 張家界「屋場會」:「土話俚語」聽民聲---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一塊屋場,幾條板凳,沒有主席臺,沒有話筒音箱,也無需講話稿,幾十人圍坐一起,侃幾句「土話俚語」,扯一些家長裡短……近年來,張家界市以農村鄰裡之間拉家常的方式,講理論、傳技術、促文明、化積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小小「屋場會」成為張家界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有效抓手。
  • 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 提高群眾滿意度
    張家界日報 上官智慧陣陣寒風凜冽而過,山間愈發寒冷刺骨。12月15日上午,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村民黃生鈺的屋場裡,10處火塘的火燒得正旺,近百名村民圍成10圈,有說有笑。「今朝兒開『屋場會』,有什麼心裡話都可以講。」一位村民笑著說。
  • 鄉村小屋場,說話大舞臺 ——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一
    12月15日上午,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村民黃生鈺的屋場裡,10處火塘的火燒得正旺,近百名村民圍成10圈,有說有笑。 「今朝兒開『屋場會』,有什麼心裡話都可以講。」一位村民笑著說。 放眼張家界市各地鄉村,「屋場會」正開得如火如荼。該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既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打通了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取得明顯成效。
  • 鄉村小屋場,說話大舞臺——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一
    12月15日上午,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村民黃生鈺的屋場裡,10處火塘的火燒得正旺,近百名村民圍成10圈,有說有笑。「今朝兒開『屋場會』,有什麼心裡話都可以講。」一位村民笑著說。放眼張家界市各地鄉村,「屋場會」正開得如火如荼。該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既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打通了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取得明顯成效。
  • 中國鄉村「屋場會」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中新社張家界12月20日電 題:中國鄉村「屋場會」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作者 王昊昊冬季的湖南湘西山區頗為寒冷,張家界市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小夥王超趕早來到同村的黃生珏家,準備參加一場村民會議。圖為12月15日,湖南張家界市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召開的「屋場會」上,村幹部、項目負責人等現場為村民答疑。 中新社記者 王昊昊 攝一杯熱茶,一塊烤餈粑,村幹部和村民們圍著10幾個炭火爐子依次坐開,邊吃邊聊。張家界高新區駐西界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西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袁凱帶頭,談起了村裡正在建設的「十八寨」國際民宿度假區項目。
  • 張家界鄉村「小屋場」,幹群交心「大舞臺」
    12月15日上午,張家界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村民黃生鈺的屋場裡,10處火塘的火燒得正旺,近百名村民圍成10圈,有說有笑。「今朝兒開『屋場會』,有什麼心裡話都可以講。」一位村民笑著說。(12月19日 湖南日報)何為「屋場會」?
  • 張家界有個「屋場會」①|一杯熱茶,一爐炭火,就熱鬧開場了
    雖然已是寒冬,但張家界市各處「屋場會」開得熱氣騰騰。12月15日,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的農家小院前,幹部群眾不分你我圍坐著,隨意嘮著家常。自2017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西界村已先後召開大大小小的「屋場會」共150餘場次。今天這場「屋場會」,是今年召開的第52場。
  • 湖南張家界:用「掏心話」把政策講到群眾心坎裡
    光明日報記者 趙嘉偉  幹部臺上說政策,村民臺下聊著天,心裡惦念著手頭的活,會議怎麼開到老百姓的心中去?政策宣傳先到鄉,後入村;先到社區,後進戶,群眾如何聽到原真性的政策解讀?湖南省張家界積極探索屋場會新模式,把會議開到村民家門口,開到田間地頭,和村民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用「掏心話」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講到群眾心坎裡。
  • 張家界永定區:「屋場會」成了「帶貨」平臺
    「屋場會」成了「帶貨」平臺張家界永定區「同心屋場會」除了展現新農村精氣神,還助當地農產品銷售12月16日上午,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鎮黃莊村「同心屋場」「屋場會」展現新農村精氣神「村裡的舞蹈隊就是在我們的『屋場會』上提出後,得到發展和壯大的。」56歲的村民胡愛英告訴記者,現在生活水平好了,文化建設也要跟上來,而且村裡喜歡跳舞的姐妹也很多,「所以我就在『屋場會』上提出乾脆村裡成立一個舞蹈隊,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 張家界「屋場會」:到群眾身邊去
    白牆、藍瓦、土柵欄……據《湖南日報》報導,記者在採訪張家界市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時,看到冬日的民居掩映在流水和山林間,一場「屋場會」正在火熱進行。「屋場會」以時事政策、鄉風文明、增收致富、群眾訴求精準治理等為主題,基層幹部面對面精準回應群眾合理訴求。
  • 官員順口溜,群眾「聽得懂」
    所以,領導不敢輕易即興發言,害怕講錯話、講外行話、講不得體話。於是,每逢參加一些重要活動或會議,領導講話是由專門人員精心起草好稿子的。按常規,石副縣長也該念稿子的。不過,這種稿子即使不念,大家也會知道講點什麼,無非是感謝上級領導關懷及大橋建設的重要意義等。這種空話加套話的發言,就是人們常說的「官腔」,群眾聽不懂、記不住、不待見。
  • 張家界:「美麗經濟」助脫貧
    到2013年年底,所轄兩區兩縣全都是貧困區縣,其中桑植縣和慈利縣屬國家脫貧攻堅片區重點縣,桑植縣還是國家592個扶貧開發重點縣、湖南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永定區和武陵源區屬省級貧困區縣,全市共有貧困村358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9163人。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
  • 桑植縣打造張家界西線旅遊發展新高地
    桑植縣既是革命老區縣,也是少數民族縣,更是國家貧困縣。近年來,桑植縣積極打造張家界西線旅遊發展新高地,旅遊扶貧成效初顯。「西線」泛指張家界「一城二區」(張家界市和永定區、武陵源區)以西,有峽谷風光、洞天美景、水上漂流、民俗風情、紅色文化、地質科普等豐富旅遊資源。張家界西線旅遊開發項目屬湖南省重點扶貧項目,景區公路、九天洞、茅巖河平湖遊、漂流及四個碼頭目前建投資總額14.23億元,「旅遊+扶貧」的帶動作用明顯。
  • 積極對接張家界旅遊 助推桑植縣脫貧攻堅
    「對接張家界旅遊,助推桑植脫貧攻堅」研討會。張家界市副市長歐陽斌,桑植縣領導趙雲海、谷忠濤、陳榮昌、黃清參加研討會。桑植是賀龍元帥故裡、中國民歌之鄉、是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是紅二方面軍長徵出發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隨著黔張常鐵路、張桑高速建成,旅遊通行條件得到改善,全縣旅遊發展形勢良好。
  • 2020張家界各區縣高速路長度排名,永定區排第一,桑植縣最短
    ,境內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總面積約9653平方公裡,管轄2個區、2個縣,車牌代碼鄂G。桑植縣高速鐵路分布圖武陵源區位於張家界市中部,張家界核心景區為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它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子山自然保護區